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师网之地理试题解析
当前位置: > 地理教学 > 地理试题解析 > 云南省峨山彝族自治县第一中学高一2016-2017学年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云南省峨山彝族自治县第一中学高一2016-2017学年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时间:2017-09-27 18:41 来源:未知 作者:地理教师 责任编辑:地理教师
-------
1.下列物质属于天体的是
①卫星 ②流星 ③返回地面的神舟号宇宙飞船 ④按航线飞行的飞机
A. ①    B. ①②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2.地球是太阳系一颗特殊的行星,体现在
A. 地球上有生命    B. 地球上有大气
C. 地球与太阳远近适中    D. 地球的体积与质量适中
3.地球上一年内昼夜变化最大的地区是
A. 赤道地区    B. 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
C. 回归线与极圈之间的地区    D. 南北极圈以内的地区
4.下列地理事物中,与地球自转运动有关的是
A. 候鸟的南移北迁    B. 中国标准时间(北京时间)的确定
C. 树木的年轮宽度间隔不等    D. 我国的河流自西向东流
5.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作用下,原有结构和成分发生改变,由此形成的岩石,是下列中的
A. 石灰岩、玄武岩    B. 页岩、石灰岩    C. 板岩、大理岩    D. 花岗岩、页岩
6.下图中甲处的地质构造是 (     )
云南省峨山彝族自治县第一中学高一2016-2017学年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解析】
A. 向斜    B. 背斜    C. 断层    D. 陡崖
读下图“某地地貌图”,回答下列各题。
云南省峨山彝族自治县第一中学高一2016-2017学年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解析】
7.图中地貌名称为(    )
A. 三角洲    B. 沙丘    C. 冲积扇    D. 冲积平原
8.图中地貌一般位于(    )
A. 山坡    B. 山口    C. 河流拐弯处    D. 河流入海口
 
古往今来,“桂林山水甲天下”唤起了许多人的神往。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9.桂林山水形成的物质基础是
A. 花岗岩    B. 石灰岩    C. 石英岩    D. 玄武岩
10.与桂林山水成因相似的是
A. 云南石林    B. 长江三角洲    C. 华北平原    D. 新疆绿洲
 
下图为“有关大气保温作用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云南省峨山彝族自治县第一中学高一2016-2017学年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解析】
11.近地面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12.对地面起到保温作用的是图中所示的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云南省峨山彝族自治县第一中学高一2016-2017学年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解析】
13.若此图反映了海陆风这一自然地理现象,则关于此图说法正确的是
A. 时间为冬季    B. 时间为夜晚    C. 反映的是海风    D. 反映的是陆风
14.若此图表示亚欧大陆东部季风环流,则此季节是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
 
15.“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溏处处蛙。”诗句中所描述是影响我国东部地区(  )锋面。
A. 冷锋    B. 暖锋    C. 准静止锋    D. 不能确定
下图示意流域水系分布(a)和该流域吧、内一次局地暴雨前后甲,乙两水文站观测到的河流流量变化曲线(b),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云南省峨山彝族自治县第一中学高一2016-2017学年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解析】
 
 
 
 
 
 
 
 
 
 
 
 
 
 
 
 
 
 
16.此次局地暴雨可能出现在图a中的
A. ①地    B. ②地    C. ③地    D. ④地
17.乙水文站洪峰流量峰值小于甲水文站,主要是因为甲,乙水文站之间
A. 河道淤积    B. 河谷变宽
C. 湖泊分流    D. 湖水补给量减小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云南省峨山彝族自治县第一中学高一2016-2017学年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解析】
18.如果图中等值线为等温线,其中a=170C、b=160C、c=150C,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甲处为暖流,方向自南向北
B. 甲处为寒流,方向自北向南
C. 乙处为暖流,方向自北向南
D. 乙处为寒流,方向自南向北
19.如果所示图为地层分布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形成图示形态,是水平岩层受张力作用的结果
B. 乙处有时为谷,是因为受内力作用的结果
C. 乙处比甲处更适宜修建隧道
D. 甲处为背斜,是储油气的理想构造
 
中央气象台预报:受西南暖湿气流和西西伯利亚冷空气的共同影响,未来三天,青藏高原及我国东部地区,将出现一次大范围的雨雪天气。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20.这次天气现象属
A. 冷锋过镜    B. 暖锋过镜
C. 准静止锋过镜    D. 无锋面过境
21.这次降水类型属
A. 对流雨`    B. 锋面雨    C. 地形雨    D. 气旋雨
22.这种天气常发生的季节是
A. 春夏季节    B. 夏秋季节    C. 秋冬季节    D. 冬春季节
 
23.“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这两句所讲述的自然景观属于
A. 从沿海到内陆地域分异    B. 由赤道向两极地域分异
C. 山地垂直地域分异    D. 非地带性地域分异
下图是太平洋洋流分布简图。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各题。
云南省峨山彝族自治县第一中学高一2016-2017学年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解析】
24.图中数字所示的洋流中属于暖流的是
A. ①③④⑥    B. ③④⑦⑧    C. ②③⑤⑦    D. ②⑤⑦⑨
25.M地有世界著名的渔场,其形成原因主要是
A. 暖流经过    B. 寒流经过    C. 底部海水上升    D. 寒暖流交汇
 
读“我国部分地区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云南省峨山彝族自治县第一中学高一2016-2017学年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解析】
26.图中A—B—C三地陆地自然带依次是
A. 温带荒漠带、草原带、森林带    B. 温带森林带、草原带、荒漠带
C. 常绿阔叶林带、草原带、荒漠带    D. 荒漠带、草原带、落叶林带
27.有关上图中A、B、C三地陆地自然带地域分异的正确说法是
①产生这种分异的主要原因是水分差异  ②产生这种分异的主要原因是热量差异 ③三个自然带由沿海向内陆更替 ④三个自然带由低纬向高纬更替
A. ①③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28.农业生产遵循“因地制宜”原则的理论依据是
A.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B.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C. 自然地理环境的季节性    D. 自然地理环境的可变性
29.与其他地区相比,我国西南山区分布最为集中的自然灾害是
A. 干旱    B. 台风    C. 泥石流    D. 洪水
30.下列四种房屋建筑,反映了四种不同的地域文化类型,也反映了我国自然环境的地区差异。其中能反映“草原一游牧文化”的是
云南省峨山彝族自治县第一中学高一2016-2017学年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解析】
A.     B.
C.     D.
31.下列人类行为与全球变暖有关的是
A. 大量燃烧煤炭    B. 大量围湖造田
C. 大量砍伐森林    D. 大量抽取地下水
3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陆地自然带往往以植被类型命名
B. “才从塞北踏冰雪,又向江南看杏花”体现的是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
C. 若尔尼诺现象产生的连锁反应体现的是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D. 菜区域的变化不会对其他区域产生影响
33.下图四幅海水等温线图中,洋流方向与性质均正确的是
云南省峨山彝族自治县第一中学高一2016-2017学年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解析】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34.有关季风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是形成季风的重要因素
B. 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是形成东亚季风的另一个原因
C. 季风环流不属于大气环流
D. 我国还受西南季风的影响
 二、双选题
35.下列地貌中,由流水作用而形成的是
云南省峨山彝族自治县第一中学高一2016-2017学年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解析】
A.     B.
C.     D.
36.三类水循环都包括的环节是
A. 地表径流    B. 降水    C. 地下径流    D. 蒸发
37.云南连续3年发生特大春旱,下列措施中有利于抗旱减灾的有
A. 加强水库等水利基础设施的建设    B. 修筑堤坝,疏浚河道
C. 高公民的节水意识    D. 修建护坡工程
38.下图中纬度相同的四地昼夜温差最大和最小的是
云南省峨山彝族自治县第一中学高一2016-2017学年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解析】
A.     B.     C.     D.
39.从地理环境整体性分析,下列地理现象中与我国西北内陆景观相符的是
A. 地表河流少,多为内流河
B. 植物稀少,土壤有机质含量少
C. 冰川侵蚀作用显著,风力侵蚀作用微弱
D. 流水作用强烈,物理风化微弱
40.我国缺失的自然带有
A. 热带草原带    B. 温带草原带
C.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D.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第II卷(非选择题)
三、综合题 
41.读下图“太阳光照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云南省峨山彝族自治县第一中学高一2016-2017学年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解析】
(1)在图中适当位置画出地球自转方向。
(2)该图所示节气是北半球的____,该日以后,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方向是向____移动。
(3)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____、____, 此时昆明的昼夜状况是____。
(4)地球自转角速度A、B、C的大小是____
42.读下面两幅图,回答:
云南省峨山彝族自治县第一中学高一2016-2017学年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解析】
(1)图甲表示的是     月的气压和风向图,此时东亚盛行      风。风的特点是      。
(2)图乙表示的是    月的气压和风向图,此时东亚盛行来自     的      风,风的特点是      。
(3)造成该地区不同季节,气压和风向不同的主要原是                 。
(4)季风给我国带来了哪些好处?
43.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云南省峨山彝族自治县第一中学高一2016-2017学年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解析】
(1)图中所示水循环类型是________。
(2)人类主要通过_______ 、_______ 等工程措施对E环节施加影响。
(3)图中a、b两处中有利于石油、天气储存的是____。
(4)a处的地貌为_______原因_______。
44.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云南省峨山彝族自治县第一中学高一2016-2017学年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解析】
(1)图中山峰位于北纬附近,该山所在地区属于_______气候。
(2)该山从自然带的分布规律来讲,应属 __分异规律,其基带的植被类型应属于_______ 。
(3)造成从A到E自然带分异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及其组合的垂直变化,这种从山麓到山顶的自然带分异与水平方向上____的分异相似。
45.读“某地区地质构造剖面示意图”,并回答问题。
云南省峨山彝族自治县第一中学高一2016-2017学年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解析】
(1)图中四处在地质构造上①是         ,②是         ,③④是        。
(2)在野外考察中,有时会见到背斜成谷现象,其原因是        
(3)在            处(填数码)打井较有可能获得丰富的地下水。判断依据是         。
46.下图为“北半球某地等压线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云南省峨山彝族自治县第一中学高一2016-2017学年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解析】
(1)图中A、B、C、D四处所绘箭头,能正确表示当地风向的是____________。
(2)图中①、②两处就气流运动状况而言,其天气系统分别称为___       __、 __      。
(3)受天气系统②控制时,常出现的天气是___         。
(4)图中A、B两处相比,风力较大的是____________,原因______________。
(5)图中M、N两条线附近,将可能出现锋面的是_______,该锋过境时,常出现__天气。
 
参考答案
1.A
 
【解析】本题考查天体。天体是指宇宙中的物质存在形式。②陨石是已经降落到地面上的流行体,属于地球的一部分,故不属于天体。③④同样是属于地球的组成部分,不属于天体。
2.B
 
【解析】试题分析:地球区别于宇宙间其他天体最大的特殊性是,地球是目前宇宙中唯一发现的有生命物质存在的天体。
考点:本题考查地球的宇宙环境。
点评:本题难度低,基础性试题,学生只要掌握地球的宇宙环境的基本特征即可。
3.D
 
【解析】地球上一年内昼夜变化最大的地区是南北极圈以内的地区,南北极圈以内的地区极昼极夜现象,昼夜变化为24小时。
4.B
 
【解析】候鸟的南移北迁与季节的变化有关,地球公转有关,A错;时间与地球自转运动有关,东边早西边晚,B对; 树木的年轮宽度间隔不等与气候变化有关,与地球自转无关,C错; 我国的河流自西向东流与地势有关,与地球自转无关,D错。
5.C
 
【解析】试题分析: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作用下,原有结构和成分发生改变,由此形成的岩石,是变质岩。板岩是页岩变质而成,大理岩是石灰岩变质而成。花岗岩、玄武岩是岩浆岩,石灰岩、页岩是沉积岩。选C正确。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地壳物质循环。
6.B
 
【解析】试题分析:图示甲初中间岩层向上拱起,故判断为背斜。
考点:本题考查地质构造。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地质构造判断的基本原理,本题还可结合图示背斜顶部缺失的原因分析设计试题。
 
7.C
8.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流水地貌,流水地貌主要发生在湿润和半湿润地区,流水沉积地貌主要有三角洲、冲积扇、冲积平原等。
7.从图中可以看出图中的地貌是山前冲积扇,有流水沉积作用形成的地貌,选择C。
8.冲积扇是河流出山口处的扇形堆积体。当河流流出谷口时,摆脱了侧向约束,其携带物质便铺散沉积下来。所以说图中地貌一般位于山口,选择B。
 
9.B
10.B
 
【解析】试题分析:
9.石灰岩经过水的侵蚀作用形成喀斯特地貌,例如溶洞、桂林山水等地貌,故桂林山水形成的物质基础是石灰岩,B项正确;花岗岩属于侵入岩,故A项错误;玄武岩属于喷出岩,故D项错误。
10.桂林山水属于流水的侵蚀作用。长江三角洲属于流水的沉积作用,故A项错误;云南石林属于流水的侵蚀作用,故B项正确;华北平原属于河流的沉积作用,故C项错误;新疆的绿洲属于非地带性现象,故D项错误。
考点:外力作用及其地貌
 
11.C
12.D
 
【解析】试题分析:
11.近地面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为地面辐射,读图可知①为太阳辐射,②为经过大气削弱作用剩余的太阳辐射,③为地面辐射,④为大气逆辐射,故C正确。
12.大气对地面起到保温作用的为大气逆辐射,图中④为大气逆辐射,故D正确。
考点: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及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
 
13.C
14.B
 
【解析】主要考查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海洋和陆地的热容量不同,造成海陆之间气压差异,形成冬夏之间,白天和黑夜之间大气运动的差异。
13.若此图反映了海陆风这一自然地理现象,海洋上空空气下沉,陆地上空空气上升,说明近地面海洋气压高气温低,陆地气压低气温高,根据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时间可能为夏季,可能为白天, 反映的是海风,选择C。
14.若此图表示亚欧大陆东部季风环流,则此季节从海洋吹向陆地是夏季,选择B。
15.C
 
【解析】“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溏处处蛙。”诗句中所描述是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梅雨天气,梅雨天气是由准静止锋形成的。
 
16.D
17.C
 
【解析】试题分析:
16.由流量曲线图可能看出,该地在暴雨过后,甲水文站洪峰高过乙水文站,且最高水位与最低水位差值大,由此可判断暴雨降在甲水文站的上游地区,所以D正确。
17.乙水文站洪峰流量小于甲,主要是甲、乙之间的湖泊,具有蓄洪的作用,使得流向乙水文站的流量大幅减少,水位差减小,所以C正确。
考点:水循环(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18.C
19.C
 
【解析】试题分析:
18.受洋流的影响等温线发生弯曲,且其弯曲方向和洋流流向一致,因此图中甲处洋流自北向南流、乙处洋流自南向北流;根据图中等温线数值可知,甲洋流自高温流向低温,为暖流,乙洋流自低温流向高温,为寒流。
19.图中岩层出现弯曲变形,一般是受水平挤压作用的结果;乙处岩层向上弯曲,形成背斜构造,一般为山地地形,但背斜顶部受张力,岩石疏松,易被侵蚀而形成谷地;乙处为背斜构造,修建隧道不易坍塌,安全性较高,因此比甲处更适宜;甲处岩层向下弯曲,为向斜构造,不易储油气。
考点:洋流流向和性质判断、地质构造及构造地貌
 
20.A
21.B
22.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天气系统,根据材料可以判断锋面系统,学生要熟悉锋面天气系统,降水类型。
20.雨雪天气是由冷锋形成的,未来三天,青藏高原及我国东部地区,将出现一次大范围的雨雪天气。这次天气现象属冷锋过镜,选择A.
21.这次降水是受西南暖湿气流和西西伯利亚冷空气的共同影响,冷暖空气相遇形成锋面,锋面附近形成的降水叫锋面雨,这次降水类型属锋面雨。
22.冷锋天气主要是由于北方冷空气势力相较强,推动暖气团向南移动而形成的封面,秋冬季北方高压势力增强,冷空气南下形成冷锋较多,所以选择C。
23.D
 
【解析】试题分析: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这两句所讲述的是山脚与山顶自然带和气候等自然景观的差异。答案选D。
考点:该题考查自然带的分异规律。
 
24.C
25.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洋流分布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学生要熟悉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和洋流对地理环境造成的影响。
24.暖流一般从低纬度向高纬度流,根据图中的箭头方向和位置可以判断属于暖流的是②③⑤⑦,选择C。
25.从图中可以看出M地处于寒暖流交汇处,饵料丰富,有世界著名的渔场,故其形成原因主要是寒暖流交汇,选择C。
 
26.B
27.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学生要能够判断自然带的变化规律,确定自然在变化的原因。
26.ABC处于温带地区,A位于沿海地区降水较多自然带为温带森林带,B降水相对较少自然带为温带草原带,C处于内陆地区,降水少,自然带为荒漠带,选择B。
27.图中A、B、C三地陆地自然带东西更替,属于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③对④错;产生这种分异的主要原因是水分差异, ①对②错;选择A。
28.B
 
【解析】农业生产遵循“因地制宜”原则的理论依据是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各地自然环境存在着差异,自然条件的不同决定农业生产类型的不同,生产方式的不同。
29.C
 
【解析】我国西南山区地势陡峭,地形崎岖,降水较多,结合四个选项可知泥石流是最为集中的自然灾害。
30.D
 
【解析】A屋顶坡度较陡,反映江南水乡文化,气候湿润,降水丰富 ;B屋顶平,为新疆荒漠,反映绿洲文化 ,气候干燥少雨,温差较大;C窑洞反映黄土高原文化 ,黄土广布,直立性好;D蒙古包 ,广阔草原 ,反映内蒙古草原文化 ,游牧文化,选择D。
31.AC
 
【解析】试题分析:全球变暖的原因:一方面是释放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多;一方面是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减小。导致环境中二氧化碳的浓度增加。故A、C项正确。
考点:气候的变化
32.AC
 
【解析】试题分析:陆地自然带大多以植被类型命名,“才从塞北踏冰雪,又向江南看杏花”体现的是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厄尔尼诺现象的连锁反应体现的是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某一区域的变化会对其他区域产生影响。
【知识点】世界洋流分布规律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33.AD
 
【解析】试题分析:洋流流域与等温线弯曲方向一致,①为暖流,②为寒流,③为暖流,④为寒流。
【知识点】水循环过程和主要环节及地理意义
34.A
 
【解析】试题分析:季风环流是全球性大气环流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海陆分布的影响,实际的气压带并不完全呈带状分布,而在海洋和大陆分别随季节变化形成高、低气压中心,并引起冬、夏季风向的变化,人们将盛行风向随季节作有规律变化的风叫做季风,全球季风环流以亚洲东部和南部最为典型。
【知识点】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35.AB
 
【解析】A高山峡谷主要是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B河流的下游,地势平坦,流水沉积作用形成;C风蚀蘑菇,风力侵蚀作用形成,D沙丘风力堆积作用形成,选择AB。
36.BD
 
【解析】海上内循环不包括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三类水循环都包括的环节是降水和蒸发,选择BD。
37.AC
 
【解析】加强水库等水利基础设施的建设,干旱时期可以提供水资源,A对;修筑堤坝,疏浚河道,主要用于防洪,对抗旱作用比较小,B错;高公民的节水意识,可以减少水的浪费,对抗旱有利,C对;修建护坡工程不能储水,也不利于抗旱减灾,D错。
38.AD
 
【解析】海洋昼夜温差小,陆地昼夜温差大;晴天昼夜温差大;阴天昼夜温差小,综合考虑海洋的阴天昼夜温差最小,陆地上的晴天昼夜温差最大,选择AD。
39.AB
 
【解析】我国西北内陆地区降水少,地表河流少,多为内流河,A对; 植物稀少,土壤有机质含量少,B对;干旱地区,风力侵蚀作用强,C错;流水作用弱,物理风化强,D错。
40.AC
 
【解析】我国西北地区有温带带,长江以南地区有大面积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我国没有热带草原气候,没有热带草原带;我国没有地中海气候,缺失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选择AC。
41.(1)画图略 (2)冬至  北 (3)23°26′、160°E、 昼短夜长  (4)一样大
 
【解析】(1)按照从西向东的方向画出自转方向
(2)读图,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夜,是冬至,该日以后,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方向是向北移动
(3)冬至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太阳直射点纬度23°26′S;200W为零时,那么12时经度为160°E,太阳直射点经度为160°E,太阳直射南半球,北半球昼短夜长,此时昆明的昼夜状况是昼短夜长。  
(4)除南北两极点外外,各地自转角速度相同。
42.(1)1   偏北、  低温干燥,风力强劲  (2)7、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西北部 、 偏南、  高温湿润  (3)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4)①由于季风的影响,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降水丰富,与同纬度的西亚和北非相比,自然条件优越;②我国东部雨热同期,有利于作物生长,对农业生产有利;③使我国江南成为著名的“鱼米之乡”
 
【解析】(1)图甲风从陆地吹向海洋,表示的是1月的气压和风向图,此时东亚盛行偏北风。风的特点是低温干燥,风力强劲。
(2)图乙风从海洋吹向陆地,表示的是7月的气压和风向图,此时东亚盛行来自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西北部的偏南风,风的特点是高温湿润。
(3)造成该地区不同季节,气压和风向不同的主要原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夏季,陆地升温快,形成低气压,海洋升温慢,形成高气压,风从海洋吹向陆地;冬季陆地降温快,形成高气压,海洋降温慢,形成低气压,风从陆地吹向海洋。
(4)季风主要给我们带来丰沛的降水,有利于农业生产。
43.(1)海陆间循环 (2)修水库、 植树造林 (3)b (4)山岭  向斜槽部受挤压,岩层变紧实,不易受侵蚀反成为山岭
 
【解析】(1)图中所示水循环发生在陆地与海洋之间,类型是海陆间循环。
(2)人类主要影响地表径流,人类主要通过修水库、 植树造林等工程措施对E环节施加影响。
(3)背斜有利于天石油、然气的储存,向斜有利于储水,图中a为向斜、b为背斜,有利于石油、天气储存的是b。
(4)a处相对较高,地貌为山岭。原因主要从侵蚀条件分析。向斜槽部受挤压,岩层变紧实,不易受侵蚀反成为山岭。
44.(1)温带季风 (2)垂直 、 温带落叶阔叶林 (3)热量 、水分、从赤道向两极
 
【解析】(1)根据题中的纬度位置和降水量,可确定该山属于温带季风。
(2)该山自然条件垂直变化明显,从自然带的分布规律来讲,应属垂直地域分异规律,基带植被是温带落叶阔叶林。
(3)垂直自然带分异规律主要是因为热量 、水分及其组合的垂直变化,这种从山麓到山顶的自然带分异与水平方向上从赤道向两极的分异相似。
45.(1)向斜  背斜   断层  (2)背斜顶部因受张力,岩石破碎,容易被侵蚀而成为谷地   (3)① 、 ①处为向斜,岩层向下弯曲,是良好的储水构造
 
【解析】(1)①岩层向下弯曲是向斜,②岩层向上拱起是背斜, ③④岩层发生断裂并错位是断层。
(2)主要从外力作用分析,背斜顶部因受张力,岩石破碎,容易被侵蚀而成为谷地 。
(3)向斜构造岩层向下弯曲,是良好的储水构造, ①处为向斜,打井较有可能获得丰富的地下水。
46.(1)C(2)气旋  反气旋  (3)晴朗 (4)A  A处等压线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大 (5)N   阴天、刮风、下雨
 
【解析】(1)注意北半球向右偏,风从高压吹向低压。
(2)①中心气压低,四周气压高是气旋 ,②中心气压高,四周气压低是反气旋。
(3)反气旋天气晴朗。
(4)主要看等压线的密度,等压线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大,风力较大。
(5)锋面出现在低压槽,N低压槽,M高压脊。N为冷锋,过境时出现阴天、刮风、下雨天气。

  本文标题:云南省峨山彝族自治县第一中学高一2016-2017学年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jx/jiexi/72146.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jx/jiexi/72146.html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
    欢迎你对云南省峨山彝族自治县第一中学高一2016-2017学年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本站地址:http://www.dljs.net
    评价: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输入验证码,选匿名即可发表)
    关于云南省峨山彝族自治县第一中学高一2016-2017学年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的最新评论 >>>查看详细评论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