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水星轨道
3.4.“朱诺”号探测器传回地球的信息,在传送途中可能遭遇的干扰是(
A. 太阳风
读经纬网地图,完成下面小题。
5.判断A点位于B点的方向( )
A. 东北方 B. 西南方
C. 西北方 D. 东南方
6.图中的C点与B点( )
A. 地方时相同 B. 热量带相同
C. 日出时刻相同 D. 海拔高度相同
7.若A,B,C三艘船同时沿纬线,按图中箭头方向出发驶向0 º经线,最终同时到达,速度最快的是( )
A. A B. B C. C D. 一样快
8.若B地的区时为2月1日12时,此刻全球在2月1日的范围( )
A. 全部 B. 小于二分之一 C. 等于二分之一 D. 大于二分之一
2017年1月10日,进入采暖季后的京津地区全部处于雾霾笼罩之下,PM2.5测量计“爆表”。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面小题。
9.下列说法不利于雾霾形成的是( )
A. 大量燃煤采暖 B. 多大风天气
C. 城市汽车拥有量大 D. 天气晴朗风力微弱
10.雾霾笼罩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地面辐射增强 B. 大气对流旺盛
C. 大气保温作用增强 D. 大气削弱作用减弱
下表为“某市三天的天气信息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A. 东北方
C. 西北方
6.图中的C点与B点(
A. 地方时相同
C. 日出时刻相同
7.若A,B,C三艘船同时沿纬线,按图中箭头方向出发驶向0 º经线,最终同时到达,速度最快的是(
A. A
8.若B地的区时为2月1日12时,此刻全球在2月1日的范围(
A. 全部
2017年1月10日,进入采暖季后的京津地区全部处于雾霾笼罩之下,PM2.5测量计“爆表”。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面小题。
9.下列说法不利于雾霾形成的是(
A. 大量燃煤采暖
C. 城市汽车拥有量大
10.雾霾笼罩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地面辐射增强
C. 大气保温作用增强
下表为“某市三天的天气信息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11月28日、11月30日、12月2日天气分别大致对应“天气系统示意图”中的序号是( )
A. ①②③ B. ④⑤⑥ C. ⑥⑤④ D. ③②①
12.12月2日,可能出现的现象正确的是( )
A. 天气晴朗,阳光明媚,气压降低
B. 中午,迷雾层层,仍未散尽
C. 清晨,室外的操场上结了薄薄的一层白霜
D. 由于受暖气团控制,气温较昨12月1日有所升高
下图为我国某山间河谷某时段等温面和等压面分布剖面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2.12月2日,可能出现的现象正确的是(
A. 天气晴朗,阳光明媚,气压降低
B. 中午,迷雾层层,仍未散尽
C. 清晨,室外的操场上结了薄薄的一层白霜
D. 由于受暖气团控制,气温较昨12月1日有所升高
下图为我国某山间河谷某时段等温面和等压面分布剖面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3.下列能正确反映图示情况的是( )
①该时段为夜间 ②该时段为白天 ③该时段吹谷风 ④该时段吹山风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14.该山间河谷此时段多雨。下列四幅图中,能解释此现象的是( )
A. B. C. D.
15.下列古诗蕴含的原理与图中现象相关的是( )
A.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B.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C. 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D.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读下面四种气候类型的气温与降水月份分配图,回答下面小题。
16.按顺序依次写出气候类型的名称( )A. 热带草原气候、热带雨林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
B. 地中海气候、热带雨林气候、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
C. 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雨林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
D. 温带海洋性气候、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
17.上图中形成①和④气候类型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 太阳辐射 B. 纬度 C. 大气环流 D. 地形
18.有关图中叙述正确的是( )
A. ①降水多是常吹偏东风 B. ②常年受信风带影响,降水多
C. ③地降水最少时,地中海沿岸降水多 D. ④地受西风带影响6~7月降水多
下图为某区域某季节高空一等压面空间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①该时段为夜间
A. ①③
14.该山间河谷此时段多雨。下列四幅图中,能解释此现象的是(
A.
15.下列古诗蕴含的原理与图中现象相关的是(
A.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C. 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读下面四种气候类型的气温与降水月份分配图,回答下面小题。
16.按顺序依次写出气候类型的名称(
B. 地中海气候、热带雨林气候、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
C. 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雨林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
D. 温带海洋性气候、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
17.上图中形成①和④气候类型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 太阳辐射
18.有关图中叙述正确的是(
A. ①降水多是常吹偏东风
C. ③地降水最少时,地中海沿岸降水多
下图为某区域某季节高空一等压面空间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9.据图判断,甲地此时近地面的风向最可能为( )
A. 东南 B. 西北 C. 东北 D. 西南
20.若用此图说明气压带、风带的季节性移动,则此季节( )
A. 华北平原冬小麦返青 B. 北半球海洋上等温线向南凸出
C. 印度半岛盛行东北季风 D. 太行群山霜叶红于二月花
某小孩身高1.5米,隔河观察正午塔影情况:发现12月22日正午时塔影达全年最长,且塔尖的影子正好位于他的立足处(如图),据此判断下列小题。
A. 东南
20.若用此图说明气压带、风带的季节性移动,则此季节(
A. 华北平原冬小麦返青
C. 印度半岛盛行东北季风
某小孩身高1.5米,隔河观察正午塔影情况:发现12月22日正午时塔影达全年最长,且塔尖的影子正好位于他的立足处(如图),据此判断下列小题。
21.该地区位于( )
A. 北半球热带 B. 北半球温带
C. 南半球温带 D. 南半球热带
22.根据以上材料推测河流的流向:( )
A. 由西向东 B. 由南向北
C. 自东北向西南 D. 自西北向东南
23.如下图所示,一架飞机在北半球高空自东向西飞行,可判断( )
A. 北半球热带
C. 南半球温带
22.根据以上材料推测河流的流向:(
A. 由西向东
C. 自东北向西南
23.如下图所示,一架飞机在北半球高空自东向西飞行,可判断(
A. 顺风飞行 B. 逆风飞行 C. 风从北侧吹来 D. 风从南侧吹来
某日正午,家住北京市的王女士驾车途经市内某东西向道路和南北向道路的交叉口处。在等待直行绿灯时,王女士发现路口中间雕像的日影正好投向右转道路的中央位置(如图所示)。据此回答下列下面小题。
某日正午,家住北京市的王女士驾车途经市内某东西向道路和南北向道路的交叉口处。在等待直行绿灯时,王女士发现路口中间雕像的日影正好投向右转道路的中央位置(如图所示)。据此回答下列下面小题。
24.此时王女士的车头应朝向( )
A. 东 B. 西 C. 南 D. 北
25.若两小时后王女士按原路返回,再次经过该十字路口,可能会发现( )
A. 雕像的影子变短了 B. 雕像的影子向东转
C. 太阳位于地平线附近 D. 所驾汽车的影子朝向自己的右前方
近年来,我国房地产业发展迅猛,越来越多的居民乔迁新居,居住条件和环境显著改善。为了保证冬季采光,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对不同纬度带的住宅间的合理间距有明确规定。读我国部分城市住宅间的合理间距(日照间距)表(表中h是住宅的高度),回答下面小题。
A. 东
25.若两小时后王女士按原路返回,再次经过该十字路口,可能会发现(
A. 雕像的影子变短了
C. 太阳位于地平线附近
近年来,我国房地产业发展迅猛,越来越多的居民乔迁新居,居住条件和环境显著改善。为了保证冬季采光,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对不同纬度带的住宅间的合理间距有明确规定。读我国部分城市住宅间的合理间距(日照间距)表(表中h是住宅的高度),回答下面小题。
26.表中的四个城市所处纬度从高到低依次是( )
A. ①②③④ B. ①④③② C. ②①③④ D. ②③④①
27.根据表中信息,在北京(40°N,116°E)修建两栋100米高的住宅楼,其理论日照间距约
为( )
A. 165米 B. 140米 C. 200米 D. 185米
28.表中反映出我国建筑物的理论日照间距( )
A. 由南向北逐渐扩大 B. 由南向北逐渐缩小
C. 由西向东逐渐缩小 D. 由西向东逐渐扩大
29.下图能正确反映北半球近地面和高空等压线与风向关系的图是 ( )
A. B. C. D.
下图为某日地球上甲、乙、丙、丁四地的昼长或夜长示意图,读图下面小题
A. ①②③④
27.根据表中信息,在北京(40°N,116°E)修建两栋100米高的住宅楼,其理论日照间距约
为(
A. 165米
28.表中反映出我国建筑物的理论日照间距(
A. 由南向北逐渐扩大
C. 由西向东逐渐缩小
29.下图能正确反映北半球近地面和高空等压线与风向关系的图是 ( )
A.
下图为某日地球上甲、乙、丙、丁四地的昼长或夜长示意图,读图下面小题
30.若图中有两地位于南半球,则这两地是( )
A. 甲、乙 B. 乙、丙
C. 丙、丁 D. 甲、丁
31.关于甲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自转线速度为零
B. 水平运动的物体向右偏转
C. 该天,日出时刻地方时早于6时
D. 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有两次达90°
32.如图示日期为6月22日,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
B. 甲位于热带,乙可能位于寒带
C. 甲地比乙地日出时刻早
D. 四地中,丙地纬度最高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填空题
33.下图是以北极为中心的地球部分示意图(AB为晨昏线,阴影为气压带),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A. 甲、乙
C. 丙、丁
31.关于甲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自转线速度为零
B. 水平运动的物体向右偏转
C. 该天,日出时刻地方时早于6时
D. 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有两次达90°
32.如图示日期为6月22日,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
B. 甲位于热带,乙可能位于寒带
C. 甲地比乙地日出时刻早
D. 四地中,丙地纬度最高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填空题
33.下图是以北极为中心的地球部分示意图(AB为晨昏线,阴影为气压带),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此时太阳直射点的位置是_______________,北京时间是__________。
(2)此时地球上出现极夜的地区是____________,一年中,B地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为____________。
(3)此日C地昼长是___________小时,C到D的最短航线方向是________________。
(4)考虑海陆分布等实际情况,图示季节A地附近的气候特征为__________________。
34.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中粗线上加上箭头表示大气运动的方向。
(2)A、B、D、E四处,气压最高的是________,最低的是________。
(3)若图表示热力环流,则A、B两地,温度较高的是_______,日温差较大的是______。
(4)若图表示三圈环流中的低纬环流,且B在北半球,则C为_______________带,AB间的风向为___________风。
(5)若A、B、D、E表示亚洲东部夏季季风环流,A、B表示地球表面,此时A处气压中心名称是_________,形成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
35.读“2013年5月27日6时我国天气形势图和资料”,回答下列各题。
资料:中央气象台2013年5月27日天气预报(节选):受东移冷空气影响,未来三天,东北各地和华北北部将有4~6级风,气温将下降6~8℃.
(1)A、B、C三地中风力最大的是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A、C、N三地受高压中心控制的是_________,其天气状况为_________;从气流状况看,控制C地的天气系统是 。
(3)此时,D、E两处,可能产生降水的是______,原因是______。
(4)该天气系统移动过程中,北京的天气变化是:过境时______;过境后_____。
(5)M处此时的风向为______。
(2)A、B、D、E四处,气压最高的是________,最低的是________。
(3)若图表示热力环流,则A、B两地,温度较高的是_______,日温差较大的是______。
(4)若图表示三圈环流中的低纬环流,且B在北半球,则C为_______________带,AB间的风向为___________风。
(5)若A、B、D、E表示亚洲东部夏季季风环流,A、B表示地球表面,此时A处气压中心名称是_________,形成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
35.读“2013年5月27日6时我国天气形势图和资料”,回答下列各题。
资料:中央气象台2013年5月27日天气预报(节选):受东移冷空气影响,未来三天,东北各地和华北北部将有4~6级风,气温将下降6~8℃.
(1)A、B、C三地中风力最大的是
(2)图中A、C、N三地受高压中心控制的是_________,其天气状况为_________;从气流状况看,控制C地的天气系统是
(3)此时,D、E两处,可能产生降水的是______,原因是______。
(4)该天气系统移动过程中,北京的天气变化是:过境时______;过境后_____。
(5)M处此时的风向为______。
参考答案
1.2.D
3.4.A
【来源】【全国市级联考word】浙江省丽水衢州湖州三市2017届高三9月教学质量检测地理试卷
【解析】试题考查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1.2.太阳系的八大行星按距离太阳的远近,由近及远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从地球发射探测器进入木星轨道 ,要穿越火星轨道,D正确。
3.4.探测器通过无线电短波把信息传回地球,太阳风发射的电磁波进入地球大气层,会引起大气层扰动,使地球上的无线电短波通信受影响,A正确。
5.D
6.A
7.C
8.D
【来源】【全国百强校】湖北省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人文实验班)
【解析】
5.读图分析可知,A点所在的纬度为30°S,所在的经度为30°E,地理位置为(30°S,30°E),B点所在的纬度为30°N,所在的经度为30°W,地理位置为(30°N,30°W),因此从南北方向来看,A点在B点的南方,从东西方向来看,A点在B点的东方,综合判断,A点
在B点的东南方。故答案选D项。
6.读图分析可知C点,位于(0°,30°W),B点位于(30°N,30°W),两地经度相同,因此地方是相同,A正确;C地位于赤道,属于热带,B点位于回归线以北,属于北温带,
两点热量带不同,B错误;日出时刻与昼夜长短有关,也与东西方为有关,因此无法判断两
地的日出时刻,C错误;根据A、B两地的地理位置可知,A、B地都位于大西洋,D错误。
故答案选A。
7.读图分析可知,ABC三点距离0°经线的经度差相同,同样的经度差,纬度越低,距离越大。
用时一样,所以距离越大,速度越快。C船沿赤道航行,所在纬度最低,距离最长,速度最
快,故答案选C项。
8.B地所在的经度为30°W,在西二区。全球有两条日期界线,一条为0时经线,另一条为180°
经线,0时经线向东到180°为新的一天,0时经线向西到180°为旧的一天。当30°W为2
月1日12时,150°E为24时,因此从150°E到180°为新的一天,该范围为2月2日;
从150°E向西到180°,为旧的一天,该范围为2月1日,由此判断此时全球在2月1日
的范围大于二分之一,故答案选D项。
9.B
10.C
【来源】【全国百强校首发】山东省济南外国语学校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模块考试地理试题
【解析】雾的形成条件是静风、逆温,大风天气不利于雾霾形成。雾霾笼罩时,地面接受的太阳辐射少,温度低,地面辐射弱,大气保温作用增强。
9.雾的形成条件是静风、逆温,不利于雾霾形成的是多大风天气,B不利于,选B。大量燃煤采暖排放的污染气体多,A利于,A错。城市汽车拥有量大、天气晴朗风力微弱,有利于雾霾形成,C、D错。
10.雾霾笼罩时,地面接受的太阳辐射少,温度低,地面辐射弱,A错。大气对流弱,静风天气,B错。大气保温作用增强,C对。大气削弱作用增强,D错。
11.D
12.C
【来源】江西省南康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第四次月考地理试题
【解析】
11.11月28日,气温较高,天气晴朗,说明受暖气团控制,对应③;11月30日,阴雨天气,降水较多,说明受冷锋影响,对应②;12月2日,气温较低,天气转晴,说明冷锋已过境,受冷气团影响,对应①,据此选D。
12.结合上题,12月2日,冷锋已过境,当地已经受冷气团影响,气温下降,气压升高,天气转晴,据此选C。
【名师点睛】
常见的天气系统:锋面系统(冷锋、暖锋)、气旋和反气旋
(1) 冷锋与天气:冷气团主动移向暖气团的锋面(特殊的叫寒潮)。天气变化:过境时常出现阴天、刮风、下雨、降温等(出现较大的风,带来雨、雪天气等);过境后,气压升高,气温和湿度骤降,天气转睛。
(2) 暖锋与天气:暖气团主动移向冷气团的锋面,天气变化:过境时,多产生连续性的降水;过境后,气温上升,气压下降,天气转晴。
(3) 气旋:中心气流上升,易形成阴雨天气。水平气流在北半球逆时针辐合,水平气流在南半球顺时针。
(4)反气旋:中心气流下沉,天气晴朗。水平气流在北半球顺时针辐散;水平气流在南半球逆时针辐散。
13.B
14.C
15.D
【来源】江西省南康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第四次月考地理试题
【解析】请在此填写整体分析!
13.从图中等压线和等温线的分布状况可以看出,该时段河谷等温线向高处凸,等压线向低处凹,说明该时段河谷温度较高,气压较低,根据“山谷风”的热力环流原理,可以判断该时段为夜间,吹山风,故选A。
14.结合上题,该山间河谷此时段气温高,盛行上升气流,多雨,与图示的C吻合。
15.夜间河谷温度高,气流上升,在上升过程中遇冷凝结,容易成云致雨,所以夜雨较多,选D。
【点睛】
白天,山坡上接受太阳光照多,升温快,温度高,形成上升气流,山谷接受太阳光照少,温度低,形成下沉气流,因此白天吹谷风;晚上,山坡降温快,温度低,形成下沉气流,山谷降温慢,温度高,形成上升气流,因此,晚上吹山风。
16.B
17.C
18.C
【来源】江西省南康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第四次月考地理试题
【解析】
16.①图显示该气候类型特点:气温高时降水少,气温低时降水多,且最冷月气温在零度以上,可判断为地中海式气候,据此选B。②图表示全年高温多雨,应该是热带雨林气候;③图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为温带季风气候;④图最冷月气温在零度以上,并且雨热同期,为亚热带季风气候。
17.地中海气候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气流下沉,炎热干燥;冬季受盛行西风控制,温和多雨。其成因与气压带、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交替控制有关。亚热带季风气候是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形成的,二者的差异源于大气环流,选C。
18.①降水受西风影响,夏季降水少;②常年受赤道低气压带影响,降水多;③地降水最少时为冬季,此时,地中海沿岸受西风影响,降水多;④地受夏季风影响6~7月降水多,据此选C。
19.D
20.B
【来源】江西省南康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第四次月考地理试题
【解析】
19.据图判断,甲地对应的高空气压较高,35°N纬线对应的高空气压较低。近地面与高空气压状态相反,此时近地面甲地是低压
20.若用此图说明气压带、风带的季节性移动,结合图中纬度,则此季节副热带高压带位置北移,北半球是夏季。此时,华北平原冬小麦正值收获季节,A错。北半球海洋上等温线向南凸出,B对;印度半岛盛行西南季风,C错。太行群山霜叶红于二月花是在秋季,D错。
21.A
22.D
【来源】江西省南康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第四次月考地理试题
【解析】
21.该地12月22日正午时分,塔影达全年最长,即该日正午太阳高度达到全年最小,该地在北半球。根据小孩在该天的影子长为1.5米,与其身高相等,说明该小孩站立地点在该天的正午太阳高度为45°,根据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公式,H=90°-纬差,可以计算该地的纬度为21°34′N,所以该地在热带,选A。
22.结合上题分析可知,小孩影子朝向正北,据此图示左下方为正北,右上方为正南,由此推出河流流向为自西北向东南。
【点睛】
判断正午太阳高度
正午太阳高度与太阳高度的区别:太阳高度是指阳光与地平面的夹角,在一天中太阳高度是随着太阳的升起落下不断变化的;而正午太阳高度则是指一天中太阳高度最大,地方时为12时的太阳高度。在太阳直射点上正午太阳高度为90°,其他地区正午太阳高度可以根据H=90°-所求地纬度与直射点相距纬度来计算;同一纬度正午太阳高度角相同;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为由直射点所在纬度向南北递减,离直射点纬度越近正午太阳高度角越大。
23.B
【来源】2011-2012学年四川省南山中学高一12月月考新人教版地理试卷
【解析】试题分析:北半球,背风而立,左前低压,右后高压。高空大气不受摩擦力的影响,风是沿着平行于等压线的方向运动的,由图示可知高压在左,低压在右,飞机的飞行方向与风向相反。
考点: 大气运动
24.B
25.B
【来源】【全国百强校】福建省三明市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解析】
24.读图,根据影长,此时影长与雕像高度相当,所以不可能是早晨或黄昏时间,只能是正午时间。淮北正午日影朝北,该方向是此时王女士的车头的右转方向。所以王女士车头应朝向西,故选B。
25.一天中,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两小时后王女士按原路返回,再次经过该十字路口,太阳高度角已经减小,可能会发现雕像的影子变长了,A错误。此时太阳向西南天空移动,雕像的影子朝东北方向移动,向东转过了大约30°,B正确。太阳位于西南天空,离地平线较高,C错误。原路返回时,车头朝向东,影子朝向东北方向,所驾汽车的影子朝向王女士左前方,D错误。故选B。
26.B
27.D
28.A
【来源】【全国百强校首发】湖北省荆州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解析】本题组主要考查正午太阳高度的应用。
26.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角越小,离太阳直射点23°26′S的纬度差越大,也就是在我国纬度越高。表中的我国四个城市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由小到大排列顺序是①④③②,因此表中的四个城市所处纬度从高到低依次是①④③②。B正确。
27.在北京40°N修建两栋100米高的住宅楼理论日照间距应考虑冬至日时最小正午太阳高度角能保证北楼最低楼能有光照。H冬至日=90°-│40°+23°26′│=26°34′,符合表中④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该地修建了两栋100米高的住宅楼,其理论日照间距约为1.86h=1.86×100米=186米,A项最接近为正确答案。
28.根据图文材料可知,主要是为了冬季采光,根据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计算得出的城市住宅间的合理间距(日照间距),因此主要是南北楼房间距,CD排除。由表中数据可以看出我国由南向北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减小,楼房合理间距(日照间距)逐渐增大,因此表中反映出我国建筑物的日照间距由南向北逐渐扩大,A错误,B正确。
29.A
【来源】江西省南康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第四次月考地理试题
【解析】风向总是由高压吹向低压,北半球受向右偏的地转偏向力,近地面风向最终与等压线有一夹角;高空最终风向与等压线平行。据此判断A对。
30.C
31.D
32.B
【来源】四川省邻水实验学校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解析】请在此填写整体分析!
30.从图中可以看出甲地夜长为12小时,其余三地昼长不同,可判断甲地位于赤道,丙、丁两地昼长小于夜长,乙地昼长大于夜长,乙与丙丁不在同一半球,如果有两地位于南半球,可能是丙、丁地。正确答案选C。
31.甲地夜长为12小时,位于赤道,自转线速度最大;水平运动的物体几乎不发生偏转;日出时刻地方时等于6时;一年中有两次被太阳直射,正午太阳高度有两次达90°。D正确。
32.题干给出日期为6月22日,甲地昼夜等长,应位于赤道,乙地出现极昼,应位于北极圈内,丙、丁昼短夜长,应位于南半球。故B正确。6月22日北半球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在赤道和回归线之间何时直射何时最大;乙地出现极昼,应0点日出,比甲地日出时刻早;四地中乙地纬度最高。故A、C、D错误。
【点睛】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同一半球,昼夜长短情况相同,不同半球相反。同一纬度,南半球的昼长等于北半球的夜长。
33.(1)(20°N,135°W°)
(2)70°S及其以南地区
(3)18
(4)高温多雨
【来源】江西省南康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第四次月考地理试题
【解析】(1)此时气压带北移,说明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晨昏线与70°N相切,说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位置是20°N,此时45°E为0点,太阳直射点所在经线为12点,据此可以求出太阳直射点的经度为135°W°,北京时间是5时。
(2)此时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位置是20°N,则地球上出现极夜的地区是70°S及其以南地区。一年中,B地位于30°N,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为2×黄赤交角=46°52′。
(3)此日C地3点日出,则其昼长是18小时,C到D的最短航线方向是弯向极点的圆弧,即先向西北再向西南。
(4)考虑海陆分布,图示季节为夏季,A地位于上海附近,此时受夏季风影响,其气候特征为高温多雨。
34.(1)略
(2)B
【来源】江西省南康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第四次月考地理试题
【解析】(1)大气运动的方向总是由高压流向低压,等压面上凸为高下凸为低,据此A、B、E、D为顺时针方向,ADFC为逆时针。
(2)结合上题,等压面上凸为高下凸为低,上下相反,且近地面大气密度高于高空,据此,A、B、D、E四处,气压最高的是B,最低的是E。
(3)若图表示热力环流,则A、B两地,A处盛行上升气流,故温度较高,B处为下沉气流,天气晴朗,日温差较大。
(4)若图表示三圈环流中的低纬环流,且B在北半球,则C为副热带高气压带,AB间的风向为东北信风。
(5)若A、B、D、E表示亚洲东部夏季季风环流,A、B表示地球表面,此时受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影响,A处形成亚洲低压,风从B吹向A。
35.(1)B
(2)A
(3)D
(4)大风、降温、可能阴雨
(5)西北风或偏北风
【来源】江西省南康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第四次月考地理试题
【解析】本题考查常见的天气系统。(1)等压线密集,则水平气压梯度力大,风力大。(2)高压中心控制下,天气晴朗;低压控制下为气旋。(3)冷锋锋后,容易出现降水。(4)冷锋过境时大风、降温、可能阴雨;过境后气温降低、气压升高,天气转晴。(5)北半球风向可沿等压线作垂线向右偏与等压线斜交画出。
(1)三地中,B地等压线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大,风力大。
(2)由图可知,图中A、C、N三地中A受高压中心控制,盛行下沉气流,天气晴朗;从气流状况看,控制C地的气压为低压,其控制下的天气系统是气旋。
(3)D位于冷锋锋后,容易出现降水。
(4)该天气系统为冷锋,在其移动至北京的过程中,北京的天气变化是:过境时大风、降温、可能阴雨;过境后气温降低、气压升高,天气转晴。
(5)M处的风向可沿等压线作垂线向右偏与等压线斜交画出。
本文标题:江西省南康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第四次月考地理试题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jx/jiexi/74345.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jx/jiexi/743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