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与环境人口容量呈负相关关系的影响因素是 ( )
A. 资源的数量 B. 人均消费水平 C. 区域开放程度 D. 科技发展水平
人口状况对一个地区的社会和经济发展有重要影响。下图为上海市人口机械增长率与自然增长率变化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2.图示上海市人口增长率最低的年份是( )
A. 2003年 B. 2008年 C. 2009年 D. 2010年
3.图中反映上海市人口总量的变动态势是( )
A. 基本稳定 B. 波动上升
C. 先增后减 D. 逐年增加
读某城镇略图,回答下列各题
4.图中①②③所代表的城市功能区分别是( )
A. 住宅区、工业区、商业区 B. 工业区、住宅区、商业区
C. 住宅区、商业区、工业区 D. 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
5.从环境效益的角度考虑,在甲处布局印染厂的主要原因是( )
A. 地处盛行风下风向 B. 距离城市较远 C. 位于河流下游 D. 靠近铁路
读某区域城市化战略设想图,回答下列各题
6.下列关于该区域城乡人口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2020--2030年乡村人口都转移到了郊区 B. 2050年乡村人口只占30%
C. 2040年郊区人口超过乡村人口 D. 2050年中心城区人口数量与2000年相等
7.下列关于该区域城市化水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2020年以后趋于下降 B. 2010年约为50%
C. 2030年超过80% D. 2040年以后保持稳定
近年来由于全球大米价格持续上涨,加上担心出现供不应求的状况,越南、印度、柬埔寨等世界多个主要大米出口国,纷纷出台限制大米出口的措施,以首先保证满足国内需求。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8.右图所示的四种气候类型中,最适合种植水稻的是( )
A. 甲和乙 B. 乙和丙 C. 丙和丁 D. 甲和丙
9.为了应对世界范围内出现的粮食供应危机,我国应采取的措施是( )
A. 加强商品粮基地建设,提高粮食单位面积产量
B. 限制沿海地区经济发展,增加耕地面积
C. 取消西部地区退耕还林还草的政策
D. 大幅度提高粮食价格,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
读某工业部门在某城市及其附近地区土地、运输和劳动力等成本曲线图,其中土地成本和运费都只与距城市中心的远近、交通通达度有关。完成下列各题。
10.表示土地、运费、劳动力成本的曲线依次是( )
A. a、b、c B. b、a、c C. c、a、b D. c、b、a
11.综合考虑土地、运输、劳动力等成本,该工业部门应布局在( )
A. ①地 B. ②地 C. ③地 D. ④地
12.从主导因素看,该工业部门最可能是( )
A. 服装厂 B. 糕点厂 C. 乳制品厂 D. 炼铝厂
下图为苹果种植的纬度分布示意图和我国苹果产区及其优势带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A. 资源的数量 B. 人均消费水平 C. 区域开放程度 D. 科技发展水平
人口状况对一个地区的社会和经济发展有重要影响。下图为上海市人口机械增长率与自然增长率变化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2.图示上海市人口增长率最低的年份是( )
A. 2003年 B. 2008年 C. 2009年 D. 2010年
3.图中反映上海市人口总量的变动态势是( )
A. 基本稳定 B. 波动上升
C. 先增后减 D. 逐年增加
读某城镇略图,回答下列各题
4.图中①②③所代表的城市功能区分别是( )
A. 住宅区、工业区、商业区 B. 工业区、住宅区、商业区
C. 住宅区、商业区、工业区 D. 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
5.从环境效益的角度考虑,在甲处布局印染厂的主要原因是( )
A. 地处盛行风下风向 B. 距离城市较远 C. 位于河流下游 D. 靠近铁路
读某区域城市化战略设想图,回答下列各题
6.下列关于该区域城乡人口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2020--2030年乡村人口都转移到了郊区 B. 2050年乡村人口只占30%
C. 2040年郊区人口超过乡村人口 D. 2050年中心城区人口数量与2000年相等
7.下列关于该区域城市化水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2020年以后趋于下降 B. 2010年约为50%
C. 2030年超过80% D. 2040年以后保持稳定
近年来由于全球大米价格持续上涨,加上担心出现供不应求的状况,越南、印度、柬埔寨等世界多个主要大米出口国,纷纷出台限制大米出口的措施,以首先保证满足国内需求。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8.右图所示的四种气候类型中,最适合种植水稻的是( )
A. 甲和乙 B. 乙和丙 C. 丙和丁 D. 甲和丙
9.为了应对世界范围内出现的粮食供应危机,我国应采取的措施是( )
A. 加强商品粮基地建设,提高粮食单位面积产量
B. 限制沿海地区经济发展,增加耕地面积
C. 取消西部地区退耕还林还草的政策
D. 大幅度提高粮食价格,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
读某工业部门在某城市及其附近地区土地、运输和劳动力等成本曲线图,其中土地成本和运费都只与距城市中心的远近、交通通达度有关。完成下列各题。
10.表示土地、运费、劳动力成本的曲线依次是( )
A. a、b、c B. b、a、c C. c、a、b D. c、b、a
11.综合考虑土地、运输、劳动力等成本,该工业部门应布局在( )
A. ①地 B. ②地 C. ③地 D. ④地
12.从主导因素看,该工业部门最可能是( )
A. 服装厂 B. 糕点厂 C. 乳制品厂 D. 炼铝厂
下图为苹果种植的纬度分布示意图和我国苹果产区及其优势带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3.苹果主产于暖温带,喜温凉,我国西南地区成为苹果的特殊产地的影响因素及与北方产区相比其区位优势分别是( )
A. 海拔高 鲜果上市时间早 B. 纬度较低 品质优
C. 土壤肥沃 品质优 D. 光照充足 鲜果上市时间早
14.新疆阿克苏苹果又称加丽果,相对于我国东部地区所产苹果来说,阿克苏苹果果香浓郁、甘甜味厚等特点更胜一筹,这主要得益于其产区( )
A. 地下水丰富 B. 土壤以沙质土壤为主,富含有机质
C. 热量条件更为优越 D. 气候的大陆性特征突出
15.下列地区最适宜建苹果果汁厂的是( )
A. 黑龙江 B. 山东 C. 四川 D. 海南
下图中,X、Y、Z为某城市的局部区域,回答下列各题。
16.若图中X、Y、Z分别是某城市的三个功能区且布局合理,该地常年盛行风为西南风,则( )
A. X是工业区 B. Y是工业区 C. Z是居民区 D. Y是绿化带
17.若X、Y、Z为某平原上的三个区域,人口密度X>Y>Z,则三个区域内等级相同的某商业部门的服务范围可能是( )
A. X地最大 B. Y地最大 C. 不确定 D. Z地最大
下表表示影响四个不同地区发展工业的主要因素(☆的多少表示优势的大小),读后回答下列各题。
18.如果四个地区表示我国四川、上海、香港和黑龙江,下列排序与表中数码相符的是( )
A. ①黑龙江 ②上海 ③香港 ④四川
B. ①四川 ②香港 ③上海 ④黑龙江
C. ①香港 ②四川 ③黑龙江 ④上海
D. ①上海 ②香港 ③四川 ④黑龙江
19.美国微软公司欲在海外建一个电子厂,选择地点合理的是( )
A. ①或② B. ②或④ C. ②或③ D. ①或④
“世界手套看中国,中国手套看嘉祥”这是手套业内人士津津乐道的一句流行语。“中国手套名城”山东嘉祥县形成了防寒、滑雪、打猎、射击等四大系列上百种手套产品的加工与生产能力,加工的手套95%销往国外市场。下图示意嘉祥手套产业协作关系。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20.数百家手套生产加工及配套企业,形成了以县城为中心,以重点乡镇为依托,向全县多数乡村辐射传导的发展格局,大量手套企业集聚有利于
A. 共同利用基础设施,加强交流协作 B. 降低工人工资,增加利润
C. 增强集聚优势,实现产业升级 D. 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批发价格
21.嘉祥手套产业的棱关系对当地的影响是
A. 削弱同类企业间的竞争 B. 提高区域竞争力
C. 限制了其它产业的发展 D. 降低专业化程度
下图表示四种货物生产运输过程中的相关特征。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22.适合航空运输的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23.货物④最佳运输方式是
A. 公路 B. 铁路 C. 河运 D. 海运
2011年12月11日,联合国气候大会在南非德班闭幕,会议最终在《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绿色气候基金等方面达成多项成果。专家预计,在强化低碳情景下,中国将在2030年达到碳排放峰值。回答下列各题。
24.会议决定正式启动“绿色气候基金”,承诺到2020年发达国家每年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至少1000亿美元,帮助后者适应气候变化。这体现的可持续发展主要原则是( )
① 共同性 ② 持续性 ③ 公平性 ④ 阶段性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25.低碳发展时代的中国,应采取的减排措施是( )
① 植树造林 ② 减缓工业化进程 ③ 提高能源利用率 ④ 开发新能源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二、综合题
26.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国家人口计生委监测“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中部、西部,涉及北京、上海、深圳、太原、成都五市的2 330万流动人口,最终绘制的流动人口性别年龄金字塔图如下:
材料二 分户口性质流动人口在各行业就业比例(%)及收入(元)分布图。
材料三 监测显示,流动人口中78.7%为农业户口,21.3%为非农业户口。86.8%接受过初中教育,10.4%接受过大专及以上教育,平均受教育年限为9.9年。
材料四 监测显示,北京流动人口50.9%来自河北、河南和山东;上海的流动人口52.1%来自安徽和江苏。
(1)结合材料一、三、四分析我国目前人口流动的主要特点。
(2)根据材料二可判断流动人口的就业主要集中在______、_____、_______等行业。
(3)评价人口大量流动给流入区造成的影响主要有哪些?
27.下图为“某城市规划简图”及近年该城市统计的“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图”,该市常年盛行东北风。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城市主要功能区包括住宅区、工业区、商业区和文化区,分别写出①_______、②_______所代表的功能区。
(2)a、b、c、d四地宜建高级住宅区的是_______,试说明原因_______。
(3)该市计划在甲、乙、丙、丁四地中选择一处建设钢铁工业基地,你认为最合适的选址应位于_______,试说明原因_______。
(4)根据该城市近期统计的人口年龄构成金字塔图,分析该城市发展的人口优势,并预测30年后该城市面临的人口问题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28.下图为“东北部分地区简图”和“黑龙江某地农业复合生态模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图中铁路建设的意义 。
(2)黑龙江省主要农业地域类型是 ,近年来水稻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决定性因素是 和科技 。东北大米以其质优而闻名,试评价东北地区发展季风水田农业的自然条件: 。
(3)目前国家决定终止在P平原开垦荒地,同时建立自然保护区,其主要保护对象是 。该地探索出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的农业生产模式(如右图所示),分析该生产模式的优点 。
29.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底特律兴起的18世纪,内河水运是美国最重要的运输方式。底特律和其所在的密歇根州,依靠优越的条件,一跃成为美国的重工业中心。底特律始建于1701 年,1830 年后工业稳步成长,1903 年世界第一家汽车公司建立,此后迅速发展成为世界著名的“ 汽车城”,通用、福特和克莱斯勒三大汽车公司总部齐聚于此。20 世纪70 年代受到石油危机重创,加上日本、德国等国汽车生产的冲击,开始走向衰落。20 世纪90 年代以后发展了赌场等第三产业,但未能扭转经济衰退趋势。2007 年房地产市场崩溃,2013年2月19日底特律市宣布已经陷入财政危机。
材料二 北美五大湖地区主要工业城市分布图。
(1)简述18世纪底特律成为重工业中心的区位优势。
(2)说出除交通和市场因素外,底特律20世纪成为汽车城的主要原因。
(3)依据图文资料,底特律日趋衰落,直至陷入财政危机的具体原因有?
(4)简述底特律的兴衰给我国城市经济活动的启示。
参考答案
1.B
1.B
【解析】资源的数量与环境人口容量呈正相关,A错;人均消费水平与环境人口容量呈负相关,故B对;区域开放程度与环境人口容量呈正相关,故C错;科技发展水平与环境人口容量呈正相关,D错。故选B。
2.B
3.B
2.B
3.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人口数量的变化,做题时要注意人口增长率=自然增长率+机械增长率,通过图中数值的计算判断人口增长的变化。
2.人口增长率=自然增长率+机械增长率,通过计算2003年大约6‰, 2008年大约9‰, 2009年大约7‰,2010年大约8‰,选择A。
3.从图中可以看出上海市人口增长率,一直是正值,但是有的年份增长率大,有的年份增长率小,所以说上海市人口总量的变动态势是波动上升。选择B。
4.C
5.C
2.人口增长率=自然增长率+机械增长率,通过计算2003年大约6‰, 2008年大约9‰, 2009年大约7‰,2010年大约8‰,选择A。
3.从图中可以看出上海市人口增长率,一直是正值,但是有的年份增长率大,有的年份增长率小,所以说上海市人口总量的变动态势是波动上升。选择B。
4.C
5.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城市内部的空间结构,通过功能区的面积和相对位置可以判断属于哪个功能区,工厂的布局重点要考虑环境因素。
4.图示①位于市中周围,且位于河流上游,盛行风的上风向,所以应为住宅区;图示②位于市中心,交通便利,人口流动量大,应为商业区;图示③位于市中心周围,且位于河流下游,盛行风的下风地带,应为工业区。故选C。
5.印染厂排放的污水多,而甲处位于河流下游,对城区的水污染小,故选B。
6.C
7.B
4.图示①位于市中周围,且位于河流上游,盛行风的上风向,所以应为住宅区;图示②位于市中心,交通便利,人口流动量大,应为商业区;图示③位于市中心周围,且位于河流下游,盛行风的下风地带,应为工业区。故选C。
5.印染厂排放的污水多,而甲处位于河流下游,对城区的水污染小,故选B。
6.C
7.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城市化,要求熟悉城市化概念,城市化的主要标志,具有分析图表能力。
6.由图可知,乡村人口比例持续稳定下降,但并非都转移到了郊区,A错。2050年乡村人口约占20%,B错;2040年郊区人口超过乡村人口,C对;2 050年中心城区人口百分比与2000年基本相等,但人口基数不一样,所以人口数不会相等,D错。
7.从图中看2020年以后乡村人口比重下降,城市人口比重上升,城市化水平趋于上升,A错;2010年城市人口比重约为50%,城市化水平约为50%,B对; 2030年大约70% ,没有超过80% ,C错;2040年以后城市化水平继续上升,D错。
8.C
9.A
6.由图可知,乡村人口比例持续稳定下降,但并非都转移到了郊区,A错。2050年乡村人口约占20%,B错;2040年郊区人口超过乡村人口,C对;2 050年中心城区人口百分比与2000年基本相等,但人口基数不一样,所以人口数不会相等,D错。
7.从图中看2020年以后乡村人口比重下降,城市人口比重上升,城市化水平趋于上升,A错;2010年城市人口比重约为50%,城市化水平约为50%,B对; 2030年大约70% ,没有超过80% ,C错;2040年以后城市化水平继续上升,D错。
8.C
9.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影响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和农业的地域类型,学生要学会对气候类型图的判读,掌握水稻分布地区的气候类型。
8.水稻最适宜气候是季风气候,全年或夏季高温,降水丰富且集中,四图中具有该特征的是丙和丁图。甲图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为地中海气候,不适宜种植水稻;乙图终年温和湿润,为温带海洋性气候,不利于农作物成熟;丙图为热带季风气候,适宜种植水稻;丁图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适宜种植水稻。
9.增产粮食有两大措施,一是运用科技,努力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二是扩大耕地面积,增加粮食播种面积。但我国耕地不仅后备资源不足,而且面积在不断减少,因此粮食增产只能依靠提高单产。加强商品粮基地建设,提高粮食单位面积产量。
10.D
11.B
12.A
8.水稻最适宜气候是季风气候,全年或夏季高温,降水丰富且集中,四图中具有该特征的是丙和丁图。甲图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为地中海气候,不适宜种植水稻;乙图终年温和湿润,为温带海洋性气候,不利于农作物成熟;丙图为热带季风气候,适宜种植水稻;丁图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适宜种植水稻。
9.增产粮食有两大措施,一是运用科技,努力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二是扩大耕地面积,增加粮食播种面积。但我国耕地不仅后备资源不足,而且面积在不断减少,因此粮食增产只能依靠提高单产。加强商品粮基地建设,提高粮食单位面积产量。
10.D
11.B
12.A
【解析】
10.
11.
12.
13.B
14.C
15.B
10.
11.
12.
13.B
14.C
15.B
【解析】试题分析:
13.苹果主产于暖温带,喜温凉,我国西南地区属于亚热带,气温高,A错。成为苹果的特殊产地的地区是在海拔高的地区,符合温带水果生长的气温条件,主要影响因素是海拔高。与北方产区相比其区位优势水果开花时间早,鲜果上市时间早,B对。昼夜温差小,品质没有优势,C错。西南地区降水多,光照条件较差,D错。
14.相对于我国东部地区所产苹果来说,阿克苏苹果果香浓郁、甘甜味厚等特点更胜一筹,这主要得益于其产区,昼夜温差大,气候的大陆性特征突出,作物养分积累多,C对。地下水、土壤不是品质好,水果香甜的原因,A、B错。热量条件没有优势,D错。
15.苹果果汁厂是原料指向型产业,果汁厂布局应靠近原料产地。苹果是温带水果,选项中最适宜地区是山东,B对。黑龙江纬度较高,气温低,不适宜苹果生长,A错。四川、海南位于亚热带、热带地区,不适宜,C、D错。
考点:苹果产地的优势条件,工业区位因素,工业指向类型。
16.B
17.C
13.苹果主产于暖温带,喜温凉,我国西南地区属于亚热带,气温高,A错。成为苹果的特殊产地的地区是在海拔高的地区,符合温带水果生长的气温条件,主要影响因素是海拔高。与北方产区相比其区位优势水果开花时间早,鲜果上市时间早,B对。昼夜温差小,品质没有优势,C错。西南地区降水多,光照条件较差,D错。
14.相对于我国东部地区所产苹果来说,阿克苏苹果果香浓郁、甘甜味厚等特点更胜一筹,这主要得益于其产区,昼夜温差大,气候的大陆性特征突出,作物养分积累多,C对。地下水、土壤不是品质好,水果香甜的原因,A、B错。热量条件没有优势,D错。
15.苹果果汁厂是原料指向型产业,果汁厂布局应靠近原料产地。苹果是温带水果,选项中最适宜地区是山东,B对。黑龙江纬度较高,气温低,不适宜苹果生长,A错。四川、海南位于亚热带、热带地区,不适宜,C、D错。
考点:苹果产地的优势条件,工业区位因素,工业指向类型。
16.B
17.C
【解析】试题分析:
16.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考虑,要合理规划工业区与居住区的关系,工业区应位于盛行风向的下风向,居住区应位于上风向。故X为居住区,Y为绿化带,Z为工业区。B正确。
17.商业活动要实现赢利,就必须考虑服务人口的数量,即门槛人口问题。因图中Z区域人口密度最小,故Z区域内与其它区域等级相同的商业部门必须扩大其服务范围才能达到门槛人口。故C正确。
考点:城市功能区布局
18.C
19.D
16.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考虑,要合理规划工业区与居住区的关系,工业区应位于盛行风向的下风向,居住区应位于上风向。故X为居住区,Y为绿化带,Z为工业区。B正确。
17.商业活动要实现赢利,就必须考虑服务人口的数量,即门槛人口问题。因图中Z区域人口密度最小,故Z区域内与其它区域等级相同的商业部门必须扩大其服务范围才能达到门槛人口。故C正确。
考点:城市功能区布局
18.C
19.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我国区域的差异和影响工业的主要区位因素。学生要熟悉我国地区的主要特点。
18.四川、上海、香港和黑龙江四个省级单位中,自然条件及自然资源最差的是上海、香港;社会经济条件最差的是四川、黑龙江,最好的是香港;人口和劳动力最好的是四川和上海;位置、交通和信息最好的是上海、香港;综合考虑选择C。
19.根据上题分析①香港、②四川、③黑龙江、④上海;美国微软公司欲在海外建一个电子厂,应该选择在位置、交通和信息好的,社会经济条件好的,所以选择地点合理的是①或④,选择D。
20.B
21.D
18.四川、上海、香港和黑龙江四个省级单位中,自然条件及自然资源最差的是上海、香港;社会经济条件最差的是四川、黑龙江,最好的是香港;人口和劳动力最好的是四川和上海;位置、交通和信息最好的是上海、香港;综合考虑选择C。
19.根据上题分析①香港、②四川、③黑龙江、④上海;美国微软公司欲在海外建一个电子厂,应该选择在位置、交通和信息好的,社会经济条件好的,所以选择地点合理的是①或④,选择D。
20.B
21.D
【解析】试题分析:
20.由材料和图可知大量大量手套企业集聚有利于共同利用基础设施,加强交流协作,A正确。
21.嘉祥手套产业的协作关系对当地的影响是增强同类企业间的竞争;提高区域竞争力,B正确;促进了其它产业的发展;增强了专业化程度。
【考点定位】工业集聚
【方法总结】工业集聚的意义:①可以加强企业间的信息交流和技术协作,降低中间产品的运输费用和能源消耗,进而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和利润,取得规模效益;②可以共同利用基础设施,节约生产建设投资。
22.A
23.A
20.由材料和图可知大量大量手套企业集聚有利于共同利用基础设施,加强交流协作,A正确。
21.嘉祥手套产业的协作关系对当地的影响是增强同类企业间的竞争;提高区域竞争力,B正确;促进了其它产业的发展;增强了专业化程度。
【考点定位】工业集聚
【方法总结】工业集聚的意义:①可以加强企业间的信息交流和技术协作,降低中间产品的运输费用和能源消耗,进而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和利润,取得规模效益;②可以共同利用基础设施,节约生产建设投资。
22.A
23.A
【解析】试题分析:
22.结合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从图中可知:①线适合铁路运输;②线适合水运;③线适合航空运输;④线适合公路运输。故选C。
23.结合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从图中可知:①线适合铁路运输;②线适合水运;③线适合航空运输;④线适合公路运输。故选A。
考点:交通运输方式特点与选择
24.B
25.D
22.结合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从图中可知:①线适合铁路运输;②线适合水运;③线适合航空运输;④线适合公路运输。故选C。
23.结合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从图中可知:①线适合铁路运输;②线适合水运;③线适合航空运输;④线适合公路运输。故选A。
考点:交通运输方式特点与选择
24.B
25.D
【解析】此题考查全球气候变化。要求学生了解气候变化的原因,掌握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的影响,了解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24.全球气候变暖是全球性环境问题,需要各国进行合作才能解决,所以这体现的可持续发展主要原则是共同性原则;发达国家对全球气候变暖负主要责任,应多付出,应帮助发展中国家适应气候变化,这体现的可持续发展主要原则是公平性原则;。故选:B.
25.植树造林不是低碳减排,①错;减缓工业化进程会影响我国经济发展,不符合可持续发展, ②错; 提高能源利用率和开发新能源都能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③④对;选择D。
26.(1) 流动人口以青壮年为主;以农业人口的流动为主; 流动人口受教育程度较低;呈现就近流动趋势;主要流向东部沿海城市。
(2) 制造业 批发零售业 社会服务业
(3) 有利影响:提供大量劳动力,促进经济发展;促进迁入地第三产业的发展。
不利影响:一定程度上加重交通、就业及社会经济秩序等的压力;带来社会治安管理问题。
24.全球气候变暖是全球性环境问题,需要各国进行合作才能解决,所以这体现的可持续发展主要原则是共同性原则;发达国家对全球气候变暖负主要责任,应多付出,应帮助发展中国家适应气候变化,这体现的可持续发展主要原则是公平性原则;。故选:B.
25.植树造林不是低碳减排,①错;减缓工业化进程会影响我国经济发展,不符合可持续发展, ②错; 提高能源利用率和开发新能源都能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③④对;选择D。
26.(1) 流动人口以青壮年为主;以农业人口的流动为主; 流动人口受教育程度较低;呈现就近流动趋势;主要流向东部沿海城市。
(2) 制造业 批发零售业 社会服务业
(3) 有利影响:提供大量劳动力,促进经济发展;促进迁入地第三产业的发展。
不利影响:一定程度上加重交通、就业及社会经济秩序等的压力;带来社会治安管理问题。
【解析】整体分析:本题以我国流动人口统计图等方式呈现信息,侧重人文地理等基础知识的综合,考查人口流动的特点、人口等知识,考查学生读图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我国目前流动人口以青壮年为主,以农业人口的流动为主,流动人口受教育程度较低,呈现就近流动趋势,主要流向东部沿海城市。
(2)北京流动人口50.9%来自河北、河南和山东,上海的流动人口52.1%来自安徽和江苏,流动人口的就业主要集中在批发零售业、社会服务业。
(3)人口大量流动给流入区提供大量劳动力,促进经济发展,促进迁入地第三产业的发展,一定程度上加重交通、就业及社会经济秩序等的压力。
27.(1)住宅区 商业区 (2)d 靠近文化区;位于盛行风的上风向区;环境优美;污染小;位于河流上游 (3)乙 位于城市主导风向的下风向;河流下游;接近铁矿资源;接近公路、铁路、河流,交通便利;水源充足等 (4)目前青壮年人口多、劳动力丰富,社会负担较轻,人口老龄化;劳动力短缺;子女养老负担加重;国防兵源不足;经济负担加重
我国目前流动人口以青壮年为主,以农业人口的流动为主,流动人口受教育程度较低,呈现就近流动趋势,主要流向东部沿海城市。
(2)北京流动人口50.9%来自河北、河南和山东,上海的流动人口52.1%来自安徽和江苏,流动人口的就业主要集中在批发零售业、社会服务业。
(3)人口大量流动给流入区提供大量劳动力,促进经济发展,促进迁入地第三产业的发展,一定程度上加重交通、就业及社会经济秩序等的压力。
27.(1)住宅区 商业区 (2)d 靠近文化区;位于盛行风的上风向区;环境优美;污染小;位于河流上游 (3)乙 位于城市主导风向的下风向;河流下游;接近铁矿资源;接近公路、铁路、河流,交通便利;水源充足等 (4)目前青壮年人口多、劳动力丰富,社会负担较轻,人口老龄化;劳动力短缺;子女养老负担加重;国防兵源不足;经济负担加重
【解析】(1)①面积最大,位于市中心的周围,是住宅区;②位于城市中心,接近消费人群,是商业区 。
(2)高级住宅区要靠近文化区;位于盛行风的上风向区;环境优美;污染小;位于河流上游,交通条件好的地方。
(3)要从资源、减少环境污染、交通条件、水源条件进行分析。
(4)读图可知目前该城市发展的人口优势是青壮年人口多、劳动力丰富,社会负担较轻。少年儿童比重小,30年后该城市面临的人口问题是人口老龄化;劳动力短缺;子女养老负担加重;国防兵源不足;经济负担加重。
28.(1)完善交通运输网;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带动沿线地区经济发展,有利于巩固民族团结;有利于巩固国防保卫边疆 (2)商品谷物农业 市场,有利:雨热同期;土壤肥沃;地形平坦;耕地面积广阔,不利:热量不足;旱涝灾害;低温冻害 (3)湿地(或沼泽)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延长生产链,促进经济发展;促进农业生产结构多样化;保护湿地,保护生物多样性;减轻污染;保持土壤肥力;形成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
(2)高级住宅区要靠近文化区;位于盛行风的上风向区;环境优美;污染小;位于河流上游,交通条件好的地方。
(3)要从资源、减少环境污染、交通条件、水源条件进行分析。
(4)读图可知目前该城市发展的人口优势是青壮年人口多、劳动力丰富,社会负担较轻。少年儿童比重小,30年后该城市面临的人口问题是人口老龄化;劳动力短缺;子女养老负担加重;国防兵源不足;经济负担加重。
28.(1)完善交通运输网;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带动沿线地区经济发展,有利于巩固民族团结;有利于巩固国防保卫边疆 (2)商品谷物农业 市场,有利:雨热同期;土壤肥沃;地形平坦;耕地面积广阔,不利:热量不足;旱涝灾害;低温冻害 (3)湿地(或沼泽)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延长生产链,促进经济发展;促进农业生产结构多样化;保护湿地,保护生物多样性;减轻污染;保持土壤肥力;形成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
【解析】(1)铁路建设完善交通运输网;便于资源的运输,促进资源的开发,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交通便利带动沿线地区经济发展,通过少数民族地区有利于巩固民族团结;便于运输军用物资,有利于巩固国防保卫边疆。
(2)黑龙江省主要农业地域类型是商品谷物农业。东北大米远销全国,市场对水稻种植影响很大,科技克服自然条件的不足。有利条件主要分析气候带来的热量和降水;黑土是肥沃土壤;地形平坦;耕地面积广阔,商品率高。不利主要是热量不足,会受低温冻害;季风不稳定旱涝灾害多。
(3)P是三江平原,受到破坏比较大的是湿地(或沼泽),所以主要保护对象是湿地。
读图可知该生产模式是生态农业,该生产模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延长生产链,促进经济发展;促进农业生产结构多样化;保护湿地,保护生物多样性;减轻污染;保持土壤肥力;形成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
29.(1)地形平坦(或:水源充足);丰富的煤炭、铁矿;廉价水运;广阔市场。(4分)
(2)接近原料产地(或:接近钢铁基地);先进的生产技术(或先进的生产方式);工业集聚(3分)
(3)石油危机;日本德国等国汽车工业的冲击;房地产崩溃;以汽车产业为主,产业结构单一;新技术革命冲击等。(答出其中四点,得4分)
(4)要及时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发展科技,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增强竞争力。(3分)
(2)黑龙江省主要农业地域类型是商品谷物农业。东北大米远销全国,市场对水稻种植影响很大,科技克服自然条件的不足。有利条件主要分析气候带来的热量和降水;黑土是肥沃土壤;地形平坦;耕地面积广阔,商品率高。不利主要是热量不足,会受低温冻害;季风不稳定旱涝灾害多。
(3)P是三江平原,受到破坏比较大的是湿地(或沼泽),所以主要保护对象是湿地。
读图可知该生产模式是生态农业,该生产模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延长生产链,促进经济发展;促进农业生产结构多样化;保护湿地,保护生物多样性;减轻污染;保持土壤肥力;形成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
29.(1)地形平坦(或:水源充足);丰富的煤炭、铁矿;廉价水运;广阔市场。(4分)
(2)接近原料产地(或:接近钢铁基地);先进的生产技术(或先进的生产方式);工业集聚(3分)
(3)石油危机;日本德国等国汽车工业的冲击;房地产崩溃;以汽车产业为主,产业结构单一;新技术革命冲击等。(答出其中四点,得4分)
(4)要及时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发展科技,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增强竞争力。(3分)
【解析】本题以北美五大湖地区主要工业城市分布图为背景材料,考查工业区位因素、区域经济衰落的原因和措施等相关知识,旨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描述和阐述地理事物、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
(1)影响工业的主要因素有自然资源(矿产、土地、水、生物)、自然条件(地质、地形、气候、水文、植被、自然灾害)、社会经济因素(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基础设施、交通运输状况、劳动力、投资环境、经济政策)、生产技术因素(生产设备与工艺、从业人员素质与科技开发水平)、市场因素、环境因素。从图中和材料中可知底特律地形平坦,水源充足,丰富的煤炭、铁矿,邻近五大湖廉价水运,位于五大湖地区广阔市场。
(2)本题重点考察学生的审题能力、材料的分析能力。注意题干中关键词“依据图文资料、财政危机的具体原因,”仔细阅读、分析材料可知陷入财政危机的具体原因是石油危机;日本德国等汽车工业的冲击;房地产崩溃;以汽车产业为主,产业结构单一;新技术革命冲击等。
(3)我国近年来汽车工业发展迅速,汽车企业遍地开花,要注意针对底特律汽车城衰落的原因,思考应对的措施。针对产业结构单一,我国要及时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新兴产业;针对新技术革命冲击、其他国家相应工业的冲击,我们要发展科技,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增强竞争力。
(1)影响工业的主要因素有自然资源(矿产、土地、水、生物)、自然条件(地质、地形、气候、水文、植被、自然灾害)、社会经济因素(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基础设施、交通运输状况、劳动力、投资环境、经济政策)、生产技术因素(生产设备与工艺、从业人员素质与科技开发水平)、市场因素、环境因素。从图中和材料中可知底特律地形平坦,水源充足,丰富的煤炭、铁矿,邻近五大湖廉价水运,位于五大湖地区广阔市场。
(2)本题重点考察学生的审题能力、材料的分析能力。注意题干中关键词“依据图文资料、财政危机的具体原因,”仔细阅读、分析材料可知陷入财政危机的具体原因是石油危机;日本德国等汽车工业的冲击;房地产崩溃;以汽车产业为主,产业结构单一;新技术革命冲击等。
(3)我国近年来汽车工业发展迅速,汽车企业遍地开花,要注意针对底特律汽车城衰落的原因,思考应对的措施。针对产业结构单一,我国要及时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新兴产业;针对新技术革命冲击、其他国家相应工业的冲击,我们要发展科技,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增强竞争力。
本文标题:福建省福州市八县(市)一中高一2016-2017学年下学期期末联考地理试题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jx/jiexi/71925.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jx/jiexi/719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