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干旱、半干旱地区多是草原放牧区,湿润、半湿润地区多是农业区,这反映出地理环境影响着区域的
A. 发展水平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区域发展。材料反映区域的自然环境影响了农业生产方式,故选C项。
2. 有关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区域都有明确的界线
B. 区域是主观随意划分的
C. 区域内部差异明显,区域之间某些特征相对一致
D. 区域划分的指标既可以是单一的、也可以是综合的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区域都有界线,但区域之间的界线有模糊的也有明确的,A错误。区域是按一定的划分标准划分的,B错误。区域内部具有相对一致性,区域之间具有明显差异。C错误。区域划分的标准有所不同,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区域的基本特征。
点评:知识性试题,简单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区域的基本特征。
3. 在我国的各类地理分区中,太湖平原和吐鲁番盆地总是位于两个不同的区域中,其根本原因是
A. 纬度差异巨大
C. 中间相隔更多地形区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区域差异的原因。太湖平原和吐鲁番盆地分处在两个不同的区域上,其根本原因是所处地理位置差异明显导致整体状况区别明显。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下面两图分别为秦汉时期和明清时期黄土高原土地利用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4. 与秦汉时期相比,明清时期黄土高原土地利用的变化及其主要原因组合合理的是
A. 草地减少——过度开垦
C. 荒漠扩大——水土流失
5. 与秦汉时期相比,明清时期黄土高原土地利用的变化对图中河流下游地区自然环境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①河流含沙量增大 ②河口海岸线后退 ③径流季节变化减小 ④通航能力下降
A. ①②
【答案】4. A
【解析】
4. 读图可以看出,与秦汉时期相比,明清时期景观的变化主要表现在草原面积和森林面积的缩小和耕地面积的扩大,且出现了沙漠。由于明清时期人口剧增,对粮食的需求急剧增加,人们为了获得更多的耕地,人们采用过度开垦的方式,从而导致草地减少,A正确; 耕地增加的原因主要是人们过渡樵采、过渡开垦而来获取,B错误;水土流失是荒漠化的表现,并不是原因,C错误;明清时期,矿山开采比较少,森林减少主要是由于过渡樵采,D错误。故答案选A。
5. 由于过度开垦导致草地减少,水土流失加剧,从而使河流含沙量增大,河床抬高,通航能力下降,①④正确;由于河流含沙量增大,河口海岸线向海洋扩张,②错误;由于缺乏植被覆盖,涵养水源的能力下降,径流季节变化增大,③错误。故答案选C项。
6. 运用遥感技术监测森林火灾,与人工监测相比的优点是
①获取资料快
A. ①②③
【答案】D
【解析】运用遥感技术监测森林火灾,具有获取资料快,可及时进行动态分析,受地面限制少,避免人员伤亡,获取信息量大,,探测范围大,可在客观上进行监测等优点。故选D。
7. 关于遥感技术的叙述,正确的是
A. 遥感是人们利用肉眼对地面事物进行感知
B. 遥感是人们利用一定技术装备,对遥远的宇宙事物进行感知
C. 遥感的关键装置是航空器或卫星
D. 遥感技术能监测洪涝灾害的发展变化,便于及时安排防灾、救灾工作
【答案】D
【解析】遥感是是通过接受地貌物体反射电磁波信息进行感知,但不是对宇宙事物进行感知;遥感的关键装置是传感器;遥感技术能监测洪涝灾害的发展变化,便于人们及时安排防灾、救灾工作。
8. 3S技术具有海量、多时空大数据的特点,在城市智慧管理和对大众的智能服务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下列选项中地理信息技术做不到的是
A. 统计城市的经济增量
C. 监测农作物长势情况
【答案】A
【解析】高铁与桥坝形变、农作物长势、城市的地表下沉都可以用遥感技术进行监测,但城市的经济增量不能用地理信息技术统计,故A正确。
9. 某地区植被退化或丧失、土壤物质和地表水流失、岩石溶蚀与侵蚀、基岩裸露、土地生产力退化,这一地表过程是
A.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沟壑地区的环境演化过程
B. 石灰岩地区受强烈风力侵蚀作用产生的自然演化过程
C. 石灰岩地区在自然和人类活动作用下的综合演化过程
D. 黄土高原由于地下水的过度开采而造成的人为演化过程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题干中有“某地区植被退化或丧失”,说明有自然和人为原因;图干中有“岩石溶蚀与侵蚀”,说明该地肯定分布在石灰岩地区。答案选C。
考点:该题考查环境问题的区域性差异。
10. 下列土地退化类型与发生地区搭配正确的是
A. 水土流失—内蒙古高原
C. 红漠化—南方低山丘陵
【答案】C
【解析】在我国,易发生水土流失的地区主要分布在黄土高原、南方低山丘陵、东北平原等;易发生荒漠化地区主要分布在西北内陆干旱、半干旱地区;易发生红漠化的地区主要原因分布在南方低山丘陵地区;易发生石漠化的地区主要分布在云贵高原;华北平原易发生土地盐碱化。故选C。
11. 黄土高原曾盛行的轮荒耕作制度,使得
①土壤肥力得以恢复 ②耕地面积减小 ③粮食产量持续减少 ④水土流失加剧
A. ①②③
【答案】B
【解析】轮荒耕作制度,就是没有固定的耕地,采用毁林毁草,到处开荒种地不施肥,三五年后变丢弃撂荒。另择土地开垦。这种原始的生产方式会导致水土流失加剧,土壤肥力下降,粮食减产,进而使得土地荒漠化,耕地面积也会逐渐减小,②③④正确。故选B。
合理利用水资源,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林体系是防治荒漠化的重要对策和措施。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2. 不同地区的水资源利用方式不同,下列各项中合理的是
A. 旱作农业区——减少用水数量
B. 草原牧区——合理分配河流上、中、下游水资源
C. 干旱地区——改革耕作和灌溉技术
D. 农作区——推广节水农业,防治土壤盐碱化
13. 绿洲地区防治荒漠化的正确做法是
A. 绿洲外围的沙漠边缘封沙育草,保持、恢复、发展天然灌草植被
B. 绿洲前沿建立农田防护林网
C. 绿洲内部营造乔、灌木结合的防沙林带
D. 水源丰富区设置沙障工程
【答案】12. D
【解析】
12. 干旱地区需要合理分配河流上、中、下游水资源;农作区,需要改革耕作和灌溉技术,推广节水农业,防治土壤盐碱化,即选D。
13. 绿洲外围的沙漠边缘封沙育草,保持、恢复、发展天然灌草植被;绿洲前沿营造乔、灌木结合的防沙林带;绿洲内部建立农田防护林网;水源丰富区不需要设置沙障工程,可以直接植树造林来防治风沙危险。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4. 图中A、B两地区虽然位于回归线附近,但有热带雨林气候的分布。两地区形成热带雨林气候的共同原因有
①地处赤道地区,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 ②受东南信风影响 ③沿岸有暖流流经,增温增湿作用明显 ④山地或高原迎风坡的抬升作用 ⑤地形以盆地为主
A. ①③⑤
15. 甲、乙两地区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两个原始热带雨林分布区,热带雨林的保护越来越受到全球的关注。热带雨林的生态环境效益主要体现在
①调节大气中的碳氧含量,稳定大气成分 ②稳定全球气候,减缓全球变暖步伐 ③减缓水循环运动,维持热带地区的水资源储量 ④保护生物多样性
A. ①②③
【答案】14. C
【解析】
15. 热带雨林的生态环境效益主要体现在调节大气中的碳氧含量,稳定大气成分,稳定全球气候,减缓全球变暖步伐,被誉为“地球之肺”,雨林地区森林茂密,物种丰富,保护生物多样性,增强水循环运动,维持热带地区的水资源储量。
【点睛】森林的生态效益
(1)涵养水源,保持水土:森林资源的存在,在涵养水源、调节径流、稳定水位、改善水质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2)调节气候,净化大气:森林对于生物圈内的物质循环有重大作用。对大气污染有净化、调节和缓冲作用。光合作用使大气中二氧化碳和氧气保持数量上的相对平衡,形成适于人类生存的环境。
(3)减弱噪声、阻滞粉尘:声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日趋严重。树林高大,枝叶交错重叠,能吸收扩散的噪声,故有天然“消声器”之称。
(4)防风固沙,保护农田:森林的阻挡能降低风速,耐旱的树木根系发达能固定住沙丘,从而使农田免受风沙的威胁。
16. 南美洲热带雨林是世界上面积最广的热带原始森林,该生态系统区别于其他生态系统的优势表现在
①光合作用强 ②生物循环旺盛 ③雨林群落的生产力高 ④土壤肥沃
A. ②③④
【答案】B
17. 有人说雨林是“长着森林的沙漠”,这是因为
①在茂密的森林下,有着与沙漠地区相同的贫瘠土壤
②雨林与沙漠都有一样脆弱的生态环境
③雨林与沙漠都有严重的水土流失
④雨林与沙漠地区都严重缺水
A. ①②
【答案】A
【解析】热带雨林的营养全部储存在生物体内,所以土壤非常的贫瘠,一旦植被被破坏,生态系统就被破坏,所以生态环境非常脆弱。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18. 热带雨林被毁的根本原因是
A. 过度的迁移农业
C. 人口增长和贫困
【答案】C
【解析】人类的开发是热带雨林被毁的直接原因,人口增长和贫困问题是雨林被毁的根本原因。故选C。
结合我国部分防护林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19. 关于图中各防护林主要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 ①涵养水源、保持水土、保护农田
B. ③抵御海风、海浪和暴雨的袭击,保护海岸
C. ②防风固沙、保持水土、保护农田
D. ③进行平原绿化、美化城市环境
20. 若图中森林被破坏,下列叙述较为符合河流特征变化的是
①河口三角洲面积增大
A. ①②
【答案】19. B
【解析】
19. ①表示三北防护林,故主要的作用是防风固沙;②表示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主要的功能是保持水土,涵养水源;③表示海防林,故主要的作用是抵御海风、台风、海浪的侵袭;故选B。
20. 植被破坏,森林保持水土作用下降,河流含沙量增大,河口三角洲面积增大,凌汛的发生与河流流向及最冷月均温有关,与植被破坏的关系不大,结冰期长短与森林破坏的关系不大,而河流含沙量增大,河道容易淤积,故选C。
二、综合题(计130分)。
21. 读我国甲、乙两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为我国
(2)从土地利用方面比较甲、乙两地,完成下表。
(3)制约甲区域农业发展的主要自然因素是什么?该如何解决?
【答案】(1)东北平原
(2)甲:黑土
(3)热量不足;依靠科技,培育耐低温良种,提高作物抗冻能力;采取温室、塑料大棚等抗低温措施等
【解析】(1)据图中区域轮廓可知,甲为我国东北平原地区,主要气候类型为温带季风气候;乙为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
(2)我国东北地区黑土广布,土壤肥沃,地处我国北方地区,主要是旱地,机械化水平高,人均耕地水平高于全国平均水平。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位于我国南方地区,经过人类的辛勤培育,主要是水稻土,以水田作业为主,地块小,机械化水平低,人均耕地水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3)据上题分析可知,甲地区为东北平原,因纬度高,热量不足是制约农业发展的主要自然因素。应依靠科技,培育耐低温良种,提高作物抗冻能力;采取温室、塑料大棚等抗低温措施等发展农业。
22. 读巴西人口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巴西的亚马孙河流域为什么能保存下来大面积的热带雨林?
简述热带雨林破坏带来的环境问题。
你认为应采取怎样的措施保护该地区的植被?
【答案】(1)亚马孙流域周围都是发展中国家,发展水平不高,因为丛林的阻隔和湿热环境的影响,一直未被开发;生活在其中的印地安人生产方式落后,人口少,对自然索取不多。
(2)水土流失加剧;生物多样性减少;加剧全球气候变暖。
(3)加强环保教育,提高公民环保意识;设立国际基金,使当地从管理和保护中获益;加强雨林管理和保护,建立自然保护区;森林选择性采伐与更新造林相结合;鼓励保护性的开发方式;减少移民和农耕进入雨林区的机会等。
【解析】(1)巴西的亚马孙河流域能保存下来大面积的热带雨林,除了与开发历史晚、自然条件恶劣有关外,还与区域的发展阶段有关。
(2)热带雨林区,对全球的气候和环境有重要的调节作用。森林具有净化空气,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等作用,如果雨林植被遭到破坏,除会对本地区的气候造成极大影响外,最重要的是会造成全球的各种生态灾难。如许多野生动物失去理想的家园,加快物种的灭绝速度,生物多样性减少;水土流失加剧;加剧全球气候变暖等。
(3)对于热带雨林植被,应保护性开发。加强环保教育,提高公民环保意识;设立国际基金,使当地从管理和保护中获益;加强雨林管理和保护,建立自然保护区;森林选择性采伐与更新造林相结合;鼓励保护性的开发方式;减少移民和农耕进入雨林区的机会等。
23.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以下问题。
材料一
麦草方格沙障
材料二
(1)分析图示地区部分绿洲退化的可能原因。
(2)简析草方格沙障能够防沙、治沙的原因。
(3)鉴于草方格沙障优良的治沙功能,有人建议可在西北大规模发展,请你分析其理由。
【答案】(1)过度灌溉导致土壤盐碱化加剧;过度开垦导致植被被破坏,土地沙化;受全球变暖的影响,蒸发加剧,土壤变干、退化;绿洲西部紧邻腾格里沙漠,风沙侵蚀严重。
(2)草方格沙障能增加地表粗糙度,降低风速,减少风沙对沙丘表面的吹蚀;植物秸秆还能够使土壤保持水分,利于固沙植物成活。
(3)理由:草方格沙障的原料为作物秸秆以及芦苇等,来源丰富;原料绿色环保,工程对环境负面影响小;标本兼治,工程固沙、治沙的效果良好。
【解析】(1)据图可知,该地区地处我国西北内陆地区,气候干旱降水少,过度灌溉导致土壤盐碱化加剧;过度开垦导致植被被破坏,土地沙化;受全球变暖的影响,蒸发加剧,土壤变干、退化;绿洲西部紧邻腾格里沙漠,风沙侵蚀严重。因此绿洲面积缩小。
(2)据材料二并结合图可知,草方格沙障是用大量麦草、稻草、芦苇等材料,在流动沙丘上扎设成方格状的挡风墙,以削弱风力的侵蚀。说明草方格沙障能增加地表粗糙度,降低风速,减少风沙对沙丘表面的吹蚀;同时植物秸秆还能够使土壤保持水分,利于固沙植物成活。
(3)草方格沙障的原料为作物秸秆以及芦苇等,来源丰富;同时原料绿色环保,工程对环境负面影响小;标本兼治,工程固沙、治沙的效果良好,因此可以在西北大规模发展。
【点睛】本题以我国区域为载体考查荒漠化的成因和防治措施,以及读图分析和解读信息的能力。做题需明确:(1)绿洲萎缩的原因有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主要是人为因素。结合我国西北地区自然地理环境分析。(2)结合材料二分析草方格沙障能够防沙、治沙的原因。(3)草方格沙障可在西北大规模发展的原因应从原料、环境影响、作用等方面分析。
本文标题:西藏拉萨中学高二2017-2018学年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文综地理试题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jx/jiexi/73568.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jx/jiexi/735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