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晓同学在《 我的家乡》 作文中这样写道:“四月的早晨,一望无尽的田野,绿油油的稻苗在清风中起舞,桑林丛中不时传来姑娘们的笑语歌声。船儿在密如蛛网的河流穿梭摇过,鱼儿在水面上跳跃。塘边上蔗苗茁壮,果树花香,一派春意盎然之景。”完成下面小题。
1.田晓的家乡位于下列哪个地区(
A. 黄淮海平原
2.该地的气候类型和耕作土壤分别是(
A. 温带季风气候、黄土
C. 亚热带季风气候、红壤
下图是我国中西部某地产业链结构图,完成下列各题。
3.促使该地产业链成型的主导因素是( )
A. 市场
C. 原料
4.近年来,该地煤炭输出比重降低而电力输出比重提升,其带来的积极影响有( )
A. 发展新兴产业,优化产业结构
C. 降低大气污染,改善生态环境
5.山西省是我国重要的煤炭基地,也是世界最大的煤炭基地之一。合理开发和利用煤炭资源直接影响到山西省乃至全国的可持续发展。对山西省成为我国重要煤炭能源基地的条件,描述正确的是 ( )
A. 煤炭资源丰富,但开采条件一般
C. 地处我国西北地区,交通条件较差
我国科技人员在横断山脉某峡谷地区进行了山地水土流失研究,得出下表数据(表1)。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6.根据表格数据可知:(
A. 降雨量相同时,人工林地的径流量大于非林地
B. 降雨量相同时,人工林地的土壤侵蚀量大于非林地
C. 径流量与降雨量具有反比例的关系
D. 径流量与降雨量具有正相关的关系
7.图表资料反映了森林具有的功能是:(
A. 防风固沙,保护农田
C. 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读图,左半部分是某地贫困和生态环境恶化循环图,右半部分是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良性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8.图中①~②代表的含义分别是(
A. 开垦土地、单产增加
B. 科学种田、提高单产
C. 退耕还林、耕地减少
D. 毁林开荒、水土流失
9.图中①、②之间的关系,反映了地理环境的特点是(
A. 整体性
C. 多样性
10.③是摆脱恶性循环、形成良性发展的关键,它应当是(
A. 大力发展粮食生产
沙草产业:在荒漠半荒漠地区种植沙生植物,改善生态,并对沙生植物进行深加工,获得经济收益的产业。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1.沙草产业在我国哪些地区发展前景广阔(
A. 青藏高原地区
B. 西北地区
C. 华南地区
D. 东部沿海地区
12.沙草产业实现了荒漠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的良性循环,其中最关键的环节是(
A. 深加工
C. 光照条件
陕西榆林市是我国国家级能源化工基地,经济结构以重化工业为主。回答下面小题。
13.榆林市成为我国国家级能源化工基地的优势条件有( )
①煤、气、盐资源丰富 ②水陆交通便利 ③市场广阔④科技力量雄厚 ⑤国家政策支持
A. ①②③
14.榆林市发展重化工业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可能有( )
①改变地表形态,减缓水土流失 ②加剧大气污染,雾霾天气增多 ③增加能源输出,消除贫困现象 ④完善基础设施,促进城市发展
A. ①②
读我国塔里木盆地荒漠化发展地区分布示意图(阴影部分表示荒漠化发展地区),回答下面小题。
15.塔里木盆地荒漠化发展地区主要分布在(
①盆地边缘地区
A. ①②
16.近几十年来,该地区荒漠化速度加快的主要原因是(
A. 气候干旱,降水稀少
C. 人类不合理的生产活动
17.在图示地区铁路沿线设置草方格沙障,其主要生态功能是(
① 截留水分 ② 改变气候类型 ③ 削弱风力 ④ 改变植被类型
A. ①②
阅读下列文字资料,回答下面小题。
南加利福尼亚拥有万顷良田、星罗棋布的地下灌溉网络,这是现代科技在沙漠地区创造的一个神话,用科学的水利设施把沙漠变成世界上最重要的农业区,仅加州的农产品就稳占世界农产品市场的37%。米德湖位于内华达和亚利桑纳州交界处的高山峡谷,由胡佛水坝拦腰截断科罗拉多河形成,它不仅为美国西南的城市提供了用水,还为美国150万英亩荒漠和墨西哥50万英亩农田提供了农业灌溉水源。
18.造成南加利福尼亚沙漠广布的主要原因是(
A. 地处副热带大陆西岸,受副高的影响降水少
B. 落基山阻挡了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山间盆地干旱少雨
C. 沿岸加利福尼亚寒流是形成沙漠的最主要原因
D. 大规模的农业生产,破坏了原来的生态系统,使土地沙化
19.使南加利福尼亚成为美国的著名农业区是解决了当地自然条件中最不利的(
A. 光照条件
20.在开发和利用当地的灌溉水源中,最容易衍生出现的环境问题是(
A. 地下水位下降
读东北地区局部图 , 并回答下面小题。
21.开垦P平原首先应该(
A. 引入灌溉水源
B. 增加土壤肥力
C. 平整土地
D. 排水.
22.国家在P平原兴建了许多大规模机械化农场,从事商品粮生产。但在这里生产粮食,不利的自然条件主要是(
A. 热量条件
C. 降水条件
23.目前国家决定停止在P平原开垦荒地,同时建立自然保护区,其主要保护对象是(
A. 天然林
《国土资源“十一五”规划纲要》指出:要建成“数字中国”地理空间框架,初步形成“天上看、地上查、网上管”的国土资源管理运行体系。由此可见3S技术将在今后国土整治中发挥重要作用。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2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GIS技术是地图的延伸 ②RS技术是地图的延伸 ③GPS技术可以为用户提供精确的三维坐标 ④GPS技术可分别处理RS技术和GIS技术提供的图像和数据
A. ①②
25.遥感技术可应用的领域有
①人口普查 ②森林火灾监测 ③矿产资源勘探
A. ①②
26.下面图甲是我国荒漠化较为严重的地区分布图,图乙是图甲中A区域的局部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从图甲可以看出,我国荒漠化较严重的地区,主要分布在我国__________________地区,该地区荒漠化较快的人为原因有哪些? (写三点)
(2)图甲中箭头表示荒漠化区的扩展方向主要是____________,这种现象的出现,使得华北地区出现______________(天气现象)的频率增加。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扩展趋势?(写二点)
(3)从总趋势看,图乙所示南部地区河流自________向________流,该地区河流多流程短小的原因是沿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在A地区的绿洲地带应采取怎样的具体治理措施?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综合题
27.根据中央的战略部署,江苏省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确立了对口支援关系。(14分)
材料一
材料二 下图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江苏省三次产业结构比例统计图。
(1)试比较新疆和江苏两省区的自然特征。
(2)比较两省区三次产业比例的差异。
(3)简述江苏和新疆相互协作对两省区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各写两点)。
对新疆的影响:
对江苏的影晌:
28.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该图是
(2)大同是我国传统的煤炭工业区。煤炭外运至秦皇岛的铁路干线是线___
(3)大同是我国传统的煤炭工业区,该地大量使用煤炭产生SO2,从减少SO2排放的角度提出该工业区的综合整治措施(至少四点)。
29.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大小兴安岭经过近60年高强度开发,可采成过熟林蓄积量由开发初期的7.8亿立方米下降到2007年的6 600万立方米,整体生态功能退化严重。
材料2:自2008年8月以来,围绕林区可持续发展,大兴安岭地区采取多种措施,从实施生态教育、资源管理、防火安全等生态战略上入手,全力保护森林资源。
(1)森林火灾是导致大兴安岭地区森林资源破坏的原因之一,大兴安岭的森林火灾多发生于春季,原因为春季干旱、降水少、多大风天气,监测森林火灾的技术手段为 。
(2)除森林火灾外,导致东北地区森林资源破坏的原因还可能包括哪些方面?
(3)大面积天然森林破坏给当地带来的环境问题有哪些?
(4)大兴安岭地区要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应采取哪些措施?
参考答案
1.C
2.D
【来源】【百强校】2015-2016学年海南省文昌中学文高二上期中地理试卷(带解析)
【解析】试题分析:
1.根据材料,田晓的家乡有无尽的稻田,密如的河流,说明该地可能是江南的水乡。 黄淮海平原、东北平原 降水少,河网密度小,A、B错。渭河平原是缺少地区,不适宜种植水稻,D错。珠江三角洲是亚热带季风气候,符合条件,C对。
2.结合前面分析,该地分布在珠江三角洲,气候类型是亚热带季风气候,耕作土壤是水稻土,D对。温带季风气候,黄土分布区是华北平原,A错。温带季风气候、黑钙土分布区是东北平原,B错。 红壤不是耕作土壤,C错。
【考点定位】不同区域景观差异,区域气候类型、土壤,植被的关系。
3.C
4.B
【解析】试题分析:
3.图中显示产业链的中心环节是煤炭开采,同时利用煤炭作为原料发展焦化、液化等产业链,利用煤炭作为能源发展炼铁、发电等产业链,故该地产业链成型的主导因素是原料。选C项。
4.该地煤炭输出比重降低而电力输出比重提升,,变煤炭输出为电力输出,延长了煤炭开采的产业链,提高了煤炭加工的附加值,降低了运输成本,经济效益显著提高,同时也减轻了运输带来的交通压力。故正确答案为B。
【考点定位】影响工业区位因素,区域工业的发展。
5.B
【来源】[中学联盟]广西省宾阳县宾阳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9月月考地理试题
【解析】山西位于我国华北地区,煤炭资源丰富,储量大,品种全,易开采。A、C错。山西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一般,开发煤炭资源的劣势是资金不足,技术水平低,水资源短缺,交通不便。D错。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能源需求日益增多,为山西煤炭资源提供了市场,但因大量使用煤炭资源已经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尤其大气污染,降低煤炭在能源消费构成中的比重,是大势所趋。B正确。故答案选B项。
点睛:能源基地建设:
(1)扩大煤炭开采量:
(2)提高晋煤外运能力,形成铁路运输为主、公路运输为辅的煤炭外运路网体系
(3)加强煤炭的加工转换。
6.D
7.C
【来源】[中学联盟]广西省宾阳县宾阳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9月月考地理试题
【解析】
6.本题考查资料分析能力(生态环境问题)。结合资料反映,降水量多则径流量大;径流量大则土壤侵蚀量大;但当降水量相同时,有人工林地覆盖的地表土壤侵蚀量要比非林地土壤侵蚀量要小得多。故D项正确。
7.该数据反映了有森林覆盖和没有森林覆盖条件下的土壤侵蚀比较,即反映森林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功能。故答案选C项。
8.D
9.A
10.B
【来源】2011-2012学年山东泰安宁阳二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带解析)
【解析】本题考查可持续发展和自然环境的整体性。
8.根据图示的因果关系,判断①②的生产环节。
9.①②之间的关系反映自然环境的一个要素发生变化,影响其他要素的变化,即整体性特征。
10.改变生产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应从调整产业结构入手。
11.B
12.D
【来源】[中学联盟]广西省宾阳县宾阳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9月月考地理试题
【解析】
11.读图分析可知,沙草产业主要是利用沙生植物作为原料,进行深加工、获得经济效益的产业,因此看来,沙草产业发展需要的大量的原料,因此需要接近原料产地。我国西北地区,主要以干旱和半干旱地区为主,适合沙草植被的种植,因此原料丰富,沙草产业前景广阔,故答案选B项。
12.读图分析可知,通过技术,增加沙草植被的覆盖率,一方面可以起到防止沙漠化,恢复生态的作用,同时能够通过技术的投入,加大沙生植物的深加工,从而获得经济效益,因此实现荒漠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的良性循环关键在于技术的投入,故答案选D
13.C
14.D
【来源】2015届福建省长汀县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地理试卷(带解析)
【解析】试题分析:
13.榆林市位于陕西省北部,水运并不便利,科技力量较薄弱,其优势条件是煤、气、盐资源丰富,市场广阔和国家政策支持。
14.重化工业属于对大气有污染的工业,可能会加剧大气污染,导致雾霾天气增多;发展工业,可完善基础设施,促进城市发展,发展重化工业不能减缓水土流失,需要消耗能源,增加能源输出。
考点:能源资源的开发
15.D
16.C
17.D
【来源】[中学联盟]广西省宾阳县宾阳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9月月考地理试题
【解析】
15.从图中可以看出,荒漠化主要发生在塔里木盆地的边缘地区,该处位于山麓地带,地势平坦,且由来自山地的冰雪融水,因此易形成绿洲,人口较多,用水量大,易导致荒漠化的发展,因此①④正确,故答案选D项。
16.荒漠化速度加快的主要原因是人为原因,人类不合理的生产活动如随着人口增加,需水量加大,是造成该地区荒漠化速度加快的主要原因。故答案选C项。
17.草方格沙障是利用作物秸秆固沙的工程措施,改变地表状况增加摩擦力从而削弱风力,干草也可以截留水分。故①③正确,故答案选D项。
点睛:草方格沙障的作用:
一方面可以增加地表粗糙度。削减风力;另一方面能截留水分,提高沙层含水量,有利于固沙植物的存活。
18.A
19.B
20.B
【来源】2011-2012学年河北省魏县一中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带解析)
【解析】本题考查美国。
18.南加利福尼亚沙漠分布于北回归线附近的大陆西岸,由于终年受副热带高压或信风带的控制而形成热带沙漠气候。
19.由于当地是沙漠地区,故农业生产最大的不利条件是水源不足。
20.灌溉农业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不合理灌溉而出现土地盐碱化。
21.D
22.A
23.C
【来源】【百强校】2016-2017学年甘肃兰州第一中学高二上期中考试地理试卷(带解析)
【解析】本题结合具体区域分析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因素的能力。
21.通过图中所示区域以及河流、沼泽、纬度等信息,确定该平原为东北平原,从图例中可以看出,该平原上多为沼泽地,所以平原的主要限制性因素是水。
22.结合上题分析,该地区为东北平原,故影响粮食生产的不利自然条件主要是纬度高,热量不足。
23.主要从图中知道P平原是以沼泽为主,所以可以排除其他三个答案。
24.B
25.C
【来源】2012-2013学年福建晋江市季延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带解析)
【解析】试题分析:
24.本题考查GIS技术与GPS技术的应用。由于地理信息系统具有地理信息获取、分析、模拟、图形表达等功能,在现代生产和生活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GIS技术是地图的延伸,凡是用到地图或需要处理地理空间数据的领域,都可以借助GIS技术,其应用十分广泛。全球定位系统(GPS)是指利用卫星在全球范围内实时进行导航和定位的系统。GPS为用户提供高精度、全天候、连续实时的三维定位和导航信息。
25.本题考查遥感技术可应用的领域。遥感现已广泛应用于陆地水资源调查、土地资源调查、植被调查、地质调查、城市遥感调查、海洋资源调查、测绘、考古调查、环境监测、规划管理等活动,并为地理信息系统提供大量的数据和图像。
考点:本题考查地理信息技术的含义与应用。
点评:本题难度居中,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3S技术手段的应用与选取。
【方法技巧】3S技术手段的选取:
由于3S技术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因此在选取某一技术时应认清三者的概念及相互关系。
具体选择时应把握其本质区别:遥感(RS)是人的视力的延伸,它是侧重于收集信息的感知手段,通过飞机或卫星上携带的传感器接收地物辐射或反射的电磁波来获得信息,并经过简单处理后获得资料,如航片、卫星云图等,因此遥感本质上是“看”的过程。而地理信息系统(GIS)是在一定的数据源的基础上进行分析、对比、计算,得出有益于人类生产生活的结论,它侧重于“分析、计算”,相当于“想、算”的人的活动。例如,气象卫星在高空收集到云系等信息情况并传输到地面,这是RS技术的应用;而将卫星云图与地面上实测到的气温、湿度、风向等信息(统称为数据源)经过计算、分析、处理,得出天气情况的预测则是GIS技术的应用。GPS相对应用途径单一,即定位并通过多次定位计算速度等,它的最大特点是工作对象是一个“点”或“多个点”,明显区别于RS与GIS技术的工作对象——“面”。在做3S技术中选取适当手段之类的题目时,首先看其工作对象是“点”还是“面”,是“点”则选用GPS,如导航、珠峰高度测量等,如果是“面”则需看突出监测方面还是需处理计算才能得出结果,如要监测森林火灾则应选用RS技术,要在某城市选取大型商业中心区位应选用GIS技术。同时,一项工作往往可能在某次使用的是一种技术,而另一次则使用了另一种技术,甚至是同时使用了多种技术,因此,要认真审清题目,提炼题目中提供的信息,如“某山区森林火灾发生后,扑救工作动用了卫星监测定位,并运用计算机软件对火势情况进行了分析和预报”这一事件中,使用卫星监测是RS技术的应用,卫星定位则是GPS技术的应用,计算机处理预报信息则是GIS技术的应用。
26.(1)西北(干旱、半干旱)
(2)向东、向南
(3)南
(4)控制人口数量增长;合理利用水资源;退耕还草;大力发展节水农业;禁止滥砍乱伐,保护植被
【来源】[中学联盟]广西省宾阳县宾阳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9月月考地理试题
【解析】本题考查了荒漠化的防治、区域可持续发展。
(1)中国荒漠化严重地区主要分布在距海较远的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因为该区西部、北部是中国主要的原生沙漠分布区,生态环境脆弱,而随着人口压力加大,过度的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如过度樵采等)导致该地区荒漠化发展极快。
(2)受西北风的影响,沙尘区向东、向南扩展,并影响到华北地区,出现了严重的沙尘暴天气。
(3)受地形地势的影响,图中南部地区河流自南向北流,主要补给水源是高山冰雪融水,多为内流河,流量较小,且流向沙漠地区,沿途蒸发,下渗强烈,加上农业取水,使其流量急剧减少,甚至中途消失。
(4)荒漠化的治理应该因地制宜,在干旱的绿洲地带采取生物与工程措施相结合是行之有效的做法。但从本因来看,控制人口增长、合理用水也是必须的。
点睛:荒漠化的防治的主要措施:1、合理利用水资源;2、采取综合措施,多途径解决农牧区的能源问题;3、调节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4、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林体系;5、控制人口增长。
27.(1)
(2)第一产业所占比重新疆大于江苏;第二、三产业比重江苏大于新疆。
(3)对新疆的影响:获得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有利于产业升级;促进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对江苏的影响:缓解资源紧张局面;扩大市场。
【来源】[中学联盟]广西省宾阳县宾阳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9月月考地理试题
【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差异和区域合作。
(1)结合图1和图2,可以清楚地比较两省区的地形、河流、矿产资源的不同特征。新疆地处内陆,气温冷热变化剧烈,年降水量表现出由东向西逐渐减少的态势,属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区。地形特征为三山夹两盆,三山指阿尔泰山、天山、昆仑山,两盆为准噶尔盆地和塔里木盆地。新疆矿产资源甚为丰富,比如白云鄂博的稀土矿、金昌的镍矿、石嘴山和石炭井的优质煤、克拉玛依和南疆的石油、伊敏河和霍林河的褐煤,都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江苏省降水丰富,河流多、水量大,是有名的水乡。
(2)由材料二,分析两省区的三次产业比例的差异。两省产业比例的差异明显。读图可判断,新疆第一产业大于江苏,第二、三产业比重江苏大于新疆。
(3)江苏和新疆两省相互协作,新疆有丰富的资源,但产业结构不合理,资金不足,技术落后,而江苏经济发达,资金雄厚,技术先进,通过合作,使新疆获得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实现产业升级,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江苏则获得新疆资源,缓解资源紧张状况,扩大市场。
28.(1)山西
(2)③
(3)措施:①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
②调整产业布局,搬迁污染企业,减少局地污染物排放;
③发展清洁能源,调整能源消费结构;
④发展新技术(清洁生产、清洁燃烧等技术);
⑤回收利用废弃物,提高煤炭综合利用率。
【来源】[中学联盟]广西省宾阳县宾阳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9月月考地理试题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区域能源、矿产资源的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1)读图分析可知,该省为山西省,山西省所处地形区为黄土高原。山西省东部的太行山为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的分界线,太原属于温带季风气候,但是离海较远,大陆性较强,气温年较差大。
(2)大同到秦皇岛的运煤路线为大秦线,编号为③。
(3)一方面,通过发展生产技术、调整产业结构等方式,减少煤炭资源的使用;另一方面,通过回收利用废弃物和搬迁污染等方式,减轻污染物对环境的不利影响。
29.(1) 遥感技术
(2)采育失调;毁林开荒;乱砍滥伐;居民烧柴;不合理的采伐方式等。(答出三点即可)
(3)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加剧;水旱灾害频繁发生等;珍稀动植物资源濒临灭绝,物种减少。(答出三点即可)
(4)合理采伐,实现采育平衡;对木材深加工,提高其附加值;发展绿色食品、医药和特色养殖业;培育和发展森林生态旅游业;改善能源结构,减少对林地的压力;加强林区建设与管理。(答案合理即可)
【来源】[中学联盟]广西省宾阳县宾阳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9月月考地理试题
【解析】本题以大兴安岭地区林业的可持续发展为背景,考查森林资源破坏的原因、带来的危害及应采取的合理措施。
(4)要促进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既要保障林业资源的不断更新,又要想方设法提高林区人们的经济收入,以便更好的保护森林资源。
点睛:一、森林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意义:
森林是地球之肺,是自然界的绿色宝库,是生态平衡的支柱,它具有重大作用:1 涵养水源,阻止水土流失;2、 调节气候,大面积森林可改变空气流通情况;3、 防风、防沙,茂密森林的巨大树冠和树身能阻挡大风,降低风速;4、 消除污染,净化环境;5、 保护物种,防止洪水泛滥等等。
二、大面积天然森林破坏给当地带来的环境问题:
(1)水土流失加剧;
(2)物种灭绝,生物多样性受损;
(3)森林涵养水源能力下降,容易发生旱涝灾害;
(4)还可能导致气候变干。
本文标题:广西省宾阳县宾阳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9月月考地理试题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jx/jiexi/72607.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jx/jiexi/726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