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当地时间2017年8月21日,在北美为中心的大片区域,人们有幸目睹了一次壮观的日全食事件。简单来说,日食的发生是由于月球从地球与太阳之间经过,三个天体大体处在同一条直线上,因此月球会遮挡部分或全部的日面,形成日食。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 在日食发生的过程中,涉及的天体不包括
A. 恒星
2. 在发生日食的当天,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
C. 石家庄昼长夜短
【答案】1. B
【解析】
1. 日食发生过程中,涉及的天体有太阳、地球和月球,故B项符合题意。
2. 在发生日食的当天时间是2017年8月21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且向南移动,北半球昼长夜短,太阳日出方位是东北方向,日落为西北方向,故A、B、D项错误,C项正确。
2017年10月10日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宣布,被誉为“中国天眼”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发现了多颗脉冲星。并公布了两颗脉冲星的具体信息,编号分别为J-1859-0131和J1931-01。前者自转周期为1.83秒,距离地球约1.6万光年;后者自转周期为0.59秒,距离地球约4100光年。可是,早在2017年9月15日23点多,“天眼”射电望远镜的总工程师,兼首席科学家,因病情恶化逝世,享年,只有72岁!他创造了世界级的奇迹,却永远闭上了眼睛!南仁东,让我们记住这个名字。根据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3. J-1859-0131和J1931-01两颗脉冲星所在的天体系统是
A. 前者位于河外星系,后者位于银河系
B. 均位于河外星系
C. 前者位于太阳系以外,后者属于太阳系
D. 均位于银河系
4. “中国天眼”架设在贵州省一个大的喀斯特洼地之中。形成喀斯特地貌的岩石属于
A. 侵入岩
5. 南老在建设“天眼”的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有
A. 夏季潮湿闷热,蚊虫滋生
C. 地壳活动剧烈,多地震
【答案】3. D
【解析】
3. 根据材料可知,J-1859-0131和J1931-01两颗脉冲星距离地球约4100光年,说明位于太阳系以外,但均位于银河系,故D项正确。
4. 形成喀斯特地貌的岩石是石灰岩,从岩石的类型上分析,属于沉积岩,故D项正确。
5. “中国天眼”架设在贵州省,该地的地理特征为夏季潮湿闷热,容易蚊虫滋生,故A项正确;当地植被覆盖率较大,不易发生山洪,故B项错误;位于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故C项错误;冬季受准静止锋的影响,多阴雨天气,故D项错误。
下图示意我国某城市道路红绿灯景观。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6. 太阳能是该红绿灯的主要电源,太阳巨大的能量来源于
A. 化学反应
C. 核聚变反应
7. 下列城市中使用此类红绿灯效果最好的是
A. 北京
【答案】6. C
【解析】
6. 考查太阳能的能量来源。太阳能是该红绿灯的主要电源,太阳巨大的能量来源于核聚变反应,故C项正确。
【知识拓展】影响太阳辐射分布的因素
影响 因素 |
纬度 |
地势 |
天气 |
日照 时数 |
极圈以内地区有极昼极夜现象,极圈以外地区夏季日照 时数多于冬季 |
一般地势高的高原日照 时数多于地势低的盆地 |
多阴雨天气的地区,日照时数少,多晴朗天气的地区,日照时数多 |
年太阳辐 射总量 |
纬度低,正午太阳高度角大,获得太阳辐射多 |
地势高,大气稀薄,透明度高,固体杂质、水汽少 |
晴天多,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 |
太阳活动爆发被人们形象地称为“太阳发脾气”,人们也一直在研究“太阳发脾气”时地球上发生的变化,但仍有很多领域的问题难以解决。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8. “太阳发脾气”时可能导致
①手机用户通话时信号时强时弱
③地球各地出现极光现象
A. ①②
9. 到下列哪个国家旅行有可能欣赏到因“太阳发脾气”而形成的空中梦幻景观
A. 加拿大
10. 在“黑子峰年”(黑子数达到极大值的年份),下列行为能有效防范其影响的是
A. 增加户外活动,增强皮肤的活力
C. 清除“宇宙垃圾”,保持太空清洁
【答案】8. A
【解析】试题考查太阳活动的影响
9. 因太阳发脾气而形成的空中梦幻景观是极光,出现在高纬度地区,四个国家相比,加拿大的纬度最高,最可能欣赏到极光,A正确。
10. 黑子数达到极大值的年份,紫外线较强,应减少户外活动,避免被晒伤;应加强监测和预报,做好应急准备,B正确;太阳活动与宇宙垃圾无关;太阳活动会干扰无线电短波通信,扩大电信网络建设,也会受太阳活动的影响。
读地球经纬网示意图(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1. 上图中各点位于北半球、西半球的是
A. ③④
12. 上图中④点位于⑧点的
A. 东北方向
【答案】11. B
【解析】
11. 考查半球的划分。根据经纬度可知,图中①、②的纬度均位于赤道以北地区,说明位于北半球;经度介于160°E—20°W之间,说明位于西半球,故B项正确。
12. 考查经纬网中方向的判读。据图可知,④点位于⑧点的东方,④点位于⑧点的北方,故④点位于⑧点的东北方向,A项正确。
13. 某一恒星于11月7日20时位于观测者头顶,当这颗恒星11月8日再次位于观测者头顶的时间为
A. 20时
【答案】D
【解析】考查恒星日的周期。恒星日的周期为23小时56分4秒,所以某一恒星于11月7日20时位于观测者头顶,当这颗恒星11月8日再次位于观测者头顶的时间应该是经过23小时56分4秒,故D项正确。
14. 关于关于昼夜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地球自转产生昼夜
C. 晨昏线上太阳高度为0°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地球不发光不透明产生昼夜现象,地球自西向东,昏线为从昼进入夜,即为东侧为夜半球,晨线为从夜进入昼,即西边为夜半球,晨昏线即为昼夜半球的分界线,昼夜交替的时间为1太阳日,时间为24小时。
考点: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15. 在一艘由上海穿过太平洋开往旧金山的海轮上,人们经历的昼夜更替周期是
A. 一个恒星日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
昼夜更替周期是一个太阳日,由上海开往旧金山的海轮上,轮船是自西向东航行,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同,相当于自转速度加快,人们见到的昼夜更替周期是比一个太阳日短,C对。A.B.D错。
【考点定位】太阳日,自转方向。
【名师点睛】由于地球自转,人们见到地球上的昼夜交替现象,周期是一个太阳日。海轮行进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一致,相当于自转的线速度加快,而两地点距离不变,所以人们见到的昼夜交替周期比一个太阳日短。
2017年10月18日上午9:00,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人民大会堂开幕。习近平代表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了题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报告。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6. 此时在美国旧金山(122ºW)的华人华侨开始收看开幕式现场直播的当地时间(区时)为
A. 18日13时
17. 此时全球处于10月18日的理论范围是
A. 大于二分之一
18. 下图示意二分二至日地球公转位置。开幕式当天,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位置最接近
A. A
【答案】16. C
【解析】
16. 考查时区的计算。美国旧金山(122ºW)位于西8区,与北京时间东八区相差16个小时;西八区位于东八区的西侧,时间比东八区要晚16个小时,计算可知,华人华侨开始收看开幕式现场直播的当地时间(区时)为17日17时,C项正确。
17. 考查日界线的判断。据公式计算10月18日当天所跨越的经度数,大于180°,说明此时全球处于10月18日的理论范围是大于二分之一,故A项正确。
18. 开幕式当天的时间为10月18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且继续向南移动,时间上接近秋分日的时间,故D项正确。
“十一”过后,我校开始使用冬季作息时间,下午上学时间由14:40改为14:10,放学时间也提前到了17:30。而此时我国某城市的中学仍保持下午12:50上学,16:10放学的作息时间。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9. 我校调整作息时间的主要依据是
A. 气温高低
20. 材料中所涉及我国某城市可能位于
A. 东南地区
【答案】19. D
【解析】试题分析:
19. “十一”过后,太阳直射点继续向南移动,北半球昼短夜长,且黑夜逐渐变长;随着昼夜长短的变化,我校调整作息时间表,故D项正确。
20. 据材料可知,“十一”之前我们学校上午第一节课时间由8:05开始,该城市9:00上课,两者相差1小时左右,经度相差15°左右,位于我们学校的西侧,经度大约在105°左右,东南地区、东北地区和华北地区都位于东部地区,可能性小,资料中所涉及我国某城市可能位于西北地区,故B项正确。
【考点定位】本题旨在考查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考查地方时的计算
21. 一条河流,其上游北岸冲刷厉害,南岸有沙洲形成;其下游则南岸冲刷厉害,北岸入海处形成河口三角洲。这条河流的位置和流向正确的是
A. ①②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①图河流上游位于南半球,地转偏向力向左偏,则水流都向南岸冲刷,则北岸泥沙淤积,其下游位于北半球,地转偏向力向右偏,则水流都向北岸冲刷,南岸泥沙淤积。③图河流上下游均位于北半球,地转偏向力向右偏,则河流上游、下游水流都向北岸冲刷,南岸泥沙淤积,不符合题意;同理可判断②④图。故A项正确。
【考点定位】本题旨在考查地转偏向力对河流的影响
下图为地球某日的光照图。据图回答下列各题。
22. 右图此时太阳直射的地理坐标是
A. 0°,30°E
C. 30°N ,30°W
23. 右图此时有两条经线两侧日期不同,这两条经线是
A. 日界线
C. 0°
【答案】22. A
【解析】
22. 据图可知,南北极点没有极昼极夜现象,说明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直射的纬线为0°;据图中本初子午线的经度可推测出平分白昼的经线度数为30°E,故此时太阳直射的地理坐标是(0°,30°E),A项正确。
23. 考查日界线的计算。人为日界线为180°经线;计算时刻为0点的经线度数为150°W,说明自然日界线的经度为150°W,故这两条经线是150°W 和180°,D项正确。
下图示意同一日期甲、乙、丙、丁四个地点的昼长状况。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24. 四个地点中,纬度数值相同的地点是
A. 甲、丁
C. 丙、丁
25. 图中丁地的日落时刻是
A. 6时
26. 此日丙地的正午太阳高度可能是
A. 23.5º
【答案】24. A
【解析】试题分析:
24. 据图可知,甲地的昼长为18小时,其夜长为6小时;丁地的昼长为6小时,其夜长为18小时。两地的昼长时间与另一点的夜长时间相同,说明甲丁两点的纬度相同,故A项正确。
25. 丁地的昼长为6小时,说明正午前3个小时日出,正午后3个小时日落,故丁地日落时刻是15时,B项正确。
26. 丙地的昼长时间是12小时,说明夜长时间也是12小时,丙地位于赤道附近;当日全球昼夜不等长,说明太阳直射点不直射赤道,故D项错误;赤道正午太阳高度的范围是66.5°--90°,故C项正确,A、B项错误。
【考点定位】本题旨在考查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考查昼夜长短的计算
在广东省肇庆市美丽的七星岩仙女湖畔,有一座长达1 000多米的天然石山酷似一尊卧佛。卧佛头北脚南,头部的眼睛、眉毛、鼻子、嘴巴、下巴、螺髻清晰可见。每年国庆节前后,在太阳下山时,可见到太阳徐徐从卧佛口中落下,形成“卧佛含丹”的地理奇观(下图)。根据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27. 游客观看“卧佛含丹”景观的最佳方位是
A. 该山的西南
28. 下列另一时段,也可以观赏到“卧佛含丹”景观的是
A. 植树节前后
【答案】27. D
【解析】
27. 国庆节前后,太阳直射南半球,太阳从西南方向日落,因此游客观看“卧佛含丹”景观的最佳方位是该山的东北。故答案选D项。
28. 国庆节前后距离太阳直射赤道的秋分日的时间间隔与我国植树节前后距离太阳直射赤道的春分日的时间间隔大致相同,根据“时间对称”规律,植树节前后日落的方位与国庆节前后大致相同,也可以观赏到“卧佛含丹”景观。故答案选A。
2017年8月8日,在我国四川阿坝州九寨沟县发生7.0级地震,震源深度20千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9. 此次四川阿坝州九寨沟县地震的震源位于
A. 地壳
30. 地震波中横波表现为左右摇晃,纵波表现为上下跳动,一般认为横波的水平晃动力是造成建筑物破坏及人员大量伤亡的主要原因。但地震发生以后,建筑物并不会马上倒塌,一般都要间隔约12秒,这就是地震救援领域所说的“黄金12秒”,在这12秒中人们可以决定是躲是逃。根据所学知识推断“黄金12秒”确定的依据是
A. 横波和纵波的传播速度差异
C. 横波和纵波的传播介质差异
【答案】29. A
【解析】
29. 根据震源深度20千米,说明此次四川阿坝州九寨沟县地震的震源位于地壳,故A项正确。
30. 考查地震波传播速度的特点。地震波中横波表现为左右摇晃,纵波表现为上下跳动,一般认为横波的水平晃动力是造成建筑物破坏及人员大量伤亡的主要原因,由于横波和纵波的传播速度差异,故地震发生以后,建筑物并不会马上倒塌,一般都要间隔约12秒,A项正确。
【点睛】地震波特点
当地震发生时,地下岩石受到强烈冲击,产生弹性震动,并以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这种弹性波即为地震波。
分类 |
特点 |
||
传播速度 |
所经物质状态 |
共同点 |
|
纵波 |
较快 |
固体、液体、气体 |
都随着所通过物体的性质而变化 |
横波 |
较慢 |
固体 |
火山是地球奉献给人类的最伟大奇观之一。2016年,日本九州南部的樱岛活火山频频喷发。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31. 下列火山中,和樱岛火山位于同类边界的是
A. 南美大陆西部圣何塞火山
B. 大西洋中脊上的冰岛海克拉火山
C. 太平洋中部的夏威夷火山
D. 东非大裂谷中的乞力马扎罗火山
32. 樱岛火山岩浆喷出地表形成的岩石类似于
A. 黑色玄武岩
【答案】31. A
【解析】试题分析:
31. 南美大陆西部地处南极洲板块与美洲板块的消亡边界,多火山地震;大西洋中脊的火山、太平洋中部的夏威夷火山及东非大裂谷的火山都是板块的生长边界。选A正确。
32. 黑色玄武岩是火山喷发形成的;石灰岩、砂岩都是外力作用形成的沉积岩;花岗岩是岩浆侵入形成的侵入岩。选A正确。
考点:考查地壳运动及地壳物质组成。
33. 下列诗句描写与流水侵蚀作用无关的是
A.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唐•李白《望天门山》)
B. 峭壁飞来锦水滨,仙人洞壑捧星辰。(明•王继芳《锦石崖》)
C. 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唐•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
D. 穿山透石不辞劳,到底方知出处高。(清•冯云山《咏瀑布》)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明显反映风力作用,故与流水侵蚀作用无关。
考点:本题考查外力作用。
点评:本题解题关键理解诗句的内容,判断外力作用形式。
下图示意某河谷断面经历的一次洪水过程。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34. 该河谷
A. 岩层①比岩层②形成年代早
C. 是断层上发育形成的向斜谷
35. 本次洪水
A. 水位上升时,河流搬运作用减弱
C. 流量增大时,河流堆积作用增强
【答案】34. A
【解析】试题分析:
34. 沉积岩先形成的在下,岩层①比岩层②形成年代早,A正确;从图中看到中期和后期时岩层②受侵蚀程度小于岩层①,①更易受侵蚀;图中岩层没有发生弯曲不是向斜谷;图示地区有断层不适宜修建水库 。
35. 水位上升时,河流搬运作用增强,表现在原有的沉积物被搬走;水位下降时,河流含沙量减少,图中后期沉积物少于初期;流量增大时,河流堆积作用减弱,图中中期沉积物最少;河流侵蚀作用使河床加宽变深,图示后期比初期河床加宽变深,D正确。
【考点定位】流水作用对地貌的影响
第II卷(非选择题,共30分)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30分)。
36. 下左图为某日某时刻半球昼夜分布示意图,阴影为黑夜;右图为太阳能电池板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该日的日期_____。
(2)该时刻太阳直射的纬度是__________,北京时间为__________。
(3)此时B点旗杆影子的方向为_______方向,该日C地的昼长是____小时。该日后,D点将向N地靠近,C地的昼长将变______(填“长”或“短”),B地的正午太阳高度角将变________(填“大”或“小”)。
(4)该日A地体育场馆的太阳能电池板与建筑物外墙(墙面与地面垂直,见右上图)之间最合适的夹角约为_____;若此夹角可以调节,那么其一年中的变化幅度(一年中最大夹角与最小夹角之差)为______。
【答案】(1)12 月 22 日
(4)36.5°
【解析】本题以光照图为背景,考查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规律,考查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考查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意在考查学生对材料解读与分析能力、有效信息的提取能力和相关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
(1)根据太阳北极圈以内出现极夜可以说明是冬至日节气,时间是每年的12月22日前后。
(2)冬至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纬度为23. 5°S;判读图中的晨昏线为晨线,与赤道的交点为6点,计算出北京时间东八区为15:40。
(3)图中B点所在的经线平分白昼,说明是正午12点,太阳位于正南方向,故物体的影子朝向正北方向;根据C点的所跨昼弧长度为210°,计算出该纬度的昼长为14小时;D点将向N地靠近,C地的昼长将变短,B地的正午太阳高度角将变大。
(4)考查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应用。该日A地体育场馆的太阳能电池板与建筑物外墙之间最合适的夹角约为36.5°;若此夹角可以调节,那么其一年中的变化幅度为47°。
【点睛】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
太阳直射点每时都在向西移动,每小时移过15度经度。在地理题的计算中可粗略取每天移动0.25度纬度。
春分 ,太阳直射点在赤道,此后北移,直至6月22日(即夏至)到北回归线。
夏至 ,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上,此后南移,直至9月23日(即秋分)到赤道。
秋分 ,太阳直射点在赤道,此后继续南移,直至12月22日(即冬至)到南回归线。
冬至 ,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上,此后北移,又在3月21日(即春分)回到赤道。
37.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甲处为________构造;丙处为________构造。
(2)甲处形成山谷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简要说明判定乙地地质构造的依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图中甲、乙、丙三处地质构造中利于储存石油的是___;利于储存地下水的是__。
(5)下列地貌的形成和丙处地质构造相关的有________。(不定项选择)
A.黄河三角洲
【答案】(1)背斜;断层
【解析】本题以地质构造图为背景,考查地质构造的判读及应用,意在考查学生对材料解读与分析能力、有效信息的提取能力和相关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
(1)根据地层的形态分析,甲地岩层向上弯曲说明地质构造为背斜;丙处岩层发生断裂,说明地质构造为断层。
(2)甲地地质构造为背斜,受外力作用的影响,背斜顶部受张力,容易被侵蚀成为谷地。
(3)考查地质构造的判读。判读地质构造可以根据地层的年龄:中心岩层新,两翼岩层老;或者根据岩层弯曲形态:岩层向下弯曲。
(4)考查地质构造的应用。背斜是良好的储油构造,向斜为储水构造。图中甲、乙、丙三处地质构造中利于储存石油的是甲;利于储存地下水的是乙。
(5)B处的地质构造为断层,有地垒和地堑两种形态;吐鲁番盆地是在地堑的基础上形成的;泰山是在地垒的基础上形成的,故B、C项正确。
【点睛】背斜向斜如何区分
一般的是“背斜成山,向斜成谷。”
当岩层弯曲方向相反时,要用以下方法判断:
向斜:指的是岩层向下弯曲,主要的判断方法是内新外老,在一水平面上,中间是新岩层,而两边是老岩层。
背斜:指的是岩层向上弯曲,主要的判断方法是内老外新,在一水平面上,中间是老岩层,而两边是新岩层。
利用向斜、背斜确定钻井位置。
根据地层的相互关系来确定向斜和背斜的方法: 中新侧老 中老侧新
38. 近年来,一种不同于传统观光游的“深度游”悄然兴起,深度游是指旅游者通过徒步、自驾等方式来获得深刻体验的旅游活动。石家庄一中高一年级的小明计划2018年暑假和父母一起自驾去西藏体验藏区的风土民情,来一次深度游。
指出为应对旅游地自然环境的特殊性,他们需要携带的生活用品,并说明理由。
【答案】海拔较高(3000米以上),氧气含量偏低,需带氧气袋(瓶)、抗缺氧药品等;气压偏低,水的沸点低,需带高压锅等;空气较稀薄,太阳辐射强,需带防晒物品。气温偏低,昼夜温差大,需备防寒衣物;此时该区域多大风,需备防风帐篷等
【解析】本题考查西藏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对旅游活动的影响,意在考查学生对材料解读与分析能力、有效信息的提取能力和相关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
考查西藏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对旅游活动的影响。结合该地高海拔、太阳辐射强、气压低等特征,分析需要准备的生活用品。海拔较高(3000米以上),氧气含量偏低,需带氧气袋(瓶)、抗缺氧药品等;气压偏低,水的沸点低,需带高压锅等;空气较稀薄,太阳辐射强,需带防晒物品。气温偏低,昼夜温差大,需备防寒衣物;此时该区域多大风,需备防风帐篷等。
本文标题:河北省石家庄市一中高一2017-2018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jx/jiexi/73336.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jx/jiexi/733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