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马夸兰地区气温高,降水少,干湿季交替明显,雨季短暂,是世界上著名的野生多肉植物“王国”。图2为纳马夸兰地区图,图中甲地附近的沿海浅滩上聚集着上万只火烈鸟。据此完成1~3题。
1、多肉植物叶小、肉厚反映了当地的自然环境特征是
A.昼夜温差大
2、当地多肉植物进入休眠状态的时间大约是
A.1~2月
3、甲地沿海附近浅滩火烈鸟聚集是由于该地
A.气候温暖,利于繁殖
C.鱼类丰富,利于觅食
古诗云:“不望祁连山顶雪,错将张掖当江南”。下图为祁连山—居延海自然景观剖面图,该区既具有南国风韵,又具有塞上风情,雪景、冰山、林海、草地、湖泊、碧水、沙砾相映成趣。据此完成下题。
4.关于上图所示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古诗描述体现的是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B.山麓地带沙砾的形成与流水作用无关
C.该地河流以大气降水补给为主,属外流河
D.推测图示区域的主要交通线沿冲积扇边缘呈东西走向 [来源:Z_xx_k.Com]
5.受“北极放大效应”的影响,下列北极地区的现象中,出现日期推迟的是
A.苔原植物的花期
C.人海河流的汛期
中央谷地是纵贯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中部的平原,是该地区重要的农业区。下图为该谷地局部水系分布图.据此完成6-7题。
6. 中央谷地最可能的地质成因是
A. 板块张裂地壳水平错断
C. 板块挤压地壳断裂陷落
7. 与谷地西侧河流相比较,东侧河流的主要特征是
A. 夏季有大量雨水补给
C. 径流量季节变化较大
下图为我国西部某省人口数据统计图。近年全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5%左右。据此完成8--9题。
8.关于该省人口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口密度十年来大幅减小
C.城市人口比重提高依靠人口自然增长 D.城市人口数量十年来增长50%以上[来源:学科网ZXXK]
9.该省十年来常住人口(指实际居住在当地半年以上的人口)数量减少,其主要原因是
A.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
C.省级行政区域缩小
从2016年初开始,北京的电动汽车车主就在抱怨,充电难的问题来自于充电桩的数量和公共充电网点太少。为解决公用充电桩的合理布局问题,相关部门进行了抽样调查,发现部分区县的住宅地和工作地人数分布比例差异明显。据此完成10~11题。
10.依据调研,新能源汽车公用充电桩
A.a、c区布局重点应在工业区
C.近郊人口最多,布局密度应最大
11.北京市人口空间分布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逆城市化趋势使中心城区萎缩
C.劳动力指向型工业集聚使郊区人口增多
36.(2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地处西天山的伊犁河谷素有“中亚绿洲”、“塞外江南”的称誉。那里既有俊伟的雪峰、冰川,又有俊秀的河川;既有恬静悠然的牧场,又有人神共织的农耕大地。由雪岭云杉形成的森林沿山谷向山下延伸,与山地草场交织在一起。在伊犁河谷地区,有一部分山地长有“阴阳脸”,即一侧山坡林木葱郁(“阴脸”),另一侧山坡草地青翠(“阳脸”),出现了山脉“阴阳脸”的现象。图8为伊犁河谷周边区域图和赛里木湖周边区域图。
材料二 赛里木湖,古称“净湖”,位于北天山山脉西部,是一个风光秀美的高山湖泊。湖面海拔2071.9米,东西长30公里,南北宽25公里,面积453平方公里,平均水深46.4米,最深处达106米,蓄水量210亿立方米。赛里木湖是冷水湖,湖里没有植物,都是石头,水很冰冷,被誉为“大西洋最后一滴眼泪”。赛里木湖原本没有鱼,1988年从俄罗斯引进高白鲑等冷水鱼,2000年首次捕捞成品鱼,结束了赛里木湖不产鱼的历史。经过十几年的发展,赛里木湖已成为新疆重要的冷水鱼生产基地。
(2)请说出“阴脸”的坡向,并运用所学地理知识分析“阴阳脸”现象形成的原因。(6分)
(3)试分析赛里木湖为何被誉为“大西洋最后一滴眼泪”。(4分)
(4)分析赛里木湖成为新疆重要的冷水鱼生产基地的原因。(10分)
37、(20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纳米比亚地广人稀,其西部沿海的纳米布沙漠,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干燥的沙漠之一,其海岸地区常常形成浓厚的难以散去的海雾,但却无法形成降水。矿业、渔业和农牧业为三大传统支柱产业,70%的粮食依靠进口,是世界粮食最不安全的国家之一。
纳米比亚沙漠腹地的辛巴族仍然保存着较原始的生活方式,终年不洗澡,也从不穿上衣,代之以用混合着黄油和香料的红土涂抹在身上、头发上,被人们称为“红泥人”。辛巴族人口的出生率很高,但目前人口仍然在锐减。
(1) 分析纳米比亚沿海浓雾多而不散的原因(6分)
(2) 从适应环境角度分析辛巴族人将红土涂抹在身体上的原因。(8分)
(3) 说明辛巴族人口锐减的原因。(6分)
42.(10分)[旅游地理]
近年来,在旅游景区兴起旅游玻璃栈道,玻璃栈道都离不开高、险,伴着悬崖而生,除了体验险要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点就是美景。身处玻璃栈道上精彩刺激,视野开阔,风景优美,群山秀色,一览无余。
分析旅游区玻璃栈道兴起的原因。
43.(10分)[环境保护]
图9示意河北省某城市201 5年空气质量按季节分布状况。据此完成下列要求。
说明该城市空气质量的季节变化特点并分析夏季空气质量优于冬季的原因。
高三地理期中考试答案
1-5 B A C D D
36.(26分)
(1)西部敞开的半封闭地形,利于河谷形成地形雨,山地植被覆盖率高,河流水量丰富,落差大;北部高大山脉可抵御来自西伯利亚(北部)的干冷气流;
南部高大山脉可阻止来自塔里木盆地(南部)的风沙入侵和夏季热浪侵袭。
(每点2分,共6分)
(2)北坡。原因:阴坡温度低,蒸发弱,湿度大,林木生长旺盛;阳坡温度高,蒸发强,水分少,只适合草甸生长,从而形成这里山脉的“阴阳脸”现象。
(每点2分,共6分)
(3)地处西风的迎风坡,有来自大西洋的水汽地形抬升形成较多降水,大气降水是湖泊的主要补给来源;受天山山脉的阻挡,伊犁河谷是大西洋的水汽所能到达的最东区域。(每点2分,共4分)
(4)赛里木湖水域面积大、水深、低温;光照充足,多浮游生物,饵料相对丰富;湖区封闭,人工引入的“食物链”敌害少,高白鲑压力小;其生长速度、成活率高,种群形成快,商业周期短;冷水鱼市场需求量大;政策支持。
(任5点,共10分)
37、(20分)
(1)该地区位于热带地区蒸发旺盛,海洋水汽较多;水汽经过沿岸寒流流经洋面受冷凝结成雾;副高下沉气流使得雾不易扩散。(每点2分,共6分)
(2)抵御烈日暴晒;红泥可以封闭毛孔起到保暖作用(抵御夜晚低温);防止蚊虫叮咬;通过擦红泥可以除去身体上的污物。(每点2分,共8分)
(3)生存环境恶劣;粮食缺乏;医疗卫生条件差;人口的死亡率高。(任3点,共6分)
42(10 分)玻璃工艺和技术水平提高;玻璃栈道可全方位观景,视野更开阔;玻璃栈道具有刺激、惊险、猎奇的旅游体验;玻璃栈道开辟了新景点,丰富旅游资源;玻璃栈道可解决景区拥堵问题,增加环境承载力。
43、(10分)
特点:冬、春季空气质量较差,夏、秋季空气质量较好。(2分)
原因:夏季气温高,大气不稳定;夏季降水多于冬季;夏季植被茂盛,吸烟滞尘效果优于冬季;夏季燃煤量比冬季小,排放污染物少于冬季。(每点2分共8分)
内蒙古包头市九中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文综地理【解析】
【答案】1. B
【解析】
1. 由图示经纬度可知,该地位于南部非洲西海岸,是热带沙漠与热带草原气候过渡区;该地气温高,降水少,干湿季交替明显,雨季短暂,干旱的气候,水分蒸发旺盛;植物叶小利于减少叶片水分蒸发,多肉利于储存水分。选B正确。
2. 气温高、降水少时,植物为保存水分减少蒸发,会进入休眠状态;南半球与北半球季节相反,南半球1-2月是温度最高的时候,是植物的休眠期。选A正确。
3. 火烈鸟栖息于温热带盐湖水滨,涉行浅滩,以小虾、蛤蜊、昆虫、藻类等为食;沿海浅滩上聚集的上万只火烈鸟是以鱼为食的,说明该地鱼类资源丰富,利于觅食。选C正确。
4、【答案】D
【解析】古诗词描述的是山麓到山顶的地域分异规律,属于垂直地带性分异规律,A选项错误;山麓砂砾的形成与流水沉积作用有关,B选项错误;此处河流以冰雪融水为主,有少量山地降水,为内流河,多时令河,C选项错误;交通分布在地势低平的冲积平原,根据指北针,成东西走向,D选项正确。故答案选D项。
5.
【答案】D
【答案】6. C
【解析】试题分析:
6. 中央谷地位于内华达山与海岸山脉之间,是由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相碰撞挤压,地壳断裂陷落而成,所以C正确。
7. 图示西部地区为地中海式气候。中央谷地的西侧河流位于海岸山脉的东侧背风坡,冬夏季降水都较少,以冰雪融水为主要补给水源,径流季节变化大;中央谷地东侧的河流,夏季河流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冬季盛行西风迎风坡形成地形雨,冬夏径流差别小。
考点:地质构造
【答案】8. B
【解析】试题分析:
8. 读图结合选项分析,该省常住人口数量由2000 年的8235 万,减少到2010年的 8042 万,人口密度减小,但幅度不大,A对。图中显示城市人口比重大幅度增加,而自然增长率减小,断定城市人口增加并非依靠人口自然增长,B错。该省2010年人口自然增长率低,符合出生率低、死亡率低,C对。依据城市人口数量=常住人口数×城市人口比重,计算可得D错误。故选C。
9. 人口数量变化,一是人口自然增长状况,取决于人口自然增长率。二是人口机械增长,取决于人口迁移。该省人口自然增长率虽降低,但仍为正值,人口数量应增加。因此导致该省人口数量减少的主要原因,应为人口迁移。由于大量人口向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迁移,导致人口数量减少,故选B。
考点:影响人口数量的变化的因素
【名师点睛】影响人口增长的主要因素
(1)经济因素:经济因素对人口自然增长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它决定了人口的增殖条件和生存条件,通过改变人口的出生率和死亡率来影响人口的自然增率。经济发达或发展速度较快的地区,对人口具有一种吸引力和凝聚力,人口机械增长为正值;相反,经济落后或经济发展速度缓慢的地区,对人口会产生一种排斥力和离散力,人口机械增长一般为负值。
(2)文化因素 :这一因素更多地影响着人口的自然增长。
(3)医疗卫生因素 :医学的进步和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对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有着直接影响。
【答案】10. B
【解析】试题分析:
10. 从左图中可以看出,a、c区人口以住宅和工作为主,所以不适宜重点布局工业区。从右图中看出,b区位于市中心,布局重点在商业区、行政区;近郊人口最多,但布局密度不应最大。在中心城区增加设置,到中心城区的车辆增加,会增加交通压力。故选B。
11. 由材料和所学的知识,从图中看中心城区人口密度大,并没有出现中心城区萎缩的情况。北京城市化处于中期阶段,逆城市化不明显。北京市近郊区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郊区人口增加的主要原因是地价、交通变化使城区人口向郊区迁移,出现的是郊区城市化。故选D。
【考点定位】城市的功能分区、城市化进程及影响因素
【名师点睛】郊区城市化与逆城市化比较:
①从城市化进程来看,郊区城市化是发生在城市发展的加速阶段,而逆城市化则出现在城市发展的后期阶段。②从距离上看,郊区城市化是居民和企业迁往郊区,逆城市化是居民及工商业迁往离城市更远的农村或小城镇。③从城市自身发展上看,郊区城市化使城市面积扩大,人口增多,逆城市化使整个大城市人口减少。
12.
【答案】(1)西部敞开的半封闭地形,利于河谷形成地形雨,山地植被覆盖率高,河流水量丰富,落差大;北部高大山脉可抵御来自西伯利亚(北部)的干冷气流;南部高大山脉可阻止来自塔里木盆地(南部)的风沙入侵和夏季热浪侵袭
【解析】试题分析:
(1)地形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首先要明确自然环境的构成,主要从气候、植被、水文等角度分析。从气候来看,地势高低、坡向影响气温(海拔高,气温低,阳坡气温高,阴坡气温低)及降水(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西部敞开的半封闭地形,利于河谷形成地形雨。山地植被覆盖率高,河流水量丰富,地势起伏大,落差大。北部高大山脉可以阻挡来自西伯利亚的干冷气流,南部高大山脉可阻挡来自塔里木的风沙鸡夏季热浪侵袭。
(2)这里的阴阳脸现象主要是由于降水差异而形成的。北坡是阴坡,温度低,蒸发弱,湿度大,林木生长
旺盛;南坡是阳坡,温度高,蒸发强,水分少,只适合草甸生长,从而形成这里山脉的“阴阳脸”现象。
(3)塞里木湖位于北天山山脉西部,紧邻伊犁河谷地带,地处西风的迎风坡,有来自大西洋的水汽受地形
抬升形成较多降水,大气降水是湖泊的主要补给来源,由于受天山山脉的阻挡,伊犁河谷是大西洋的水汽
所能到达最东区域,所以赛里木湖被誉为“大西洋最后一滴眼泪”。
(4)成功引入高白鲑的地理条件主要从湖水的水量、水温、饵料、市场、政策等方面分析。赛里木湖水域
面积大,海拔高,水温较低;降水较少,光照充足,适合浮游生物的繁殖与生长,鱼类的饵料丰富,吸引
鱼类;湖区相对封闭,受外界影响较小,生长环境安全;人工引入的“食物链”敌害少,对高白鲑压力小;
其生长速度、成活率高,种群形成快,商业周期短;当地对淡水鱼市场需求量大;当地政府的政策支持。
【考点定位】地形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名师点睛:地形对气候的影响
(1)地势高低:根据对流层气温的变化规律,在同一纬度地带,地势越高,气温越低,降水在一定高度的范围内,是随高度的升高而增加,在达到最大降水高度后,随高度的升高降水减少。
(2)地形起伏:高耸的山脉往往成为低层空气流动运行的障碍,它可以阻滞北方的冷空气和南来的暖空气又可使气流的水份大大损耗,在山脉两侧高大的山脉往往成为气候的分界线。 例如中国的秦岭。
(3)地形分布:地形分布会改变某地的气温分布,也会使某种气候只局限分布于某一狭窄的区域。 例如北美洲西海岸温带海洋性气候只分布在沿岸狭长的地带,而西欧的温带海洋性气候能够分布到大陆内部,分布的面积广阔,就是与“西欧平原面积广,山脉呈东西走向、相间分布,从而有利于来自海洋的暖湿西风深入大陆内部”有关。
(4)地形类型:在同一纬度的地区,由于地形类型的不同,使得影响气候的因子也不同,从而形成不同的气候类型。例如那曲冬季是由于青藏高原地势高的影响而温度特别低,而同纬度长江中下游平原的南京市则温度较高,说明地形类型的差异对气候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5)山坡方向:山脉的迎风坡和背风坡的气温与降水有明显的差异,山地的迎风坡(指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在山脉的迎风坡,暖湿气流被迫抬升,容易成云致而。背风山坡因空气下沉,气温升高,降水就少)比背风坡多雨,向阳坡比背阳坡气温高。由于山坡方向对气候各要素发生显著影响,而且对气候也就产生重要影响 。例如我国的长白山就呈现出这种明显的现象。
13.
【答案】(1)该地区位于热带地区蒸发旺盛,海洋水汽较多;水汽经过沿岸寒流流经洋面受冷凝结成雾;副高下沉气流使得雾不易扩散
纳米比亚地广人稀,其西部沿海的纳米布沙漠,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干燥的沙漠之一,纳米比亚沿海浓雾多而不散的原因,可以从蒸发、水汽、洋流等方面回答。
纳米比亚沙漠腹地的辛巴族仍然保存着较原始的生活方式,终年不洗澡,也从不穿上衣,代之以用混合着黄油和香料的红土涂抹在身上、头发上,这样做的原因可以从抵御烈日暴晒、防止蚊虫叮咬等方面回答。
辛巴族人口的出生率很高,但目前人口仍然在锐减,主要原因可以从生存环境恶劣、粮食缺乏、医疗卫生条件差、人口的死亡率高等方面回答。
14. [旅游地理]
【答案】玻璃工艺和技术水平提高;玻璃栈道可全方位观景,视野更开阔;玻璃栈道具有刺激、惊险、猎奇的旅游体验;玻璃栈道开辟了新景点,丰富旅游资源;玻璃栈道可解决景区拥堵问题,增加环境承载力
【解析】旅游区玻璃栈道兴起的原因,可以从玻璃工艺、视野更开阔、丰富旅游资源、玻璃栈道可解决景区拥堵问题、增加环境承载力等方面回答。
15. [环境保护]
【答案】特点:冬、春季空气质量较差,夏、秋季空气质量较好。原因:夏季气温高,大气不稳定;夏季降水多于冬季;夏季植被茂盛,吸烟滞尘效果优于冬季;夏季燃煤量比冬季小,排放污染物少于冬季
【解析】由图示可以看到;该城市冬、春季污染重、空气质量较差,夏、秋季污染较轻、空气质量较好。
空气质量的季节变化原因与季节性气候特征有关:夏季气温高,对流较旺盛,大气不稳定;夏季降水多于冬季,对污染有降沉作用;夏季植被茂盛,吸烟滞尘效果优于冬季;夏季燃煤量比冬季小,排放污染物少于冬季。
本文标题:内蒙古包头市九中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文综地理试题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jx/jiexi/73147.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jx/jiexi/731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