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北京时间2016年1月18日电,我国火星探测项目正在立项,有望实现“绕、落、巡”的三阶段探测任务。回答1—2题。
1.按距离太阳远近,与火星轨道相邻的两大行星分别是
A.金星
C.金星
2.与地球相比,火星没有生命体存在的原因是
A.没有适合生物生存的液态水 B.没有坚硬的表面
C.距离太阳近,表面温度较高 D.体积和质量很小
读火山景观图和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图,完成3—4题。

3.从火山口喷发出的岩浆,一般来源于
A.①层 B.②层
4.下列关于地球内部圈层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层为地表岩石圈 B.②层只能纵波通过
C.③层最可能为液态 D.④层的压力比较小
下图是地球表面自转线速度等值线分布图。读图回答5—6题。

5.图示区域大部分位于
A.北半球中纬度
6.图中a、b两点纬度相同,但地球自转的线速度明显不同,原因是(
A.a点地势高,自转线速度大 B.b点地势低,自转线速度大
C.a点地势低,自转线速度大 D.b点地势高,自转线速度大
甘德国际机场(下图)曾是世界上最繁忙的航空枢纽之一,当时几乎所有横跨北大西洋的航班都要经停该机场补充燃料。如今,横跨北大西洋的航班不再需要经停此地。据此完成下题。

7.一架从甘德机场起飞的飞机以650千米/时的速度飞行,1小时后该飞机的纬度位置可能为( )
A.53°N
读台湾地形和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图(左图)和沿北回归线某要素变化示意图(右图),回答8—9题。

8.台湾岛年太阳辐射总量大致由西南部向东北部递减的主要原因是
A.洋流、海陆位置 B.地形、季风
C.纬度位置、天气状况 D.副热带高气压带的移动、台风
9.沿北回归线某要素变化示意图中,反映光照情况的曲线是
A.① B.② C.③ D.④
读下图,完成第10-11题。

10.图示区域内最大高差可能为( )
A.50米
11.图中①②③④附近河水流速最快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2.飞机降落时,晨昏线的位置应该是下列四图中的( )

13.飞机从罗马(东一区)起飞的时间是当地时间( )
A.星期日的16:10 B.星期一的12:10
14.该地可能位于( )
A.亚马孙河河口附近 B.地中海沿岸
15.6月份该地看到的日出和日落方向分别为( )
A.正东、正西 西北
读日本山河分布图,完成16~17题。

16.日本多山且河流众多,其河流特征为( )
A.径流量大,利于航运
C.径流量季节变化明显,冬季断流
17.日本IT产业集中在甲岛,故甲岛被称为“硅岛”,其原因是该岛( )
①环境洁净 ②海运便利 ③高速公路发达 ④劳动力丰富 ⑤科技发达
A.①②③ B.①③⑤
读图,回答18~19题。

18.关于该国各地区气候类型的分析正确的是( )
A.①温带季风气候 B.②热带雨林气候
C.③热带沙漠气候 D.⑤温带海洋性气候
19.有关该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世界上最大的牛肉出口国
C.该国首都是最大的城市
20.下列关于俄罗斯的叙述,正确的有( )
①地形以乌拉尔山为界,西部是平原,东部是高原和山地 ②是世界上亚寒带针叶林分布最广的国家 ③气候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沙漠广布 ④矿产资源丰富,是世界上少数几个能源能够自给的国家之一
A.①② B.①③
如图为美国本土农业灌溉抽水量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题。

21.甲处灌溉抽水量最大的季节是( )
A.春
22.下面四幅图表示的热力环流中,错误的是(

23.以下四幅风带图中,对西欧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形成有重要影响的是(


24.按图的顺序,下列气候类型的排序正确的是
A.地中海气候、热带雨林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
B.地中海气候、热带雨林气候、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
C.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雨林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
D.温带海洋性气候、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
25.里约奥运会中国队最大亮点是女排夺冠,对手为塞尔维亚队。下列有关塞尔维亚(北纬42-44度,东经19-23度)说法正确的是(
A.地处亚平宁半岛中部
B.南临地中海,境内主要为地中海气候
C.与巴西相邻,水能资源丰富
D.大部分地区山丘起伏,地势南高北
二、综合题(共50分)
26、图1为“我国部分省区简图”,图2为“2014年山西省、陕西省的土地利用结构”。读图完成下列问题。(24分)


(1)、渭河平原是该区域重要的耕作业区,试从地质作用角度说明该平原的形成过程。(4分)
(2)、从耕地利用状况分析两省可能产生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4分),并说出应采取的措施。(4分)
(3)、春旱是威胁渭河平原的主要气象灾害之一,试分析春旱频发的自然原因(4分)。说出该地还受哪些自然灾害影响。(4分)
(4)、该区域是西电东送的重要输出地。简述该工程对该地的有利和不利影响。(4分)
【解析】
(1)考查渭河平原形成的地质原因地堑(内力)和外来沉积作用。
(2)考查黄土高原地区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及解决采取的措施
(3)考查华北春旱自然原因及自然灾害。
(4)考查西电东送重要输出地及对该的影响(有利、不利)。
【答案】
(1)岩层先断裂下沉,形成地堑,后流水沉积形成平原。4分
(2)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4分 退耕还林还草、合理开垦、工程建设注重环保等。4分
(3)春季气温回升快,蒸发旺;降水少;多大风。4分
寒潮、沙尘暴、滑坡等。(写2个就能得4分)
(4)将资源优势转化成经济优势;资源减少、生态恶化、地面沉降等。4分
27、阅读材料,回答下列各题。(16分)
材料一 图甲是某国轮廓简图,图乙是该国气温降水图。

材料二 2015年4月以来印度多地持续遭遇热浪袭击,首都新德里17日最高气温接近44℃,创下52年以来4月气温新高。截至4月18日印度全国至少80人死于高温天气。然而更可怕的是全年气温最高的5月份还没有来临。
(1)据材料一乙图,判断该国的气候类型(2分)并说明其气候特征(2分)。
(2)图甲中阴影部分主要粮食作物是_______________(2分), 试分析该区域大面积种植该粮食作物的自然原因。(4分)
(3)5月份是该国最热的月份,请结合图乙分析其原因。(4分)
(4)阐述①城市主要的工业部门,并分析原因。(2分)
【解析】:
(1)考查气候类型判断及气候特征描述
(2)阴影部分位于恒河上游和德干高原西北部,以种植小麦为主。
(3)5月正午太阳高度大,日照时间长,晴天多,故气温高。
(4)考查主要工业部门及区位条件分析
【答案】:
(1)热带季风气候。2分
(2)小麦2分
(3)5月该国太阳高度角较大,日照时间长;雨季没有到,晴天多,对太阳辐射削弱少,因此获得的太阳辐射多,气温高。4分
(4)棉纺织工业1分。
28、环境保护(10分)
贵州省某喀斯特山区石漠化严重。农民在山上放牧、砍柴。找土种玉米,当地农民反映,山上的土一年比一年薄,一发大水,土全被冲走了,玉米也被冲走了。石头越来越多,最后连玉米也无法种了,生活越来越困难。
【答案】(10分)
严格管理,恢复自然植被:将农业生产活动限制在适宜的地方;不适宜的地方实行严格保护措施,避免人类活动扰动土层,以逐步恢复自然植被。
产业结构调整:引导农民调整产业结构,如选择免耕的农作物,改牲畜放养为圈养等,以避免农业活动过多扰动山地很薄的土壤层。
合理规划,控制人口数量:按环境承载力规划人口,将超过环境承载力的人口转移到适宜的地区。
经济补贴措施:给农民适当经济补贴(包括粮食、商品能源等),解决农民的生活用粮、用柴等问题,帮助农民开辟新的生计(如手工业、第三产业等),或以经济手段鼓励农民主动保护和恢复植被。
加大环境保护宣传力度:通过实际情况的对比,使农民认识保护山坡、石间土层的重要性,提高农民保护环境的自觉性。
吸引社会力量:以优惠的政策鼓励个人和企业参与保护和治理环境。
客土移植:将土壤资源丰富地区的土壤转移至该地区。
(每答出1项措施得2分,其他合理答案可酌情评分,但本题满分不得超过10分。)
【解析】
试题分析:
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造成云贵高原水土流失,出现石漠化的原因主要是由于人口快速增长,引起土地资源的过度利用,出现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农垦造成的,因而要加强管理,恢复自然植被,引导农民进行产业结构调整,采取经济补贴的形式鼓励农民自觉保护环境,帮助农民寻找新的经济来源,提高经济收入,同时也要加大环境保护宣传力度,吸引社会力量参与保护和治理环境,在土壤资源丰富的地区实施客土移植,以有效快速恢复植被。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环境保护,具体抽样考查水土流失造成的土地荒漠化防治政府能采取的具体措施,属于生态破坏。
【名师点睛】本题组以近年来贵州省某喀斯特地貌山区的石漠化现象为切入点,文本形式提供材料,指出了石漠化形成的主要原因,考查石漠化防治的政府能采取的具体措施。分析文字材料可以看出该地区因经济贫困,在山区开垦、放牧、砍柴,暴雨冲刷造成水土流失,基岩裸露,发生石漠化,所以要想减少石漠化的发生,应该退耕、限牧、限樵,提醒学生要注意的是本题关键词是“政府”,所以应该是政府能采用的“政策性”或“宏观工程性”措施,并且以"改善环境并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为前提。
高三地理9月月考答案
一.择题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B A B C A A A B A D C D A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B C D B B B C B C A B D
二.综合题
26.
(1)岩层先断裂下沉,形成地堑,后流水沉积形成平原。4分
(2)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4分 退耕还林还草、合理开垦、工程建设注重环保等。4分
(3)春季气温回升快,蒸发旺;降水少;多大风。4分
寒潮、沙尘暴、滑坡等。(写2个就能得4分)
(4)将资源优势转化成经济优势;资源减少、生态恶化、地面沉降等。4分
27.
(1)热带季风气候。2分
(2)小麦2分
该地区地势起伏和缓,降水少,日照充足,有利于耐旱性作物小麦的生长。4分
(3)5月该国太阳高度角较大,日照时间长;雨季没有到,晴天多,对太阳辐射削弱少,因此获得的太阳辐射多,气温高。4分
(4)棉纺织工业1分。
28.10分
严格管理,恢复自然植被;将农业生产活动限制在适宜的地方;不适宜的地方实行严格保护措施,避免人类活动扰动土层,以逐步恢复自然植被。
调整产业结构,如选择免耕的农作物,改牲畜放养为圈养等,已避免农业活动过多扰动土地很薄的土壤层。
加大环境保护宣传力度:通过实际情况的对比,是农民年认识保护山坡,石间土层的重要性,提高农民保护环境的自觉性。
吸引社会力量:以优惠政策鼓励个人和企业参与保护和治理环境。
客土移植:将土壤丰富地区的土壤转移至该地区。
(每答出1项措施得2分。其他合理答案可酌情评分,但本题满分不得超过10分。)
本文标题:新疆呼图壁县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9月月考地理试题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jx/jiexi/72317.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jx/jiexi/723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