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下列概念中,具有从属关系,且从大到小依次排列的是(
A. 太阳系——地月系——月球
C. 总星系——河外星系——银河系
【答案】D
【解析】根据天体系统的等级关系,具有从属关系,且从大到小依次排列的是银河系——太阳系——地月系,D对。月球是天体,不是天体系统,月球与地月系是包含关系,A错。宇宙包括已知宇宙和未知宇宙,已知宇宙是可见宇宙,即总星系,与银河系有从属关系,B错。河外星系与银河系是同一等级天体系统,C错。
2. 地球是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形成其特殊性的基本条件有(
①充足的水分
③自转方向自西向东
A. ①②
【答案】C
【解析】地球是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形成其特殊性的基本条件有充足的水分,①对。有恰到好处的大气厚度和大气成分,②对。自转方向自西向东不是特殊性的条件,③错。适宜的温度范围,④对。C对,A、B、D错。
3. 不属于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的是(
A. 长江口河道向南偏,使北支水道不断淤塞
B. 影响地面的无线电短波通信
C. 世界多地降水量的变化与黑子活动的周期有一定的相关性
D. 产生“磁暴”现象
【答案】A
【解析】试题解析:长江河道向南偏,使北支水道不断淤塞是由地球自转引起的地转偏向力所导致的,不是太阳活动影响。故选A
考点: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4. 在地球内部圈层中,以莫霍面为分界面的两个圈层是(
A. 地幔和地核
C. 地壳和地幔
【答案】C
【解析】考查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试题难度较小,解题关键是识记地球内部圈层的界面。
莫霍界面是地壳和地幔的分界面。故选C。
5. 下列岩石中,有可能找到化石的一组是(
A. 花岗岩、玄武岩
C. 石英岩、砾岩
【答案】B
【解析】含有化石是沉积岩的特征,有可能找到化石的一组是页岩、砂岩,B对。花岗岩、玄武岩属于岩浆岩,A错。石英岩、大理岩是变质岩,C、D错。
6.
A.
C.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直接结合选项的地貌特征判断,A图表示沙丘属于风力沉积作用而形成的地貌;B图为山麓冲积扇,是流水沉积作用而形成的地貌;C图为火山喷发,属于内力作用形成的地貌;D图表示风蚀蘑菇,属于风力侵蚀作用而形成的地貌。
考点:本题考查地质作用。
点评:本题难度低,学生只要能结合选项判断地貌景观,并结合内外力作用的差异和外力作用的分类进行比较分析即可。注意外力作用的动力形式的差异。
7. 11月3日,牡丹江迎来了2017年的第一场降雪,形成本次降雪的天气系统是 ( )
A.
【答案】B
【解析】11月北方冷气团势力强,牡丹江2017年的第一场降雪,应是冷锋活动形成。冷锋是冷气团主动前进形成的锋,本次降雪的天气系统是B图,B对。图A是暖锋,A错。图C是气旋,C错。图D是反气旋,不会形成降雪天气,D错。
8. 有关洋流对地理环境影响的叙述,正确(
A. 澳大利亚东岸受寒流的降温减湿的影响很大
B. 顺洋流航行,可以增加航行速度和时间,节约能源
C. 北大西洋暖流的增温增湿对西欧气候影响显著
D. 秘鲁渔场位于寒暖流交汇处
【答案】C
【解析】澳大利亚东岸受暖流的增温增湿的影响很大,A错。顺洋流航行,可以增加航行速度,节约时间,节约能源,B错。北大西洋暖流的增温增湿对西欧气候影响显著,C对。秘鲁渔场受单一的寒流影响,D错。
读图,结合我国区域特征与区域差异,回答下面小题。
9. 图中最能反映自然景观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的是(
A. 图中①-②-③的变化
C. 图中①-③-⑤的变化
10. 图中⑤处的天然植被是(
A. 温带落叶阔叶林
C. 温带草原
【答案】9. A
【解析】试题分析:
9. 图中①-②-③的变化体现了由赤道向两极地域分异规律;图中③-④-⑤的变化体现了由沿海向内陆的分异规律,B正确;图中①-③-⑤的变化先体现由赤道向两极的分异规律,再体现由沿海向内陆的分异规律;图中①-⑥的变化体现的是非地带性,⑥是青藏高原,受地形影响形成高寒景观。
10. 图中⑤处深居内陆,降水少,天然植被是温带荒漠,D正确。
【考点定位】地域分异规律
【方法总结】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受太阳辐射从赤道向两极递减的影响,地表景观和自然带沿着纬度变化的方向,由赤道到两极作有规律的更替。分异基础是热量,低纬和高纬地区分布明显。
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受海陆分布的影响,地表景观和自然带从沿海向大陆内部产生有规律的地域分异。分异基础是水分,中纬度地区最典型。
11. “温室效应”产生的主要原因有(
①燃烧煤、石油等化石燃料,放出二氧化碳等化合物
②人类大量消费能源,加热了近地面的大气
③过度砍伐森林,增加了二氧化碳浓度
④人口增加,呼出大量的二氧化碳
A. ①②
【答案】C
【解析】“温室效应”产生的主要原因有燃烧煤、石油等化石燃料,放出二氧化碳等化合物,①对。人类大量消费能源,对近地面的大气的加热影响不大,②错。过度砍伐森林,吸收二氧化碳减少,导致增加了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③对。人口增加,呼出大量的二氧化碳不是主要原因,④错。C对,A、B、D错。
12. 以下所示几种物质为可再生资源的是(
A. 水电、森林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自然资源的概念和分类。自然资源的概念:指在一定的经济技术条件下,自然界中可以直接被人类生产与生活利用的物质和能量的总称。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两个方面。自然资源的分类:非可再生资源(如化石燃料、金属矿产、非金属矿产等)可再生资源(如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等)。阳光、土地属于可再生资源。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人口金字塔结构图是反映人口年龄和性别结构的示意图。横坐标表示各年龄组的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的百分比。中间的纵坐标表示人口年龄分组,左边表示男性人口,右边表示女性人口。读X、Y两国人口年龄金字塔结构图,完成下面小题。
13. 造成X、Y两国人口再生产类型的根本差异是(
A. 经济水平
14. Y国人口增长模式属于(
A. 高出生率、高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
C. 低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15. X、Y两国主要人口问题分别是(
A. 人口老龄化
C. 青少年幼儿比重大
【答案】13. A
【解析】
13. 本题考查地理图表的判读能力。根据图示目前Y国少年儿童比重低,老年人口比重高,人口增长属于现代型,人口增长模式属于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14. 目前类似于Y人口增长模式属于现代型的国家大部分为发达国家。日本属于发达国家。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15. 本题考查地理图表的判读能力。X国家为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率高,青少年幼儿比重大。Y属于发达国家,人口增长缓慢,人口老龄化。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16. 近年来,苏南受人口迁移的影响,表现为人口快速增长。苏中和苏北因外迁人口增长较快,人口增长速度有所下降。造成江苏各地区之间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是(
A. 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C. 国家政策
【答案】A
【解析】人口迁移方向是由经济欠发达区迁移到经济发达地区,造成江苏各地区之间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是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A对。自然条件、国家政策、个人偏好不是主要因素,B、C、D错。
17. 衡量城市化水平的最重要指标是(
A. 城市人口数量的多少
C. 城市占地面积的大小
【答案】D
【解析】衡量城市化水平的最重要指标是城市人口比重的大小。选择D项。
18.
A.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城市市发展初期,城市数目较少,级别较低,应为乡镇;随工业化和经济的发展城市级别升高,发展为城市,最后发展为特大城市,A正确。
【考点定位】城市发展进程
19. 宝钢与鞍钢区位的变化,说明(
A. 市场对工业区位的影响逐渐上升
C. 劳动力的影响已不存在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
鞍钢是在东北地区丰富的煤炭、铁矿资源的基础上发展形成的钢铁工业基地;而宝钢则既没有丰富的铁矿也没有丰富的煤矿,位于上海宝山主导因素是当地市场广阔,且交通便利。从鞍钢到宝钢的区位发展,说明随着炼钢技术的发展,原料、燃料对钢铁工业的区位影响在减弱;市场、交通等因素对钢铁工业的区位影响在加强。
【考点定位】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20. 工业集聚的积极意义不包括(
A. 提高资源利用率
C. 节约运输成本
【答案】D
【解析】工业集聚的积极意义包括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能源消耗、节约运输成本,A、B、C错。工业集聚不能大幅度提高产品质量,D不包括,选D。
21. 大宗笨重的货物远距离运输时,应尽可能地利用(
A. 水运或公路运输
C. 航空或水运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交通运输的合理选择。公路和航空的运量较小,不适宜大宗笨重货物的运输,故大宗笨重货运远距离运输应选择铁路和水运,运量大,运费较低,适宜远距离运输。
22. 下图的内容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
A. 公平性原则
C. 共同性原则
【答案】A
【解析】图示漫画反映了其他生物渴望与人类共同生存,体现了公平性原则,故选A。
23. 发展中国家通过改善投资环境吸引发达国家的产业转移,对发达国家而言,其吸引力主要在于(
A. 廉价的劳动力
C. 丰富的矿产资源
【答案】A
【解析】发展中国家的科技水平、管理理念和水平都比发达国家低,不具有吸引力,B、D错,丰富的矿产资源是发达国家产业转移时考虑的因素之一,但不是主要因素,发达国家转移的产业主要是劳动力密集型和污染较严重的产业,其转移主要考虑发展中国家丰富廉价的劳动力,因此C错,A项正确。
洞庭湖退居成我国第二大淡水湖,回答下面小题。
24. 使“八百里洞庭湖”退居成我国第二大淡水湖的主要原因是(
①围湖造田
A. ①②
25. 洞庭湖面积缩小后,造成长江该河段水灾频发的主要原因是(
A. 湖泊水对河水的补给量减少
C. 水土流失加剧
【答案】24. A
【解析】洞庭湖面积缩小的主要原因是围湖造田,泥沙淤积。湖泊具有调蓄径流的功能,湖泊的面积减小,调蓄功能降低是水灾频发的主要原因。
24. 使“八百里洞庭湖”退居成我国第二大淡水湖的主要原因是围湖造田,①对。泥沙淤积,②对。位于湿润地区,蒸发和下渗、引水灌溉影响小,③、④错。A对,B、C、D错。
25. 湖泊具有调蓄径流的功能,该河段水灾频发的主要原因是湖泊的调蓄功能降低,B对。湖泊水对河水的补给量减少与洪灾无关,A错。
26. 关于荒漠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荒漠化就是沙漠
B. 荒漠的形成主要受自然条件的影响
C. 我国南方丘陵山区不存在荒漠化问题
D. 我国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的人为原因主要是过樵、过牧和过垦
【答案】D
【解析】荒漠化不一定是沙漠,荒漠化指的土地生产能力下降,A错。荒漠的形成主要受自然条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B错。我国南方丘陵山区也存在荒漠化问题,C错。我国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的人为原因主要是过樵、过牧和过垦,D对。
27.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自然原因,不正确的是(
A. 夏季多暴雨
C. 历史上大量砍伐植被
【答案】C
28. 鲁尔区的重新崛起对我国老工业基地改革的借鉴意义有(
①调整传统工业结构,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
②扩大标准化、大批量产品的生产规模
③加大科技投入,研制新工艺、新产品
④加大资金投入,发展资金与资源密集型产业
A. ①②
【答案】C
【解析】鲁尔区的改造措施缩小传统工业部门的生产规模,鲁尔区通过发展科技和教育,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
【点睛】鲁尔工业区的工业生产集中于煤炭、钢铁、电力、机械、化工五大工业部门,其中,煤炭工业和钢铁工业是全区经济的基础,这样的生产结构中,如果某一工业部门衰落则将引起全区生产的衰落。
29. 田纳西河流域进行综合开发的核心是(
A. 航运开发
C. 生态环境进行恢复和治理
【答案】B
【解析】田纳西河流域进行综合开发的核心是水能的梯级开发,B对。航运开发、生态环境进行恢复和治理、对资源进行综合开发不是治理核心,A、C、D错。
30. 读美国部分农业带分布图,图中a、b、c、d、e五区域中,属于商品谷物农业地域类型的是(
A. a、b
【答案】B
【解析】图中a是春小麦区,b是乳畜带,c是玉米带,d是冬小麦区,e是棉花带,五区域中,属于商品谷物农业地域类型的是a、c、d,B对。A、C、D错。
31. 下图为“世界某海区洋流模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洋流③对沿岸气候有增温、增湿作用
C. 洋流①对沿岸气候有降温、减湿作用
【答案】B
【解析】读图,图示为南半球中低纬度环流,洋流③是寒流,对沿岸气候有降温、减湿作用,A错。洋流②性质为寒流,B对。洋流①是暖流,对沿岸气候有增温、增湿作用,C错。洋流④受东南信风的吹拂形成,D错。
32. 下列叙述中运用到GIS技术的是(
A. 农作物产量的监测
B. 发生地质灾害时迅速及时了解受灾地区的灾害状况
C. 珠穆朗玛峰高度的精确测量
D. 交通路线、人口密度与商业网点布局的相关分析
【答案】D
考点:地理信息技术应用
33. 读a、b、c三个地区农业基本情况比较图,与图示资料相符合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A. a为商品谷物农业
C. c为季风水田农业
【答案】B
【解析】读图,a种植业比重大,商品率低,为季风水田农业,A错。B种植业、畜牧业占比重相当,为混合农业,B对。c畜牧业占比重大,商品率高,可能是大牧场放牧业,C、D错。
下图示意区位因素构成。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4. 若该图为影响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限制河西走廊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是(
A. ①
35. 若该图为影响工业生产的区位因素,则下列工厂与其主导因素对应正确的是(
A. 电子装配厂——⑥
C. 家具加工厂——⑦
【答案】34. B
【解析】
34. 河西走廊地处西北内陆,气候干旱降水少,水资源不足是当地农业发展的限制性因素。选B正确。
35. 电子装配厂是劳动力导向型,对应⑦;啤酒厂是市场导向型,对应的是⑤;家具加工厂是市场导向型 ,对应的是⑤;炼铝厂是动力导向型,对应的是④。选B正确。
读我国能源调运图,回答下面小题。
36. 上图中①②③三条运输路线输送的主要能源分别是(
A. 天然气、石油和水电
C. 火电、天然气和水电
37. 有关西气东输工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能积极推动新疆及沿线地区的经济发展
B. 优化东部地区的能源结构,缓解能源紧张状况
C. 有效改善东部地区的大气污染状况
D. 改变我国的能源结构,以气代煤
38. 关于南水北调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中线工程可利用现有输水渠道,建成后可自流引水
B. 南水北调可实现我国水资源的南北调配
C. 南水北调工程不会对北方地区产生不利影响
D. 东线工程可调水量大,水质好
【答案】36. C
【解析】我国调整能源结构,输送到东部地区的主要是清洁能源,图中三条运输路线 ①是火电,②是天然气,③是水电。在能源结构中,煤仍是我国主要能源。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不存在现有的输水渠道。
36. 我国调整能源结构,输送到东部地区的主要是清洁能源,图中三条运输路线输送的主要能源分别是①是火电,②是天然气,③是水电,C对。煤炭对环境污染严重,A、B、D错。
37. 西气东输工程能积极推动新疆及沿线地区的经济发展,A正确。优化东部地区的能源结构,缓解能源紧张状况,B正确。有效改善东部地区的大气污染状况,C正确。调整我国的能源结构,但煤仍是我国主要能源,D不正确,选D。
38.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不存在现有的输水渠道,A错。南水北调可实现我国水资源的南北调配,B正确,选B。南水北调工程也可能对北方地区产生不利影响,C错。东线工程可调水量大,沿线地区人口多,经济发达,水质差,D错。
39. 在我国东南沿海某地建大型石油化工厂,下面一组布局方案中较为合理的是(
A.
C.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石油化工厂既污染水源,有污染空气。我国东南沿海冬夏季风别盛行西北风和东南风,因此石油化工厂应布局在居民区东北部或西南部;为减少石油化工厂对居民区的水源污染,应将该类工业布局在城市的河流下游。
考点:环境对工业布局的影响
40. 有关地方时和区时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同一条经线上的地方时相同
C. 北京时间就是北京的地方时
【答案】A
【解析】同一条经线上的地方时相同,A对。同一条纬线上的点,经度不同,地方时不同,B错。北京时间就是东八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120°E经线的地方时,C错。国际日期变更线与180°经线不重合,D错。
第二部分
二、综合题(共50分)
41. 读“亚洲季风图”,回答下列问题。
(1)左图是亚洲季风图,此时对应右图中的
(2)亚欧大陆上形成
数字),使其只能保留在海洋上。
(3)此时,B 处盛行
(4)在B季风影响下,北印度洋季风环流呈
(5)④风带名称是
【答案】(1)E
(2)亚洲低压或者印度低压
(3)西南
(4)顺时针
(5)东北信风带
【解析】(1)左图是亚洲季风图,此时东亚盛行东南季风,北半球是夏季,气压带北移,对应右图中的E。
(2)夏季,亚欧大陆上形成亚洲低压或者印度低压,它切断了②气压带 ,使其只能保留在海洋上。
(3)B 处是南亚,此时盛行西南季风,主要成因是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4)在B季风影响下,北印度洋季风环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
(5)④风带名称是东北信风带。
42. 读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甲处的地貌形态是
(2)水循环环节:②
(3)图示水循环类型是
【答案】(1)山地(向斜山)
(2)水汽输送
(3)海陆间循环
【解析】(1)甲处的地貌形态是山地或向斜山;乙处的岩层有明显错动、位移,地质构断层;丙处是背斜构造,可以储存石油、天然气资源;如要修建一条地下隧道,在丙处更合理
(2)水循环环节:②是水汽输送、③是蒸发;图示①上游以流水的侵蚀为主。
(3)图示水循环类型是海陆间循环;水循环②环节在我国的表现形式为台风或夏季风、东南季风,人类活动影响最大的水循环节是①,地表径流。
43. 读 “我国东南沿海某城镇农业区位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请你根据影响农业区位因素进行布局,选择合理的字母填在横线上。
种棉花
奶牛场
(2)假如B地种植的是水稻,水稻主要分布在亚洲的
(3)亚洲水稻种植业的机械化水平较
【答案】(1)种棉花
(2)东亚
(4)低
【解析】(1)根据影响农业区位因素 B是平地,适宜种植业发展,种棉花。C种蔬菜,靠近市场和水源。奶牛场地应靠近城镇和交通线,在D处。柑橘园可以布局在丘陵地区,E处。
(2)假如B地种植的是水稻,水稻主要分布在亚洲的东亚、东南亚和南亚等地区。按生产投入的状况划分,投入大量的劳动力,它应属于集约型农业、按产品用途以自己消费为主,属于自给型农业。
(3)亚洲水稻种植业的机械化水平较低,生产规模较小,需投入的劳动力多。
44. 下图为某城市示意图,该城市的工业布局从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角度看都是理的,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2) A地考虑建一大型钢铁厂,其有利的区位条件是:
①
③
【答案】(1)B
(3)有煤、铁资源;交通运输便利;水源丰富;位于城市下风区的郊区
(4)B
(5)D
【解析】(1)根据图例分析,B地是工业区,地租低。C位市区中心,地租最高。D靠近风景区,河流上游,环境质量好,地租较高。图表示B—C—D一线地租变化曲线的是B。
(2) A地考虑建一大型钢铁厂,主要考虑原料、交通、大气和水污染条件。其有利的区位条件是有煤、铁资源。交通运输便利,位于河流下游,水源丰富,且不污染城市水源。位于城市下风区的郊区,不污染城市大气。
(3) 图中B、C两地适合建造大型服装批发市场的是B地,位于郊区,交通便利。其布局符合交通最优原则。
本文标题:黑龙江省牡丹江市一中高二2017-2018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jx/jiexi/73532.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jx/jiexi/735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