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师网之地理试题解析
当前位置: > 地理教学 > 地理试题解析 > 宁夏银川九中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宁夏银川九中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时间:2017-11-05 18:55 来源:未知 作者:地理教师 责任编辑:地理教师
-------

2016年4月,黑龙江推出地方性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规定少数民族、边境城市人口等六种情形下可生育三胎。下图为1990-2015年黑龙江省少年儿童(0-14岁)和老年(65岁以上)人口比重变化图。完成1—2题。

宁夏银川九中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解析】

1.关于图中黑龙江省人口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A.2005年人口总数达到最大        B.人口老龄化状况有所增加

    C.乙线代表少年儿童人口比重       D.1990年人口自然增长较少

2.此条例可能给黑龙江省带来的主要影响是

A.马上将增加劳动力     B.缓解人口老龄化    C.减小人口容量   D.改变人口增长模式

某条城市地铁线穿越大河,途经的主要客流集散地。图2示意该地铁线各站点综合服务等级。据此完成3~5题。

宁夏银川九中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解析】

3.地铁站点综合服务等级的高低主要取决于

A.站点的用地面积  B.站点的信息化水平  C.周边的人流量  D.周边的环境质量

4. 根据所处区位和地铁站点综合服务等级,推测甲、乙、丙站点沿线区域为

A. 产业园区   B. 森林公园    C. 大型住宅区    D.中心商务区

5. 该城市空间形态的形成最有可能

A. 围绕多个核心向四周扩展  B. 沿河流呈条带状延展

C. 围绕一个核心向四周扩展 D. 沿交通线呈条带状延展

某种农作物生长期约2个月,前期(1个月)最适宜温度12~14 ℃,后期(1个月)最适宜温度15~18 ℃。

下图是种植该作物的甲、乙两地气候资料,根据所给材料回答6~7题。

宁夏银川九中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解析】

6.该作物在甲地的最佳收获月份

A.3月    B.11月   C.8月    D. 4月

7.与甲地相比,乙地种植该作物

A.水源丰富  B.上市较迟  C.离市场近  D.病虫害多

进入21世纪,世界各国更加重视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2014~2016年全球风电年新增装机将保持10%以上的增速。下图是全球风电装机容量和发电成本变化图和某区域风能资源分布图。据此回答8~9题。

宁夏银川九中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解析】

8.下面有关全球风电装机容量的变化特点及原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风电技术进步,使发电成本下降,加快了风电开发

B.矿物能源逐渐枯竭,能源需求增大,供需矛盾加剧,推动风电发展

C.全球风电装机容量呈匀速下降趋势

D.风能是清洁能源,开发风能资源,可以减轻环境污染和破坏

9.右图中甲地建设风力发电基地的有利条件是

①风力大,处于风能资源丰富区 ②靠近国界线 ③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 ④国家政策支持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③  D.①②③④

某日,小明在互联网上看到世界各地好友当天发来的信息:

甲:温暖的海风夹着即将到来的夏天的味道扑面而来。

乙:冬季临近,金黄的落叶铺满了一地。

丙:又一次入秋失败了,这还是我四季分明的家乡吗?

丁:又是黑夜漫长的季节,向北望去,小城上空的极光如彩色帷幕般挂在夜空。

据此完成10-11题。

10. 以上四人所在地从北到南的排列顺序是

A. 甲乙丙丁     B.丁乙丙甲    C.甲丙乙丁     D. 丁丙甲乙

11.当天可能是

A.4月28日     B.11月2日      C.9月2日      D. 6月28日

第II卷

二、非选择题:共160分。第36~4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43~45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36.(24分)阅读下列图文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4年7月,驴友骑自行车从四川泸定(海拔1 370米)出发,去位于青藏高原上的西藏拉萨(海拔3 600~3 700米)旅行。下图中,图a是途中经过的米拉山口,图b为他们骑行途中所拍峡谷景观。

宁夏银川九中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解析】

材料二 西宁地区有一首歌谣:“古城气候总无常,一日须携四季装。山下百花山上雪,日愁暴雨夜愁霜”。驴友说此次骑行途中经历了春夏秋冬四季变化。

(1) 从外力作用角度分析图b中河谷特征及其成因。(6分)

(2) 结合材料,驴友说此次旅行经历了“春夏秋冬”,试分析原因。(6分)

(3) 分析图b中村落多沿河谷分布,且距河流水面有一定高度的原因。(8分)

(4)根据照片推测驴友此次旅行途中可能遇到的困难有哪些?(4分)

【答案】:(1)呈“V”型谷(2分) 图示为山区的河谷,地势陡峭,起伏大;河流流速急,下切侵蚀强烈;所以河谷深而窄,谷壁陡峭,呈“V”型谷。(4分) 

(2) 7月份为夏季,出发地海拔低,约1 370米,是亚热带植被。(2分)从泸定到青藏高原,沿途经过米拉山口,海拔5 013米,是寒带植被。(2分)高差悬殊,水热差异明显。在不同海拔高度有不同的自然景观,因此旅行途中犹如经历了四季的变化。(2分)

(3)青藏高原,海拔高,气温低,河谷地势较低,热量较丰富。地势较平坦。河谷地带水源充足。土壤比较肥沃。有一定高度是为了洪水期不被淹没。(任答四点即可,共8分)

(4)海拔较高,可能出现高原反应;路途艰辛,自行车出现故障;聚落间距离远,补给困难。(任答两点,回答合理即可,共4分)

37.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22分)

剑麻是一种热带经济作物,剑麻纤维韧性强,耐海水腐蚀,是制作船用缆绳、汽车内衬、光缆衬料等的上乘材料。非洲坦桑尼亚曾是世界最重要的剑麻生产国,被称为“剑麻王国”。自1999年,中国某公司在坦桑尼亚的基洛萨(位置见图5)附近投资兴建剑麻农场,并建设配套加工厂,所产剑麻纤维主要销往我国。该农场一期种植1000多公顷,雇佣当地长期和临时工超过1000人,预计2020年种植面积达3000公顷,年产剑麻纤维1万吨。该公司还帮助当地修建学校、卫生所等。

宁夏银川九中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解析】

(1)说明剑麻收割后需要及时加工的原因。(4分)

(2)简述当地从中国公司兴建剑麻农场中获得的利益。(6分)

(3)根据剑麻生长的气候条件和用途,说明我国国内剑麻纤维产需矛盾较大的原因。(8分)

(4)据图指出与其他地区相比,中国公司在基洛萨附近兴建剑麻农场的有利条件。(4分)

【答案】

(1)在热带气候条件下,收割的剑麻极易腐烂、变质,影响纤维质量。

(2)增加就业,增加税收,促进基础(民生)设施建设和经济发展

(3)剑麻纤维生产:我国热带地区面积小,用于种植剑麻的土地较少,产量低;我国热带地区纬度较高,气候季节差异大,种植的剑麻质量较差。

剑麻纤维需求:我国船舶、汽车制造等规模大,对剑麻纤维需求量大。

(4)离沿海(首都、港口)较近,临铁路(便于剑麻纤维运输),临河流。

【解析】

(1)本题主要考查剑麻要及时加工的原因。主要从剑麻的特点和区域气候的特点进行分析。由材料可知,

剑麻生长在热带,温度高,降水多;刚割下来的剑麻叶片的水分含量大,如果不及时加工,则非常容易腐烂,从而会破坏纤维的质量,进而影响品质。

(2)本题主要考查剑麻农场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可以从材料中获取相关信息,从“雇佣当地长期和临时工超过1000人”可知能够为该地提供长期和短期的就业机会,从而促进当地居民的经济收入;从“帮助当地修建学校、卫生所”可知,能够促进当地基础设施的建设,从而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

(3)本题主要考查了我国国内剑麻纤维产需的矛盾,要结合提干要求从气候条件和用途来分析。由材料可知,剑麻属于热带经济作物,而我国热带面积较小,因此产地范围较小,产量较低;我国经济发展较快,剑麻纤维的利用领域较大,需求量大,因袭供需矛盾突出。

(4)本题主要考查农场兴建的区位因素。要结合图示信息从区域交通、土地、劳动力等方面进行分析。读图分析可知,基洛萨是距离首都有一段距离的小镇,该区域劳动力充足且廉价;适合种植剑麻的土地面积广大且价格较低;有铁路经过,交通便利;通过铁路连接首都与港口,对外交通便利,靠近河流,水源充足。

43.[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10分)

负地形是指从地面向下发育的地形,发育程度越高,高差越大,重庆武陵地处乌江东南缘,其喀斯特景观以负地形(峡谷、溶洞、竖井等)高度发育著称,200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

  请指出武陵喀斯特景观特点对旅游活动的不利影响,并提出应对措施。

【答案】

不利影响:负地形发育,旅游线路高差大,交通困难,安全隐患多。

措施:控制人、车流量;增设电梯等设备;增加安全防护设施;设置安全警示牌;增加安全疏导人员。

【解析】措施主要针对武隆喀斯特地貌对旅游活动的不利影响进行分析。大力发展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交通通达度;在交通运输线路布局和规划时,应充分注意地质条件的影响,通过工程措施加以防范;在旅游过程中对游客要进行安全教育,加强安全防护措施,增加安全疏导人员。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马拉开波湖是委内瑞拉重要的“石油湖”,湖区有7 000多口油井,为了方便大吨位油轮驶入,20世纪60年代人们将连接外海的水道拓宽、挖深。马拉开波市等湖区周边城市积极发展炼油工业。

宁夏银川九中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解析】

20世纪60年代以来,马拉开波湖的水质逐渐变差,湖区生态环境恶化。试分析其水质变化原因并提出综合治理的措施。

【答案】
原因:开挖出海航道,海水倒灌湖区,湖水变咸;湖区周边城市生活污水排入;油井开采过程中出现的油污;炼油工业排放污水;石油运输中的石油泄漏等(每个要点 2 分,答对其中三点得 6 分,答案合理可酌情给分)

治理:将湖区炼油工业和原油装载点外移;完善污水处理设施(建立污水处理厂);提高采油、炼油技术,
减少污水排放。(每个要点 2 分,答对其中两点得 4 分,答案合理可酌情给分)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材料分析,马拉开波湖拓宽、挖深出海航,道海水倒灌湖区,导致湖水变咸。湖区周边城市生活污水排入,油井开采过程中出现的油污,炼油工业排放污水,石油运输中的石油泄漏,等导致污水排放量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水质变差,生态环境恶化。针对湖区水质变差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治理措施。将湖区炼油工业和原油装载点外移。完善污水处理设施,如建立污水厂。提高采油、炼油技术,减少污水排放等。

考点:区域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治理措施

 

银川九中2018届高三摸底考试文科综合参考答案(地理)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答案

B

B

C

D

A

D

B

C

B

B

B

二、综合题:36、答案:(1)呈“V”型谷(2分) 图示为山区的河谷,地势陡峭,起伏大;河流流速急,下切侵蚀强烈;所以河谷深而窄,谷壁陡峭,呈“V”型谷。(4分) (2) 7月份为夏季,出发地海拔低,约1 370米,是亚热带植被。(2分)从泸定到青藏高原,沿途经过米拉山口,海拔5 013米,是寒带植被。(2分)高差悬殊,水热差异明显。在不同海拔高度有不同的自然景观,因此旅行途中犹如经历了四季的变化。(2分)

(3)青藏高原,海拔高,气温低,河谷地势较低,热量较丰富。地势较平坦。河谷地带水源充足。土壤比较肥沃。有一定高度是为了洪水期不被淹没。(任答四点即可,共8分)

(4)海拔较高,可能出现高原反应;路途艰辛,自行车出现故障;聚落间距离远,补给困难。(任答两点,回答合理即可,共4分)

37、【答案】

(1)在热带气候条件下,收割的剑麻极易腐烂、变质,影响纤维质量。

剑麻纤维需求:我国船舶、汽车制造等规模大,对剑麻纤维需求量大。

(2)增加就业,增加税收,促进基础(民生)设施建设和经济发展

(3)剑麻纤维生产:我国热带地区面积小,用于种植剑麻的土地较少,产量低;我国热带地区纬度较高,气候季节差异大,种植的剑麻质量较差。

(4)离沿海(首都、港口)较近,临铁路(便于剑麻纤维运输),临河流。

三、选做题:

43.影响:交通不便;安全性低;

措施:加强索道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安全教育,提高安全意识;加强旅游景区管理;加固陡坡;合理规划景区。

44、答案:原因:开挖出海航道,海水倒灌湖区,湖水变咸;湖区周边城市生活污水排入;油井开采过程中出现的油污;炼油工业排放污水;石油运输中的石油泄漏等。(每个要点2分,答对其中三点得6分,答案合理可酌情给分)

治理:将湖区炼油工业和原油装载点外移;完善污水处理设施(建立污水处理厂);提高采油、炼油技术,减少污水排放。(每个要点2分,答对其中两点得4分,答案合理可酌情给分)


  本文标题:宁夏银川九中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jx/jiexi/72708.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jx/jiexi/72708.html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
    欢迎你对宁夏银川九中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本站地址:http://www.dljs.net
    评价: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输入验证码,选匿名即可发表)
    关于宁夏银川九中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的最新评论 >>>查看详细评论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