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中的“蓝月亮”为科学家用计算机模拟出的银河系中一个可能孕育生命的外星天体,据推测它本身不发光,但该天体上光照良好。完成下面小题。
1. “蓝月亮”应属于(
A. 行星
2. “蓝月亮”上的光照可能来自(
A. 太阳
【答案】1. 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天体、天体系统的特征。了解卫星绕行星运转,行星绕恒星运转的特点。恒星能够发光、发热,行星、卫星自身不能发光、发热,只能反射恒星的光。
1. 读图,图中“蓝月亮”围绕行星运转,应属于行星的卫星,C对。绕行星运转的不可能是行星和恒星,A、B错。彗星也是绕恒星运转,D错。
2. “蓝月亮”上的光照可能来自图示天体系统中的恒星,D对。图示天体系统在太阳系之外,光照不可能来自太阳,A错。地球是行星 ,不发光,B、C错。
读太阳黑子与温带乔木年轮相关性曲线图,完成下面小题。
3. 图中年轮宽度与太阳黑子相对数之间的关系是(
A. 正相关
4. 此图所反映的问题是(
A. 太阳活动能影响地球气候
C. 太阳活动时,抛出的带电粒子流扰动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
【答案】3. A
【解析】请在此填写整体分析!
3. 当两个变量变动方向相同,一个变量由大到小或由小到大变化时,另一个变量亦由大到小或由小到大变化即为正相关,反之为负相关。图中显示太阳黑子相对数多时年轮宽度也大,为正相关,A正确。
4. 当水热条件好是,树木生长快,年轮稀疏,反之密集。因此树木年轮受气候影响显著。A正确。B、C、D项与树木生长无关。
交通的十字路口处,我们经常见到如右图所示的太阳能交通信号灯。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 有人注意到在某一星期的白天中,同一太阳能交通信号灯的亮度会出现变化,你认为影响因素主要是(
A. 海拔
6. 下列哪一城市大量设置这种交通信号灯效果会更好(
A. 拉萨
【答案】5. C
【解析】请在此填写整体分析!
5. 该信号灯为太阳能信号灯,其亮度与接收到的太阳能有直接关系。晴天云层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太阳光照强,电能充足;多云的白天(阴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太阳光照弱,电能不足,因此亮度会出现变化。电网供电稳定;海拔和交通流量对电流无影响。故A、B、D错误。
6. 拉萨市所在青藏高原是我国太阳辐射能最强的地区,因此效果会更好。A正确。
2017年5月14-15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于北京召开,读图回答下列下面小题。
7. “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举办期间,太阳直射点位于
A. ①-②之间
C. ③-④之间
8. “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举办期间,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海南岛昼短夜长
C. 悉尼昼夜等长
【答案】7. A
【解析】本题组主要考查地球的公转。
7. 2017年5月14-15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于北京召开期间,其位于春分到夏至之间,故答案A正确。
8. 2017年5月14-15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于北京召开期间,其位于春分到夏至之间,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北半球昼长夜短,南半球昼短夜长,AC错误;夏至时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昼现象,D错误;此期间公转从近日点到远日点,公转速度变慢,B正确。
9. 北京时间2016年9月15日22时04分09秒,“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位于太平洋上的远望五号测量船(约150°E)对其进行同步监测。卫星发射时,远望五号测量船所在地的地方时(
A. 9月15日22时04分09秒
C. 9月16日0 时04分09秒
【答案】C
【解析】150°E为东10区的中央经线。北京时间采用的是东八区的区时,二者相差2小时,东时区时区号越大时间越早。因此测量船所在地的地方时应用北京时间加2小时,结果为9月15日24时04分09秒,即9月16日0时04分09秒,C正确。
某纬度φ的正午太阳高度H=90°-|φ-⊿|,其中⊿为太阳直射点纬度,夏半年取正值,冬半年取负值。下图示意夏至日某地北京时间18时的太阳位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 该地的经度为(
A. 30°E
11. 该地的纬度可能为(
A. 45°N
C. 68°26′N
12. 此日后10天内,该地的昼夜长短情况及变化为(
A. 昼长夜短,且昼渐长夜渐短
C. 昼短夜长,且昼渐长夜渐短
【答案】10. A
【解析】试题分析:
10. 读图,某地夏至日某地北京时间18时,当地时间是正午12点,经度每15°时间相差1小时,东边的比西边的早,该地的经度为 30°E,A对。B、C、D错。
11. 图中夏至日该地的正午太阳高度是45°,根据公式,可以计算出该地与直射点23°26′N的纬度间隔是45°,该地纬度可能为68°26′N,C对。也可能是21°34′S,无对应选项,A、B、D错。
12. 此日后10天内,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但仍在北半球。该地的昼夜长短情况是昼长夜短,且昼渐短夜渐长,B对。A、C、D错。
考点:正午太阳高度,地理纬度,昼夜长短变化。
太阳能热水器集热板与地面的夹角可调节。为使集热效率达到最高,应保持正午太阳光与集热板垂直,若当地的正午太阳高度为H,则集热板与地面的夹角应为90°-H,如下图所示。回答下面小题。
13. 邻水一年中调节杆高度最小的月份是(
A. 3月
14. 如果实验学校某学生家里装了该种类型的热水器,那么集热板与地面夹角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值为(
A. 46°52′
15. 集热板与地面夹角从最小增大到最大期间(
A. 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减小
C. 邻水昼短夜长,且昼渐长
【答案】13. B
【解析】请在此填写整体分析!
13. 从材料和图中可以看出,该地正午太阳高度与集热板和地面夹角和为90°。调节杆高度最小时,集热板与地面夹角最小,该地正午太阳高度应最大。邻水在四川省,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最大的月份为6月,即调节杆高度最小的月份为6月,B正确。
14. 集热板与地面夹角最小时,四川邻水正午太阳高度最大,时间为6月22日,太阳直射23°26′N;集热板与地面夹角最大时,邻水正午太阳高度最小,时间为12月22日,太阳直射23°26′S。带入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公式:某地某时的太阳高度角(H)=90°-(当地纬度-太阳直射点纬度)(直射点与某地在同一半球,直射点纬度取正值,反之取负值)。利用公式可得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值为23°26′+23°26′。A正确。
15. 集热板与地面夹角最小,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太阳直射北回归线,为北半球夏至;集热板与地面夹角最大,正午太阳高度最小,太阳直射南回归线,为北半球冬至。集热板与地面夹角从最小增大到最大期间日期为从夏至经秋分到冬至,太阳直射点从北回归线一直南移,距离邻水越来越远,邻水正午太阳高度越来越小,影子越来越长。D正确。地球公转速度7月初最慢,1月初最快,因此公转速度应逐渐增大;因为每天昼长不同邻水的日出方位一直在改变,从日出东北到日出正东再到日出东南;邻水在夏至到秋分时昼长夜短,球分到冬至昼短夜长,且昼一直在变短。A、B、C错误。
【点睛】熟悉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熟练运用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公式。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6.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目前的黄赤交角是66.5°
C. 地轴与黄道平面垂直
17. 若黄赤交角变小,下列关于地球五带范围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温带范围变大,热带范围变大
C. 寒带范围变小,热带范围变小
【答案】16. D
【解析】本题组主要考查黄赤交角及其影响。
16.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目前黄赤交角的度数为23.5度,A错误;图中ß是黄赤交角,B错误;地轴与赤道平面垂直,C错误,故答案D正确。
17.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黄赤交角的度数等于回归线的度数,与极圈的度数互为余角;回归线和极圈是温度带的分界线,分析可知C正确。
读下列图、表,回答下面小题。
18. 图中的M、N天体分别为是(
A. 月球、水星
19. 与地球相比,天体M没有生命存在的根本原因是(
①没有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和液态水
③没有坚硬的地表
A. ①②
【答案】18. D
【解析】试题分析:
18. 太阳系八大行星中,距太阳由近及远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读图,可以判断,图中的M、N天体分别是金星、水星,故选D。
19. 地球上生命存在的条件,地球自身条件是适宜的温度、液态水,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读表格内容,可以看到,地球大气成分与金星不同,金星表面温度白天太高,夜晚太低,不适合液态水存在,所以①、②两点是没有生命存在的原因。金星表面也有坚硬的岩石,体积、质量与地球相差不大,③、④点与地球相似,不是根本原因。故选A。
【考点定位】太阳系的结构
【名师点睛】地球生命存在的条件有:
外部条件:
①太阳光照稳定(太阳没有明显变化);
②运行轨道安全(大、小行星公转各行其道、互不干扰,使地球处于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中);
内部条件:
③地表温度适宜(日、地距离适中,自转周期不长不短);
④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中且原始大气经长期演化);
⑤有液态水(地球内部热量产生水汽,地球内部水汽逸出形成水圈)。
20. 下图为“某条大河河口示意图”,则该河位于哪个半球?图中小岛因泥沙不断堆积而扩展,最终将与河流的哪岸相连(
A. 北半球,甲岸
C. 北半球,乙岸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
读图,根据纬度,图示位于北半球,B、D错。北半球受向右的地转偏向力影响,左岸堆积,右岸侵蚀,左岸是甲岸,小岛最终将与河流的甲岸相连,A对,C错。
考点:南北半球,地转偏向力。
据新华社电:2011年日本大地震后,富士山等13座活火山活动加剧,应密切关注。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21. 火山口喷出的大量岩浆可能来源于(
A. 岩石圈
22. 地面发生震动时,日本附近海域上人们的感觉是(
A. 先上下颠簸,后左右摇晃
C. 只有左右摇晃
23. 下列地区中,地壳厚度最大的是
A. 青藏高原
【答案】21. B
【解析】试题分析:
21. 此火山口喷出的大量岩浆可能来源于上地幔顶部的软流层,B对。岩石圈是固态,不是岩浆的源地,A错。地核距离太远,与地壳之间隔着地幔,且下地幔是固态物质,C、D错。
22. 地面发生震动时,因为地震波的横波不能在液体中传播,日本附近海域上人们的感觉是只有上下颠簸,没有左右摇晃,D对。A、B、C错。
23. 地壳厚度受地表形态影响,地表的地形区海拔越高,地壳的厚度越大,最大的是青藏高原,A对。东北平原、塔里木盆地、四川盆地海拔较低,地壳厚度较小,B、C、D错。
考点:岩浆的来源,地震波的特点,地壳厚度。
下图为地球内部圈层局部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4. 图中(
A. ①为岩石圈
C. 软流层以上由岩石圈组成
25. 图中①、②、③之间关系表示正确的是(
A. B. C. D.
【答案】24. C
【解析】试题考查地球的内部圈层
24. 图中①为地壳、③为岩石圈;软流层以上为岩石圈,C正确;古登堡界面以下为地核。
25. 图中①为地壳、②为地幔和地核、③是岩石圈,岩石圈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D正确。
读广安(30°N、107°E)某中学和我国某城市某中学使用的作息时间表(北京时间),回答下面小题。
26. 广安某中学调整作息时间的主要依据是
A. 气温高低
27. 表中我国的某城市可能位于
A. 东南地区
【答案】26. D
【解析】请在此填写整体分析!
26. 北半球冬季昼短夜长,北半球夏季昼长夜短,学校要根据昼夜长短变化调整作息时间,方便师生的学习和生活。D正确。
27. 表中统一采用北京时间,而某城市上学和放学时间均比广安晚2小时,说明某城市在广安以西30°,为77°E。B正确。东南地区、华北地、东北地区均在广安东部。故A、C、D错误。
【点睛】第(2)小题解答的关键是越向西,时刻越晚。
读“某日不同地点太阳高度日变化情况图”,且甲地位于40°N。回答下面小题。
28. 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是( )
A. 0°
C. 20°S
29. 乙地地理坐标是(
A. 120°E
C. 30°E
【答案】28. B
【解析】请在此填写整体分析!
28. 图中显示甲地正午太阳高度为70°,利用正午太阳高度计算公式:某地某时的太阳高度角(H)=90°-(当地纬度-太阳直射点纬度)(直射点与某地在同一半球,直射点纬度取正值,反之取负值)即可求出太阳直射点的纬度20°,故B正确。若是20°S,计算的结果应为- 20°。C错误。
29. 太阳高度与横轴的交点分别代表日出和日落的北京时间,由图可知甲地当日昼长夜短,乙地昼短夜长,甲地在北半球,因此乙地位于南半球。根据第(1)题计算可知当天太阳直射20°N,乙地的正午太阳高度60°,带入正午太阳高度计算公式即可求出乙地的地理纬度10°S。乙地正午时北京时间为18点,当地的地方时为12点。乙地比北京时间晚6小时,应从120°E经线向西走90°,因此乙地的经度为30°E。D正确。
【点睛】第(1)小题解答关键点为:所求直射点纬度为正值,说明直射点与某地位于同一半球。反之为负值。第(2)小题注意根据日出日落时刻判断甲、乙两地昼长情况,从而确定二者是否在同一半球。
30. 读“地球圈层构成示意图”,图中所示的圈层A、B、C分别是(
A. 水圈、生物圈、岩石圈
C. 岩石圈、水圈、生物圈
【答案】D
【考点定位】地球圈层结构
31. 有关地球外部圈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大气圈是由大气组成的简单的系统
B. 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总称
C. 水圈是一个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
D. 地球的外部圈层之间关系密切,但和地球的内部圈层没有关系
【答案】C
【解析】大气圈是由气体和悬浮物组成的复杂系统;水圈是一个连续不规则的圈层;生物圈是地球表层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地球的外部圈层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形成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生物圈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全部和岩石圈的上部,跨越地球外部圈层和内部圈层。故C正确。A、B、D正确。
GPS接收机能显示当地日出、日落的格林尼治(世界标准时间)时间。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32. 某日一外国游客在杭州时,其GPS接收机屏幕上显示的日出、日落时间分别是21:50、 10:l0,则杭州日出日落的地方时大约是(
A. 06:50、18:30
33. 此日的日期最可能接近(
A. 3月15日
【答案】32. B
【解析】试题分析:
32. 由材料可知,杭州该日日出、日落时间分别是21:50、10:10,计算可知,该日昼长为12小时20分,日出地方时为5点50分,日落时间为18点10分,故选B。
33. 杭州当地的经度即120°E,故北京时间即当地的地方时,该日当地地方时日出为5:50分,正午为12:00,则日落为18:10,即昼长为12小时20分,判断该地区昼长夜短,则判断太阳直射点应位于北半球,但由于昼长较12时差异不大,判断该日距离春秋分日不长,故选C。
【考点定位】地方时计算 昼夜长短的变化
读北半球各纬度某时太阳辐射量分布曲线图,回答下面小题。
34. 甲地太阳辐射量多的原因主要是(
①纬度低
③受副热带高压控制时间长,降水少
A. ②④
35. 此时,乙地可能观察到的现象有(
A. 太阳风
【答案】34. B
【解析】试题分析:
34. 图示甲地地处副热带,纬度低,获得的太阳辐射热量多;受副热带高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降水少,晴天多,获得太阳辐射量大。选B正确。
35. 图示乙地地处极地附近,太阳辐射为零,应是极夜期,可能观察到极光现象;不可有观测到太阳风、耀斑、黑子。选D正确。
【考点定位】考查读图判读能力及太阳活动影响。
下图为某日地球上甲、乙、丙、丁四地的昼长或夜长示意图,读图后回答下面小题:
36. 若图中有两地位于南半球,则这两地是(
A. 甲、乙
C. 丙、丁
37. 关于甲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自转线速度为零
B. 水平运动的物体向右偏转
C. 该天,日出时刻地方时早于6时
D. 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有两次达90°
38. 如图示日期为6月22日,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
C. 甲地比乙地日出时刻早
【答案】36. C
【解析】请在此填写整体分析!
36. 从图中可以看出甲地夜长为12小时,其余三地昼长不同,可判断甲地位于赤道,丙、丁两地昼长小于夜长,乙地昼长大于夜长,乙与丙丁不在同一半球,如果有两地位于南半球,可能是丙、丁地。正确答案选C。
37. 甲地夜长为12小时,位于赤道,自转线速度最大;水平运动的物体几乎不发生偏转;日出时刻地方时等于6时;一年中有两次被太阳直射,正午太阳高度有两次达90°。D正确。
【点睛】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同一半球,昼夜长短情况相同,不同半球相反。同一纬度,南半球的昼长等于北半球的夜长。
下图为北半球冬至到秋分期间,①、②、③、④四地正午太阳高度角变化曲线示意图。读图,回答39-40题。
39. 图中①、②、③、④为四地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曲线,四地纬度从低到高的排序是(
A. ①、②、③、④
C. ①、③、②、④
40. 北半球夏至日时,夜最短的是(
A. ①
【答案】39. A
【解析】试题分析:
39. 读图,四地的正午太阳高度的最大值都达到90°,说明四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④地正午太阳高度只有一次90°且在冬至日,所以④地在南回归线上。①地在春分日正午太阳高度为90°,所以①地位于赤道。越靠近赤道,正午太阳高度的年变化越小,②地正午太阳高度达90°的时间更靠近春秋分,说明其更靠近赤道;③地在夏至日前后正午太阳高度达到90°,所以纬度更靠近北回归线。故选A。
40. 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昼长越短,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根据上题③地纬度位置最北,所以夜长最短,故选C。
【考点定位】正午太阳高度纬度变化、昼夜长短变化规律
【名师点睛】正午太阳高度的年变化规律
(1)南、北回归线之间:纬度越高,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幅度越大(由23.5°增大至47°),赤道上为23.5°,回归线上为47°。
(2)南回归线至南极圈之间和北回归线至北极圈之间:各纬度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幅度相同(均为47°)。
(3)南极圈以南和北极圈以北:纬度越高,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幅度越小(由47°减小至23.5°),极圈上为47°,极点上为23.5°。
(4)不同地区年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差值:赤道地区为23.5°;热带地区为(当地纬度+23.5°);回归线至极圈之间地区为47°。
(5)同一纬线上正午太阳高度相等;同一日期,距直射点所在纬线纬度差相等的两条纬线上正午太阳高度相等;距离太阳直射点所在纬线越近的地点,正午太阳高度越大。
第II卷(非选择题,共40分)
41. 读“经纬网图”和我国大陆部分地壳厚度线图,完成下列问题。
(1)经纬度位置:甲
(2)甲、乙、丙、丁四地位于东半球的是________;位于高纬度地区的是________,位于寒带的有________,位于温带的有________。
(3)丙位于甲的________方向。
(4)右图地区的地壳厚度变化趋势大体为
(5)若绘制地壳厚度剖面图,其0千米为
【答案】(1)(60°S,170°W) (2)乙、丁
(4)由东向西逐渐增大
【解析】(1)图上中心点为S,说明是南半球的俯视图。相邻两条纬线相差10°,所以甲低纬度为60°S。南半球地球顺时针自转,从180°向东经度数减小,因此经度为170°W。
(2)东西半球的分界线为20°W和与之相对的160°E经线。小于20°的西经度和小于160°的东经度在东半球;大于20°的西经度和大于160°的东经度在西半球。甲为170°W,乙、丁为150°E,丙为170°E;故四地位于东半球的是乙、丁;高纬度地区指60°--90°之间的地区,故丙、丁在高纬;寒带指地理纬度大于66.5°的地区,温带指位于23.5°--66.5°之间的地区,因此丙、丁位于寒带,甲、乙位于温带。
(3)在有经纬线的地图中,根据经纬线定方向,经线表示南北,纬线表示东西。和甲相比,丙更靠近南极点,因此丙位于甲的南方。根据劣弧定向,丙位于甲的西部。故丙位于甲的西南方。
(4)图中数据显示地壳厚度变化趋势大体为由东向西逐渐增大。
(5)地壳是指莫霍面以上的部分,因此若绘制地壳厚度剖面图,其0千米为莫霍面。
42. 读下图,回答相关问题。
(1)在A图的地球公转轨道上标出地球公转方向,并在地轴北端标出地球自转方向。在B图中画出太阳光线。
(2)当地球上的昼夜状况如B图所示时,地球正运行至A图中____处,该日日期
(3)A图中,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并且开始向北移的是_____。
(4)B图中②地太阳高度为________;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
(5)
【答案】(1)图略
(2)丙 12月22日 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3)丁
(4)0° (23°26′S,45°E)
【解析】(1)从北极点俯视,地球自转、公转均为逆时针反方向。对着太阳光的半球昼半球。
(2)B图中地球的自转方向为顺时针,因此是南半球的俯视图,南极圈出现极昼,图甲中丙位置南极圈出现极昼。南极圈出现极昼,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自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
(3)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并且开始向北移的日期为春分日。根据地轴的倾斜状况--倾左冬(至),右倾右冬(至),可判断冬至和夏至。图中地轴右倾,因此甲位置为夏至,丙位置为冬至,再依据地球的公转方向可知乙为秋分,丁为春分。
(4))B图中②地位于晨昏线上,太阳高度为0°。南极圈出现极昼,太阳直射南回归线。直射点的地方时为正午,所在经线将昼弧等分。其经度为45°E。所以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为(23°26′S,45°E)。南半球昼长夜短,纬度越高白昼越长,黑夜越短,因此①②③④地的夜长由长到短的排序是①③④②。直射点正午太阳高度最大,距离直射点纬度差越大,正午太阳高度越小,本图中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因此正午太阳高度由大到小的排序是③①②。
(5)以180°经线和地方时为0(24)时的经线为界把全球划分成两个日期。图中③所在经线为180°经线,②所在经线将夜弧等分,为0(24)时经线。180°向东到0时经线为旧的一天,180°向西到0时经线为新的一天。因此新的一天占有)7/8。①与②经度相差45°,地方时相差3小时。①在②西侧,时间较②晚。早加晚减,因此①地方时为21时。②位于北极圈上,当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把二者带入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公式可求②地的正午太阳高度为46°52′。由于地球的自转,在地球上做水平运动的物体运动方向要发生偏转,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③点位于南半球,炮弹射向正北方,左即③所在经线的西侧。
本文标题:四川省邻水实验学校高一2017-2018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jx/jiexi/73172.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jx/jiexi/731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