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人们在晴朗夜空看到的“星星”绝大部分是 (
A. 行星
【答案】C
【解析】恒星自身会发光,人们在晴朗的夜空看到的星星绝大部分是恒星,C正确;行星和卫星自身不发光,流星在天空一闪即逝。
2. 八大行星中,距离太阳最远和最近的行星分别是
A. 水星、火星
C. 天王星、水星
【答案】D
【解析】太阳系八大行星,按与太阳的距离由近及远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距太阳最远的是海王星,最近的是水星,D正确。
3. 太阳辐射能量来源于太阳的
A. 色球层耀斑爆发
C. 内部核裂变反应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组成太阳的物质主要是氢和氦两种气体,太阳内部时刻进行着两个氢原子核合成为一个氦原子核的反应,称为核聚变反应,在此过程中释放出大量能量,是太阳辐射的能量来源。
考点定位:太阳辐射的能量来源
4. 太阳活动对地球影响说法正确的是
A. 有线电话突然中断
C. 指南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
【答案】C
【解析】考查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太阳活动扰动电离层,干扰无线电通讯,不是干扰有线电话;太阳活动与气温异常变化无直接关系;太阳活动扰动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使磁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C正确;山体发生滑坡与太阳活动无直接关系,所以本题选C。
5. 下列天体系统中级别最低的是
A. 地月系
【答案】A
【解析】天体系统有不同的级别,地球所处的天体系统,按从低到高的级别依次为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和总星系,级别最低的是地月系,A正确。
【点睛】宇宙间物质的存在形式,称为天体。宇宙中的天体都在运动着。运动中的天体相互吸引,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天体系统有不同的级别。地球所处的天体系统,按从低到高的级别依次为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和总星系。
6. 地球处于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之中,是因为
A. 大小行星绕日公转轨道面完全在同一平面上
B. 日地之间的距离适中
C. 大小行星绕日公转方向一致
D. 地球的体积、质量适中
【答案】C
【解析】考查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
地球与其他行星绕日公转的轨道面几乎在同一平面上,与地球公转平面有一定的倾角,A错误;日地之间的距离适中有适宜的温度,地球的体积、质量适中有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都是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B、D错误;各行星的公转方向和地球公转的方向为自西向东,故C符合题意。
公元前28年,史籍曾记载“日出黄,有黑气大如钱,居日中央”。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7. “黑气”是指
A. 黑洞
8. 此现象发生在太阳的
A. 光球层
9. 此现象明显增多时,地球上相应的变化有
A. 南极冰山融化速度加快
B. 地球上火山地震频发
C. 南极上空臭氧空洞范围明显扩大
D. 无线电短波通讯受强烈干扰
【答案】7. C
【解析】
7. 光球层表面常出现一些黑斑点,叫太阳黑子,材料中的黑气指的是太阳黑子,C正确;由于黑子的温度比光球表面其他地方低,所以才显得暗一些。
8. 太阳大气层,由内向外分为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冕层,黑子发生在太阳大气的光球层,A正确。
9. 黑子明显增多时,其发射的电磁波进入地球大气层,会引起大气层扰动,使地球上无线电短波通信受到影响,甚至出现短暂的中断, D正确。
【点睛】
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当太阳黑子和耀斑增多时,其发射的电磁波进入地球大气层,会引起大气层扰动,使地球上无线电短波通信受到影响,甚至出现短暂的中断;太阳大气抛出的高能带电粒子会扰乱地球磁场 ,使地球突然出现“磁暴”现象,导致罗盘指针剧烈颤动、不能正确指示方向;如果太阳大气抛出的高能带电粒子高速冲进两极地区的高空大气,并与那里的稀薄大气相互碰撞,还会出现美丽的极光;近几十年的研究还表明,地球上许多自然灾害的发生与太阳活动有关,如地震、水旱灾害等。
10. 某地夏至日和冬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相等,该地位于
A. 赤道
【答案】A
【解析】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是从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某地夏至和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相等,说明该地距北回归线和南回归线的距离相等,该地位于赤道上,A正确;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
11. 下列节日中,我国各地白昼最长的是
A. 元旦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昼夜长短变化。6月22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上,故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则越接近6月22日,北半球的昼长越长。
12. 下列节日中,大连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小的是
A. 元旦
【答案】A
13. 我国的四个直辖市中,一年内昼长变化最大的是
A. 北京
C. 上海
【答案】A
【解析】赤道上全年昼夜平分,南北极点每年有半年极昼半年极夜,可知纬度越高昼长变化幅度越大,四个地区中北京纬度最高,一年内昼长变化最大,A正确。
14. 天安门广场上五星红旗与旭日同升,一年中升旗时间最早的是
A. 春分日
【答案】B
【解析】天安门广场上五星红旗与旭日同升,一年中夏至日北半球白昼最长,日出时间最早。升旗最早的日期是夏至日,B对。其它日期白昼较短,日出时间较晚,冬至日日出最晚,A、C、D错。
15. 北半球冬至日,下列城市白昼由长到短排序正确的是
A. 广州、北京、哈尔滨、杭州
C. 广州、杭州、北京、哈尔滨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正午太阳高度。春分日,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故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自赤道向南北两极递减,即纬度越低,正午太阳高度越大。
16. 下图表示夏至日四个不同纬度地区的昼夜长短情况(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四地纬度从低到高的正确排序是
①
A. ①③④②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④地区昼夜长短状况不同,说明不是二分日,此时①地昼夜等长,说明①地位于赤道上;②地出现极夜现象,说明该地位于极圈内;③、④两地均昼短夜长,位于同半球且两地均为冬半年,④地昼长短于③地,说明该地纬度较③地高。
考点定位:昼夜长短变化
【方法总结】昼夜长短和太阳直射点的关系:太阳直射的半球昼长夜短且纬度越高昼长越长、夜长越短,该半球极圈内有极昼现象;另一半球相反。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7. 图中四地的自转线速度(
A. 甲>乙>丙>丁
C. 丙>乙>丁>甲
18. 若图中丁地为极昼时,图中四地正午太阳高度由大到小的正确排序是(
A. 甲>乙>丙>丁
C. 乙>甲>丙>丁
19. 若图中丁地为极夜时,图中四地黑夜由长到短的正确排序是
A. 甲>乙>丙>丁
【答案】17. A
【解析】试题分析:
17. 地球自转线速度从赤道向两极递减,纬度越低,线速度越大。读图,根据四地的纬度高低,自转线速度甲>乙>丙>丁,A对。
18. 图中丁地为极昼时,北极圈出现极昼,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仙递减。读图,图中四地距北回归线越近,纬度差越小,正午太阳高度越大。所以由大到小是乙>丙>甲>丁,B对。
19. 若图中丁地为极夜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四地中与南回归线纬度差越大,黑夜越长。读图可以判断,图中四地黑夜由长到短是丁>丙>乙>甲,D对。
考点:地球自转、公转的意义,正午太阳度,昼夜长短变化规律。
20. 元旦这一天,太阳直射点在
A. 北半球并向北移动
C. 南半球并向北移动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
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10月1日为秋分,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且向南移动,故选D项。
考点:太阳直射点移动规律。
21. 下图中阴影表示夜半球,内圆表示极圈,中心点表示极点,箭头表示地球自转方向,其中代表北半球冬至日的是(
A. ①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光照图。结合图示的自转方向和晨昏线的分布特征判断:①表示南极圈内出现极昼,表示冬至日;②北极圈内出现极昼,表示夏至日;③晨昏线过极点,表示春秋分日;④南极圈内出现极夜,表示夏至日,故选A项。
22. 下图正确表示北半球水平运动物体偏向的(
A. ①③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沿着地表水平运动的物体受地转偏向力作用,顺着运动方向,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①③偏向运动方向左侧,为南半球水平运动;②④偏初始方向的右侧,为北半球。故选B。
【考点定位】沿着地表水平运动的物体发生偏转
23. 地球自转产生了
A. 昼夜现象
C. 极昼、极夜现象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地球自转产生日月星辰都东升西落,昼夜交替、地方时的差异和水平运动物体形成偏向等地理意义,而地球公转产生昼夜长短的变化(极昼极夜现象)、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和四季、五带的差异。昼夜现象是由于地球自身不发光、不透明,故在太阳辐射作用下而形成昼夜现象。
考点:本题考查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综合分析。
点评:本题难度低,解题的关键掌握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意义,注意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意义和公转产生的地理意义的区别。
24. 我国北方住宅区的楼房间隔,理论上应该比南方更宽,理由是(
A. 北方地势平坦开阔
C. 正午时楼房的影子北方比南方长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为了使楼房底层获得充足的太阳光照,一般来说,纬度较低的地区,楼距较小,纬度较高的地区,楼距较大。我国北方正午时楼房的影子北方比南方长,住宅区的楼房间隔比南方更宽故选C。 解题的关键是计算当地冬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并计算影长。
考点:本题考查正午太阳高度的应用。
点评:本题结合所学正午太阳高度考查楼房间距问题。解题的关键是明确当地冬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正午太阳高度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下几方面:
(1)确定地方时。当某地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天中最大值时,此时日影最短,当地地方时为12点。
(2)确定房屋朝向。为了冬季获得更充足的太阳光照,房屋的朝向与正午太阳所在的位置有关。在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正午太阳位于南方,房屋朝南;在南回归线以南地区,正午太阳位于北方,房屋朝北。
(3)判断日影长短及方向。正午太阳高度越大,日影越短,反之越长,且日影方向总是背向太阳(为正南或正北方向)。
(4)根据正午太阳高度判断所在地区,进而判断该地区的其他地理特征。
(5)计算楼距。为了使楼房底层获得充足的太阳光照,一般来说,纬度较低的地区,楼距较小,纬度较高的地区,楼距较大。解题的关键是计算当地冬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并计算影长。
(6)计算热水器安装角度。要最大限度地利用太阳能资源,应该合理设计太阳能热水器的倾斜角度,使太阳能热水器集热面与太阳光线垂直,提高太阳能热水器的效率。若当地正午太阳高度为H,则太阳能热水器的集热板与地面夹角应为90°-H。
(7)判断山地自然带在南坡和北坡的分布高度。一般情况下,由于向阳坡正午太阳高度大,获得太阳光热多,背阴坡得到太阳光热少,因此在相同高度,阳坡温度较高,阴坡温度较低,从而使同一自然带在阳坡的分布高度较高,在阴坡的分布高度较低。
25. 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
A. 不同纬度之间的温度差异.
C. 同一水平面上的气压差异.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是由于太阳辐射使地表受热不均,致同一水平面上产生气压差异,单位距离间的气压差叫气压梯度,水平面上存在的气压梯度,产生了水平气压梯度力,它促使大气由高气压区流向低气压区,从而形成风。
考点:大气运动
26. 近地面风向是(
A. 垂直于等压线并指向高压.
C. 与等压线平行.
【答案】D
【解析】考查大气的水平运动――风的形成。
大气的运动分为竖直方向上的升降运动和水平方向的运动――风,大气水平运动的源动力为水平气压梯度力,在它的影响下,总是从高压流向低压。在高空的大气运动只受两个力(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的作用,其结果是风向与等压线平行。近地面的大气运动是三个力(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共同作用的结果,最终风向与压线斜交,故选D。
27. 下图 “北半球中高纬度环流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点位于30°N 附近
C. ①是冷性气流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北半球中高纬环流示意图,30°附近是副极地低压带,从甲来的气流向上爬升,气温高,甲地是副热带高压带,位于30°N附近。A项正确。乙地是极地高压带位于90°N附近。B项错误。①是盛行西风带,暖性气流。C项错误。②是极地东风带。D项错误。故选A。
【考点定位】中高纬度环流
据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28.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此时北半球为夏季
C. 该季节中国东部盛行西北风
29. 气压带、风带在北半球成块状分布的原因是(
A. 太阳辐射
【答案】28. C
【解析】
28. 此时亚欧大陆形成高压中心,为北半球的冬季,A处为亚洲高压;冬季中国东部盛行西北季风,C正确;B气压中心为阿留申低压。
29. 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大陆增温和冷却速度快于海洋;冬季大陆气温低,空气冷而重形成高压中心,副极地低气压带被切断,只保留在海洋上,在太平洋上的叫阿留申低压,在大西洋上的叫冰岛低压,气压带风带在北半球成块状分布,C正确。
【点睛】
由于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大陆增温和冷却速度快于海洋。冬季大陆气温低,空气冷而重形成高压中心,副极地低气压带被切断,只保留在海洋上,在太平洋上的叫阿留申低压,在大西洋上的叫冰岛低压;夏季大陆气温高,空气暖而轻形成低压,把副热带高气压带切断,让其只保留在海洋上,太平洋上的叫夏威夷高压,大西洋上的叫亚速尔高压。
30. 深秋至第二年早春,霜冻多出现在晴朗的夜晚,是因为(
A. 晴天,地面辐射增强
C. 晴天,地面辐射减弱
【答案】D
【解析】考查大气逆辐射。
晴天云层薄故而大气逆辐射作用弱,即为夜晚保温作用弱,温度低,故而霜冻多出现在晴朗的夜晚。D正确。
第Ⅱ卷(非选择题
31. 读两分两至日公转示意图,回答:
(1)在图中看地球公转方向为
(2)地球在A位置时,甲地处于
(3)地球从春分日(北半球)运行至夏至日(北半球)这一时段,在图中可用字母
示;太阳直射点由南向北移动这一时段,在图中可用字母
【答案】(1)逆
【解析】试题考查地球公转的特征和意义
(1)地球的公转方向为自西向东,从图中看为逆时针方向。
(2)地球在A位置时,地轴北端朝向太阳,为北半球的夏至,甲地处于夏季;夏至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的最大值,北半球昼长达一年中最大值,甲地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的最大值,白昼达一年中的最大值。
(3)地球在A位置时,地轴北端朝向太阳,为北半球的夏至,地球公转方向为逆时针,可判断出B为秋分、C为冬至、D为春分;从春分日到夏至日,在图中可用字母d表示;太阳直射点由南向北移动这一时段,为从冬至日到夏季日,在图中可用字母cd表示;北半球昼短夜长,为从秋分日到次年春分日,昼逐渐变短为从秋分日到冬至日,在图中可用字母b表示。
32. 读6月22日太阳光照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此日太阳高度达到一年当中最大值的地区是
(2)此日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
(3)此日上海市最有可能的日出时间是
【答案】(1)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
【解析】试题考查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和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
(1)6月22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
(2)根据图中自转方向可判断出45°W位于昼半球平分线上,地方时为12点,是太阳直射点所在经线;6月22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坐标为(23°26′N,45°W)。
(3)6月22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昼长大于12小时,上海6时前日出,日出时间是5时,A正确。
【点睛】
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二分日全球昼夜平分;太阳直射点在北(南)半球,北(南)半球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北极点附近出现极昼。夏(冬)至日太阳直射点在北(南)回归线,北(南)半球昼长达一年中最大值,北(南)极圈内出现极昼。
33. 读亚洲部分地区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1)图中A处夏季盛行
(2)图中A处冬季盛行
(3)A、B、D的气候类型分别是______、___
【答案】(1)西南风
【解析】试题考查季风气候的分布规律和成因
(1)图中A地位于南亚是热带季风气候,夏季盛行西南季风,其成因是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和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夏季由于赤道低气压带北移,南半球的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向右偏,形成西南季风。
(2)图中A地位于南亚,是热带季风气候,冬季盛行东北风;B地位于我国东南,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季盛行东北风,它们的成因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A处西北部夏季形成亚洲低压,是低压中心。
本文标题:辽宁省大连渤海高中高一2017-2018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文)试题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jx/jiexi/73190.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jx/jiexi/731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