兰新高铁(即兰新二线)动车组车体将全部更换为适合在高寒、高温、强风沙环境下运行的CRH 5G型动车组车体。兰新高铁是我国首条在高原、高海拔、高寒地区修建的快速铁路。右下图为兰新高铁部分路段修建的“地上隧道”。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 “地上隧道”的主要功能是防御


A. 严寒
C. 沙尘暴
2. 推测隧道一侧的墙体上设置“圆孔”的作用是
A. 节省建筑材料
C. 方便乘客经过隧道时观光
【答案】1. B
【解析】
1. 兰新高铁新疆段有710公里,建设防风工程的路段就长达462公里,占线路总长的65%,图中的地上隧道位于百里风区核心地带,是世界上唯一的防风明洞工程,主要功能是防御强风,B正确。
2. 兰新高铁新疆段有710公里,建设防风工程的路段就长达462公里,图中的地上隧道位于百里风区核心地带,是世界上唯一的防风明洞工程,主要功能是防御强风,隧道一侧的墙体上设置“圆孔”的作用是利于列车经过时的气流运动,D正确。
读我国某地地形剖面图(下图),根据图中信息回答下列各题。

3. 该地形剖面图的走向是
A. 西南一东北走向
C. 东西走向
4. 下列各组为图中a地形区主要农作物的是
A. 水稻.玉米.甜菜
C. 小麦.橡胶.毛竹
【答案】3. A
【解析】
3. 根据图中P、Q两点的经纬度坐标可判断出Q在P点的西南,该地形剖面图为西南东北走向,A正确。

读某区域图,图中甲、乙、丙是重要的农业区。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5. 甲地区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主要是
A. 全年高温,干湿季分明
C. 光照虽弱但日照时间长
6. 丙地区与乙地区相比,其发展农业的不利条件主要是
A. 灌溉条件较差
C. 气温较低,热量不足
【答案】5. D
【解析】
5. 图中甲地区是河西走廊,是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冷夏热,降水少,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主要是多地下水和冰雪融水,晴天多光照充足,D正确;干旱地区,土壤条件和水源相比,水源更重要。
6. 丙是湟水谷地,乙是宁夏平原,湟水谷地位于青藏高原,海拔高,气温低,热量不足是其主要不利条件,C正确。
下图为我国四条重要的山脉位置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7. 图中既是省区分界线,又是我国地势三级阶梯分界线的山脉是
A. ①
8. 下列关于图中山脉及其两侧地理事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 ①是我国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分界线
B. ②以西地区土地盐渍化现象严重
C. ③附近有我国目前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
D. ④是我国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的分水岭
【答案】7. B
【解析】试题分析:
7. 读图可知,太行山是山西和河北的省界,又是地势第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巫山是重庆与湖北的分界线,又是地势第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大兴安岭位于黑龙江省,是我国地势第二三阶梯的分界线;武夷山位于福建省,既不是省区分界线,也不是地势阶梯分界线。
8. 大兴安岭是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太行山以东是我国华北平原,土地盐渍化现象严重,以西是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我国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三峡工程就在巫山附近;南岭是珠江水系和长江水系的分水岭。
考点:该题考查我国主要山脉。
下图为某区域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9. 甲、丙地区分别适宜发展
A. 种植业、畜牧业
C. 畜牧业、种植业
10. 当前甲、乙、丁三地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可能分别是
A. 湿地破坏、土地荒漠化、森林减少
B. 土地荒漠化、森林减少、湿地破坏
C. 森林减少、湿地破坏、土地荒漠化
D. 湿地破坏、森林减少、土地荒漠化
【答案】9. C
【解析】试题分析:
9. 图示范围为我国东北地区。甲地位于大兴安岭西侧的内蒙古高原上,丙地位于东北平原。两地自然条件差异明显。故C正确。
10. 甲为内蒙古高原上,草场资源优质,因过度放牧和开垦,土地荒漠化问题严重。丙为小兴安岭是我国重要林区,重砍伐轻抚育,导致森林资源被破坏。丁地为三江平原,是我国湿地资源集中分布区,因垦荒发展种植业,湿地面积已锐减。故B正确。
考点:东北地区农业发展及环境问题
叠图分析是科学选址最常用的方法。结合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1. 叠图分析最常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 RS
12. 选定的区域适合建设
A. 大型垃圾处理场
C. 汽车加油站
【答案】11. C
【解析】试题分析:
11. 根据三种地理信息技术的用途的不同,GIS是地图的延伸,主要功能是分析处理信息,可知叠图分析最常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GIS,C对。RS主要功能是监测、拍摄遥感图像,A错。GPS主要功能是定位、导航,B错。数字地球主要是将信息转化成数字,D错。
12. 根据图中信息提示,选定的区域具备地质条件适宜、人口密度小、远离主要道路、植被保护好的特点,则可知该区域适合建设 水源保护区,C 对。大型垃圾处理场不需要地质条件适宜,A错。大型仓储式超市要求交通便利,B错。汽车加油站临近主要道路,D错。
【考点定位】地理信息技术,功能区的区位条件。
【名师点睛】了解地理信息技术的主要功能,叠图分析技术,是将各图层表现的主要条件综合起来,做为区位条件。结合图示信息,远离主要道路,植被保护好,说明人类活动少,水质好,适宜做水源保护区。
读我国煤炭资源主要分布区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3. 关于我国煤炭资源的地理分布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我国煤炭资源数量大且种类齐全,但地理分布差异较大
B. 煤炭资源的分布格局总体上北多南少
C. 我国南方地区没有煤炭资源分布
D. 煤炭资源集中分布在山西、内蒙古、陕西、新疆等地区
14. 甲地区煤炭资源丰富,为了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①建设坑口电站,变输煤为输电 ②发展以煤为原料的化学工业③延长产业链,增加产品附加值 ④大力发展公路运输,提高煤炭外运能力
A. ①②③
【答案】13. C
【解析】
13. 从图中看,我国南方的江西、云南、贵州都有煤炭资源的分布,C不正确。

红水河为西江上游的别称,流域内山岭连绵,地势崎岖,水力资源十分丰富,它的梯级开发已被我国列为国家重点开发项目。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5. 红水河水能资源梯级开发对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主要影响是
A. 不能满足用电需求的增长
C. 改善大气环境质量
16. 下列符合红水河流域综合开发利用方向的是
A. 发展微电子工业
C. 发展畜牧业
【答案】15. C
【解析】试题分析:
15. 红水河流域水能资源的梯级开发可以基本满足珠江三角洲用电需求的增长;改善珠江三角洲的能源消费结构,但还不能改变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水电梯级开发后河流中泥沙减少,容易使珠江三角洲出现淤积减慢或侵蚀后退的现象。
16. 流域综合开发的内容很广泛,但目前红水河流域技术力量还比较薄弱,不适合发展微电子工业;发展畜牧业明显错误;另外,甜菜属于中温带作物,不适合在南方种植。有色金属冶炼工业耗电量大,适合在此发展。
考点:流域的综合开发、工业区位因素。
【知识拓展】流域又称供水区,指供给河流地表水源的地面集水区和供给地下水源的地下集水区的总称,一般指地面的集水区。相邻流域间的山岭或河间高地,称为分水岭。分水岭最高点的连线,称为分水线或分水界。 水系指河流干流、支流和流域内的湖泊、沼泽或地下暗河,彼此连接组成的庞大系统,又称河系。它汇聚全流域的地表水和地下水,最终注人海洋、湖泊或消失在荒漠中。河流水系由干流和一系列支流组成,一般将流入干流的支流,叫一级支流,流入一级支流的叫二级支流,依次类推。流域内的自然地理特征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河流的利用方式和流域的开发方向。
下图是我国西部各省区土地及草地退化状况比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7.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甘肃省沙漠化占土地总面积比例最大
B. 内蒙古水土流失的面积与宁夏一样多
C. 新疆的水土流失的面积大是原因之一是植被覆盖率低
D. 云南、贵州两省水土流失严重的人为原因主要是过度放牧
18. 保护和恢复生态环境,可采取的措施
①把生态建设放在首位②沿线城镇推广使用天然气,减少对植被的破坏③实行严格的退耕还林还草政策④从根本上减少对自然资源的开发以保护生态环境
A. ①②③
【答案】17. C
【解析】
17. 从图中看,宁夏沙漠化占土地总面积比例最大;内蒙古水土流失的面积所占比例与宁夏一样多,但内蒙古面积比宁夏面积大得多,因此水土流失面积也比宁夏大;新疆的水土流失的面积大是原因之一是植被覆盖率低,C正确;云南、贵州两省水土流失严重的人为原因主要是过度农垦。
18. 保护和恢复生态环境,可采取的措施是把生态建设放在首位,沿线城镇推广使用天然气,减少对植被的破坏,实行严格的退耕还林还草政策,A正确;保护环境和开发自然资源并不矛盾,开发资源应在环境的承载能力之内。
红碱淖位于陕西神木县西北,系我国最大沙漠淡水湖,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遗鸥繁殖与栖息地和陕北最重要的产鱼基地,素有“大漠明珠”之称。近年来,红碱淖的水位以每年20~30厘米的速度下降,湖水pH 值由7.4~7.8上升到9.0~9.42。这远远超出了鱼类生存的极限。如下图为红碱淖区域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9. 红碱淖水位下降的原因最可能是
①气候干旱,降水少,蒸发旺盛②上游建拦水坝,使入湖径流减少③过度开采地下水,地下水位下降 ④湖区生态环境恶化, pH 值上升⑤工业生产如采矿、洗矿,工业排放废水,使水质下降⑥湖区周边林地被砍伐,涵养水源能力下降
A. ①②③
20. 保护红碱淖是当务之急。关于保护红碱淖意义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利于调节气候②利于涵养水源、净化水质③利于调节河流径流④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⑤利于吸烟滞尘、净化空气、提高空气质量
A. ①②
【答案】19. A
【解析】试题分析:
19. 根据材料可知,近年来红碱淖的水位下降较快,有气候干旱、蒸发旺盛、河流水下渗等自然因素的影响,①对。有人类不合理活动的影响,如上游建坝拦水,使入湖径流减少,②对。开挖机井,过量开采地下水,导致地下水位下降,③对。污水排放会 污染水质,但对水位变化影响不明显,④、⑤错。湖泊周围为沙漠地区,缺少林地植被,⑥错。A对,B、C、D错。
20. 保护红碱淖湿地,对调节湖区气候、保护湖区的生物多样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①、④对。涵养水源、净化水质、调节河流径流量,是植树造林的生态功效,②、③错。吸烟滞尘、净化空气、提高空气质量,是城市绿化带的生态功效,⑤错。D对,A、B、C错。
考点:湖泊水位下降的原因,保护湿地的意义。
下图为我国部分优质农产品基地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21. 甲、乙两地均为我国重要的反季节蔬菜生产基地,其形成的主要因素是
A. 甲地位于沿海地区,冬季气温较高,露天蔬菜仍可正常生长
B. 甲地位于平原地区,受寒潮影响大,气温低,病虫害少
C. 乙地纬度较低,冬季热量较丰富,满足蔬菜生长
D. 乙地纬度低,降水多,利于蔬菜生长
22. 丙、丁两地均发展有乳制品生产企业,其形成的主导区位因素分别是
A. 丙:原料 丁:技术
C. 丙:劳动力 丁:市场
【答案】21. C
【解析】
21. 甲地位于我国北方地区,冬季寒冷,露天蔬菜不可能正常生长;乙地纬度较低,冬季热量较丰富,满足蔬菜生长,C正确;影响反季节蔬菜基地建设的主要是热量条件,受降水和病虫害影响较小。
22. 丙地位于内蒙古,牧草丰富,乳畜业发达,发展乳制品生产的条件是原料;丁位于长江三角洲,城市密集,经济发达,形成乳制品生产的条件是市场,B正确。
2016年3月25日中央审议通过《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会议指出,长江是中华民族的生命河,也是中华民族发展的重要支撑。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战略定位必须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下图为“长江经济带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23. 下列措施不符合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的是
A. 加强长江中上游水土保持林建设
C. 注重保护河流源头生态环境
24. 与长江下游经济圈相比,长江上游经济圈发展的地理优势有
①土地广阔,价格较低②矿产资源丰富③水能资源丰富④交通便利
A. ①②
25. 下列关于长江经济带中的城市叙述正确的是
A. 重庆和昆明的城市等级相同
C. 成都和拉萨的城市规模相同
【答案】23. B
【解析】
23. 长江上游地区生态环境脆弱,不适宜大力开发水能资源,B不正确。
24. 长江上游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土地面积较大,地价较低;矿产资源和水能资源丰富;受地形影响交通不便,B正确。
25. 重庆是直辖市,昆明是省会,重庆比昆明的城市等级高;武汉和南昌都是省会,城市等级相同,提供的服务种类相同;成都人口比拉萨多,城市规模比拉萨大;上海市是直辖市,服务功能强,辐射全国,D正确。
【点睛】山地是河流的发源地,其生态环境直接影响河流的水量和水质,因此应保护好它的植被生态;河谷平原是人类活动比较集中的地区,因此是生态环境保护的重点;河流是流域中开发利用的主要部分,在利用过程中要注意水资源的合理分配和水质的保护。
第Ⅱ卷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50.0分)
26. 根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太行山东麓地带农业生产自然条件优越,是华北地区农业的高产区之一。左图为太行山东麓地形示意图、右图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路线示意图。

材料二:河南是全国农业和人口大省,每年有大量人口外出发达地区打工。 2010年9月计划用人30万的富士康郑州科技园动土奠基,目前富士康正带动其智能手机全产业链企业落户郑州及周边地市,河南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智能手机终端产业基地。
(1)太行山东麓的冲积扇主要受
(2)分析太行山对其东麓地带农业生产在自然条件方面的有利影响。
(3)评价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对我国北方地区生态方面的影响。
(4)说明富士康工业园区的建设对河南省就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城市化发展的积极影响。
【答案】(1)流水沉积
【解析】试题考查河流堆积地貌、地形对气候的影响、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影响、产业转移的影响
(1)水流流出山谷,地势趋于平缓,水流速度放慢,河流搬运物质堆积下来,形成洪(冲)积扇,冲积扇是流水沉积作用形成的;区域内易出现滑坡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影响。
(2)太行山东侧是宁夏平原,农业自然因素可从地形、气候、水源等主面来分析 ;太行山阻挡冬季西北寒冷气流,提高冬季气温;东坡为夏季东南季风迎风坡,增加降水;山麓地带流水沉积形成冲积扇,地形平坦开阔,土壤肥沃,水源充足。
(3)南水北调可缓解调入区的用水紧张,缓解用水紧张可从工业、农业、居民生活三个方面来分析;如增加调入区城市生活用水和工业用水,美化环境;缓解地下水大幅度下降趋势和漏斗面积进一步扩大,控制地面沉降;区域农业用水增加,生态环境向良性方向发展。不利方面影响是在地势低洼地区,由于地下水位抬高,排水条件较差区,调水后易发生土地盐碱化。
(4)由材料“计划用人30万的富士康郑州科技园动土奠基”可知,富士康工业园区可增加就业人口,提高居民收入;由材料“目前富士康正带动其智能手机全产业链企业落户郑州及周边地市”可知,带动河南省的产业结构调整;由材料“河南是全国农业和人口大省”可知,居民由第一产业转向第二或第三产业,农村人口转为城市人口,农村地区转为城市地区,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
【点睛】
产业转移可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发达国家或地区,原主导产业向国外转移,可使国内的生产要素集中到新的主导产业,为产业结构顺利调整创造了条件。对发展中国家或地区,接受产业转移,可加快本国或地区的经济结构调整,缩短产业升级时间,加快工业化进程。国际产业转移使各国可以根据自己的优势条件发展相应的产业,从而促进国际产业分工和合,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产业转移会给转出区域和转入区域的自然环境带来深刻的影响。一方面,产业转移改变了区域的地理景观,如原来的乡村变成工业化地区。另一方面,产业转移伴随着环境污染的转移和扩散。伴随产业转移,就业机会也会由转移国或地区转移到转移对象国或地区。
27.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我国某地地形简图。

材料二 A所在省份苹果产量全球第一,占全国的1/3和世界的1/8,苹果汁产量全球第一,占全国的84%和世界的1/3。
(1)分析说明A处河流水文特征。
(2)分析说明冬季C地比同纬度长江中下游平原温度高的原因。
(3)简述A省苹果汁生产的优势区位条件。
(4)简述C地主要农业地域类型及优势自然条件。
【答案】(1)A河位于温带季风气候区,流量小,汛期短;处于黄土高原地区,含沙量大;
冬季气温低于0℃,有结冰期
【解析】试题考查河流水文特征、地形对气温的影响、工业和农业区位因素
(1)河流水文特征可从流量、汛期、含沙量、结冰期等方面来分析;从图中看A地位于渭河平原,是温带季风气候,降水量较少,流量小;降水集中在夏季,汛期短;上游流经黄土高原地区,含沙量大;冬季气温低于0℃,有结冰期。
(2)图中C地位于四川盆地,从图中看北部为山地,高大的山地对冬季南下的冷空气有阻挡作用,气温高,长江中下游地区北部山脉阻挡弱,冷空气影响大,温度低;盆地地形,热量不易散失。
(3)图中A为陕西省,苹果汁生产为原料导向型工业,由材料“苹果产量全球第一”可知该地苹果产量大,原料丰富;陕西经济欠发达,鲜果市场相对较小,劳动力丰富廉价、地价便宜;政策支持、交通便利等。
(4)图中C地位于四川盆地,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农业地域类型为水稻种植业;农业发展的自然因素可从地形、气候、土壤等方面来分析;亚热带季风气候,热量充足,雨热同期;地处平原、地形平坦;紫色盆地,土壤肥沃
【点睛】
河流水文特征分析:①水位:决定于河流补给类型,以雨水补给的河流,水位变化由降水特点决定;冰川融水补给的河流,水位变化由气温特点决定,由地下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水位较稳定。②流量:以雨水补给的河流,看降水量的多少;流域面积大,一般流量大。③含沙量:决定于流域内地面植被状况。④结冰期:有无或长短(最冷月月均温)。⑤汛期:有长短(由雨季长短决定或气温的高低决定)⑥水能:蕴藏量(由流域内的地形、气候特征决定,一般地形起伏越大,水流越急,水能越大。)⑦凌汛:有无(必须具备两个条件:有结冰期和发生在较低纬度流向高纬度的河段)⑧径流量变化。⑨流速:短促的河流流速快,长而平直的河流流速慢。
本文标题:黑龙江省大庆铁人中学高二2017-2018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jx/jiexi/74465.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jx/jiexi/744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