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师网之地理试题解析
当前位置: > 地理教学 > 地理试题解析 >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文)试题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文)试题

时间:2017-12-06 20:06 来源:未知 作者:地理教师 责任编辑:地理教师
-------

读下图,回答下面小题。

黑龙江省哈三中高二2017-2018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文)【解析】
1.根据经纬度判断,图中C点应位于

A. 大西洋    B. 非  洲    C. 太平洋    D. 南美洲

2.图中A、B两点间的实际距离约为

A. 1100千米    B. 2200千米    C. 3300千米    D. 4400千米

 

读下图,回答下面小题。

黑龙江省哈三中高二2017-2018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文)【解析】

3.从B地到C地,若不考虑地形因素,最近的走法是

A. 一直向东走

B. 一直向西走

C. 先向东北,最后向东南走

D. 先向东南,最后向东北走

4.在经纬网中,A点在E点的方位为

A. 西北    B. 东北    C. 东南    D. 正西

 

读下图,回答下面小题。

黑龙江省哈三中高二2017-2018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文)【解析】5.若某船从甲地起航按正东、正南、正西、正北顺序各航行100千米,该船到达的终点位于甲地的

A. 出发地    B. 正南方    C. 正西方    D. 正东方

6.若某船于10月31日8时从丙地起航,该船起航时,丁地的区时是

A. 10月31日6时    B. 10月30日6时    C. 11月2日6时    D. 10月30日8时

 

7.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是:

A. 巴拿马运河    B. 苏伊士运河    C. 乌拉尔山、乌拉尔河    D. 大高加索山脉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黑龙江省哈三中高二2017-2018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文)【解析】

8.分析甲、乙两图,可以看出

A. 比例尺甲大于乙    B. 甲为地图,乙为景观图

C. 比例尺均为数字式    D. 乙图中的动物形象属于注记

9.关于甲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若比例尺放大1倍,则图幅面积将增大2倍

B. 学校在农业实验区的东北方向

C. 火车站位于科技园西南方向

D. 沿公路从火车站到农业实验区,其方向是先正北后正东

 

下图为北极航道示意图,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黑龙江省哈三中高二2017-2018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文)【解析】10.由中国走传统航道到鹿特丹要依次经过

A. 马六甲海峡—巴拿马运河—土耳其海峡

B. 马六甲海峡—苏伊士运河—直布罗陀海峡

C. 地中海—红海—阿拉伯海

D. 东南亚沿岸—西亚沿岸—南亚沿岸

11.北极航道是

A. 亚洲东部联系欧洲西部的捷径    B. 太平洋联系大西洋、印度洋的捷径

C. 北非联系亚洲、大洋洲的捷径    D. 大洋洲联系南美洲、北美洲的捷径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黑龙江省哈三中高二2017-2018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文)【解析】

12.①②③所在的大洲分别是

A. 非洲、大洋洲、南美洲    B. 南美洲、非洲、大洋洲

C. 南美洲、大洋洲和非洲    D. 非洲、南美洲和大洋洲

13.④⑤⑥三个大洋排序正确的是

A. 北冰洋、大西洋、太平洋    B. 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

C. 北冰洋、太平洋、大西洋    D. 北冰洋、太平洋、印度洋

 

地形等高线的弯曲与疏密蕴含着许多关于地形的信息。下图是某地区等高线地形示意图。据图完成下面小题:

黑龙江省哈三中高二2017-2018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文)【解析】14.图示地区山谷的基本走向为

A. 东北—西南向    B. 东西向

C. 西北—东南向    D. 南北向

15.图示地区最高峰的西北坡地形特征是

A. 上、下部均陡峭    B. 上部较陡,下部较缓

C. 上、下部均平缓    D. 上部较缓,下部较陡

 

读某地区等高线图,完成下面小题。

黑龙江省哈三中高二2017-2018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文)【解析】

16.下图为等高线示意图,已知a>b,则有关甲、乙两处地形的正确叙述是   

①甲为山坡上的洼地   ②乙为山坡上的洼地

③甲为山坡上的小丘   ④乙为山坡上的小丘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17.若b的海拔高度为200米,a的海拔高度为300米,则甲、乙处的海拔高度为

A. 200<甲<300;100<乙<200    B. 300<甲<400;100<乙<200

C. 300<甲<400; 200<乙<300    D. 200<甲<300;200<乙<300

 

下图为某气象观测站释放的探空气球。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黑龙江省哈三中高二2017-2018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文)【解析】18.探空气球记录的随高度增加气温变化的规律可能

A. 一直递减    B. 一直递增

C. 递增→递减→递增→递减    D. 递减→递增→递减→递增

19.探空气球探测到水汽集中的层次是

A. 对流层    B. 平流层    C. 高层大气    D. 电离层

 

20.左图地区全年炎热干旱。右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题。

黑龙江省哈三中高二2017-2018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文)【解析】

该地全年炎热,昼夜温差大的原因是右图中的

A. ①强④弱    B. ①强③弱

C. ③强④强    D. ④强②弱

读世界某区域1月和7月海平面气压(单位:hPa)和风向图,①~⑥处的箭头表示风向,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黑龙江省哈三中高二2017-2018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文)【解析】21.从季风的形成原因看,与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有关的是

A. ①②    B. ②⑤

C. ③⑤    D. ③⑥

22.图中形成的气压中心,与其控制地区原气压带特点相似的是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下图是北半球某地区某时刻地面天气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黑龙江省哈三中高二2017-2018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文)【解析】

23.图中a、b、c三地气压P相比较

A. Pa>Pb>Pc    B. Pa<Pb<Pc

C. Pb>Pc>Pa    D. Pb<Pc<Pa

24.关于图中P、Q两点风向描述正确的是

A. P为东南风、Q为西北风    B. P为东北风、Q为西南风

C. P为西南风、Q为西北风    D. P为西北风、Q为西北风

 

读下图回答下面小题。

黑龙江省哈三中高二2017-2018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文)【解析】25.市区与郊区相比,近地面

A. 气温高、气压低    B. 气温低、气压高

C. 气温低、气压低    D. 气温高、气压高

26.根据城市环流原理,该市今后有大气污染的企业应布局在

A. A    B. B    C. C    D. D

 

如图为部分大气环流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黑龙江省哈三中高二2017-2018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文)【解析】

27.图中代表东北信风的是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28.有关R、Q、P三地气压带的叙述正确的是

A. R处为动力因素形成    B. Q处空气受热上升

C. P处气流下沉是动力因素    D. R处全年是高气压控制

 

下图为“某季节我国东部沿海地区高空等压面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黑龙江省哈三中高二2017-2018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文)【解析】29.有关四地气压大小的比较,正确的是

A. 甲>丙    B. 甲<乙    C. 丁<乙    D. 丁>丙

30.此季节该地主要风向为

①丙吹向丁 ②丁吹向丙 ③西北风 ④东南风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④    D. ②③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填空题

31.读局部经纬网图,完成下列问题。

黑龙江省哈三中高二2017-2018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文)【解析】

(1)甲、丙的地理坐标分别为:甲_______,丙_________。

(2)甲、乙、丙、丁四地位于东半球的是____,位于高纬度地区的是____。

(3)丙、丁之间的距离________(小于、等于、大于)丙、乙之间的距离。如果乙、丁之间的图上距离为2厘米,那么该图的比例尺为__________________。

 三、综合题

32.下图为“我国南方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

黑龙江省哈三中高二2017-2018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文)【解析】

(1)描述图示区域内的地形、地势特征。

 

(2)某人在登上朝阳峰后,看不到哪个村镇,并简述原因。

 

(3)当地拟修建一座水,其水坝的坝顶海拔为500米,水坝址有A处和B处两个选择方案。请选择其中一个方案简述其主要的利与弊。

 

(4)甲、乙、丙、丁四个村镇中,哪一处发生滑坡的可能性最高,请说明原因。

33.左图为气压带和风带季节移动示意图,右图为世界海陆分布局部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黑龙江省哈三中高二2017-2018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文)【解析】

(1)简述A气压带名称及其控制地区的气候特征。

 

(2)在图中画出B所在风带的风向。

 

(3)说出甲、乙两图气压带位置的差异及成因。


参考答案

 

1.C

2.B

【来源】【全国百强校】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文)试题

【解析】根据经纬度判断,左图相邻经线间隔20°,右图中间隔应相同。图中C点的经度必然是180°,纬度是60°,应位于太平洋。大西洋、非洲、南美洲没有180°经线。60°纬线长度是赤道的一半,赤道上经度1°间隔,纬线长度是110千米。

1.根据经纬度判断,左图相邻经线间隔20°,右图中间隔应相同。图中C点的经度必然是180°,纬度是60°,应位于太平洋,C对。大西洋、非洲、南美洲没有180°经线经过,A、B、D错。

2.读图,图中A、B两点间的经度间隔是40°,60°纬线长度是赤道的一半,赤道上经度1°间隔,纬线长度是110千米,AB两点的实际距离约为2200千米,B对。A、C、D错。

 

3.C

4.A

【来源】2016-2017学年吉林乾安第七中学高一上期末考试地理试卷(带解析)

【解析】试题分析:

3.球面上两点间最短距离为过这两点间大圆上的劣弧长,图示中B的坐标是(60°N,45°E),C的坐标是(60°N,135°E),据此判断最近的走法。

4.根据纬线指示南北方向,经线指示东西方向,可以得出A点在E点的西北方向,所以A正确。

考点:经纬网及其地理意义

 

5.D

6.D

【来源】【全国百强校】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文)试题

【解析】在经线上,纬度1°的间隔相同,距离110千米。在纬线上,经度1°间隔,不同纬线上距离不同,纬度越高,距离越短。丙地是175°E,位于东十二区,丁地是175°W,位于西十二区。东十二区日期比西十二区早一天,时刻相同。

5.在经线上,纬度1°的间隔相同,距离110千米。在纬线上,经度1°间隔,不同纬线上距离不同,纬度越高,距离越短。若某船从甲地起航按正东、正南、正西、正北顺序各航行100千米,则该船始终在北半球,在向正西航行时所在纬度较低,经过100千米距离,不能到达甲地所在经线,到达的终点位于甲地的正东方,D对。A、B、C错。

6.读图,图中经纬度间隔应相同,即丙地是175°E,位于东十二区,丁地是175°W,位于西十二区。东十二区日期比西十二区早一天,时刻相同。若某船于10月31日8时从丙地起航,该船起航时,丁地的区时是10月30日8时,D对。A、B、C错。

7.B

【来源】【全国百强校】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文)试题

【解析】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是苏伊士运河,B对。巴拿马运河是南北美洲的分界,A错。乌拉尔山、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是亚洲、欧洲的分界,C、D错。

 

8.A

9.C

【来源】【全国百强校】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文)试题

【解析】甲图比例尺是图上1厘米表示实际距离150米。乙图比例尺是图上1厘米表示实地距离180米,可以看出比例尺甲大于乙。甲、乙均为景观图。图象属于图例,注记是文字。若比例尺放大1倍,则图幅面积将增大3倍,是原来的4倍。有指向标的,根据指向标定方向。

8.读图,两图图幅相同,甲图比例尺是图上1厘米表示实际距离150米。乙图比例尺是图上1厘米表示实地距离180米,可以看出比例尺甲大于乙,A对。甲、乙均为景观图,B错。甲图比例尺为线段式,C错。乙图中的动物形象属于图例,注记是文字,D错。

9.若比例尺放大1倍,则图幅面积将增大3倍,是原来的4倍,A错。根据指向标,学校在农业实验区的东南方向,B错。火车站位于科技园西南方向,C对。沿公路从火车站到农业实验区,其方向是先东北后东南,D错。

 

10.B

11.A

【来源】【全国百强校】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文)试题

【解析】由中国走传统航道到鹿特丹要依次经过马六甲海峡—苏伊士运河—直布罗陀海峡。注意是从中国出发,依次经过的海峡、海域。北极航道经过高纬地区,是亚洲东部联系欧洲西部的捷径。其它选项绕北极航线航程更远。

10.读图,由中国走传统航道到鹿特丹要依次经过马六甲海峡—苏伊士运河—直布罗陀海峡,B对。巴拿马运河是南北美洲分界、土耳其海峡是亚欧分界,A错。依次经过阿拉伯海—红海—地中海,C错。依次是东南亚沿岸—南亚沿岸—西亚沿岸,D错。

11.读图,北极航道经过高纬地区,是亚洲东部联系欧洲西部的捷径,A对。太平洋联系印度洋绕北极航道更远,B错。北非联系亚洲、大洋洲,大洋洲联系南美洲、北美洲的捷径走北极航道路程远,C、D错。

 

12.B

13.B

【来源】【全国百强校】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文)试题

【解析】图示中间是南极洲,与南极半岛隔海相望的是南美洲,①是南美洲。南极自转方向是顺时针,沿自转方向,②非洲,③是大洋洲。顺着自转方向,南美洲东边的④是大西洋。西边的⑥是太平洋。⑤只能是印度洋。

12.读图,图示中间是南极洲,与南极半岛隔海相望的是南美洲,①是南美洲。南极自转方向是顺时针,沿自转方向,②非洲,③是大洋洲。所在的大洲分别是南美洲、非洲、大洋洲,B对。A、C、D错。

13.顺着自转方向,南美洲东边的④是大西洋。西边的⑥是太平洋。⑤只能是印度洋,三个大洋排序正确的是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B对。A、C、D错。

 

14.A

15.B

【来源】2014-2015学年浙江省杭州二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带解析)

【解析】试题分析:

14.山脊的等高线向低处弯曲,从而可以判断山脊的基本走向为东北—西南。

15.等高线地形图中,判读地形特点,依据等高线的分布、疏密程度,等高线密集坡度陡,等高线稀疏坡度缓。

 

16.C

17.B

【来源】【全国百强校】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文)试题

【解析】根据等值线的递变规律,按某一递增或递减的顺序变化。甲地海拔比四周高,甲为山坡上的小丘。乙地海拔比四周低,乙为山坡上的洼地。甲处海拔范围是300-400米之间,乙处的海拔高度范围是100-200米之间。

16.读等高线示意图,等高线数值a>b,根据等值线的递变规律,按某一递增或递减的顺序变化。甲地海拔比四周高,甲为山坡上的小丘,①错,③对。乙地海拔比四周低,乙为山坡上的洼地,②对。④错。C对,A、B、D错。

17.若b的海拔高度为200米,a的海拔高度为300米,则图示等高距为100米。根据等值线的递变规律,甲处海拔范围是300-400米之间,乙处的海拔高度范围是100-200米之间。即300<甲<400;100<乙<200,B对。A、C、D错。

 

18.D

19.A

【来源】【全国百强校】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文)试题

【解析】根据大气垂直分层气温的变化特点,在对流层,气流随海拔升高降低。在平流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升高。在高层大气,气温随高度增加先降低,后增加。地球上几乎全部的水气、杂质,都集中在对流层底部。

18.根据大气垂直分层气温的变化特点,在对流层,气流随海拔升高降低。在平流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升高。在高层大气,气温随高度增加先降低,后增加。探空气球记录的随高度增加气温变化的规律可能递减→递增→递减→递增,D对。A、B、C错。

19.地球上水汽、杂质主要来自于地表,几乎全部的水气、杂质,都集中在对流层底部。探空气球探测到水汽集中的层次是对流层,A对。其它大气分层距地表远,水汽含量少,B、C、D错。

20.A

【来源】【全国百强校】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文)试题

【解析】该地全年炎热干旱,说明晴天多,降水少。昼夜温差大的原因是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①强,地面升温快。夜晚大气的保温作用弱,大气逆辐射④弱,地面降温快。A对。③是地面辐射、②是大气削弱的太阳辐射,B、C、D错。

 

21.C

22.D

【来源】2012届山东济宁金乡一中高三12月月考地理试卷

【解析】试题分析:

21.图中的③风是北半球的东北信风随着气压带、风带的南移,越过了赤道,受向左的地转偏向力影响而形成的;图中的⑤风则是南半球的东南信风随着气压带、风带的北移,越过了赤道,受向右的地转偏向力影响而形成的。

22.从图中可以看出,丁为一高压中心,该高压中心位于副热带地区,该地原来应存在着一个副热带高气压带。

考点:本题组考查气压带和风带。

 

23.D

24.B

【来源】【全国百强校】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文)试题

【解析】根据等值线的递变规律,按某一递增或递减的顺序变化。判断出各点的气压范围。在水平方向上,空气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吹向低压,北半球向右偏。或北半球的反气旋气流方向是顺时针辐散。

23.读图,图示等差是5百帕,根据等值线的递变规律,按某一递增或递减的顺序变化。图中Pa范围是1010-1015百帕之间,Pb范围是1000-1005百帕,Pc范围是1005-1010百帕之间。 a、b、c三地气压P相比较Pb<Pc<Pa,D对。A、B、C错。

24.图中P、Q两点位于北半球,受高压中心控制,在水平方向上,空气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吹向低压,北半球向右偏。或北半球的反气旋气流方向是顺时针辐散。P为东北风、Q为西南风,B对。A、C、D错。

 

25.A

26.A

【来源】【全国百强校】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文)试题

【解析】在同一水平面上,气温高,气流上升,气压低。根据图示气流方向,市区气流上升,郊区气流下沉。污染企业应布局在城市热岛环流之外,减少对城区大气环境的污染。

25.在同一水平面上,气温高,气流上升,气压低。根据图示气流方向,市区气流上升,郊区气流下沉。说明与郊区相比,市区近地面气温高、气压低,A对。B、C、D错。

26.根据城市环流原理,污染企业应布局在城市热岛环流之外,减少对城区大气环境的污染。该市今后有大气污染的企业应布局在A上,A对。B、C、D位于城市环流内,不能减少对城区的污染,B、C、D错。

 

27.D

28.C

【来源】【全国百强校】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文)试题

【解析】东北信风属于北半球中低纬度环流,是近地面风向,位于赤道低气压带和副热带高气压带之间。赤道低气压带、根据地高气压带是热力因素形成,副热带高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是动力因素形成。

27.东北信风属于北半球中低纬度环流,是近地面风向,位于赤道低气压带和副热带高气压带之间。图中代表东北信风的是丁,D对。丙是盛行西风带,C错。甲乙位于高空,A、B错。

28.读图,R处位于赤道地区,是空气受热上升形成,A错。Q处是盛行西风与极地东风在近地面相遇,气流抬升形成,是动力因素形成,B错。P处气流下沉是动力因素,C对。R处是赤道低气压带,全年是低气压控制,D错。

 

29.D

30.B

【来源】【全国百强校】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文)试题

【解析】等压面上的点气压相同,在竖直方向上,海拔升高,气压降低。根据高空等压面形态,甲地>乙地。近地面气压状况与高空相反,在近地面,丁>丙。即海洋气压高,陆地气压低,我国此季节是夏季,该地风从海洋吹向陆地,主要风向为丁吹向丙,是东南风。

29.等压面上的点气压相同,在竖直方向上,海拔升高,气压降低。根据高空等压面形态,甲地>乙地,B错。近地面气压状况与高空相反,在近地面,丁>丙,D对。在竖直方向上,丙>甲,丁>乙,A、C错。 

30.结合上题分析,近地面气压状况是丁>丙,即海洋气压高,陆地气压低,我国此季节是夏季,该地风从海洋吹向陆地,主要风向近地面为丁吹向丙,①错,②对。北半球受向右的地转偏向力影响,风向是东南风,③错,④对。B对,A、C、D错。

31.(1)(60°S,170°W) (70°S,170°E)

(2)乙、丁 丙、丁

(3)小于 1:111000000

【来源】【全国百强校】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文)试题

【解析】(1)图示极点为南极,纬度是南纬。自转方向是顺时针,顺时针增大的是东经,减小的是西经。甲的地理坐标是(60°S,170°W),丙的地理坐标是(70°S,170°E)。

(2) 从20°W向东到160°E是东半球,从20°W向西到160°E是西半球。根据经度判断,甲、乙、丙、丁四地位于东半球的是乙、丁,60°-90°是高纬区,位于高纬度地区的是丙、丁。

(3)经纬度间隔相同,纬度低的间隔距离大,丙、丁之间的距离小于丙、乙之间的距离。如果乙、丁之间的图上距离为2厘米,两地在同一经线上,纬度差是20°,纬度1°距离是110千米,那么该图的比例尺为1:111000000。

32.(1)图示区域属于盆地地形,地势起伏较大;地势是四周高,中间低。

(2)丁村,有山脊(体)阻挡视线。

(3)A利:淹没土地少;工程量小;人口迁移量小。

A弊:库区面积和蓄水量小。

B利:库区面积和蓄水量较大;

B弊端:淹没土地多;工程量大;人口迁移量大。

(4)丁处。丁处附近等高线密集,该处的山体坡度较陡,发生滑坡的可能性大。

【来源】【全国百强校】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文)试题

【解析】(1)根据图示等高线数值及形态判断,图示区域属于盆地地形,地势起伏较大。地势是四周高,中间低。

(2) 在登上朝阳峰后,看不到丁村,因为丁村和朝阳峰之间有山脊阻挡视线。

(3)水坝的坝顶海拔为500米,500米等高线围起的范围是水库蓄水范围,即淹没范围。根据等高线形态分析,坝址在A处,有利方面是淹没土地少。峡谷口窄,工程量小。库区人口迁移量小。不利方面是库区面积和蓄水量小。坝址在B处,有利方向是库区面积和蓄水量较大。弊端是淹没土地多。峡谷口较宽,工程量大。库区人口迁移量大。

(4)甲、乙、丙、丁四个村镇中,丁处附近等高线密集,该处的山体坡度较陡,发生滑坡的可能性大。其它三村所在地等高线较稀疏,滑坡可能性小。

33.(1)A是赤道低气压带。特征为高温多雨。

(2)画图略(提示:B所在风带的风向为东北风)。

(3)甲图气压带位置较乙图偏北,原因是太阳直射点随季节变化而南北移动(或做回归运动)。

【来源】【全国百强校】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文)试题

【解析】(1)读图,A位于赤道附近,是赤道低气压带。特征为高温多雨。

(2) B所在风带是东北信风带,风向为东北风。

(3)结合图示纬度判断,甲图气压带位置向北移,乙图气压带位置向南移,原因是太阳直射点随季节变化而南北移动,气压带位置移动方向与太阳直射点移动方向一致。


  本文标题: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文)试题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jx/jiexi/73270.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jx/jiexi/73270.html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
    欢迎你对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文)试题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本站地址:http://www.dljs.net
    评价: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输入验证码,选匿名即可发表)
    关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文)试题的最新评论 >>>查看详细评论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