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中隐藏着无限的奥秘,人类对太空的探索越来越深入。人类在探月过程中发现,月球表面覆盖着厚厚的月壤,据此回答第1题。
1.月壤的形成主要是由于月球表面
A.平均温度过低 B.平均温度过高 C.温度变化无常 D.昼夜温差过大
新疆牧民季节性地转场在冬、夏牧场之间。下图为新疆某地冬、夏牧场分布示意图。据此回答2-3题。
2.图中四条转场线路最合理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3.牧民转场主要受
A.草场垂直分布影响 B.山前绿洲规模影响
C.草场水平分布影响 D.聚落分布的影响
某日,小明在网络社交平台上看到世界各地好友发布的个人状态:
甲:温暖的海风夹着即将到来的夏天的味道扑面而来。
乙:冬季临近,金黄的落叶铺满了一地。
丙:又一次入秋失败了,这还是我四季分明的家乡吗?
丁:又是黑夜漫长的季节,向北望去,小城上空的极光如彩色帷幕般挂在夜空。
据此完成4-5题。
4.以上四人所在地从北到南的排列顺序是
A.甲乙丙丁 B.丁乙丙甲 C.丁丙甲乙 D.甲丙乙丁
5.当天可能是
A.4月28日 B.6月28日 C.9月2日 D.11月2日
2017年5月5-6日,我国东北部分地区在立夏之后罕降暴雪。下图为“5月6日0时亚洲部分地区海平面气压形势图”。据此回答6-7题。
6.最可能降暴雪的地点是
A.甲 B.乙 C.丙 D.丁
7.此时,远在我国南方戊地的天气状况为
A.晴,西南风 B.阴,西北风 C.晴,东南风 D.阴,东北风
下图所示山地为甲、乙两条河流的分水岭,由透水和不透水岩层相间构成。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该山地被破坏的森林植被得以恢复,随之河流径流量发生了变化,河流径流的年内波动也减缓了。据此完成8-11题。
8.森林植被遭破坏后,河流径流量年内波动强烈,是由于
A.降水更多转化为地下水 B.降水更多转化为坡面径流
C.降水变率增大 D.河道淤积
9.森林植被恢复后,该山地的
①降水量增加 ②坡面径流增加 ③蒸发(腾)量增加 ④地下径流增加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 ①④
10.如果降水最终主要转化为河流径流,那么森林植被恢复后,甲、乙两条河流径流量发生的变化是
A.甲增加,乙减少,总量增加 B.甲减少,乙增加,总量增加
C.甲增加,乙减少,总量减少 D.甲减少,乙增加,总量减少
11.构成该岩层的岩石可能是
A.花岗岩、石灰岩 B.砂岩、页岩 C.大理岩、砾岩 D.玄武岩、流纹岩
上图为“我国南方某地区地质构造示意图”,据此回答12-13题。
12.库区所在谷地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位于向斜顶部容易被侵蚀
B.风力侵蚀作用为主
C.岩层受张力作用容易被侵蚀
D.断层附近岩层破碎易被侵蚀
13.该地区地质构造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地壳运动 B.流水侵蚀 C.岩浆活动 D.流水堆积
下图为“我国局部地区示意图”。据此回答14-15题。
14.甲处地形名称及其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分别是
A.三角洲,流水沉积作用 B.河漫滩,流水侵蚀作用
C.冲积扇,流水沉积作用 D.流石滩,海浪侵蚀作用
15.近年来,甲处地形面积增长速度明显减慢,主要是因为
A.海平面上升 B.沿海地壳下沉 C.黄河入海泥沙减少 D.该区植树造林
下图为江汉平原某河段示意图。据此回答16-17题。
16.有关该河段的叙述,正确的是
A.河水呈顺时针方向流动 B.河水呈逆时针方向流动
C.北岸堆积,南岸侵蚀 D.侧蚀作用较弱,下蚀作用较强
17.有关该河流地貌与人类活动关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河漫滩平原土壤肥沃,利于农耕
B.该区域聚落一般呈团状分布
C.对河流裁弯取直能够减轻洪涝灾害
D.北岸筑堤束水,该地貌无法继续发育
下图为安第斯山脉地理位置示意图。据此回答18-19题。
18.安第斯山脉南北狭长的原因是
A.沿板块消亡边界发育 B.沿火山地震带发育
C.沿板块生长边界发育 D.沿海陆作用边界发育[来源:Zxxk.Com]
19.下列地理现象成因与安第斯山脉密切相关的是
A.巴西高原煤炭资源丰富
B.南美大陆地表径流主要流入大西洋[来源:学.科.网]
C.南美大陆西部沿海形成大渔场
D.巴西东南沿海有热带雨林气候分布
从太白山的北麓往上,越上树木越密越高,上到山的中腰再往上,树木则越稀越矮。待到大稀大矮的境界,繁衍着狼的族类,也居住了一户猎狼的人家(引自贾平凹《太白山记》。太白山为秦岭主峰,海拔3767米)。据此回答第20-21题。
20.太白山
A.北麓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B.北坡山中腰降水量比山麓少[来源:学科网ZXXK]
C.又密又高的树木在针叶林带 D.树木大稀大矮处为稀树草原
21.如果过度猎狼,将会
①造成山区生物多样性减少 ②增加山区的环境承载力
③导致不良消费观念的形成 ④破坏可持续发展的公平性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冻土是指温度在0℃或0℃以下,含有冰的土层或岩层,分为季节冻土和多年冻土。我国科学家考察了全球变暖对青藏高原多年冻土的影响及其产生的后果。结合下图“多年冻土结构示意图”,据此回答第22题。
22.下列说法符合事实的是
A.活动层厚度变小,补给河流的水源增加
B.活动层厚度变大,春耕播种的时间推迟
C.永冻层上界上升,利于喜温植物的生长
D.永冻层上界下降,建筑基础稳定性变差
下图为45°N附近某区域的遥感影像,其中深色部分为植被覆盖区,浅色部分为高原荒漠区;终年冰雪覆盖的山峰海拔3424米,距海约180千米。据此回答23-25题。
1.月壤的形成主要是由于月球表面
A.平均温度过低 B.平均温度过高 C.温度变化无常 D.昼夜温差过大
新疆牧民季节性地转场在冬、夏牧场之间。下图为新疆某地冬、夏牧场分布示意图。据此回答2-3题。
2.图中四条转场线路最合理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3.牧民转场主要受
A.草场垂直分布影响 B.山前绿洲规模影响
C.草场水平分布影响 D.聚落分布的影响
某日,小明在网络社交平台上看到世界各地好友发布的个人状态:
甲:温暖的海风夹着即将到来的夏天的味道扑面而来。
乙:冬季临近,金黄的落叶铺满了一地。
丙:又一次入秋失败了,这还是我四季分明的家乡吗?
丁:又是黑夜漫长的季节,向北望去,小城上空的极光如彩色帷幕般挂在夜空。
据此完成4-5题。
4.以上四人所在地从北到南的排列顺序是
A.甲乙丙丁 B.丁乙丙甲 C.丁丙甲乙 D.甲丙乙丁
5.当天可能是
A.4月28日 B.6月28日 C.9月2日 D.11月2日
2017年5月5-6日,我国东北部分地区在立夏之后罕降暴雪。下图为“5月6日0时亚洲部分地区海平面气压形势图”。据此回答6-7题。
6.最可能降暴雪的地点是
A.甲 B.乙 C.丙 D.丁
7.此时,远在我国南方戊地的天气状况为
A.晴,西南风 B.阴,西北风 C.晴,东南风 D.阴,东北风
下图所示山地为甲、乙两条河流的分水岭,由透水和不透水岩层相间构成。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该山地被破坏的森林植被得以恢复,随之河流径流量发生了变化,河流径流的年内波动也减缓了。据此完成8-11题。
8.森林植被遭破坏后,河流径流量年内波动强烈,是由于
A.降水更多转化为地下水 B.降水更多转化为坡面径流
C.降水变率增大 D.河道淤积
9.森林植被恢复后,该山地的
①降水量增加 ②坡面径流增加 ③蒸发(腾)量增加 ④地下径流增加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 ①④
10.如果降水最终主要转化为河流径流,那么森林植被恢复后,甲、乙两条河流径流量发生的变化是
A.甲增加,乙减少,总量增加 B.甲减少,乙增加,总量增加
C.甲增加,乙减少,总量减少 D.甲减少,乙增加,总量减少
11.构成该岩层的岩石可能是
A.花岗岩、石灰岩 B.砂岩、页岩 C.大理岩、砾岩 D.玄武岩、流纹岩
上图为“我国南方某地区地质构造示意图”,据此回答12-13题。
12.库区所在谷地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位于向斜顶部容易被侵蚀
B.风力侵蚀作用为主
C.岩层受张力作用容易被侵蚀
D.断层附近岩层破碎易被侵蚀
13.该地区地质构造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地壳运动 B.流水侵蚀 C.岩浆活动 D.流水堆积
下图为“我国局部地区示意图”。据此回答14-15题。
14.甲处地形名称及其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分别是
A.三角洲,流水沉积作用 B.河漫滩,流水侵蚀作用
C.冲积扇,流水沉积作用 D.流石滩,海浪侵蚀作用
15.近年来,甲处地形面积增长速度明显减慢,主要是因为
A.海平面上升 B.沿海地壳下沉 C.黄河入海泥沙减少 D.该区植树造林
下图为江汉平原某河段示意图。据此回答16-17题。
16.有关该河段的叙述,正确的是
A.河水呈顺时针方向流动 B.河水呈逆时针方向流动
C.北岸堆积,南岸侵蚀 D.侧蚀作用较弱,下蚀作用较强
17.有关该河流地貌与人类活动关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河漫滩平原土壤肥沃,利于农耕
B.该区域聚落一般呈团状分布
C.对河流裁弯取直能够减轻洪涝灾害
D.北岸筑堤束水,该地貌无法继续发育
下图为安第斯山脉地理位置示意图。据此回答18-19题。
18.安第斯山脉南北狭长的原因是
A.沿板块消亡边界发育 B.沿火山地震带发育
C.沿板块生长边界发育 D.沿海陆作用边界发育[来源:Zxxk.Com]
19.下列地理现象成因与安第斯山脉密切相关的是
A.巴西高原煤炭资源丰富
B.南美大陆地表径流主要流入大西洋[来源:学.科.网]
C.南美大陆西部沿海形成大渔场
D.巴西东南沿海有热带雨林气候分布
从太白山的北麓往上,越上树木越密越高,上到山的中腰再往上,树木则越稀越矮。待到大稀大矮的境界,繁衍着狼的族类,也居住了一户猎狼的人家(引自贾平凹《太白山记》。太白山为秦岭主峰,海拔3767米)。据此回答第20-21题。
20.太白山
A.北麓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B.北坡山中腰降水量比山麓少[来源:学科网ZXXK]
C.又密又高的树木在针叶林带 D.树木大稀大矮处为稀树草原
21.如果过度猎狼,将会
①造成山区生物多样性减少 ②增加山区的环境承载力
③导致不良消费观念的形成 ④破坏可持续发展的公平性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冻土是指温度在0℃或0℃以下,含有冰的土层或岩层,分为季节冻土和多年冻土。我国科学家考察了全球变暖对青藏高原多年冻土的影响及其产生的后果。结合下图“多年冻土结构示意图”,据此回答第22题。
22.下列说法符合事实的是
A.活动层厚度变小,补给河流的水源增加
B.活动层厚度变大,春耕播种的时间推迟
C.永冻层上界上升,利于喜温植物的生长
D.永冻层上界下降,建筑基础稳定性变差
下图为45°N附近某区域的遥感影像,其中深色部分为植被覆盖区,浅色部分为高原荒漠区;终年冰雪覆盖的山峰海拔3424米,距海约180千米。据此回答23-25题。
23.导致图示区域内降水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A.大气环流 B.地形 C.纬度位置 D.洋流
24.该区域位于[来源:学科网]
A.亚欧大陆太平洋沿岸地区 B.亚欧大陆大西洋沿岸地区
C.北美洲大西洋沿岸地区 D.北美洲太平洋沿岸地区
25.该区域中山脉西坡山麓的自然植被属于
A.常绿阔叶林 B.常绿硬叶林 C.针阔叶混交林 D.草原
A.大气环流 B.地形 C.纬度位置 D.洋流
24.该区域位于[来源:学科网]
A.亚欧大陆太平洋沿岸地区 B.亚欧大陆大西洋沿岸地区
C.北美洲大西洋沿岸地区 D.北美洲太平洋沿岸地区
25.该区域中山脉西坡山麓的自然植被属于
A.常绿阔叶林 B.常绿硬叶林 C.针阔叶混交林 D.草原
第Ⅱ卷 非选择题
26.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8分)
材料一 华山是我国著名的五岳之一,北邻坦荡的渭河平原,南依秦岭,海拔2154.9米,壁立千仞,以险峻称雄于世。下图为秦岭、渭河平原剖面示意图。
材料二 据考证,现今的渭河平原在地质构造形成后,不仅有黄土堆积其间,更重要的是还有渭河及其两侧支流携带大量泥沙填充淤积其中。这里自古土壤肥沃,灌溉农业发达,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区。
(1)推测华山的类型并分析其挺拔险峻的原因。(3分)
(2)根据上述材料,以渭河平原为例说明地质作用与地表形态的关系。(5分)
27.读如下所示的南美洲部分区域图,回答问题。(7分)
26.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8分)
材料一 华山是我国著名的五岳之一,北邻坦荡的渭河平原,南依秦岭,海拔2154.9米,壁立千仞,以险峻称雄于世。下图为秦岭、渭河平原剖面示意图。
材料二 据考证,现今的渭河平原在地质构造形成后,不仅有黄土堆积其间,更重要的是还有渭河及其两侧支流携带大量泥沙填充淤积其中。这里自古土壤肥沃,灌溉农业发达,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区。
(1)推测华山的类型并分析其挺拔险峻的原因。(3分)
(2)根据上述材料,以渭河平原为例说明地质作用与地表形态的关系。(5分)
27.读如下所示的南美洲部分区域图,回答问题。(7分)
图中②③④反映了南美洲45°S附近大陆东岸的阿根廷南部,在不同地质时期地形及地理环境的演变过程。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描述该地地理环境的演变过程。(7分)
28.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8分)
河流的侵蚀、沉积及沼泽的吸收(附)影响河流泥沙和营养物质含量。水体中营养物质含量影响浮游生物量,与水温共同制约鱼类资源数量。下图所示的西西伯利亚平原地势低平,冻土发育,河流众多,沼泽广布。
(1)分析西西伯利亚平原沼泽广布的原因。(8分)
(2)分析叶尼塞河泥沙含量较多,而鄂毕河泥沙含量较少的原因。(4分)
(3)通常,大河河口的鱼类资源丰富,但鄂毕河河口鱼类资源相对较少。说明鄂毕河河口鱼类资源较少的原因。(6分)
29.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7分)
材料一 新几内亚岛(New Guinea)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岛,最高峰为查亚峰,海拔5030米,为大洋洲最高点。全岛不少山峰都是死火山锥,部分山区近期还发生过火山喷发,并有频繁的地震。
材料二 新几内亚岛简图
材料三 甲城市气温资料
月份[来源:Zxxk.Com]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气温
(℃)
27.1
27.5
27.2
26.9
25.3
25.4
24.8
24.9
25.2
26.6
27.0
27.3
(1)根据材料一、二及所学知识描述新几内亚岛的地形特征,并分析其成因。(5分)
(2)根据材料二、三并运用所学知识简述甲城市的气温特征,并分析其原因。(6分)
(3)乙河为该岛最大河流,判断其入海口附近的地貌类型,并用整体性原理分析乙河上游植被破坏对河口地区自然环境的影响。(6分)
2018届高三8月月考地理试题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C
A
B
D
A
C
B
C
D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B
C
A
A
C
A
B
A
B
C
题号
21
22
23
24
25
答案
D
D
B
D
C
二、综合题
26题答案:(1)断块山。(1分)华山岩体相对上升,渭河平原岩体相对下降。(1分)华山位于秦岭以北,因而其北坡形成断崖。(1分)
(2)地表形态的塑造是内力和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1分)内力作用使渭河平原地区断裂陷落,形成谷地(低地);(2分)外力作用(风力、流水等)将沉积物搬运而来填充其中,形成肥沃的冲积平原。(2分)
27题答案:地形隆起使山地东部处于盛行西风的背风坡;降水量减小;逐渐演变成为温带大陆性气候;河湖减少,地表水匮乏;植被退化,森林逐渐变为荒漠或草原,耐旱植物占据优势;土壤中有机质含量减小,土壤肥力下降;风蚀地貌广布。(每点1分)
28题答案:(1)地势低平,排水不畅;气温低,蒸发量小;下部土层冻结(永冻层),阻滞水分下渗;(凌汛等导致)河水泛滥。
(2)叶尼塞河支流多流经中西伯利亚高原,河流落差大,流速快,侵蚀强,增加了河流含沙量。鄂毕河主要流经平原,流速慢,泥沙沉积,含沙量少。
(3)鄂毕河河口区纬度高,水温低,鱼类生长慢。结冰期长,鱼类存活率偏低。鄂毕河流经沼泽,营养物质被植物吸收,河水中营养物质严重缺乏,不利于浮游生物生长。北冰洋营养物质和饵料较为贫乏。(任答三点得6分)
29题答案:(1)特征:地形起伏大;地势中间高,南北低;山脉呈西北—东南走向;海岸线曲折;多火山;沿海地区地势低平,沼泽广布。(答对3点即可)成因:位于板块交界地带(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的消亡边界),地壳运动、岩浆活动活跃;降水丰富,流水侵蚀及堆积作用显著。
(2)特征:全年高温,气温年较差小。(2分)原因:位于10°S和赤道之间,纬度低;正午太阳高度大,且年变化小;昼长变化小,年太阳辐射变化小;受海洋影响显著,温度变化小。(每点1分)
(3)三角洲。(1分)影响:河流泥沙含量增大;植被涵养水源能力下降,使得乙河径流的季节变化加大;河口三角洲扩大,海岸线向海洋推进;沿海湿地面积扩大;河口地区洪涝灾害多发。(每点1分)
参考答案
1.D
一、单项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C
A
B
D
A
C
B
C
D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B
C
A
A
C
A
B
A
B
C
题号
21
22
23
24
25
答案
D
D
B
D
C
二、综合题
26题答案:(1)断块山。(1分)华山岩体相对上升,渭河平原岩体相对下降。(1分)华山位于秦岭以北,因而其北坡形成断崖。(1分)
(2)地表形态的塑造是内力和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1分)内力作用使渭河平原地区断裂陷落,形成谷地(低地);(2分)外力作用(风力、流水等)将沉积物搬运而来填充其中,形成肥沃的冲积平原。(2分)
27题答案:地形隆起使山地东部处于盛行西风的背风坡;降水量减小;逐渐演变成为温带大陆性气候;河湖减少,地表水匮乏;植被退化,森林逐渐变为荒漠或草原,耐旱植物占据优势;土壤中有机质含量减小,土壤肥力下降;风蚀地貌广布。(每点1分)
28题答案:(1)地势低平,排水不畅;气温低,蒸发量小;下部土层冻结(永冻层),阻滞水分下渗;(凌汛等导致)河水泛滥。
(2)叶尼塞河支流多流经中西伯利亚高原,河流落差大,流速快,侵蚀强,增加了河流含沙量。鄂毕河主要流经平原,流速慢,泥沙沉积,含沙量少。
(3)鄂毕河河口区纬度高,水温低,鱼类生长慢。结冰期长,鱼类存活率偏低。鄂毕河流经沼泽,营养物质被植物吸收,河水中营养物质严重缺乏,不利于浮游生物生长。北冰洋营养物质和饵料较为贫乏。(任答三点得6分)
29题答案:(1)特征:地形起伏大;地势中间高,南北低;山脉呈西北—东南走向;海岸线曲折;多火山;沿海地区地势低平,沼泽广布。(答对3点即可)成因:位于板块交界地带(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的消亡边界),地壳运动、岩浆活动活跃;降水丰富,流水侵蚀及堆积作用显著。
(2)特征:全年高温,气温年较差小。(2分)原因:位于10°S和赤道之间,纬度低;正午太阳高度大,且年变化小;昼长变化小,年太阳辐射变化小;受海洋影响显著,温度变化小。(每点1分)
(3)三角洲。(1分)影响:河流泥沙含量增大;植被涵养水源能力下降,使得乙河径流的季节变化加大;河口三角洲扩大,海岸线向海洋推进;沿海湿地面积扩大;河口地区洪涝灾害多发。(每点1分)
参考答案
1.D
【解析】月球质量和体积都较小,引力较小,周围缺乏大气层保护,白天温度高,夜晚温度却十分低,昼夜温差过大,导致风化作用强烈,故D项正确,C项错误;平均温度过高或者过低,都不准确,故A、B项错误。
2.C
3.A
2.C
3.A
【解析】主要考查地理环境的差异性,牧民转场要选择坡度和缓的线路;牧民的转场主要是因为牧草的变化。
2.转场最好选择地势较为和缓的线路,尽量不要通过地势陡峭的地区,图中四条转场线路最合理的是③,选择C。
3.牧民转场主要受草场垂直分布影响,夏季山上草类茂盛,牧群转移到山上,冬季山上寒冷,有积雪,草类死亡,牧民就将牧群转移到山下温暖的有草的地区,选择A。
4.B
5.D
2.转场最好选择地势较为和缓的线路,尽量不要通过地势陡峭的地区,图中四条转场线路最合理的是③,选择C。
3.牧民转场主要受草场垂直分布影响,夏季山上草类茂盛,牧群转移到山上,冬季山上寒冷,有积雪,草类死亡,牧民就将牧群转移到山下温暖的有草的地区,选择A。
4.B
5.D
【解析】本题组考查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及其应用。第(1)题,注意审题,关键词“向北望去,小城上空的极光”,“冬季临近,金黄的落叶”据此判断出丁地、乙地位置等。根据位置及景观表现推测出此时为北半球的深秋季节。
4.丁地北望见极光,因此为靠近北极地区,且此时为北半球冬半年;甲地即将入夏,说明甲地位于南半球;乙地为深秋的落叶阔叶林景观,说明为北半球温带;丙地该入秋依然炎热,说明位置比乙地靠南,因此,四地从北向南的顺序为丁乙丙甲,选B。
5.结合上题,此时为北半球的冬半年,时间是秋分至第二年的春分,结合选项,D符合题意。
6.A
7.C
4.丁地北望见极光,因此为靠近北极地区,且此时为北半球冬半年;甲地即将入夏,说明甲地位于南半球;乙地为深秋的落叶阔叶林景观,说明为北半球温带;丙地该入秋依然炎热,说明位置比乙地靠南,因此,四地从北向南的顺序为丁乙丙甲,选B。
5.结合上题,此时为北半球的冬半年,时间是秋分至第二年的春分,结合选项,D符合题意。
6.A
7.C
【解析】
6.立夏之后罕降暴雪,说明受到冷锋影响,冷锋降水主要在锋后。图中甲、乙、丙、丁四地位于气旋中心附近,形成锋面气旋,甲地位于冷锋锋后,因此最可能降暴雪的地点是甲地。乙地位于冷锋锋前、丁地为暖锋锋后,天气晴朗;丙地受暖气团控制,天气晴朗。
7.读图可知,我国南方戊地受高压控制,天气晴朗;5月6日我国南方夏季风逐步增强,即该地吹东南风。
考点:天气和天气系统。
【点睛】锋面类型的判读步骤:
①找槽线:图中PM、PN为两条槽线;
②定半球:图中气旋是一个按逆时针方向流动的漩涡,即是北半球;
③定冷暖气流:判断出是北半球后,则从偏北方吹来的是冷气流(冷气团),从偏南方吹来的是暖气流(暖气团);
④结合旋转方向判出锋面类型:从图中可知A是冷气团主动向南运动,即PM为冷锋,则PN为暖锋。
8.C
9.A
6.立夏之后罕降暴雪,说明受到冷锋影响,冷锋降水主要在锋后。图中甲、乙、丙、丁四地位于气旋中心附近,形成锋面气旋,甲地位于冷锋锋后,因此最可能降暴雪的地点是甲地。乙地位于冷锋锋前、丁地为暖锋锋后,天气晴朗;丙地受暖气团控制,天气晴朗。
7.读图可知,我国南方戊地受高压控制,天气晴朗;5月6日我国南方夏季风逐步增强,即该地吹东南风。
考点:天气和天气系统。
【点睛】锋面类型的判读步骤:
①找槽线:图中PM、PN为两条槽线;
②定半球:图中气旋是一个按逆时针方向流动的漩涡,即是北半球;
③定冷暖气流:判断出是北半球后,则从偏北方吹来的是冷气流(冷气团),从偏南方吹来的是暖气流(暖气团);
④结合旋转方向判出锋面类型:从图中可知A是冷气团主动向南运动,即PM为冷锋,则PN为暖锋。
8.C
9.A
【解析】
8.库区所在的地质构造为背斜,其地貌类型为背斜,背斜顶部受张力作用,容易受外力侵蚀成谷地,故C项正确。
9.该地区的地质构造有褶皱和断层,是在内力作用下形成的,因地壳运动导致岩层断裂或者出现弯曲变形,故A项正确;流水侵蚀和流水堆积属于外力作用,故B、D项错误;图中无岩浆喷出或者侵入,故C项错误。
【点睛】背斜向斜如何区分
一般的是“背斜成山,向斜成谷。”
当岩层弯曲方向相反时,要用以下方法判断:
向斜:指的是岩层向下弯曲,主要的判断方法是内新外老,在一水平面上,中间是新岩层,而两边是老岩层。
背斜:指的是岩层向上弯曲,主要的判断方法是内老外新,在一水平面上,中间是老岩层,而两边是新岩层。
利用向斜、背斜确定钻井位置。
根据地层的相互关系来确定向斜和背斜的方法: 中新侧老 中老侧新
10.C
11.C
8.库区所在的地质构造为背斜,其地貌类型为背斜,背斜顶部受张力作用,容易受外力侵蚀成谷地,故C项正确。
9.该地区的地质构造有褶皱和断层,是在内力作用下形成的,因地壳运动导致岩层断裂或者出现弯曲变形,故A项正确;流水侵蚀和流水堆积属于外力作用,故B、D项错误;图中无岩浆喷出或者侵入,故C项错误。
【点睛】背斜向斜如何区分
一般的是“背斜成山,向斜成谷。”
当岩层弯曲方向相反时,要用以下方法判断:
向斜:指的是岩层向下弯曲,主要的判断方法是内新外老,在一水平面上,中间是新岩层,而两边是老岩层。
背斜:指的是岩层向上弯曲,主要的判断方法是内老外新,在一水平面上,中间是老岩层,而两边是新岩层。
利用向斜、背斜确定钻井位置。
根据地层的相互关系来确定向斜和背斜的方法: 中新侧老 中老侧新
10.C
11.C
【解析】
10.本题考查流水、风力、冰川等外力作用对地表的塑造
10.本题考查流水、风力、冰川等外力作用对地表的塑造
甲处地貌为三角洲,形成的原因是流水沉积作用。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11.黄河泥沙主要来源于中游水土流失严重的黄土高原,近年来,甲处地形面积增长速度明显减慢,主要是因为中游地区水土保持工作显著,水土流失减小,黄河入海泥沙减少。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12.A
13.B
11.黄河泥沙主要来源于中游水土流失严重的黄土高原,近年来,甲处地形面积增长速度明显减慢,主要是因为中游地区水土保持工作显著,水土流失减小,黄河入海泥沙减少。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12.A
13.B
【解析】
12.读图可知,河流南岸有河漫滩发育,如果河水呈逆时针方向流动,河漫滩与南岸之间的水域将被泥沙淤积,因为该水域内河水流速最慢,所以河水呈顺时针方向流动;南岸堆积,北岸侵蚀;有河漫滩发育,可以判断侧蚀作用加强,下蚀作用减弱。
13.河漫滩平原土壤肥沃,利于农耕;该区域聚落一般沿河流分布;对河流裁弯取直能增加河流的通畅性,减少泥沙沉积,减少洪涝灾害;北岸筑堤束水,能减少河流对北岸的侵蚀,该地貌无法继续发育。
14.C
15.B
12.读图可知,河流南岸有河漫滩发育,如果河水呈逆时针方向流动,河漫滩与南岸之间的水域将被泥沙淤积,因为该水域内河水流速最慢,所以河水呈顺时针方向流动;南岸堆积,北岸侵蚀;有河漫滩发育,可以判断侧蚀作用加强,下蚀作用减弱。
13.河漫滩平原土壤肥沃,利于农耕;该区域聚落一般沿河流分布;对河流裁弯取直能增加河流的通畅性,减少泥沙沉积,减少洪涝灾害;北岸筑堤束水,能减少河流对北岸的侵蚀,该地貌无法继续发育。
14.C
15.B
【解析】试题分析:
14.安第斯山脉是美洲板块与南极洲板块碰撞挤压形成的,是沿板块作用边界发育形成,因而安第斯山脉南北狭长,故选C。
15.巴西高原丰富的煤炭资源是地质历史时期地壳运动,将原始森林埋藏在地下所形成;南美大陆西部沿海形成大渔场是秘鲁寒流作用形成的;巴西东南部沿海有热带雨林气候的形成与东南信风、巴西暖流、及巴西高原地形抬升气流相比,以上三项与安第斯山脉形成都没有必然联系,南美大陆地表径流由于安第斯山脉位于大陆西岸,东侧陆地面积广阔,致使发育的大河由西向东流入大西洋,西侧陆地面积狭小,河流短小,所以说南美大陆主要流入大西洋与安第斯山脉密切相关,故选B。
【考点定位】地壳运动 地形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名师点睛】本题组第一小题考查地壳运动的知识,安第斯山脉是美洲板块和南极洲板块碰撞挤压形成的,是沿板块作用边界发育形成的,学生做错,可能会选沿火山地震带发育和沿海路作用边界发育,因为安第斯山脉距离海洋近,与火山地震带重合,但这两个不是安第斯山脉的成因;第二小题考查地形对地理环境的影响。高大山脉往往形成分水岭,影响河流流向,而煤炭资源的形成、秘鲁渔场的形成、东南沿海有热带雨林气候分布均与安第斯山脉无关。
16.C
17.D
14.安第斯山脉是美洲板块与南极洲板块碰撞挤压形成的,是沿板块作用边界发育形成,因而安第斯山脉南北狭长,故选C。
15.巴西高原丰富的煤炭资源是地质历史时期地壳运动,将原始森林埋藏在地下所形成;南美大陆西部沿海形成大渔场是秘鲁寒流作用形成的;巴西东南部沿海有热带雨林气候的形成与东南信风、巴西暖流、及巴西高原地形抬升气流相比,以上三项与安第斯山脉形成都没有必然联系,南美大陆地表径流由于安第斯山脉位于大陆西岸,东侧陆地面积广阔,致使发育的大河由西向东流入大西洋,西侧陆地面积狭小,河流短小,所以说南美大陆主要流入大西洋与安第斯山脉密切相关,故选B。
【考点定位】地壳运动 地形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名师点睛】本题组第一小题考查地壳运动的知识,安第斯山脉是美洲板块和南极洲板块碰撞挤压形成的,是沿板块作用边界发育形成的,学生做错,可能会选沿火山地震带发育和沿海路作用边界发育,因为安第斯山脉距离海洋近,与火山地震带重合,但这两个不是安第斯山脉的成因;第二小题考查地形对地理环境的影响。高大山脉往往形成分水岭,影响河流流向,而煤炭资源的形成、秘鲁渔场的形成、东南沿海有热带雨林气候分布均与安第斯山脉无关。
16.C
17.D
【解析】试题分析:
16.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地理知识可知,秦岭主峰太向山的北坡山麓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其自然带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向上为针叶林带,“越上树木越密越高”说明山中腰降水较多,“树木大稀大矮”为高山灌木.稀树草原属于热带草原气候区的植被。
17.过度猎狼会使狼数量减少甚至灭绝,严重破坏了可持续发展的公平性原则;同时会使植食性动物增多,植被减少,导致山区生物多样性减少;而生物资源遭到破坏.又会降低环境承载力,但对人们的消费观念影响不大。
考点: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环境承载力、可续发展
18.D
16.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地理知识可知,秦岭主峰太向山的北坡山麓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其自然带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向上为针叶林带,“越上树木越密越高”说明山中腰降水较多,“树木大稀大矮”为高山灌木.稀树草原属于热带草原气候区的植被。
17.过度猎狼会使狼数量减少甚至灭绝,严重破坏了可持续发展的公平性原则;同时会使植食性动物增多,植被减少,导致山区生物多样性减少;而生物资源遭到破坏.又会降低环境承载力,但对人们的消费观念影响不大。
考点: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环境承载力、可续发展
18.D
【解析】全球变暖,气温升高,活动层的厚度增大,永冻层的上界下降,排除A、C;全球变暖,春季气温回升较快,春耕播种时间提前,B错误;永冻层上界下降,建筑基础稳定性变差,D正确。故选D。
考点:全球变暖的影响。
【点睛】本题以全球变暖对冻土的影响为背景,考查全球变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该题主要根据气候变暖,温度升高,从而对冻土、植被、河流、农业等方面产生影响分析即可。
19.B
20.D
21.C
考点:全球变暖的影响。
【点睛】本题以全球变暖对冻土的影响为背景,考查全球变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该题主要根据气候变暖,温度升高,从而对冻土、植被、河流、农业等方面产生影响分析即可。
19.B
20.D
21.C
【解析】试题分析:
19.该区域位于45°N,并且距海(180km)较近,是大陆西岸的西风带范围;图示地区西侧有山脉且有植被覆盖,东侧为高原荒漠;判断为高山阻挡了西部海洋水汽,东部是雨影区降水少,形成高原荒漠;导致图示区域内降水差异的主导因素是是地形,而不是大气环流、纬度位置、洋流。选B正确。
20.该地区位于西风带,由于距海较近,西侧有山脉,并且有植被覆盖,山脉东侧为高原,高原上为荒漠景观;结合世界地理知识,判断该项地区为北美洲太平洋沿岸地区;亚欧大陆太平洋沿岸地区是平原、丘陵为主,没有荒漠;亚欧大陆大西洋沿岸地区在欧洲西部,平原为主,没有荒漠;北美洲大西洋沿岸地区有山地和高原,但没有荒漠。选D正确。
21.该区域位于45°N,并且距海(180km)较近,是大陆西岸的西风带范围,气候类型为温带海洋性气候或地中海气候,对应的植被为温带落叶阔叶林或常绿硬叶林;常绿阔叶林为亚热带季风气候,草原一般为降水量较少的半干旱地区对应的植被;西坡山麓地带受西风带和地形抬升作用的影响,降水较多,可能形成针阔叶混交林,不可能是草原。选C正确。
考点:主要考查世界地理知识,提取信息能力及地域分异规律。
22.地形隆起使山地东部处于盛行西风的背风坡;降水量减小;逐渐演变成为温带大陆性气候;河湖减少,地表水匮乏;植被退化,森林逐渐变为荒漠或草原,耐旱植物占据优势;土壤中有机质含量减小,土壤肥力下降;风蚀地貌广布
19.该区域位于45°N,并且距海(180km)较近,是大陆西岸的西风带范围;图示地区西侧有山脉且有植被覆盖,东侧为高原荒漠;判断为高山阻挡了西部海洋水汽,东部是雨影区降水少,形成高原荒漠;导致图示区域内降水差异的主导因素是是地形,而不是大气环流、纬度位置、洋流。选B正确。
20.该地区位于西风带,由于距海较近,西侧有山脉,并且有植被覆盖,山脉东侧为高原,高原上为荒漠景观;结合世界地理知识,判断该项地区为北美洲太平洋沿岸地区;亚欧大陆太平洋沿岸地区是平原、丘陵为主,没有荒漠;亚欧大陆大西洋沿岸地区在欧洲西部,平原为主,没有荒漠;北美洲大西洋沿岸地区有山地和高原,但没有荒漠。选D正确。
21.该区域位于45°N,并且距海(180km)较近,是大陆西岸的西风带范围,气候类型为温带海洋性气候或地中海气候,对应的植被为温带落叶阔叶林或常绿硬叶林;常绿阔叶林为亚热带季风气候,草原一般为降水量较少的半干旱地区对应的植被;西坡山麓地带受西风带和地形抬升作用的影响,降水较多,可能形成针阔叶混交林,不可能是草原。选C正确。
考点:主要考查世界地理知识,提取信息能力及地域分异规律。
22.地形隆起使山地东部处于盛行西风的背风坡;降水量减小;逐渐演变成为温带大陆性气候;河湖减少,地表水匮乏;植被退化,森林逐渐变为荒漠或草原,耐旱植物占据优势;土壤中有机质含量减小,土壤肥力下降;风蚀地貌广布
【解析】【整体分析】本题以南美洲地理环境演变为背景,考查各地理要素演变过程中的特征,意在考查学生的材料解读与分析能力、有效信息的提取能力和相关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
考查地理环境整体性特征,主要从气候、植被、水文、土壤、地貌等方面分析。据图②可知,地形逐渐隆起,使山地东部处于盛行西风的背风坡,水汽难以到达,降水量减小;降水少逐渐演变为温带大陆性气候;河湖减少,地表水缺乏;植被因缺少水而退化,森林逐渐变为荒漠或草原,耐旱植物占据优势;土壤有机质含量减小,土壤肥力下降;风蚀地貌广布。
23.(1)特征:地形起伏大;地势中间高,南北低;山脉呈西北—东南走向;海岸线曲折;多火山;沿海地区地势低平,沼泽广布。(答对3点即可)成因:位于板块交界地带(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的消亡边界),地壳运动、岩浆活动活跃;降水丰富,流水侵蚀及堆积作用显著 (2)特征:全年高温,气温年较差小。原因:位于10°S和赤道之间,纬度低;正午太阳高度大,且年变化小;昼长变化小,年太阳辐射变化小;受海洋影响显著,温度变化小 (3)三角洲。影响:河流泥沙含量增大;植被涵养水源能力下降,使得乙河径流的季节变化加大;河口三角洲扩大,海岸线向海洋推进;沿海湿地面积扩大;河口地区洪涝灾害多发
考查地理环境整体性特征,主要从气候、植被、水文、土壤、地貌等方面分析。据图②可知,地形逐渐隆起,使山地东部处于盛行西风的背风坡,水汽难以到达,降水量减小;降水少逐渐演变为温带大陆性气候;河湖减少,地表水缺乏;植被因缺少水而退化,森林逐渐变为荒漠或草原,耐旱植物占据优势;土壤有机质含量减小,土壤肥力下降;风蚀地貌广布。
23.(1)特征:地形起伏大;地势中间高,南北低;山脉呈西北—东南走向;海岸线曲折;多火山;沿海地区地势低平,沼泽广布。(答对3点即可)成因:位于板块交界地带(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的消亡边界),地壳运动、岩浆活动活跃;降水丰富,流水侵蚀及堆积作用显著 (2)特征:全年高温,气温年较差小。原因:位于10°S和赤道之间,纬度低;正午太阳高度大,且年变化小;昼长变化小,年太阳辐射变化小;受海洋影响显著,温度变化小 (3)三角洲。影响:河流泥沙含量增大;植被涵养水源能力下降,使得乙河径流的季节变化加大;河口三角洲扩大,海岸线向海洋推进;沿海湿地面积扩大;河口地区洪涝灾害多发
【解析】本题以新几内亚岛为背景,考查地形特征及其成因、气温特征及其成因、地理环境整体性特征,意在考查学生的材料解读与分析能力、有效信息的提取能力和相关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
(1)考查地形特征的表述,主要从地形类型、地势高低、地形区的分布等方面分析。据图河流和山脉分布可知,该地地形起伏大,中间高南北低;山脉呈西北—东南走向;海岸线曲折;多火山;沿海地区地势低平,沼泽广布。该地形特征的成因主要从内力作用与外力作用 两个方面分析。从内力作用分析,位于板块交界地带(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的消亡边界),地壳运动、岩浆活动活跃;外力作用,主要是降水丰富,流水侵蚀及堆积作用显著。
(2)根据表格中,各月的气温数据可知,气温特点是全年高温,气温年较差小。原因主要从纬度位置、海陆位置、昼夜长短、正午太阳高度等方面分析。该地的纬度较低,位于10°S和赤道之间;正午太阳高度大,且年变化小;昼长变化小,年太阳辐射变化小;岛国受海洋影响显著,温度变化小。
(3)考查河流的堆积作用及其地貌。在河流的入海口处形成的地貌为三角洲。三角洲的形成是河流在泥沙沉积作用下形成的。若上游植被破坏,会导致植被涵养水源能力下降,使得乙河径流的季节变化加大;河口三角洲扩大,海岸线向海洋推进;沿海湿地面积扩大;河口地区洪涝灾害多发。
【点睛】
1、三角洲的形成条件
(1)丰富的泥沙来源。
(2)海洋或湖泊的侵蚀搬运能力较小,使得河流携带的大量泥沙,不能被波浪和海流或湖水冲走,在河、海或湖相互作用的河口地区沉积,促使三角洲的形成。
(3)口外海滨区地势平坦,水深较浅
2、三角洲的形成过程
河流上游的侵蚀作用和搬运作用较强,使河水有一定的含沙量;在河流入海洋或湖泊的地区,地势平缓,流速减慢;河流在注入海洋或湖泊时,水流比降减小,水流向外扩散,水面展宽,水深变浅,加之河水受潮流的顶托作用,流速显著减弱,河水将挟带的大量泥沙堆积下来,形成一片向海或向湖伸出的平地,外形常呈△状,所以称为三角洲。
此外,与三角洲形成过程相反,河流来沙量较小,河口受潮流的强烈冲刷作用,无三角洲形成,常成喇叭形,这种河口称为三角港或三角湾,如杭州湾(钱塘江口)就是一个典型的三角港。
24.B
25.C
26.D
(1)考查地形特征的表述,主要从地形类型、地势高低、地形区的分布等方面分析。据图河流和山脉分布可知,该地地形起伏大,中间高南北低;山脉呈西北—东南走向;海岸线曲折;多火山;沿海地区地势低平,沼泽广布。该地形特征的成因主要从内力作用与外力作用 两个方面分析。从内力作用分析,位于板块交界地带(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的消亡边界),地壳运动、岩浆活动活跃;外力作用,主要是降水丰富,流水侵蚀及堆积作用显著。
(2)根据表格中,各月的气温数据可知,气温特点是全年高温,气温年较差小。原因主要从纬度位置、海陆位置、昼夜长短、正午太阳高度等方面分析。该地的纬度较低,位于10°S和赤道之间;正午太阳高度大,且年变化小;昼长变化小,年太阳辐射变化小;岛国受海洋影响显著,温度变化小。
(3)考查河流的堆积作用及其地貌。在河流的入海口处形成的地貌为三角洲。三角洲的形成是河流在泥沙沉积作用下形成的。若上游植被破坏,会导致植被涵养水源能力下降,使得乙河径流的季节变化加大;河口三角洲扩大,海岸线向海洋推进;沿海湿地面积扩大;河口地区洪涝灾害多发。
【点睛】
1、三角洲的形成条件
(1)丰富的泥沙来源。
(2)海洋或湖泊的侵蚀搬运能力较小,使得河流携带的大量泥沙,不能被波浪和海流或湖水冲走,在河、海或湖相互作用的河口地区沉积,促使三角洲的形成。
(3)口外海滨区地势平坦,水深较浅
2、三角洲的形成过程
河流上游的侵蚀作用和搬运作用较强,使河水有一定的含沙量;在河流入海洋或湖泊的地区,地势平缓,流速减慢;河流在注入海洋或湖泊时,水流比降减小,水流向外扩散,水面展宽,水深变浅,加之河水受潮流的顶托作用,流速显著减弱,河水将挟带的大量泥沙堆积下来,形成一片向海或向湖伸出的平地,外形常呈△状,所以称为三角洲。
此外,与三角洲形成过程相反,河流来沙量较小,河口受潮流的强烈冲刷作用,无三角洲形成,常成喇叭形,这种河口称为三角港或三角湾,如杭州湾(钱塘江口)就是一个典型的三角港。
24.B
25.C
26.D
【解析】
24.植被具有涵养水源的功能,森林植被破坏后,地表植被涵养水源的能力下降,下渗和地下径流减少,降水多数转化为地表径流,且地表径流汇流速度加快,雨季快速汇入河流,导致河流径流量大增;而旱季时河流因缺少地下水补给而径流量大减,因此导致河流径流量的变化增大,故选B。
25.植被恢复后,蒸发(腾)量增加,地表植被保持水土的能力增加,地表水下渗作用增强,地下径流增加,坡面径流减少。故选C。
26.森林植被恢复后,涵养水源的能力增加,增加下渗量,地表径流减少,地下径流增多,因而甲、乙两条河流径流总量减少,岩层向乙河倾斜,雨水下渗到透水岩层后,倾斜汇入乙河,乙河径流量增加,而甲河径流量减少。故选D。
考点:河流、水循环
【名师点睛】该组试题由文字材料和图片构成,以近年来的热点话题“生态文明建设”为背景,考查植被对水循环过程的影响,是教材中“水循环”“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两部分内容的迁移应用,识记植被的生态作用,理清植被破坏或恢复对下渗、蒸发、地表径流等水循环环节的影响是正确解答该组试题的关键。植被破坏,将导致涵养水源的功能下降,下渗减少,地下径流减少,同时坡面上地表径流速度加快,区域水体总量减少,蒸发和蒸腾减少,区域降水量减少;反之,则出现相反的结果。但需注意该题只是局部植被恢复,对降水影响不大。理解上述关系,第7、8小题可迎刃而解。第9题题干中的“如果降水最终主要转化为河流径流”是重要条件,降水到达地表后,不需再考虑下渗、蒸发的部分。因此影响河流径流量的主要因素是降水总量:降水越多,河流径流量越大;反之越小。图中岩层(不透水层和透水层)的倾斜是导致甲、乙两河径流量变化差异的主要原因。
28.(1)秦岭所在岩层上升,渭河平原所在岩层相对下降。
(2)断块山。华山位于秦岭北部,所在岩体相对上升,其北坡是大断崖。
(3)地表形态的塑造是内力和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内力作用使渭河平原断裂陷落形成谷地(低地);外力作用(风力、流水等)将沉积物搬运来填充其中,形成肥沃的平原。
24.植被具有涵养水源的功能,森林植被破坏后,地表植被涵养水源的能力下降,下渗和地下径流减少,降水多数转化为地表径流,且地表径流汇流速度加快,雨季快速汇入河流,导致河流径流量大增;而旱季时河流因缺少地下水补给而径流量大减,因此导致河流径流量的变化增大,故选B。
25.植被恢复后,蒸发(腾)量增加,地表植被保持水土的能力增加,地表水下渗作用增强,地下径流增加,坡面径流减少。故选C。
26.森林植被恢复后,涵养水源的能力增加,增加下渗量,地表径流减少,地下径流增多,因而甲、乙两条河流径流总量减少,岩层向乙河倾斜,雨水下渗到透水岩层后,倾斜汇入乙河,乙河径流量增加,而甲河径流量减少。故选D。
考点:河流、水循环
【名师点睛】该组试题由文字材料和图片构成,以近年来的热点话题“生态文明建设”为背景,考查植被对水循环过程的影响,是教材中“水循环”“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两部分内容的迁移应用,识记植被的生态作用,理清植被破坏或恢复对下渗、蒸发、地表径流等水循环环节的影响是正确解答该组试题的关键。植被破坏,将导致涵养水源的功能下降,下渗减少,地下径流减少,同时坡面上地表径流速度加快,区域水体总量减少,蒸发和蒸腾减少,区域降水量减少;反之,则出现相反的结果。但需注意该题只是局部植被恢复,对降水影响不大。理解上述关系,第7、8小题可迎刃而解。第9题题干中的“如果降水最终主要转化为河流径流”是重要条件,降水到达地表后,不需再考虑下渗、蒸发的部分。因此影响河流径流量的主要因素是降水总量:降水越多,河流径流量越大;反之越小。图中岩层(不透水层和透水层)的倾斜是导致甲、乙两河径流量变化差异的主要原因。
28.(1)秦岭所在岩层上升,渭河平原所在岩层相对下降。
(2)断块山。华山位于秦岭北部,所在岩体相对上升,其北坡是大断崖。
(3)地表形态的塑造是内力和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内力作用使渭河平原断裂陷落形成谷地(低地);外力作用(风力、流水等)将沉积物搬运来填充其中,形成肥沃的平原。
【解析】(1)读图可知,该地区是断层,该处断层的位移以垂直方向为主,相对下降的岩体形成谷地或低地,相对上升的岩体发育成山岭或高地。
(2)由材料一可知,华山位于秦岭北坡,为断块山。
(3)从内力和外力共同作用进行分析。
29.(1)地势低平,排水不畅;气温低,蒸发量小;下层土层冻结(永冻层),阻止水分下渗;(凌汛等导致)河水泛滥。
(2)叶尼塞河支流多流经中西伯利亚高原,(河床比降大)流速快、侵蚀强,增加了河流含沙量。鄂毕河主要流经平原,流速慢,泥沙沉积,含沙量小。
(3)鄂毕河河口区纬度高,水温低,鱼类生长慢。结冰期长,鱼类存活率偏低。鄂毕河流经沼泽,营养物质被植物吸收,河水中营养物质严重缺乏,不利于浮游生物生长。北冰洋营养物质和饵料较为贫乏。
(2)由材料一可知,华山位于秦岭北坡,为断块山。
(3)从内力和外力共同作用进行分析。
29.(1)地势低平,排水不畅;气温低,蒸发量小;下层土层冻结(永冻层),阻止水分下渗;(凌汛等导致)河水泛滥。
(2)叶尼塞河支流多流经中西伯利亚高原,(河床比降大)流速快、侵蚀强,增加了河流含沙量。鄂毕河主要流经平原,流速慢,泥沙沉积,含沙量小。
(3)鄂毕河河口区纬度高,水温低,鱼类生长慢。结冰期长,鱼类存活率偏低。鄂毕河流经沼泽,营养物质被植物吸收,河水中营养物质严重缺乏,不利于浮游生物生长。北冰洋营养物质和饵料较为贫乏。
【解析】试题分析:
(1)本题考查湿地的相关知识。可以比照三江平原成为中国最大沼泽地的原因来答题。沼泽的特征就是积水,联系影响沼泽的形成因素分析。从地形条件分析,该平原地势低平,排水不畅,易导致积水;因地处高纬度,气温低,蒸发弱,易导致积水;因温度低,下部土层冻结,阻滞水分下渗,使地表积水;河流因水位上涨,使两岸积水。
(2)含沙量大小受河流流域内水土流失的影响。叶尼塞河支流多流经中西伯利亚高原,流速快,侵蚀强,水土流失严重,使河流含沙量大;鄂毕河主要流经平原,流速慢,主要表现为流水沉积,水土流失少,含沙量小。
(3)联系题干材料分析,结合影响鱼类生长的因素分析。从鱼类的生长环境分析,鄂毕河河口区纬度高,水温低,鱼类生长慢。结冰期长,鱼类存活率偏低。从鱼类的饵料分析,鄂毕河流经沼泽,营养物质被植物吸收,河水中营养物质严重缺乏,不利于浮游生物生长,饵料少;鄂毕河流域水土流失较少,河流中营养物少,导致河口营养物质缺乏,不利于浮游生物生长,饵料较为贫乏。
【考点定位】
【名师点睛】湿地的相关知识。可以比照三江平原成为中国最大沼泽地的原因来答题。河流水文特征主要从水量大小,水位的变化、河流的含沙量、结冰期、水能等方面来分析,其中河流的含沙量取决于河流流经地区的土质情况,植被覆盖状况,侵蚀作用强弱,流速快慢等。鱼类资源的差异性原因,因从当地气候、温度、营养物质等因素的影响。
(1)本题考查湿地的相关知识。可以比照三江平原成为中国最大沼泽地的原因来答题。沼泽的特征就是积水,联系影响沼泽的形成因素分析。从地形条件分析,该平原地势低平,排水不畅,易导致积水;因地处高纬度,气温低,蒸发弱,易导致积水;因温度低,下部土层冻结,阻滞水分下渗,使地表积水;河流因水位上涨,使两岸积水。
(2)含沙量大小受河流流域内水土流失的影响。叶尼塞河支流多流经中西伯利亚高原,流速快,侵蚀强,水土流失严重,使河流含沙量大;鄂毕河主要流经平原,流速慢,主要表现为流水沉积,水土流失少,含沙量小。
(3)联系题干材料分析,结合影响鱼类生长的因素分析。从鱼类的生长环境分析,鄂毕河河口区纬度高,水温低,鱼类生长慢。结冰期长,鱼类存活率偏低。从鱼类的饵料分析,鄂毕河流经沼泽,营养物质被植物吸收,河水中营养物质严重缺乏,不利于浮游生物生长,饵料少;鄂毕河流域水土流失较少,河流中营养物少,导致河口营养物质缺乏,不利于浮游生物生长,饵料较为贫乏。
【考点定位】
【名师点睛】湿地的相关知识。可以比照三江平原成为中国最大沼泽地的原因来答题。河流水文特征主要从水量大小,水位的变化、河流的含沙量、结冰期、水能等方面来分析,其中河流的含沙量取决于河流流经地区的土质情况,植被覆盖状况,侵蚀作用强弱,流速快慢等。鱼类资源的差异性原因,因从当地气候、温度、营养物质等因素的影响。
本文标题:甘肃省兰州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8月月考地理试题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jx/jiexi/71818.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jx/jiexi/718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