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沈Ⅳ型温室是我国东北地区广泛使用的一种日光温室,前屋面上覆盖塑料薄膜,后屋面采用较厚的多层复合结构,冬季不加温或极端天气条件下少量加温即可保证喜温蔬菜越冬生产。一般纬度越高,后屋面面积越大,且后屋面的仰角应比当地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角大6°—8°,保证冬季全室无光照死角。下图为该日光温室侧截面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 据图中信息可推断(
A. 前屋面最好的朝向是南偏东
C. 该日光温室主要生产经济作物
2. 推测后屋面的主要作用是(
A. 增加温室的阳光照射面积
C. 在严寒季节改善温室前屋面的光照条件
【答案】1. C
【解析】
1. 【小题1】东北位于北回归线以北,冬季,太阳东南升,西南落,正午太阳位于正南。读图分析可知,前屋面最好朝向为南偏西方向,因为下午气温较高,可利用较多的光照,利于作物生长;东北地区冬半年气温低,热量不足,故该温室主要在冬半年使用;后墙朝北,要抵御来自北方的冷空气,应较厚;温室大棚成本高于普通大棚,应种植单位面积产值大的经济作物。故答案选C。
2. 本题主要考查人类对自然环境的改造措施。由材料可知,该日光温室的前屋面是由塑料薄膜构成的,白天虽透光,但不够保温,增加后屋面,主要是让前屋面面积小一点,利于温室保温。故选D。
点睛:本题以东北地区的日光温室为背景材料考查东北日光温室的朝向、使用季节、墙体厚度、作物种类,意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下图为春节在M地旅游的中国游客拍摄的海边风景照片。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3. 图示时刻太阳所处方位是(
A. 东南
4. 图示时刻北京时间大约是(
A. 18时10分
【答案】3. A
【解析】
3. 据图可知,海洋位于区域的东侧,因此图示时间为日出,此时为冬半年,日出东南,选A。
4. 图示区域位于南半球,此时是春节期间,南半球为夏季,南半球各地日出早于6点,M与北京时间相差11小时20分钟,C选项对应M地此时为5点20,符合图示场景,选C。
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是未来太阳能利用的方向之一。甲图是我国北方地区某楼房正南方壁挂太阳能集热器景观照片,乙图是“太阳能集热器安装原理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5. 该景观照片拍摄的地方时可能是
A. 9:00
6. 关于使用壁挂式太阳能集热器的叙述,可信的是
A. 该地“可调节支架”长度随楼层不同变化
C. 所安装的墙壁朝向南北半球相同
【答案】5. C
【解析】试题分析:
5. 根据材料,该楼房位于北方地区,南面墙壁安装太阳能。图中太阳能的影子偏向东方,说明太阳位于西南部天空,A、B错。18:00时,日影很长或是照不到阳光,D错。所以该景观照片拍摄的地方时可能是15︰00,C对。
6. 使用壁挂太阳能集热器,热带地区终年气温高,使用时间短于温带地区,D错。所安装的墙壁朝向南北半球不相同,C错。该地可调节支架长度与纬度有关,与楼层关系不大,A错。该地正午太阳高度角小于海南,与墙壁的夹角小,可调节支架长度应短于海南地区,B对。
考点:本题组考查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下图为亚洲东部和南部某月气压与风向的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7. 有关该图表示的时间,以及甲点的风向,说法正确的是(
A. 1月、西北风
8. 乙地季风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 海陆热力差异
C. 受沿岸海水流动的影响
【答案】7. D
【解析】
7. 据图可知,亚欧大陆为低压,太平洋为高压,说明时间是夏季,7月份;此时甲地的方向为东南风,故D项正确。
8. 乙地夏季风是西南季风,其成因是南半球的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向右偏转,形成西南风,故D项正确。
【点睛】季风环流及其形成原因
1.季风环流:大范围地区盛行风随季节有显著改变的现象,称为季风。季风环流是大气环流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亚洲东部和南部的季风环流最为典型。
2.特别提示:
(1)冬季,大陆出现冷高压,将副极地低气压带切断;夏季,大陆出现热低压,将副热带高气压带切断。
(2)南亚的西南季风是由于夏季东南信风带北移,越过赤道,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向右偏转而形成的。与之类似的是,澳大利亚北部1月份的西北季风,是由于东北信风带南移,越过赤道,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左偏而形成的。
我国南方某地新建一小型水库,某日两时刻(3时和15时)测得水库及其东西两侧气温分布如图所示,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9. 关于水库及其周围地区气温的描述正确的是
A. 水库中心的气温日变化最大
C. 水库中心的气温日变化最小
10. 水库与周围地区存在着气温差异,导致水库与周围地区之间形成了热力环流。关于该热力环流的描述正确的是
A. 热力环流的方向不变
C. 白天风由水库吹向四周
11. 下图中与15时水库东西方向的高空等压面的剖面线相符的示意图为(
A.
【答案】9. C
【解析】
9. 据图中气温分布特征分析,水库中心的气温日变化最小,故A项错误,C项正确;一天中水库中心的气温有时候高于东西两侧,有时候低于东西两侧,故B、D项错误。
10. 考查热力环流的形成。白天,陆地气温较高,近地面形成低气压;水库气温较低,近地面气压较高,风从水库吹向陆地;夜晚,风从陆地吹向水库,故C项正确。
11. 据图可知,15点时,水库中心的气温较低,气流垂直下沉形成高压,气压高于两侧的气压;水库中心高空形成低压,气压低于两侧的气压,故C项正确。
下图是亚欧大陆40ºN-50º四地1月和7月气温距平值(该地气温与同纬度平均气温之差)和降水距平值(该地降水与同纬度平均降水量之差),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2. 关于四地气候特点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①地热量充足,降水丰富,适合热带经济作物发展
B. ②地夏季光热充足,雨热同期,有利于耕作业发展
C. ③地夏季高温多雨,光照充足,有利于种植业的发展
D. ④地气温年较差和降水季节变化小,农业气象灾害少
13. 上述四地中,自然带类型相同的是( )
A. ①②
【答案】12. B
【解析】
13. 结合前面分析,①地夏季气温比同纬度地区较低,冬季气温比同纬度地区较高,冬夏降水丰富、均匀,应是温带海洋性气候。②地夏季高温多雨,光热充足,雨热同期,冬季寒冷干燥,属于温带季风气候。两自然带植被相同,③接近地中海气候,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④是温带大陆性气候,为温带荒漠带,故选AB。
读某区域冬季等压线图,回答下面小题。
14. 图中等压线数值排列正确的是(
A. P3>P2>P1
15. 此时a点盛行风是(
A. 东南风
16. 造成该岛上降雪集中于P3沿线地区的主导因素是(
A. 地处湿润空气迎风坡
C. 气压较低
【答案】14. C
【解析】试题分析:
14. 由题干可知,图示为冬季等压线图,冬季,陆地上气温低,气压高,所以受亚欧大陆高压的影响,故图中等压线数值为P1>P2>P3。
15. 风是从高压吹向低压,图中a点盛行风向受水平气压力和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应为西北风。
16. 图示为冬季,盛行西北风,所以 P3沿线地区处于湿润空气迎风坡,因此降雪较多。
考点:该题考查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和风向判断。
读下图“城市水循环示意图”,在城镇建设中提倡用透水材料铺设“可呼吸地面”代替不透水的硬质地面。完成下面小题
17. 采用“可呼吸地面”之后,中四个环节的变化符合实际的是
A. a增加
18. 在相同状态下,最有利于地表水下渗的条件是
A. 降水强度大,植被稀少
C. 降水强度小,植被稀少
【答案】17. B
【解析】试题解析:
17. 考查城市化对水循环的影响。根据水循环示意图判断,a为地表径流、b为下渗、c为地下径流、d为蒸发和蒸腾。“可呼吸地面”,使得下渗增强,地表径流减少,地下径流增多。综上选B。
18. 考查水循环环节的影响因素。影响下渗的因素有土壤的物理特性、降雨特性、流域地貌、植被和人类活动等。据此,当增强下渗作用,降水强度小,植被覆盖率高。
考点:本题考查水循环
人类对植被的破坏,使得降水以地表径流形式迅速向河道集中,河流径流变化幅度大,易造成洪涝灾害。下图分别为某城市附近水系分布(Ⅰ),该流域内一次局部暴雨后甲水文站观测到的河流流量变化曲线(Ⅱ)以及城市的水循环分布(Ⅲ)。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9. 图(Ⅱ)中关于四条曲线图的描述正确的是(
A. ①表示城市建设前甲水文站的河流流量
C. ③表示甲水文站的地下水补给量
20. 结合图(Ⅲ)分析,②曲线流量峰值大于③曲线,主要是因为(
A. a增加
21. 在城镇建设中,提倡用透水材料铺设“可呼吸地面”代替不透水的硬质地面。采用“可呼吸地面”之后,图(Ⅲ)中四个环节的变化符合实际的是(
A. a增加
【答案】19. B
【解析】试题分析:
19. 根据右图河流水量的变化和出现洪峰的时间先后判断,②表示城市建设后甲水文站的河流流量,故B项正确,A项错误;④表示甲水文站的地下水补给量,故C、D项错误。
20. 据左图可知,a表示下渗,b表示地下径流,c表示蒸腾,d表示地表径流;②曲线洪峰时间提前,说明地表径流量增加,故D项正确。
21. 据左图可知,a表示下渗,b表示地下径流,c表示蒸腾,d表示地表径流;采用“可呼吸地面”之后,会增加下渗水量,故A项正确;地下径流会增加,故B项错误;c蒸腾作用会增加,故C项错误;d会减少,故D项错误。
【考点定位】本题旨在考查水循环的主要环节,考查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
【知识拓展】水循环及其类型
1.自然界的水在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四大圈层中通过各个环节连续运动的过程,叫做水循环。
水循环的类型:
2.按照水循环发生的空间范围不同,水循环可分为三种类型,如下表所示
类型 |
海陆间循环 |
陆地内循环 |
海上内循环 |
别称 |
海陆间大循环、大循环、海陆间水循环 |
内陆循环、陆地水循环、陆上内循环 |
海洋水循环 |
环节 |
蒸发、水汽输送、凝结、降水、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 |
蒸发、植物蒸腾,凝结,降水等 |
蒸发、凝结、降水等 |
领域 |
海洋与陆地之间 |
陆地与陆地上空之间 |
海洋与海洋上空之间 |
入渗率指水分自地表渗入土壤中的强度,以每小时若干毫米表示。在某种情况下,降雨 渗入土壤时的最大入渗率,叫“入渗容量”。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2. 若图中曲线表示干湿状况不同的沙壤土和粘壤土在其他条件相同时的入渗率变化情况,则下列组合正确的是
A. ①——湿粘壤土
23. 关于入渗率和入渗容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若其他条件相同,降水时间越长,土壤的入渗率越大
B. 若其他条件相同,降水量越大,土壤的入渗率越大
C. 在降雨量满足时,入渗容量出现在入渗初期
D. 在降雨量满足时,入渗容量出现在降雨后期
【答案】22. B
【解析】和粘壤土相比,沙壤土下渗速度快;而相同类型的土壤,干土壤下渗速度较湿土壤快。据此可知,①是干沙壤土、②是湿沙壤土、③是干粘壤土、④是湿粘壤土。
读“某海域洋流(图中①②③④)和海水等温线(图中曲线)示意图” 回答下面小题:
24. 图中①③两个洋流的性质是( )
A. ①是暖流 ③是寒流
25. 有关②洋流的叙述 正确的是( )
A. 是北赤道暖流
26.
A. B两地的气候分别是( )
A.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草原气候
B. 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
C. 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雨林气候
D. 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
【答案】24. A
【解析】
24. 洋流的流向与等温线的弯曲方向一致,可知该洋流为逆时针方向流动,且位于中低纬度海区,说明是南半球;故①是暖流,③是寒流,A项正确。
25. ②洋流位于南半球中纬度地区,受盛行西风的吹拂作用,形成西风漂流,其性质为寒流性质,故C项正确。
26. A位于中低纬度的大陆东岸,受暖流的增温增湿作用形成热带雨林气候;B位于中低纬度大陆西岸,受寒流的降温减湿作用,形成热带沙漠气候,故D项正确。
位于亚洲中部的吉尔吉斯斯坦东北部的天山山脉北麓的伊塞克湖(下图)属于内陆咸水湖,湖面平均海拔约1608米,面积6300多平方千米,平均水深278m,是世界最深的高山大湖,湖水清澈澄碧,终年不冻。结合图文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27. 伊塞克湖是世界最深高山湖泊,其形成原因是(
A. 火山口湖
28. 若将该图转绘成等高线地形图,推测甲、乙、丙、丁四处等高线分布最密集的可能是(
A. 甲
29. 伊塞克湖冬季不结冰的原因不包括(
A. 湖泊北部山脉阻挡了冷空气的侵入
C. 湖泊水位深,水量大
【答案】27. 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有关湖泊的地理知识。要求学生掌握湖泊的形成原因,湖水的水文特征。
27. 由材料可知,伊塞克湖最深,说明是构造湖,构造湖是内力作用形成的,是地壳抬升发生断层陷落后形成,C对。火山口湖面积小,A错。高山上泥沙堆积很难形成这么大的湖泊,而且没有这么深,B错;冰川侵蚀形成洼地,积水成湖为外力作用,而且没有这么深D错。故选D。
28. 找到高程点的高度,再与湖面相比计算出相对高度,再与水平距离相比较估算坡度,坡度大的等高线分布最密集,选择B。
29. 由材料可知伊塞克湖是“世界上最深的高山大湖”,所以该湖泊北部地势较高,山脉阻挡了冷空气的侵入,而且湖泊水位深,水体面积大、水量大,水的比热容大,湖水不易结冰;由于该湖属于内陆咸水湖,湖水盐度较高,湖水不易结冰。不是因为地球内能释放,使湖水增温,选择D。
下图为世界局部地区示意图。①、②表示所在海区的洋流,虚线为波斯湾至欧洲西部石油运输线中的一段。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30. 下列关于①、②洋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从性质来看,①②洋流均为寒流
C. ①洋流对撒哈拉沙漠形成有影响
31. 当①②洋流流向一致时,油轮在直布罗陀海峡
A. 顺风顺水
C. 逆风逆水
【答案】30. C
【解析】
30. 根据洋流的位置可知,①洋流为加那利寒流,对沿岸的气候具有降温减湿的作用,故C项正确;从成因看,属于补偿流,故B项错误;②洋流是索马里洋流,夏季是寒流,冬季是暖流,故A、D项错误。
31. ①洋流终年向南流动,②洋流夏季向北流动,冬季向南流动;当①②洋流流向一致时,说明是北半球的冬季,地中海此时受盛行西风带控制,油轮在直布罗陀海峡逆风行驶;地中海盐度较高,水面较大西洋低,洋流从大西洋流向地中海,故油轮在直布罗陀海峡逆水行驶,C项正确。
下面左图为巴西兰索玛朗汉斯国家公园每年雨季出现的“白沙碧水”奇观(照片
是面向北方拍摄的被白色沙丘围绕的淡水湖泊群),此地位于该国东北部的某河河
口附近。下右图是该地区降水资料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32. 图中所示景观最佳观赏时间是
A. 12、1月
33. 河口附近的白沙受定向风吹拂形成新月型沙丘,该风向是
A. 东北风
【答案】32. D
【解析】试题分析:
32. 根据材料,“白沙碧水”奇观应出现在雨季,读右图可知3、4月为降水最多的月份,也是该景观最佳观赏时间。
33. 读左图,照片为面向北方拍摄,沙丘坡度小的一侧为迎风坡,所以盛行风为东北风。
【考点定位】沙丘地貌的判读、旅游景观的欣赏。
【名师点睛】第(1)题,“白沙碧水”说明沙滩明净,水体丰富,应为当地的雨季,据降水图可判读;第(2)题,沙丘形成风向应为缓坡吹向陡坡,图片为面向北方拍摄,故图中方向为上北下南左东右西,据此推算出答案。
新华网北京8月6日电,埃及新苏伊士运河于2015年8月6日正式通航。新运河的开通将大幅提高苏伊士运河的通航能力。下图中,左图为新苏伊士运河位置示意图,右图为左图中尼罗河某河谷剖面图。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34. 与原运河相比,新运河通航能力大幅提高的主要原因是(
A. 新运河更宽更深
C. 扩大运河的经济腹地
35. 关于右上图所示河谷地区,叙述正确的是(
A. 甲、乙、丙、丁四地中,最适宜聚落布局的是甲地
C. 丙地先受侵蚀,之后泥沙淤积形成河漫滩
【答案】34. A
【解析】试题分析:
34. 新运河比旧运河更宽更深,新运河缩短的航程不明显,新运河所在区域地形和旧运河相近,水流速度无明显变化。
35. 图中丁地为较高的阶地,且平坦开阔,处于河流西岸(即左岸),不容易受侵蚀,最适宜聚落布局,A错;尼罗河6—9月为汛期,B错;甲、丁两处有大量的河流沉积物,说明最初为河流的谷底,甲、丁两处高于现代河谷,说明该地经过了抬升作用,且新河谷先发生侵蚀,后出现泥沙淤积,C对,D错。
考点:交通建设 河流地貌的发育
雨燕是北京的夏候鸟,科研人员为北京雨燕装上光敏定位仪,根据定位仪所获取的数据,绘制了2014~2015 北京雨燕迁徙线路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面小题。
36. 甲、乙、丙、丁四地光敏定位仪得到的数据误差最大的可能在(
A. 甲地
37. 雨燕从北京迁徙到丁地用时三个多月,而从丁地返回北京只有两个多月,最可能的影响因素是(
A. 食物
38. 雨燕迁徙途中,易遇到的灾害是(
A. 热带气旋
【答案】36. C
【解析】
36. 光敏定位仪在良好气象条件下得到的数据相对准确。甲是温带大陆性气候,乙是热带沙漠气候、丙是热带雨林气候、丁为地中海气候,四地相比,热带雨林气候区降水最多,气象条件最不稳定,光敏定位仪得到的数据误差最大,故C正确。
37. 北半球冬季时雨燕飞到南半球越冬,根据图中雨燕的迁徙路线可知,此时经过我国亚欧大陆时盛行的为西北风,在经过索马里半岛附近海域时盛行西南风,与雨燕飞行方向相反,因此雨燕为逆风飞行,速度较慢,用时较长;从丁地返回北京时为北半球的夏季,索马里半岛附近海域时盛行东北风,在经过亚欧大陆时盛行的为南风。此时雨燕顺风飞行,因此用时较短,故答案选B。
38. 北京雨燕飞回北京时,华北地区在冷锋控制下,华北地区带来沙尘天气,故答案选D项。
据统计,中国2015年60岁及以上人口达到2.22亿,占总人口的16.15%。随着老龄化问题加剧,省份之间、城乡之间的人口结构失衡也在加重。下图为全国各省市区老年人口(65岁及以上)比重变化(2000-2010年)分布图。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39. 导致全国各省区老年人口(65岁及以上)比重变化差异的根本原因是(
A. 人口流动
40. 据图中信息推断,目前贵州乡村地区常住人口年龄金字塔结构图形可能呈(
A. “小蛮腰”形
41. 图中显示,东北地区人口正面临危机。据统计,从2006年到2015年,东北地区人口年均增率仅为0.21%,不足全国同期水平的一半,人口增长基本趋于停滞。解决东北地区的人口危机的根本措施是(
A. 提高城市化水平
【答案】39. B
【解析】主要考查人口变化,人口的流动会带来迁出区和迁入区的人口问题,影响人口的年龄结构。
39. 从图中可以看出老年人口(65岁及以上)比重增大的主要是人口迁出地区,老年人口(65岁及以上)比重变小的主要是人口迁入地区,我国农村青壮年人口向发达地区流动,导致农村老年人口比重增加,迁入地区老年人口比重减小,选择A 。
40. 贵州乡村地区常住人口老年人口比重增大,青壮年劳动力比重变小,常住人口年龄金字塔结构图形可能呈上下宽度相差不大的“小蛮腰”形,选择A。
41. 东北地区青壮年老动力大量外迁,劳动力缺乏,优化产业结构,减少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可以解决东北地区的人口危机;提高城市化水平、 改善居住环境、全面鼓励生育都不能很快解决劳动力问题,选择C。
人口机械增长率是指某地某时段内迁入与迁出人口数的差值与总人口之比。下图为上海市人口自然增长率和机械增长率变化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42. 上海市人口数量最多的年份是(
A. 2003年
43. 该市2010年后机械增长率下降的原因最可能是(
A. 特价上涨,经济水平下降
C. 污染严重,生态环境恶化
【答案】42. D
【解析】
42. 人口增长率=机械增长率+自然增长率,由图示可知2003年到2012年,该地人口增长率都大于0,说明该地人口始终在增加,即2012年人口总数累积最多。选D正确。
43. 上海2010年后,机械增长率下降,主要是结构调整,产业升级转型,对大量廉价劳动力需求减少,对外来人口吸引力方向变化导致。选D正确。
某条城市地铁线穿越大河,途经主要的客流集散地。下图示意该地铁线各站点综合服务等级。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4. 地铁站点综合服务等级的高低主要取决于
A. 站点的用地面积
45. 根据所处区位和地铁站点综合服务等级,推测甲、乙、丙站点沿线区域为
A. 中心商务区
46. 该城市空间形态的形成最有可能
A. 围绕一个核心向四周扩展
C. 围绕多个核心向四周扩展
【答案】44. B
【解析】
44. 地铁主要是缓解城市交通拥堵的,在人口流动量大的区域设置站点,能够及时分散和输送流动人口,而且流动人口数量越多,需要配套的服务和设施越齐全,站点的综合服务等级越高,故选B项。
45. 读图分析可知,甲为一级站点,乙、丙为二级站点,综合服务等级较高;甲站点位于市中心附近,人口流动量大,市场广阔;乙、丙位于内环线附近,交通便利,人口流量大,因此甲、乙、丙适合中心商务区的分布,故选A。
46. 读图分析可知,该城区由内环、二环、三环组成,城市空间形态是团块状的,不是沿河流呈条带状延展的、也不是沿交通线呈条带状延展的;根据图中一级站点的分布,河流东西两侧都有几个相邻的一级站点集中区,可知该城市空间形态的形成最有可能是围绕多个核心向四周扩展。
【点睛】中心商务区是一个城市现代化的象征与标志,是城市的功能核心,是城市经济、科技、文化的密集区,一般位于城市的黄金地带。集中了大量的金融、商贸、文化、服务以及大量的商务办公和酒店、公寓等设施。具有最完善的交通、通信等现代化的基础设施和良好环境,有大量的公司、金融机构、企业财团在这里开展各种商务活动。
下图为我国东部某城市空间发展方向模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47. 从城市功能区的合理布局考虑,图中甲、乙、丙三地分别是(
A. 商贸区
C. 重工业区
48. 图中住宅区的区位优势是(
A. 土地价格低
【答案】47. D
【解析】试题分析:
47. 重工业区因污染严重,应远离居民区;轻工业区有一定污染,但相对重工业区要差些,商贸区应建在距离城区较近的地方;故甲、乙、丙的布局为重工业区、轻工业区、商贸区。
48. 读图可知,该地区濒临娱乐区和旅游区,所以该地区的区位优势是环境条件优越。
考点: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城市化率反映城市化水平。下图为1992-2010年北京市城市化率及雨水埋藏深度变化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49. 1992-2010年,北京(
A. 城市化水平较高
C. 城市化速度不断下降
50. 北京地下水埋藏深度与城市化具有关联性,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跨流域调水引起了地下水埋藏深度上升
B. 生产生活污水排放使得地下水埋藏深度上升
C. 过度开采地下水导致地下水埋深下降
D. 城市绿地面积扩大造成了地下水埋深下降
【答案】49. A
【解析】
49. 由图示可知,北京市1992-2010年城市化率不断上升, 并达到90%,即北京市城市化水平高。选A正确。
50. 北京市城市化率上升,而地下水埋深也在不断加深,主要是城市的快速发展对地下水的需求增加,导致过度开采地下水,进而导致了地下水埋藏深度下降。选C正确。
二.非选择题(共3小题30分)
51. 下图为“某区域地质剖面及水循环示意图”。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代表的水汽输送和降水的环节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人类通过________(措施)来调节水资源的时间分配。
(2)甲处地貌的形成原因是________。
(3)位于河口附近的乙处往往形成________地貌,其成因是________作用,这种地理要素间的相互作用体现了的地理环境的________。
【答案】(1)①
(2)背斜顶部因受张力,裂隙发育,易被侵蚀
(3)河口三角洲;流水沉积;整体性
【解析】本题以水循环和地质构造图为背景,考查水循环的主要环节,考查主要的外力作用及其地貌形态,意在考查学生对材料解读与分析能力、有效信息的提取能力和相关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
(1)考查水循环的主要环节。据图可知,图中代表的水汽输送和降水的环节分别是①和②;目前人类通过修建水库等措施来调节水资源的时间分配。
(2)甲处的地质构造为背斜构造,其地貌形态为谷地;成因是背斜顶部因受张力,裂隙发育,易被侵蚀。
(3)河流在入海口处,因流速减缓,泥沙大量沉积会形成三角洲地貌;这种地理要素间的相互作用体现了的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特征。
【点睛】三角洲的形成
1、三角洲的形成条件
5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江苏城镇空间结构将来大致呈现“一带两轴,三圈一极”的特征(沿江城市带、沿海城镇轴和沿东陇海线城镇轴,南京都市圈、徐州都市圈、苏锡常都市圈和淮安增长极),以强化城镇空间集聚效应。
材料二:下图分别是“2011年江苏城镇化水平分布和空间结构规划示意图”,及“江苏不同地区城镇化水平变化图”。下右图中的箭头a和b表示江苏省省内的人口流动和产业转移的方向。
(1)江苏省城镇化水平空间分布的差异是________,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
(2)1998~2010间,苏北城镇化速度较苏南城镇化速度________。
(3)图中,表示江苏省省内人口流动方向的箭头是________。
(4)江苏城市化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城市问题有________、________。
(5)解决城市化问题的一般措施有哪些?
【答案】(1)由苏南向苏北递减(苏南>苏中>苏北);苏南经济发达
(2)慢
(3)a
(4)交通更拥堵;住房更紧张、用地更紧张
(5)建设新城、卫星城;合理规划城市功能分区;改善居住、交通条件;保护、治理城市环境
【解析】(1)结合图例可看出,江苏省城镇化水平空间分布的差异是由苏南向苏北递减,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是苏南经济发展水平高。
(2)从图中可读出1998~2010间,苏北城镇化速度较苏南城镇化速度慢。
(3)人口流动方向是从经济欠发达地区向经济发达地区流,苏南经济发达,就业机会多,吸引人口迁入,图20中,表示江苏省省内人口流动方向的箭头是a。
(4)城市化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城市问题有交通更拥堵、住房更紧张、用地更紧张等。
(5)解决城市化问题的一般措施有建设新城、卫星城;合理规划城市功能分区;改善居住、交通条件;保护、治理城市环境等。
【点睛】
经济因素对人口迁移的影响:①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越大,人口在地区间的迁移也就越频繁;②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地区,人口迁人率高;经济落后的地区,人口迁出率高。
53.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党的十八大后,党中央以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为基本出发点,提出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
2017年4月1日,我国决定设立雄安新区。规划建设雄安新区,是我国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部署,对于集中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探索人口经济密集地区优先开发新模式、调整优化京津冀城市布局和空间结构、培育创新驱动发展新引擎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雄安新区规划范围涉及河北省雄县、容城、安新3县及周边部分区域,地处北京、天津、保定腹地,人口较少,土地面积广,以农业用地为主,是河北省经济比较落后的地区。雄安新区交通便捷通畅、生态环境优良、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现有开发程度较低,发展空间充裕,具备高起点高标准开发建设的基本条件。
材料二:雄安新区位置图。
(1)简述中央政府规划建设国家级雄安新区的主要原因。
(2)简述河北雄安新区选址于河北省雄县、容城、安新3县的主要原因。
(3)合理利用水资源是雄安新区建设和发展中面临的重要问题。请给雄安新区水资源合理利
用提出三条有益性建议(南水北调除外)
【答案】(1)首都北京人口膨胀、交通拥挤、住房困难、大气环境差(雾霾、沙尘暴天气多);建设雄安新区有利于疏解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有利于解决北京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
(2)雄安新区与北京、天津构成一个等边三角形,地理位置优越;雄安新区有多条高速公路、铁路经过,交通便捷;拥有华北平原最大的淡水湖白洋淀,生态环境良好;开发程度低,地价房价低、产业基础弱,新区范围内人口密度低,建筑少,拆迁量不大。(答出其中3点即可)
(3)注意节约用水;利用价格杠杆调节 水资源利用量;保护好现有水资源;适度开发地下水;做好污水处理,开展废水回收利用;加强水利工程(水库)建设,提高对水资源的调蓄能力。
【解析】(1)主要联系大城市的建设带来的一些城市问题,首都北京人口膨胀、交通拥挤、住房困难、大气环境差(雾霾、沙尘暴天气多);建设雄安新区有利于疏解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有利于解决北京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
(2)主要从地理位置、交通条件、环境条件、产业基础、拆迁问题、环境污染问题方面进行分析。
本文标题:甘肃省天水市一中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jx/jiexi/73548.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jx/jiexi/735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