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岩岛,曾用名民主礁,位于北纬15°13′48″至15°05′24″,东经117°40′12″至117°52′00″。元朝起纳入中国疆域,后来长期管辖,是中国固有领土。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2018届高三7月联考地理【解析】
1.2012年7月24日海南省三沙市人民政府正式挂牌成立,市政府驻地位于永兴岛。若要更详细了解永兴岛的道路和建筑状况那么须将该区域地图
A. 比例尺放大 B. 比例尺缩小
C. 水平比例尺放大、垂直比例尺缩小 D. 水平比例尺缩小、垂直比例尺放大
2.黄岩岛至永兴岛的最近距离约为
A. 300千米 B. 400千米 C. 500千米 D. 600千米
下图为某山地局部的等高线示意图,此图的等高距为30米。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2018届高三7月联考地理【解析】
3.瀑布具有溯源侵蚀的作用。若图中有一瀑布,则几千年前该瀑布可能位于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4.图中瀑布的落差最大可能是
A. 88米 B. 92米 C. 31米 D. 63米
已知日地距平比=(实际日地距离-日地平均距离)/日地平均距离,它反映日地距离的变化情况。下图为日地距平比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完成下面小题。
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2018届高三7月联考地理【解析】
5.日地距平比由a变至b期间,下列说法可信的是
A. 南极地区极昼范围变大 B. 武汉地区气温逐渐升高
C. 地球的公转速度变快 D. 孟买由雨季变为旱季
6.当日地距平比为b时,武汉日出时间最可能是
A. 8时 B. 7时 C. 6时 D. 5时
读长江中游某地连续六天的天气情况统计图,分析回答下面小题。
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2018届高三7月联考地理【解析】
7.图示天气变化的原因可能是
A. 冷锋过境 B. 暖锋过境
C. 气旋过境 D. 反气旋过境
8.有关该地区这几日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气温日较差不断缩小
B. 空气的湿度不断增大
C. 7日洪水水位最高
D. 7、8日大气的保温作用最强
下图,是南半球的三圈环流示意图,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2018届高三7月联考地理【解析】
9.关于图所示地区的说法错误的是
A. E处气流受热上升 B. G附近常形成极锋
C. F处气流受冷下沉 D. H所在地区全年降水稀少
10.常年受图5中FG之间风带控制地区,有大气污染的企业在当地最佳布局是
A. 布局在住宅区的东北方向 B. 布局在住宅区的东南方向
C. 布局在住宅区的西南方向 D. 布局在住宅区的西北方向
下图示意我国某地景观。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2018届高三7月联考地理【解析】
11.图中
A. ①处向斜槽部受挤压,物质坚硬不易被侵蚀而成山岭
B. ②处岩层的断裂和错位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C. ③处地形平坦是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冲积扇
D. ④处岩层发生倾斜是内力作用的结果
12.根据图示信息,推断该地区最可能位于
A. 天山 B. 祁连山 C. 武夷山 D. 太行山
地表常流性河道频率指的是以一直线截取某一地区,求取被直线切割的河道数与该直线长度之比。图7表示我国年降水量、年径流曲线与河道频率的南北地带变化。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2018届高三7月联考地理【解析】
13.图中三条曲线分别表示
A. ①河道频率 ②径流量 ③年降水量 B. ①河道频率 ②年降水量 ③径流量
C. ①径流量 ②河道频率 ③年降水量 D. ①年降水量 ②径流量 ③河道频率
14.下列有关河道频率南北地带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水系密度的空间分异与径流量的变化趋势呈负相关
B. 东北河道频率高于华北的主要原因是年降水量显著增多
C. 华北平原地表物质渗透性强,径流量偏小,故河道频率偏小
D. 湛江以北石灰岩地区大量地表水转为地下水,使地表常流性河道频率达到最大值
读“自然带与水热条件关系” 图,A~H表示不同的自然带,R为年辐射差额,即热量收入;Lr为干燥指数(多年平均蒸发量与降水量之比),指数越大,表示越干燥。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2018届高三7月联考地理【解析】
15.关于图中自然带的描述,正确的是
A. A→B→C→D自然带的更替反映了山地垂直自然带变化
B. A→B→C→D自然带的更替主要体现了非地带性的分异
C. C→F→G→H自然带的更替主要体现了热量条件的分异
D. C→F→G→H自然带的更替主要体现了经度地带的分异
16.图中H自然带是
A. 热带雨林带 B. 温带草原带 C. 温带荒漠带 D. 热带草原带
人的一生往往要经历多次的搬迁移居活动,在不同的年龄阶段,一般有不同的迁移需求。美国人口学家A·罗杰斯等对迁移率与年龄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并根据实证分析的结果,提出了年龄—迁移率理论模型。根据上述材料,结合图回答下面小题。
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2018届高三7月联考地理【解析】
17.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②年龄段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是
A. 自然因素 B. 政治因素 C. 经济因素 D. 文化因素
18.关于目前各年龄段的人口迁移,叙述正确的是
A. 我国①年龄段人口的迁移方向主要是东部地区迁往西部地区
B.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②年龄段人口迁移方向主要是从中西部迁往东部沿海地区
C. 20世纪60年代末,美国③年龄段人口的迁移方向主要是从东北迁往西南部
D. 我国在③年龄段的人口迁移比美国明显
读“千烟洲位置图”和 “千烟洲立体农业示意图” ,回答下面小题。
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2018届高三7月联考地理【解析】
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2018届高三7月联考地理【解析】
19.下列有关千烟洲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形成该地区地貌的主要外力作用是流水作用 B. 从流域上看,千烟洲地区属于珠江流域
C. 地带性土壤肥沃是该地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 D. 千烟洲最冷月均温低于零度
20.千烟洲立体农业结构有利于
A. 提高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B. 形成良性发展的农业生态系统
C. 促进乡村城市化的整体发展 D. 推动农业地域专业化生产
作为中国的西大门和“丝绸之路”上的重镇,喀什与五国接壤,有6个国家一类口岸对外开放。2010年12月30日,连接南疆8个县市的喀和铁路(如图所示)建成通车。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2018届高三7月联考地理【解析】
21.喀和铁路沿线的城镇主要分布于
A. 绿洲地带 B. 沙漠地区 C. 河流下游 D. 高山雪线近
22.关于喀和铁路建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促进新疆经济发展 ②有利于西北地区与我国其他地区的经贸往来
③加快喀什经济特区的建设 ④促进南疆与北疆区域经济发展
A. ①② B. ②④ C. ②③ D. ①③
城市群的竞争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群内城市间的产业分工与合作。下图示意城市群内部城市间的产业链分工体系,右图示意我国制造业优势条件丧失的过程。据此,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2018届高三7月联考地理【解析】
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2018届高三7月联考地理【解析】
23.城市群中,中心城市的优势产业处于产业链中的位置是
A. ③④ B. ②④ C. ①⑤ D. ①③
24.产业分工处于产业链上③位置的城市,其竞争优势主要体现在
A. 产品需求量大 B. 交通便利 C. 技术水平较高 D. 土地租金低,劳动力廉价
25.左图,有时形象的称为微笑曲线,如果曲线反转成开口向下,如右图,则也可以形象的称为哭泣曲线。“哭泣曲线”含义指出中国制造业企业要摆脱此类困境最好应该
①重视科技,提高自主创新水平 ②降低能耗、工资和土地成本
③依靠政府的资金和技术支持 ④调整产业结构,延长产业链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④
二、综合题
2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赞比西河以维多利亚瀑布和卡布拉巴萨水坝为分界线,分为上游、中游和下游。河口多年平均径流量7080m3/s,径流总量2232亿m3,径流季节变化明显,洪水期出现在11月至次年4月,径流最大时是在3或4月,旱季则为枯水期(5至10月),到了10月或11月,流量减少到其最高峰值时流量的10%不到。赞比西河处于热带区之内,上游和中游在高原上,气温因高度而变化,相对说来是温和的,一般在18∼30℃之间。降水量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雨季从11月至次年4月,降水多为对流雨,雨量大。
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2018届高三7月联考地理【解析】
材料二:
(1)简要说明卡布拉巴萨水坝对河口三角洲地区的自然环境的影响。
(2)分析图示地区西南部的季节性河流流程最短的季节及原因。
2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下图是我国两种水利工程示意图
新疆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省份,位于我国西北内陆地区,自然地理环境独特,对农牧业生产影响深刻。坎儿井是当地独具特色的水利工程,其结构大体上是由竖井、地下渠道、地面渠道和“涝坝”(小型蓄水池)四部分组成。
都江堰坐落在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是举世闻名的中国古代水利工程。主体工程包括鱼嘴分水堤、飞沙堰溢洪道和宝瓶口。
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2018届高三7月联考地理【解析】
材料二:近年来,新疆“红色产业”发展红红火火,“红色产业”是该地区红色农产品及其加工产业的统称,红花、番茄、枸杞是该地区“红色产业”的三大支柱,其中番茄酱是重要出口创汇产品。
(1)从自然条件的角度分析两种水利工程是如何因地制宜发挥作用的?
(2)试述新疆番茄色红、质优的重要自然原因及大力发展“红色产业”时可能导致的生态问题。
2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A地林木繁茂,被誉为“陇上江南”;该地多地震,2008年汶川大地震时,受灾严重。
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2018届高三7月联考地理【解析】
(1)简述上图地区修建铁路的自然障碍。
(2)近年来,该地农村小水电发展迅速。你认为该地是否应该大力发展小水电,并说明理由。
29.【旅游地理】西夏王陵位于贺兰山东麓冲积扇,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地面遗址最完整的帝王陵园之一。被世人誉为“神秘的奇迹”、“东方金字塔”。明代诗人云:“贺兰山下古冢稠,高下有如浮水沤。道逢古老向我告,云是昔年王与侯 ...... ”。位于银川西部贺兰山下的神秘的西夏王陵是领略西夏文化、寻古探幽的旅游胜地。
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2018届高三7月联考地理【解析】
(1)指出该旅游资源开发的优势及主要的不利条件。
(2)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考虑,该旅游区开发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30.【环境保护】读山东省地形简图,回答下列问题。
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2018届高三7月联考地理【解析】
(1)说出甲、乙两地不合理的农业生产活动及其引发的主要环境问题。
(2)请你针对其中一种环境问题,提出解决对策。
参考答案
1.A
2.D
【来源】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2018届高三7月联考地理试卷
【解析】
1.比例尺是图上距离和实地距离的比值,永兴岛的实地距离是固定的,如果将比例尺放大,则图上距离增大,即图幅面积扩大,图中能反映的地理事物更加详细,可详细了解永兴岛的道路和建筑状况。
2.黄岩岛和永兴岛纬度接近,大约位于15°N;两地经度大约相差6°;因此两地之间的距离大约为111km*6*cos15°≈600千米。
【点睛】绘制地图时,当图幅面积相同时,比例尺越大的地图所表达的实地范围越小;当实地范围相同时,比例尺越大的地图的图幅面积越大,能够表达的地理事物越详细。一般而言,表达大范围的地图多采用小比例尺,而表达小范围的地图多采用大比例尺。
3.D
4.A
【来源】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2018届高三7月联考地理试卷
【解析】试题分析:
3.有瀑布形成的区域应是山谷中,根据图中陡崖示坡线,甲地是山脊地形,不可能有河流,没有瀑布,A错。丙、丁位于陡崖下,没有瀑布形成,C、D错。乙处是山谷地形,有河流形成瀑布。等高线凸出方向与河流流向相反,瀑布具有溯源侵蚀的作用。若图中有一瀑布,则几千年前该瀑布可能位于 丁,D对。故选D。
4.图中瀑布处有两条等高线相交,等高距是30米,根据高差公式,计算范围是30-90米,落差最大可能是88米,A对。B、C、D错。故选A。
【考点定位】等高线图,瀑布分布的原因,高差计算
5.B
6.D
【来源】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2018届高三7月联考地理试卷
【解析】
5.结合材料可知,图中a时日地距平比为负值且为全年最小,说明此时实际日地距离小于日地平均距离且二者差值最大,即地球公转到近日点附近,为每年1月初;同理可知,b为地球公转到远日点附近,为每年7月初。日地距平比由a变至b期间,即从每年1月初到7月初期间,在此期间,南极地区极昼范围先缩小,然后消失,然后极夜范围扩大,A错;武汉地区气温逐渐升高,B对;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减慢,C错;孟买由旱季变为雨季,D错。
6.从上题分析可知,当日地距平比为b时为7月初,此时武汉昼长夜短,日出时间在6:00之前,因此D正确。
7.B
8.D
【来源】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2018届高三7月联考地理试卷
【解析】试题分析:
7.5-10日温度上升,经历一次降水过程,为暖锋过境,冷锋过境气温会降低,气旋过境不会形成明显降温,反气旋为下沉气流,不能形成降水,所以B正确。
8.从图中可以看出,气温日较差先降低再升高,天气晴天-阴雨-晴天,空气的湿度先增大再减少,降水转化到河流流量要有一个时间过程与积累过程,9日前后可能最大,7-8日为阴雨天气,多云大气保温作用强,温差小。
考点:常见天气系统
9.C
10.B
【来源】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2018届高三7月联考地理试卷
【解析】
9.从图中可以看出,E处位于赤道,受热多,气流上升,A说法正确;G处位于60°S附近,较暖的西风和寒冷的极地东风在此相遇形成极锋,B说法正确;赤道上空气流向南运动,在地转偏向力作用下向左偏转,到30°S上空后形成高空西风,阻滞气流继续南下,导致空气集聚,在重力作用下下沉,因此C说法错误;H位于极地,气温低,气流下沉,不易形成降水,D说法正确。
10.由图可知,FG之间为西风带,在南半球为西北风,有大气污染的工厂应布局在该盛行风向的下风向,即住宅区的东南方向。
【点睛】赤道和极地分别因受热多、受热少而导致气流上升和下沉,因此两地气流垂直运动的成因均为热力原因。副热带地区气流下沉是因赤道上空气流向南运动过程中,在地转偏向力作用下向右(北半球)或左(南半球)偏转,到副热带上空后形成高空西风,阻滞气流继续往高纬方向移动,导致空气集聚,在重力作用下下沉,属于动力原因;副极地地区因不同性质的西风和极地东风交汇而导致气流上升,也属于动力原因。无论热力原因还是动力原因,在三圈环流中,气流上升的地方均易形成降水;气流下沉的地方均不易形成降水。
11.D
12.B
【来源】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2018届高三7月联考地理试卷
【解析】试题分析:
11.①处背斜受挤压,形成山,其顶部受张力作用容易被侵蚀,A错;②处岩层的断裂和错位是内力作用的结果,B错;③处地形平坦是流水堆积作用形成的冲积扇,C错;④处岩层发生倾斜是内力作用的结果。选 D正确。
12.图示山麓地带是常绿阔叶林,属亚热带季风气候下的植被,应是武夷山;天山和祁连山都在我国西北内陆,山麓地带是荒漠带;太行山在北方,山麓地带是温带落叶阔叶林带。选A正确。
考点:主要考查地质构造和自然带。
13.B
14.C
【来源】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2018届高三7月联考地理试卷
【解析】
13.根据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特点可知,从湛江向北到北京再到漠河年降水量逐渐减少,且背景为我国半湿润区的北部,年降水量大约在500mm左右,可知曲线②表示的是年降水量,因此B选项正确。
14.北京所在地区为华北地区,该地区植被覆盖率较高,地表物质渗透性强,径流深偏小,故该地区河道频率较小,因此C正确。漠河所在的东北地区河道频率高于华北地区河道频率的原因是该地区纬度高,蒸发弱,而年降水量与华北地区的年降水量相差不大,因此A、B错误;石灰岩地区位于湛江的西侧,而且该地区的河道频率也并没有达到最大值,而是在长江中下游最大,因此D错误。
15.D
16.C
【来源】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2018届高三7月联考地理试卷
【解析】
15.自然地理环境从赤道到两极、从沿海向内陆及垂直地带的地域分异规律。
分异规律
形成基础
影响因素
分布规律
主要分布地区
从赤道向两极
热量
太阳辐射
沿纬线延伸,经度更替
低纬度地区和北半球的高纬度地区
从沿海向内陆
水分
海陆分布
沿经度延伸,纬线更替
中纬度地区
山地的垂直分异
热量,水分
海拔高度
从山麓到山顶有规律的变化
海拔较高的山地
图中A→B→C→D自然带的更替以热量为基础,为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C→F→G→H自然带的更替主要体现了水分的差异,为经度地带性。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16.图中H干燥度较大,为荒漠带;热量条件属于温带,所以属于温带荒漠带。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17.C
18.B
【来源】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2018届高三7月联考地理试卷
【解析】
17.由图可知,②年龄段表示青壮年劳动力,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经济发展的区域差异逐渐拉大,东部地区(城市地区)经济快速发展,能够提供更多就业机会和更高的经济收入,导致青壮年劳动力的迁入,因此C正确。
18.由图可知,①年龄段主要是青少年儿童,这一年龄段人口的迁移主要是因父母迁移而引起的,因此其迁移方向和我国青壮年劳动力迁移方向相同,主要由中西部地区向东部地区迁移,因此A错误、B正确;20世纪60年代末,美国③年龄段人口的迁移方向主要是从东北迁往东南部,C错误;受传统“安土重迁”、“落叶归根”等观念的影响,我国老年人口迁移率低于美国,D错误。
19.A
20.B
【来源】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2018届高三7月联考地理试卷
【解析】
19.由图可知,该地位于我国东南地区,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富,形成该地地貌的主要外力作用是流水作用,A对;图中显示,该地位于赣江流域,属于长江流域,B错;该地地带性土壤为红壤,较为贫瘠,C错;亚热带地区最冷月均温在0℃以上,D错。
20.该地立体农业是在丘陵地形的基础上,充分利用该地充足的水热条件的一种生态农业系统。对抵御自然灾害、促进乡村城市化、推动农业地域专业化等没有太大影响。
21.A
22.D
【来源】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2018届高三7月联考地理试卷
【解析】
21.该地位于我国西北地区,气候干旱,水源是影响人口、城市、农业、铁路等分布的主导因素,绿洲地带水源较为充足,有利于城镇的形成。
22.喀和铁路连接了南疆的8个县市,有助于促进南疆各县市之间的联系,促进南疆区域经济发展,进而促进新疆地区的经济发展;该铁路扩大了喀什经济特区的腹地,有助于加快喀什经济特区的建设,因此①③正确。该铁路位于新疆内部,对于西北地区和我国其他地区之间的经贸往来没有影响②错误;该铁路没有经过北疆,因此不能促进北疆经济发展,④错误。
【点睛】铁路建设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有助于改善区域交通条件、加强区域之间的社会经济联系、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区域矿产资源的开发、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的。但对于不同地区而言,铁路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是不同的,因此应该结合区域的特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23.C
24.D
25.D
【来源】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2018届高三7月联考地理试卷
【解析】
23.区域中心城市经济发达、科技水平较高,因此一般处于产业链中的设计和营销环节,即图中的①⑤环节。
24.一般零部件制造、产品组装与测试多属于劳动力密集型,一般来说,经济欠发达地区多处于该环节,因此位于产业链上该位置的城市的显著竞争优势是土地租金低,劳动力廉价。
25.在国际产业分工中,我国多处于产业链的低端,即制造、组装等环节,而该环节的附加值低,为改变这一状况,我国应重视科技,提高自主创新水平;调整产业结构,延长产业链。
26.(1)有利影响:调节径流变化,减轻洪涝灾害,增加枯水期的水量;
不利影响: 水库拦蓄泥沙,三角洲地区土壤肥力下降;入海泥沙减少,三角洲受海水侵蚀严重,海岸线不断向后退缩;阻碍三角洲的淡水鱼的洄游活动。
(2)西南部地区气候的旱季(5-10月);降水量小,蒸发量大于降水量;河流下渗,水量损失,河流水量变小,流程变短。
【来源】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2018届高三7月联考地理试卷
【解析】整体分析:该组试题以非洲赞比西河流域为背景,考查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河流的水文特征的高中地理主干知识,试题涉及水库建设对下游自然环境的影响、河流流程的季节变化等。总体来说,该组试题难度适中,理解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概念、熟练掌握河流水文特征的分析方法是解答该题的关键。
(1)该题考查水库建设对下游地貌的影响,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可从调节径流变化、减轻洪涝灾害、增加枯水期的水量、使三角洲地区土壤肥力下降、入海泥沙减少、三角洲受海水侵蚀严重、海岸线不断向后退缩、阻碍三角洲的淡水鱼的洄游活动等方面回答。
(2)根据图示区域西南部的地理位置可知,该地为热带草原气候,分明显干湿两季,因此河流流程短的季节是该地的干季,即5-10月份,此时降水少,蒸发大于降水量;且河流下渗多,水量损失,导致河流水量变小,部分河段出现断流,河流流程变短。
27.(1)坎儿井采用地下暗渠输水,受季节、风沙影响较小;可减少水分蒸发,使流量稳定,提高了干旱地区水资源的利用效率。都江堰是合理利用地形坡度,确保常年自流灌溉,科学分流,减轻水旱灾害。
(2)自然原因:日照时间长,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养分积累多。问题:过度开垦导致土地荒漠化;不合理灌溉导致土壤盐碱化。
【来源】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2018届高三7月联考地理试卷
【解析】整体分析:该组试题以我国新疆坎儿井和四川都江堰为背景,考查河流的综合治理和开发、农业区位因素以及农业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等高中地理主干知识,总体来看,试题难度适中。
(1)两种水利设施都是对当地自然条件的利用和改造,因此回答该题时应结合该地自然环境特征进行。坎儿井位于我国新疆,该地基本的自然环境特征是气候干旱、蒸发强,据此可推测坎儿井的原理;都江堰位于四川盆地,夏季降水多,然后结合该地地形特征可对都江堰原理做出推测。
(2)农业发展的条件可从光照、昼夜温差等方面分析,结合该地气候干旱的自然环境特征可知该地农业发展过程中最可能出现的问题是土地荒漠化和盐碱化。
28.(1)该地以山地为主,地势起伏大; 河网密布,桥梁涵洞里程长,增加了工程量; 降水集中,多暴雨,洪水、泥石流多发; 多地震,地质结构不稳定,岩石破碎,施工困难。
(2)答案一、应该大力发展小水电。 理由是:该地降水丰富,河网较密,河流水流量较大;地势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发展小水电可缓解当地农村用电紧张状况,提供廉价的能源(动力)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增加就业机会,提高居民收入;使用小水电,减少了农民薪柴用量,有效保护当地环境。
答案二:不应该大力发展小水电。 理由是:该地多地震,地质结构不稳定,发展小水电,存在安全隐患; 电站施工过程中,破坏生态环境;改变了河流原来的水文状况,影响下游的生态环境。水库淹没地区多为河谷良田,对保护耕地不利
【来源】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2018届高三7月联考地理试卷
【解析】(1)自然条件对交通线路建设的影响体现在气候、地形、水文、地质条件等方面,结合该地地理位置可推测该地的气候特征、河流水文特征、地质条件,结合图中等高线可推测该地的地形特征等。
(2)该题为开放性题目,首先应标明观点。若赞同,可从该地开发小水电的有利条件和有利影响方面说明理由;若不赞同,可从该地开发小水电的不利条件和不利影响等方面说明理由。
【点睛】交通线路建设往往需要考虑所经地区的自然环境,如气候、地形、水文、地质条件等。降水多、高温等气候条件对交通建设的施工过程以及交通线路的运营安全性均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地势起伏大,工程难度大,高海拔地区气温高、有冻土等地形地势条件也会对交通建设产生影响;交通线路应尽可能少的经过河流,以减少工程造价,必须经过河流时应考虑河流的水文特征;此外,地质条件、地质灾害等也对交通建设产生影响。
29.(1)优势:旅游资源垄断性、稀缺性极强,属典型文化旅游资源,科研价值和历史文化价值极高;交通便利;距离宁夏首府城市较近,客源较广,配套基础设施较好等。
不利条件:资源深度系列开发不够;宣传力度不够;市场较小等。
注意的问题:开发和保护相结合,注意文物和文化的全面保护;系统保护陵墓区及周边地区的各种物质和精神文化,如西夏文字、西夏岩画等。
【来源】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2018届高三7月联考地理试卷
【解析】整体分析:该组试题以我国宁夏回族自治区为背景,考查旅游资源开发条件的评价、旅游开发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等旅游地理主干知识,试题难度适中。
(1)该小题考查旅游资源开发条件的评价,可从旅游资源的价值、独特性、非凡性,旅游资源的集群状况和地域组合状况,旅游资源的地理位置和交通条件,客源市场,基础设施和接待能力等方面回答。
(2)该地发展旅游过程中应注意开发与保护相结合,注意对当地旅游资源的保护、对旅游地文化背景的保护以及对旅游地自然环境的保护等。
30.(1)甲地:平原地区不合理灌溉,造成土地盐碱化;乙地:低山丘陵地区植被破坏,造成水土流失 (2)土地盐碱化: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改善排灌条件;推广节水技术(喷灌、滴灌);增施有机肥,改良土壤;推广耐盐耐旱优良品种,水土流失:退耕还林还草;采用工程措施保持水土;禁止滥垦乱伐;发展经济林,提高经济效益等
【来源】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2018届高三7月联考地理试卷
【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和治理措施。
(1)结合图示的地理位置判断,甲地主要位于平原地区,由于春秋季节,气候较干旱,而不合理灌溉则导致了地下水位上升,则容易出现土地盐碱化。乙地位于丘陵地区,若丘陵地区,陡坡开荒等不合理的农业生产,且受季风气候影响,夏季多暴雨,故容易出现水土流失问题。
(2)治理措施应针对不合理的人类活动,故对土地盐碱化,主要应从合理灌溉,改进灌溉技术等方面分析。而对水土流失,应结合植被保护,建防护林体系等方面分析。
对盐碱化:主要采取合理治水的措施,加强对盐碱地的改良,合理灌溉,改进灌溉技术等方面分析;对水土流失主要通过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相结合的办法,从植被保护,建防护林体系,保持水土等方面分析。
点睛:农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农业生产在改变人类食物来源和结构的同时,也强烈地改变着环境。
⑴合理发展农业生产,就可以使农业土地资源得到持续、永久利用,为人类创造更多的财富。
⑵人类对农业生产的不合理发展,会给人类带来各种各样的麻烦甚至灾难。
①只顾获取更多的农产品,不顾自然条件的限制则可能导致自然环境破坏,引起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土壤污染等问题。②农业生产的发展会引起自然植被、地表环境以及自然界碳循环等发生改变。③不合理的农业生产方式会给地理环境带来不利影响。如过度放牧引起草场退化、荒漠化,大水漫灌导致土壤盐渍化等。(毁林开荒:热带原始森林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 过度放牧:草场退化、荒漠化;不合理灌溉:土壤盐渍化;陡坡开荒:水土流失; 大量使用化肥:土壤板结 ;大量使用农药:农产品和土壤遭受污染等。
⑶农业生产中的合理行为,可能会带来不合理的影响。如农业生产技术的改进大大增加了农作物产量,同时也会对生态环境带来负面影响。如化肥的大量使用会使土壤板结、酸度增加,杀虫剂的广泛使用,会导致产品和土壤受污染。
本文标题: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2018届高三7月联考地理试卷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jx/jiexi/71876.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jx/jiexi/718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