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图文材料,回答1—2题。
随着全球化发展,中国纺织服装产品大量进入国际市场。图中显示了我国省级行政区1987—2010年纺织服装业总产值占全国该产业份额及2010年职工年平均工资。
1.据图4判断,下列省级行政区纺织服装业发展变化特征与原因的正确组合是(
A.京津沪产业份额下降——产业结构优化调整
B.福建产业份额增长快——原有工业基础雄厚
C.苏浙产业份额逐年递增——本地市场需求旺
D.新疆产业份额历年较低——纺织业原料短缺
2.近年来,东部沿海地区的纺织服装业向河南、江西等地区转移,其最主要影响因素是(
A.交通运输 B.劳动力成本 C.技术水平 D.距市场远近
1.A
【解析】
1.当前,国际国内产业分工深刻调整,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步伐加快。中西部地区发挥资源丰富、要素成本低、市场潜力大的优势,积极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据题意分析:京津沪产业份额下降,应该是该地区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结果;福建位于沿海地区,海运便利,有利于服装产品出口,这是其产业份额增长快的原因;苏浙本地市场已趋饱和,其产业份额逐年递增是由于这里具有雄厚的工业基础;新疆是我国的棉花重要产地,因此其产业份额历年较低不可能是原料短缺所致,故本题选A。
2.产业布局的基本原则是追求利润的最大化。河南、江西等地区位于外国的中部地区,经济相对东南沿海地区较为落后,因此劳动力的成本较低,这就是近年来,东部沿海地区的纺织服装业向河南、江西等地区转移的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故本题选B。
读“工业化阶段表”及“长江流域各省级行政区经济发展水平与阶段图”,回答3~4题。
工业化阶段 |
人均GDP(美元) |
第一产业比重 |
第二、三产业比重 |
初期 |
<2 000 |
>20% |
<80% |
中期 |
>2 000 |
<20% |
80%~90% |
后期 |
>4 000 |
<10% |
>90% |
长江流域 |
3 350 |
9.71% |
90.29% |
3.据图表判断,长江流域范围内的各省级区域已经进入工业化后期的是( )
A.湖南、安徽、重庆
C.上海、浙江、江苏
4.关于长江流域的特征和问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区域发展比较协调
C.大部分地区处于工业化初期
下图中各城市的大气最大降温高度(距地面高度),是连续三年中最强的15次冷空气影响的统计平均值。读图,回答5~6题。
5.据图反映的变化趋势,对下列各地最大降温高度的推断,正确的是
A.合肥小于南宁
C.辽河平原大于洞庭湖平原
【解析】关键是抓住图的变化趋势,图中显示城市的最大降温高度数值越大说明高度越大,在看其纬度变化会发现,整体上纬度高的地方降温高度偏大,具体地点需要具体分析。由此判断C是正确的,辽河平原在图中能代表的城市是沈阳,洞庭湖平原看以借鉴处于30°N附近的长江中下游平原城市。
【答案】C
6.形成图示趋势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获得太阳辐射多少
C.下垫面性质的差异
【解析】据材料分析最大降温高度是连续3年中最强的15次冷空气影响的平均值,再加上上题中分析的最大高度南北方向的变化趋势得出结论,主要影响因素是距冬季风源地的远近。
【答案】B
下表是我国东部地区四地(东北地区、南部沿海、华北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气候资料,据表完成7~9题。
地区 |
① |
② |
③ |
④ |
年平均气温(℃) |
8.1 |
23.5 |
2.6 |
18.3 |
≥10℃积温(℃) |
3 900 |
8 200 |
2 800 |
6 500 |
年降水量(mm) |
621 |
1 980 |
538 |
1 350 |
7.表中①地区的植被类型和农作物是 ( )
A.针阔混交林,春小麦
C.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水稻
8.四地河流水文特征比较,描述正确的是( )
A.①地水位变化最小
C.③地冰期最长
9.关于四地所在地区矿产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②③铁矿资源丰富
C.①④有色金属矿产丰富
7、B
8、C
9、D
【解析】
试题分析:
7.根据表格数据分析,表中①地区的年降水量621mm,属于半湿润区,根据积温判断,可能在暖温带,应是温带季风气候区,植被类型是温带落叶阔叶林,农作物有棉花,B对。 针阔混交林,春小麦分布在东北地区,年平均气温、积温都较低,是③地区,A错。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水稻分布在湿润区,C错。针叶林、甜菜属于中温带植被、农作物,D错。
8.四地河流水文特征比较, ①地位于半湿润区,水位变化最大,A错。②地位于湿润区,植被覆盖率较高,河流含沙量较小,B错。③地位于东北地区,纬度高,冰期最长,C对。④地积温小于②地,纬度比②地高,汛期不是最长,D错。
9.结合前面分析,①地在暖温带,可能是华北地区,煤、铁、石油资源丰富,有色金属资源缺乏,C错。②地位于南部沿海地区,有色金属资源丰富,煤、铁缺乏,A、B错。③地是东北地区,石油、铁矿资源丰富,④地位于江南丘陵地区,煤炭资源缺乏,有色金属资源丰富。C对。
【考点定位】不同区域植被类型及主要农作物差异,区域河流水文特征比较,区域主要矿产资源。
【名师点睛】注意材料中信息,四地位于东部地区,即位于东部季风区。结合表格信息,根据各区的气候资料特征,判断出区域名称。了解各区的典型植被和农作物类型,记住农作物的主要分布地区。了解各区的主要资源类型。
读山西省近年来的产业结构图,回答10~11题。
10.该省产业结构的变化是
A.第一产业比重略有回升
C.第二产业的比重持续上升且占据主导地位
11.该省的主导工业是
A.机械制造
10. C11. C
【解析】
试题分析:直接读图分析,并结合山西省为我国最大的能源生产基地分析即可。
10.山西省产业结构的变化是:第一产业比重下降,第二产业的比重持续上升且占据主导地位,第三产业的比重下降,但下降幅度小于第一产业。
11.山西省煤炭资源丰富,主导工业是能源工业。
考点: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经济发展和读图分析能力。
读我国某区域示意图,回答12~13题。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所在地区目前是我国人口主要迁入区
B.A所在地区能源缺乏,需要大量调入
C.B所在地形区的降水量自东南向西北递减
D.B所在的省区是我国少数民族最少的省区
13.关于C河段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
A.流经地区受流水溶蚀作用明显
C.主要参与了海陆间大循环
【答案】 12.C 13.B
【解析】
12、a地处四川省,目前是我国人口主要迁出区,该地区水能丰富,是我国西电东送的中路输电区;b地处贵州省,是我国少数民族的主要分布区之一,该地地处我国南方地区,受东南季风影响,降水量由东南向西北递减。
13、c河段流经喀斯特地貌区,地表崎岖,不利于发展航运。
读“下面的地形剖面示意图”,完成14~15题。
14.沿包头至广州,在①②③④四地可能看到的景观正确的是 ( )。
A.①——层层稻田
C.③——塬、墚、峁
15.关于图中各区域突出环境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土壤盐渍化普遍
B.②地因修建多个水电站导致河流断流
C.③水土流失面积广大
D.④区常绿阔叶林破坏严重区
14、D
15、D
【解析】
试题分析:
14、根据图示注记名称及剖面线表示的地形状况分析,①位于北方黄土高原地区,降水少,不适宜发展水稻种植业,A错。②应位于秦岭南侧,是治水谷地,不是牧区,风吹草低见牛羊是对内蒙古草原景观的描述,B错。③位于长江流域,塬、墚、峁 是黄土高原的景观特征,C错。④位于江南丘陵地区,适宜亚热带经济作物生长,可以看到橘园、竹海,D对。
15、①地区位于黄土高原地区,突出环境问题是水土流失,A错。②地属于湿润地区,降水多,修建多个水电站有利于水能的梯级开发,不会导致断流,B错。读图,③处地势低洼,不易发生水土流失问题,可能是泥沙淤积导致水患严重,C错。④区因为人类活动影响,常绿阔叶林破坏严重区,D对。
2011年1月7日,广珠城轨开通运营。广珠城轨的开通将升级珠三角为“超级城市体”,有助于城市化水平的提高。读珠三角部分城际快速轨道交通分布图,回答16~17题。
16.下列关于本地区自然条件的叙述,正确的是
A.珠江三角洲地区为雨热同期的温带季风气候
B.平原面积广阔,为我国三大平原之一
C.热量丰富,降水丰沛,河流纵横交错,自然条件优越
D.河流纵横交织,但河流流量较小,不利于发展航运
17.下列关于广珠城轨开通意义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能促进珠三角西岸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和产业水平的提升
B.能推动珠三角西岸城市之间的产业分工与合作
C.能从根本上解决珠三角西岸城市之间的人员出行难问题
D.能加速珠三角的相互融合即增强“同城化”效应,有助于形成中国南部最大的“超级城市体”
16.C
17.C
【解析】
16.珠江三角洲地区位于亚热带地区,无温带季风气候;这里平原面积较为广阔,但不属于我国三大平原;珠江的运输能力仅次于长江,位居全国第二位。
17.“从根本上”解决珠三角西岸人们出行难的问题,这种说法太绝对,不符合实际情况。
下图是南极洲年平均气温图和年等降水量图。读图回答18~20题。
18.南极地区多大风,a图中甲、乙两地比较
A.甲地风力强,吹东北风
C.甲地风力强,吹西南风
19.b图中丙处降水少的主要原因是 ( )。
A.海拔高
20.若全球气候持续变暖,则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 )。
A.a图等温线变得更加密集
C.b图等值线数值相应增加
18、B
【解析】
试题分析:
18、读图a比较,图中甲地等值线较乙地稀疏,说明水平气压梯度力小,所以甲地风力比乙地小。图示为南极地区,盛行极地东风是东南风,所以B对。A、C、D错。
19、读图可知,丙处位于南极洲的内陆地区,靠近南极点,终年受极地高气压的控制,盛行下沉气流,降水少。
20、若全球变暖,极地温度升高,a图等温线温差变小,等温线变得较稀疏,A错。a图0℃等温线向南移动,B错。气候变暖,气温升高,水汽增加,降水增多,所以b图等值线数值相应增加,C对。全球变暖,冰川融化,海面升高,a、b两图中大陆面积缩小,D错。
考点:等值线图,气压带风带分布,全球变暖的影响。
“全球米贵”令粮食安全危机已经成为世界性难题。为缓解粮食安全危机,不少国家走上了海外屯田之路。日本早就积极开发海外粮库,现在海外屯田的面积已是国内耕地面积的3倍。苏丹由于拥有粮食生产的区位优势,成为海外屯田的热点目的地。结合所学知识回答21~22题。
21.日本积极开展海外屯田的原因不包括
A.人多地少
21、D
【解析】日本经济发达,城市化水平高。农村人口比重小。
【考点定位】日本农业生产的因素
22.下列有关苏丹的叙述,正确的是
A.降水稀少,水资源短缺
B.气温年较差大,有利于农作物养分积累
C.光照充足,粮食品质好
D.东南部多平原,耕地面积广阔
22、C
【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苏丹有白尼罗河等河流流经,水资源较为丰富:气温年较差对于养分积累没有明显作用:从图中可以看出其东部和南部为多条河流发源地,地形以丘陵和山地为主。
【考点定位】苏丹的区域特征
下图是四个国家人口分布模式图,读图回答下面两题。
23.图中①、②、③、④代表的国家依次是 ( )
A.德国、澳大利亚、美国、印度
C.澳大利亚、印度、美国、德国
24.关于四国人口分布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①国中部、西部海拔高,气候寒冷,人口稀少
B.②国人口最密集区的分布与该国工业分布一致
C.③国西部深居内陆,气候干旱,人口稀少
D.④国中部地势低平,气候湿热,人口稀少
【答案】
23.D
24.B
【解析】
试题分析:
23.根据四地人口分布特点及人口密度大小,可以判断出①位澳大利亚、②为德国、③为美国、④为印度。
24.①国中部、西部为沙漠,人口稀少;②国人口最密集区的分布与该国工业分布一致;③国西部多山区,人口稀少;④国中部德干高原,气候较干旱,人口相对较少。
考点:本题组考查世界人口的分布和国家。
我国西部地区某传统造纸企业为获取最大利润,对其不同选点的平均成本费用(a)和产品价格(b)进行调查,形成如下图所示曲线。据此回答25~26题。
25.该企业布局最合理的地点是 ( )
A.m点
26.政府为了降低传统工业对环境的污染等影响,决定对该企业出台增收污染费(环境治理费)、提高电费等惩罚性措施。基于此
A.图中n点与q点之间的距离会减小
B.m点所在地域的范围将缩小
C.该企业利润可能下降,但分布范围将扩大
D.产品的价格最低值将上升
25. C
26. A
【解析】
25.企业布局最合理的地点是平均成本费用(a)和产品价格(b)差值最大,也就是图中的o点。
26.政府为了降低传统工业对环境的污染等影响,决定对该企业出台增收污染费(环境治理费)、提高电费等惩罚性措施,使其成本增加,a线变得平缓,n点与q点之的距离会减小;m点范围是指大于n和m值的部分,范围在扩大;该企业利润可能下降,分布范围将会缩小;产品的价格最低值变化趋势不明显。
读工业区位选择模式示意图,完成27~28题。
27.下列工业部门与工业模式二对应的是( )。
A.时装设计
28.关于工业模式三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产品运输成本较高,布局宜靠近市场
C.目前该产业在我国由沿海向内陆转移
27.D
28.C
【来源】2014-2015学年福建师大附中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带解析)
【解析】试题分析:
27.读图可知,模式二中原料投入占比最大,应为原料指向型工业部门,时装设计属于技术指向型,炼铝属于动力指向型,电视机装配属于劳动力指向型,水果罐头属于原料指向型,故选D。
28.读图可知,模式三中劳动力投入占比最大,应为廉价劳动力指向型。目前在我国有沿海向内陆转移,C对。故选C。
【考点定位】工业区位选择
德国海德堡某印刷机公司创始人及其合作者设计了轮转式印刷机,开创了现代印刷业的先河。至1930年,海德堡已成立了6家大的印刷机公司。同时,造纸、油墨和制版企业也先后在海德堡集聚。产业集聚、挑剔的国内客户以及人力成本高等因素的综合作用,不断刺激海德堡印刷机技术革新。据此完成29—30题。[来源:学科网]
29.造纸、油墨和制版企业先后在海德堡集聚,可以节省(
A.市场营销成本
30.海德堡印刷机在国际市场长期保持竞争优势,主要依赖于(
A.产量大 B.价格低
【答案】29.A
【解析】
29.由题中德国海德堡某印刷机公司创始人及其合作者设计了轮转式印刷机,开创了现代印刷业的先河。而造纸、油墨和制版属于印刷的上游产业,产业集聚会使劳动力成本提高,降低市场营销成本。
30.题中海德堡印刷机技术要不断革新,可知海德堡印刷机在国际市场长期保持竞争优势,主要依赖于先进的技术水平,即印刷质量优。
二、综合题(共三道小题,共计55分)
31.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22分)
白斑狗鱼肉质细嫩,营养丰富,有“鱼中软黄金”之称,白斑狗鱼是肉食性鱼类,适宜在16℃以下的水域产卵繁殖,分布于亚洲、欧洲和北美洲的北部冷水水域,栖息环境多为水质清澈、水草丛生的河流,在我国仅见于新疆的额尔齐斯河流域(图7)。额尔齐斯河是我国唯一属北冰洋水系的河流。
(1)根据支流的分布特征,分析图示额尔齐斯河流域降水分布特点及成因。(8分)
(2)分析图示额尔齐斯河流域适合白斑狗鱼生长繁殖的自然条件。(8分)
(3)说明白斑狗鱼产量低的原因。(6分)
【答案】
(1)分布特点:该流域降水北多南少。原因:地处大陆内部,气候干旱。但北部山地为(西风)迎风坡,山体高大,能拦截水汽。
(2)支流发源于高山地区,水质好;纬度高,加之受高山融雪影响,水温低;干流流速较缓,水草丛生;河流下游冷水鱼可逆流而上(可构成统一种群)。
(3)生长繁殖的环境要求特殊,适宜生长繁殖的水域少;水中生物量低,饵料少;水温低,生长缓慢。
【解析】
(1)解题此题首先需要从图中判断出该河流域的降水分布特点,北部支流多,降水多,冰雪融水多,然后从该地所在区域,从降水来源方面分析其原因,北部山地为西风迎风坡,山体高大,能拦截水汽抬升,形成地形雨,降水增多。
(2)从材料中白斑狗鱼的生存条件可知,该地纬度高,气温低,有适宜的水温,水质好,干流流速较缓,水草丛生,饵料丰富,河流下游冷水鱼可逆流而上,可构成统一种群。
(3)分析白斑狗鱼产量低的原因主要从其特殊的生长环境来分析,白斑狗鱼适宜生长繁殖的水域少,水中生物量低,饵料少,水温低,生长缓慢,繁殖速度慢,所以白斑狗鱼产量低。
考点:降水分布及成因,白斑狗鱼繁殖条件和产量低的成因。
【点睛】额尔齐斯河是中国唯一流入北冰洋的河流,源出中国阿尔泰山西南坡,山间两支源头。喀依尔特河和库依尔特河汇合后成为额尔齐斯河,自东南向西北奔流出中国,一路上将喀拉额尔齐斯河、克兰河、布尔津河、哈巴河、别列则克河等北岸支流汇入后,流入哈萨克斯坦境内斋桑湖,再向北经俄罗斯的鄂毕河注入北冰洋。
32.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22分)
剑麻是一种热带经济作物,剑麻纤维韧性强,耐海水腐蚀,是制作船用缆绳、汽车内衬、光缆衬料等的上乘材料。非洲坦桑尼亚曾是世界最重要的剑麻生产国,被称为“剑麻王国”。自1999年,中国某公司在坦桑尼亚的基洛萨(位置见图5)附近投资兴建剑麻农场,并建设配套加工厂,所产剑麻纤维主要销往我国。该农场一期种植1000多公顷,雇佣当地长期和临时工超过1000人,预计2020年种植面积达3000公顷,年产剑麻纤维1万吨。该公司还帮助当地修建学校、卫生所等。
(1)根据剑麻生长的气候条件和用途,说明我国国内剑麻纤维产需矛盾较大的原因。(8分)
(2)据图指出与其他地区相比,中国公司在基洛萨附近兴建剑麻农场的有利条件。(4分)
(3)说明剑麻收割后需要及时加工的原因。(4分)[来源:Z.xx.k.Com]
(4)简述当地从中国公司兴建剑麻农场中获得的利益。(6分)
【答案】
(1)剑麻纤维生产:我国热带地区面积小,用于种植剑麻的土地较少,产量低;我国热带地区纬度较高,气候季节差异大,种植的剑麻质量较差。
剑麻纤维需求:我国船舶、汽车制造等规模大,对剑麻纤维需求量大。
(2)离沿海(首都、港口)较近,临铁路(便于剑麻纤维运输),临河流。
(3)在热带气候条件下,收割的剑麻极易腐烂、变质,影响纤维质量。
(4)增加就业,增加税收,促进基础(民生)设施建设和经济发展
【解析】
(1)本题主要考查了我国国内剑麻纤维产需的矛盾,要结合提干要求从气候条件和用途来分析。由材料可知,剑麻属于热带经济作物,而我国热带面积较小,因此产地范围较小,产量较低;我国经济发展较快,剑麻纤维的利用领域较大,需求量大,因袭供需矛盾突出。
(2)本题主要考查农场兴建的区位因素。要结合图示信息从区域交通、土地、劳动力等方面进行分析。读图分析可知,基洛萨是距离首都有一段距离的小镇,该区域劳动力充足且廉价;适合种植剑麻的土地面积广大且价格较低;有铁路经过,交通便利;通过铁路连接首都与港口,对外交通便利,靠近河流,水源充足。
(3)本题主要考查剑麻要及时加工的原因。主要从剑麻的特点和区域气候的特点进行分析。由材料可知,
剑麻生长在热带,温度高,降水多;刚割下来的剑麻叶片的水分含量大,如果不及时加工,则非常容易腐烂,从而会破坏纤维的质量,进而影响品质。
(4)本题主要考查剑麻农场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可以从材料中获取相关信息,从“雇佣当地长期和临时工超过1000人”可知能够为该地提供长期和短期的就业机会,从而促进当地居民的经济收入;从“帮助当地修建学校、卫生所”可知,能够促进当地基础设施的建设,从而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
33.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1分)
全球环境问题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使人类面临的各种环境问题构成了一个复杂的环境问题群,下图中A、B、C代表的环境问题在整个环境问题群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因而被认为是三大全球性环境问题。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字母所代表的全球三大环境问题的名称。(3分)
A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
(2)2010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多个物种、一颗星球、一个未来”,该主题体现了________的
环境观。简述保护物种多样性的措施。(4分)
(3)请结合图说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合作应对全球环境问题的必要性。(4分)
【解析】:
第(1)题,根据图中各项的联系进行判断。
第(2)题,环境日的主题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环境观,保护物种多样性的措施应从对野生动植物生存环境的保护、合理利用野生动植物资源方面考虑。
第(3)题,环境问题的影响是全球性的,因而环境问题的解决也需要人类的共同参与。
(1)臭氧层破坏 全球变暖 酸雨
本文标题:甘肃省静宁一中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jx/jiexi/72181.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jx/jiexi/721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