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师网之地理试题解析
当前位置: > 地理教学 > 地理试题解析 > 辽宁省实验中学分校2016-2017学年高二6月月考地理试题(3)

辽宁省实验中学分校2016-2017学年高二6月月考地理试题(3)

时间:2017-08-15 06:51 来源:未知 作者:地理教师 责任编辑:地理教师
-------


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文明的结晶,已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1.下图中最能示意立冬这天南京(约32°N)太阳视运动的是

 

 

A. B. C. D.
32.下列节气中,关于南京地理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 若大寒节气日降雪,则可能受冷锋影响B. 若雨水节气日降水,则多为对流雨
C. 白露和寒露节气日,南京日出方位相同D. 惊蛰和清明节气日,南京日出时间相同
33.东侧是东半球,西侧是西半球,北侧是寒带,南侧是温带,该点地理坐标是
A. 南纬66°34′,西经20°B. 北纬66°34′,西经20°
C. 南纬23°26′,东经160°D. 北纬23°26′,东经160°

下图为“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34.图中数码所代表的地球圈层正确的有
A. ①为地壳B. ②为岩石圈
C. ③为软流层D. ④为下地幔
35.下列有关地球圈层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有
A. ①圈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递减B. ②圈层的厚度陆地较海洋大
C. ③圈层横波不能穿过D. ④圈层的物质状态为固体

二、综合题
36.读“地球光照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图是以________极点为中心的示意图,P点在N点的________方向,P点地方时为________时。
(2)在图中添画出太阳光线。
(3)

为________线,其中M

是______线,P

是______线。相

对于地表的运动方向是________时针。
(4)此时,北京时间是__________月________日________时。
(5)此时,一艘轮船在E点附近向东航行,10分钟后,越过EF一线,这时轮船所在地的区时应为________时________分。
(6)有一发炮弹从E点射向F点方向,炮弹将落在EF线的________(东、西)侧。
3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马耳他是位于地中海中部的岛国,气候温和,四季常青,一年有300天以上是晴天,空气质量极佳,被誉为“欧洲后花园”。总人口42.15万人,英语是主要官方语言,2016年人均GDP为24957美元。该国不仅拥有美丽的沙滩、清澈的海水和斑斓的海底世界,还有令人叹为观止的考古遗址、文化古迹、传统建筑、手工艺品。经济以服务业和金融业为主,工业以电子工业、制药为主。马耳他被誉为“拍摄胜地”,影视产业是该国蓬勃发展中的增长行业,吸引了多国影视制作团队,好莱坞在马耳他拍电影已经有90年历史,政府也十分支持影视产业的发展。马耳他历届政府均致力于推进环境保护工作,除2012年制定的《国家环境政策》外,还有各类环保法规两百余个。下图为马耳他略图。

(1)分析马耳他空气质量极佳的原因。
(2)简述马耳他吸引多国影视制作团队的优势条件。
(3)试推测马耳他政府十分支持影视产业发展的理由。

参考答案

1.B
2.D
【来源】[中学联盟]辽宁省实验中学分校2016-2017学年高二6月月考地理试题
【解析】试题分析:
1.读图可知,根据甲地的对趾点为(30°N,135°W);图示①(20°N,110°E);②(40°S,170°W);③(0°,45°W);④(30°N,135°W),①地位于②地的西北方向,A错。④为甲地的对跖点,两点间最短距离为经线圈的一半,约19980千米,B对。③地与④地时区相差6小时,C错。没有具体时间,无法判断两点是否在同一日期,D错。故选B。
2.读图可知,图示①(20°N,110°E),位于热带,A错。②(40°S,170°W),位于西半球,B错。③(0°,45°W),C错。④(30°N,135°W),位于太平洋,D对。故选D。
【考点定位】经纬网图的综合判读

3.B
4.A
5.A
【来源】[中学联盟]辽宁省实验中学分校2016-2017学年高二6月月考地理试题
【解析】
3.根据等值线的递变规律,按某一递增或递减的顺序变化。图中①地海拔350-400米,②地350-400米,③地海拔450-500米,④地海拔450-500米,四地海拔可能相同的是③④,B对。A、C、D错。
4.图中四地中,①是洼地,容易积水。中亚地区气候干旱,蒸发量大,容易发生土壤盐碱化,是盐碱化较严重的地区,A对。②、③、 ④地不易积水,盐碱化问题少,B、C、D错。
5.根据湖岸线变化可知,甲湖泊b-c时段湖岸线稀疏,说明比a-b时段水面变化大,A对。同一图中,等值线差值相同,b-c时段与a-b时段水位变化相同,B错。不能判断b-c时段比a-b时段水量、盐度变化大,C、D错。
点睛:等值线的递变规律是按某一递增或递减的顺序变化。首先判断出各点的海拔范围,在找出海拔可能相同的点。根据等高线数值,判断区域地形特点,分析土壤盐碱化严重的原因。图示湖泊的湖岸线,相当于等值线,疏密能表示水面变化大小,不能表示水量、盐度的变化。同一图中等差相同。

6.C
7.B
【来源】[中学联盟]辽宁省实验中学分校2016-2017学年高二6月月考地理试题
【解析】
6.由图可知,该地位于青藏高原东南部,受夏季风影响,来自印度洋的暖湿水汽沿河谷北上西进,加上地形的迎风坡,使得该地降水较多。
7.墨脱县位于青藏高原东南部,北部为青藏高原,地势北高南低;该地位于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交界处附近,地势起伏大,降水多且夏季多暴雨,因此易形成地震、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山麓为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墨脱县位于雅鲁藏布江谷地,海拔较低,降水多,太阳能不丰富。

8.C
9.C
【来源】[中学联盟]辽宁省实验中学分校2016-2017学年高二6月月考地理试题
【解析】
8.按照成因,玄武岩属于喷出型岩浆岩,说明该地发生过火山活动。根据图中等高线和示坡线方向可知,湖泊位于山顶的洼地中,据此推测湖泊的成因可能是火山喷发积水成湖。
9.甲、丁两地到玄武岩石柱林之间等高线凸向低值方向,为山脊,阻挡视线,不能看到;乙地到玄武岩石柱林之间有山峰,阻挡视线,不能看到;丙地到玄武岩石柱林之间为鞍部,地势较低,可以看到。
【点睛】等高线图中判断两点之间能否通视一般有如下两种情况:1.两点位于不同地形部位,此时要看两点之间的地形类型,如有山脊、山峰等不能通视,若有鞍部、谷地等部位则能够通视;2.两点位于同一坡,此时要看该坡的坡型,凹型坡(上部陡下部缓)可以通视,凸型坡(下部陡上部缓)不能通视。

10.D
11.B
【来源】[中学联盟]辽宁省实验中学分校2016-2017学年高二6月月考地理试题
【解析】试题分析:
10.读图,根据等高线数值,该区域两山顶高差在70-170米之间,A错。陡崖处没有河流,不能观赏到瀑布景观,B错。河流先向西南流,再向西流,C错。根据比例尺,两山顶之间游览索道长度不小于1000米,D对。
11.图示位于我国,图中①地植被不可能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A错。②处受流水侵蚀,可以发育“V”型谷 ,B对。③地位于山麓地带,地势开阔,不适宜开发河流小水电,C错。④地是陡坡,不适宜发展种植业,D错。
考点:等高线图的应用,区域地理景观特征,开发条件。
C
【来源】[中学联盟]辽宁省实验中学分校2016-2017学年高二6月月考地理试题
【解析】由于我国位于北半球,河流在流动的过程中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河水右偏,则河流的右岸侵蚀,坡度较陡,左岸沉积,坡度较缓。据图可知:图中的南岸为左岸,所以河流应自东向西流,东方较高,等高线凸向东方,排除B、D;河流是地上河,河水始终应补给地下水,而据图可以看出A潜水水位高于河水,排除A;C图中的等潜水位线向低值弯曲,河流补给潜水,故本题选C。

13.C
14.A
【来源】[中学联盟]辽宁省实验中学分校2016-2017学年高二6月月考地理试题
【解析】试题分析:
13.根据图中风向与等压线的关系可以看出,风所受的地转偏向力向右,所以该地位于北半球;该地位于中纬度,图中等温线为0℃,说明此时为冬季,所以此时昼短夜长;根据河流和等高线的关系(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弯曲方向相反),可判断该河自北向南流,所以不可能有凌汛现象。该处温度为0℃以下,所以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典型植被为温带落叶阔叶林。
14.根据上题判断,此时为北半球冬季,巴西为南半球热带草原气候,所以此时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草原一片葱绿,所以A正确。
考点: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15.D
【来源】[中学联盟]辽宁省实验中学分校2016-2017学年高二6月月考地理试题
【解析】试题分析:太阳辐射来源于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A错误;太阳辐射能中达到地球的只占太阳辐射总量的一小部分,B错;太阳辐射能是我们日常生活和生产中常用的能源,C错误;煤、石油等化石燃料,属于地质历史时期生物固定、积累下来的太阳能,D正确。
考点: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16.B
【来源】[中学联盟]辽宁省实验中学分校2016-2017学年高二6月月考地理试题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日期界线。日期变更线有两条,一条是180°经线,另一条是0时经线由材料可知,该半球为北半球,北极上空俯视地球逆时针方向自转,阴影部分为22日,非阴影部分为23日,在自西向东的方向上,0时到180°要比180°到0时要早一天,因此BA是0时经线;AC是180°日期变更线。BA经线为0时,0度经线0点时,北京所在的东八区为 8时整,187°—180°E=7、50,由此推出BA为7、50W,由7、50W向东推,每150经线是一小时,推至东八区是127、50E,时间是8:30分,再加上已知非阴影部分是23日。答案B。
点睛:日期界线
1. 两条日界线的区别。

人为日界线
自然日界线


原则上规定180°经线为日界线,但实际的日界线是曲折的,在地球表面是固定不变的
不固定,可以是地球上任何一条经线
钟点不固定,从0点到24点
钟点固定,0点(或24点)
日界线的东侧,为旧的一天;日界线的西侧,为新的一天
自然日界线的东侧,为新的一天;自然日界线的西侧,为旧的一天

2. 人为日界线的特征。
日界线是地球上新的一天的起点和旧的一天的终点,地球上日期的更替,都从这条线开始。日界线不是一条直线,而是有些曲折的,不完全按照180°经线延伸。这是为了使附近国家和地区居民生活的方便,日界线避免通过陆地,这样一个国家和地区就不会被分作两个日期。
3. 过人为日界线时日期的变更。
由于在任何时刻,东十二区总比西十二区早一天。因此,自东十二区向东进入西十二区,日期要减去一天;自西十二区向西进入东十二区,日期要增加一天。东西十二区时刻相同,但日期相差一天。

17.C
18.C
【来源】[中学联盟]辽宁省实验中学分校2016-2017学年高二6月月考地理试题
【解析】试题分析:
17.O点角速度为零,线速度也为零;P、Q两点角速度相同,又因位于同一纬线圈上,因此线速度也相同,C项正确。
18.由题意“晨昏线与极圈相切于P点,R点地方时为8时”可知,P点地方时为12时(若P点为零时,则R点不可能为8时),可求得北京时间为21时;根据P点的地方时大于R点的地方时可知,O点为南极点,PQ为南极圈,南极圈以南地区发生极夜(P点地方时为12点 ),时间为6月22日,C项正确。
考点:地球运动相关知识;地方是的计算。

19.A
20.D
【来源】[中学联盟]辽宁省实验中学分校2016-2017学年高二6月月考地理试题
【解析】试题分析:
19.3小时后地球自西向东转动45°,摆动方向是沿45°E~135°W摆动。
20.傅科摆证明的就是地球自转现象,自转使沿地表水平运动的物体在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因此在北半球河流冲刷右岸,在左岸堆积;在南半球河流冲刷左岸,在右岸堆积。
考点:本题组考查地球的自转及其地理意义。
21.A
【来源】[中学联盟]辽宁省实验中学分校2016-2017学年高二6月月考地理试题
【解析】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往返移动,约在每年6月22日(夏至)到达北回归线、9月23日(春分)到达赤道、12月22日(冬至)到达南回归线、次年3月21日(春分)回到赤道、6月22日(夏至)再回到北回归线。 读图分析可知,图中a→b→c→d太阳直射点的移动顺序是从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到次年春分,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22.D
23.C
24.C
【来源】[中学联盟]辽宁省实验中学分校2016-2017学年高二6月月考地理试题
【解析】
22.本题考查光照图的综合判读。图示晨昏线与经线重合,判断为春分或秋分日,太阳直射的纬度为赤道,图示晨线与60°W经线重合,即时间为6时,太阳直射的经线即12时所在经线,计算为30°E,因此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为(0°,30°E)。故答案选D项。
23.分界两个日期的两条界线应为国际日期变更线(180°经线)和0时所在的经线。根据图示晨线与赤道的交点即6时所在的经线为60°W,可计算此时0时所在的经线为150°W。故此时分界两个日期的分界线为150°W经线和180°经线。故答案选C项。
24.据图分析,此时晨线的经度是60°W而此时晨线所在的经线为6点,所以120°E经线为18点,而120°E的地方时等于北京时间,故此时北京时间为18点.此时晨昏线和经线圈重合,说明此时是春分日或秋分日,而春秋分时全球各地昼夜等长,各地日落时间都是18点。故答案选C项。

25.C
26.B
27.D
【来源】[中学联盟]辽宁省实验中学分校2016-2017学年高二6月月考地理试题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地球公转和自转的地理意义。一天中正午是12:00,给出昼长可以计算出日出和日落时刻。极昼和极夜出现的日期大致是对称的。
25.日照时间仅为34分钟,可推知日出是当地地方时时间11:43,因为使用莫斯科时间(东三区)时间,再换算成莫斯科时间为12时31分。
26.2017年1月10日,该市居民迎来了今年的第一黎明,就是极夜结束的第一天,那么半年后是摩尔曼斯克市极昼结束后首次日落,结束日期大约是7月10日,四个选项中7月22日与7月10日最接近,选择B。
27.1月10日,太阳直射南半球,越向北昼越短,W市和S市分别于当地时6时52分、4时53分同时日出,W市比S市昼长短,W在S北方,从时间看同是时刻W地方时与S地方时大,说明W在S东方。综合看S市位于W市的西南方向,选择D。

28.D
29.C
【来源】[中学联盟]辽宁省实验中学分校2016-2017学年高二6月月考地理试题
【解析】试题分析:
28.青岛至上海位于北半球中低纬度大陆的东岸,不会受到浮冰威胁,A对。航行期间为北半球冬季,新加坡至美瑞莎的飓风发生在夏秋季节,B错。航行期间为北半球冬季,美瑞莎至孟买受东北季风影响,天气炎热,C错。航行期间为北半球冬季,亚历山大至热那亚的长期逆风,D错。故选A。
29.北京时间2015年12月19日23时36分,“中国•青岛”号大帆船抵达摩纳哥( 43.7°N,7.4°E),根据“东早西晚、东加西减,正值日落西南时分,A错。北京时间2015年12月19日23时36分,“中国•青岛”号大帆船抵达摩纳哥( 43.7°N,7.4°E),根据“东早西晚、东加西减,当地地方时约为16时,B错。北京时间2015年12月19日23时36分,“中国•青岛”号大帆船抵达摩纳哥( 43.7°N,7.4°E),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附近,正午桅杆影长和高度比值约为tan67°,C错。北京时间2015年12月19日23时36分,“中国•青岛”号大帆船抵达摩纳哥( 43.7°N,7.4°E),当地昼夜长短差距扩大,D对。故选D。
【考点定位】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时间计算 正午太阳高度 昼夜长短的变化
【名师点睛】日出日落的方位:
1. 在3月21日~9月23日之间,全球有日出、日落现象的地区,日出方位均为东北,北半球时间为6时以前、南半球时间为6时以后;日落方位均为西北,北半球时间为18时以后,南半球时间为18时以前。
2. 9月23日~次年3月21日之间,全球有日出、日落现象的地区,日出方位均为东南,北半球时间为6时以后、南半球时间为6时以前;日落方位均为西南,北半球时间为18时以前,南半球时间为18时以 后。
3.春秋分日,全球日出正东,日落正西。
C
【来源】[中学联盟]辽宁省实验中学分校2016-2017学年高二6月月考地理试题
【解析】如下图所示,a1为极圈(“b点为极圈与晨昏线的交点”),c为与纬线a相切时的晨昏线,b1为晨昏线c与极圈a1的交点。当a纬线圈上昼弧与夜弧的差值不断扩大时,即晨昏线向c位置移动的过程,当晨昏线移动到c时,a纬线上出现了极昼或者极夜现象,该纬线上昼弧和夜弧的差值达到最大,在移动过程中,a纬线圈正午太阳高度可能变大(向出现极昼现象变化),也可能变小(向出现极夜现象变化),所以B项错误;全球昼夜差值扩大的时间持续3个月左右,C项错误;当差值达最大时,即晨昏线与该纬线相切(晨昏线c),切点的地方时为0时或12时,b点为晨昏线与极圈的交点,不是切点,所以D项错误;若该纬线位于南半球,则随着晨昏线向c位置移动,b点移动到b1点,其移动方向为向西移动,若该纬线位于北半球,其移动方向为向东移动,A项错误。该题所给参考答案值得商榷。

点睛:本题通过晨昏线与纬线的位置关系,考查太阳直射点移动规律,正午太阳高度、昼夜长短变化规律。极昼极夜现象的纬线与晨昏线的切点是移动的,但切点的时间是固定值。美中不足的是,条件有些不足,导致不能确定准确答案。

31.C
32.A
33.B
【来源】[中学联盟]辽宁省实验中学分校2016-2017学年高二6月月考地理试题
【解析】
31.由图可知,立冬为12月5日前后,此时为北半球冬半年,全球大部分地区日出东南方向、日落西北方向,太阳直射南半球,因此南京正午时太阳位于正南。选项图中太阳视运动中的视线位于偏东方向,为中午之前,虚线为中午之后,据此可判断出C正确。
32.据图可知,大寒为冬至日后大约1个月,为北半球冬半年,我国大部分地区受冬季风影响,易形成寒潮而带来降雪;雨水大约为2月份,此时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较低,不易形成对流雨;日出方位相同的两天昼长相同,白露到寒露北半球昼长逐渐变短,昼长不同,日出方位不同;惊蛰到清明,南京昼长逐渐变长,昼长不同,日出方位不同。故答案选A。
33.寒带与温带的分界线是极圈,北极圈的北侧是北寒带,南侧是北温带,南极圈的北侧是南温带,南侧是南寒带;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和160°E,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由此可知,符合东侧是东半球,西侧是西半球是20°W,符合北侧是寒带,南侧是温带的是北极圈,纬度是66.5°N。故选B。
点睛:地球以太阳为中心运动,我们在地球上观察到的太阳东升西落现象称为太阳的视运动。北半球夏半年时,在全球大部分地区观察,太阳东北方向升起、西北方向落下,并且越往北地区日出、日落方位越偏北;北半球冬半年时,在全球大部分地区观察,太阳东南方向升起、西南方向落下,并且越往南地区日出、日落方位越偏南。

34.C
35.B
【来源】[中学联盟]辽宁省实验中学分校2016-2017学年高二6月月考地理试题
【解析】试题解析:
34.由图可知①为大气层的垂直向上的第二层,属于平流层,A对;②为地面以下平均厚度33千米,属于地壳,属于岩石圈的一部分,B错;③位于地表以下80--400千米处属于上地幔的下部,C错;④在地面以下2900千米以下,属于外核,D错。故选A。
35.由上题分析可知:①圈层是平流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升高,A错;②圈层为地壳,地壳的厚度陆地较海洋大,陆地平均33,海洋平均6千米,B对;③圈层为上地幔,其物质具有固态特征,横波可以穿过,(横波不能在液体中传播),C错;横波不能在④圈层中传播,起物质状态为液态或者熔融状态,D错。故选A。
考点:地球的圈层结构
36.(1)南 东南 0(24) (2)画图略(太阳光线水平从右侧照过来)。(3)晨昏 晨 昏 逆(4)12月22日17时 (5)12 21 21 10 (6)东
【来源】[中学联盟]辽宁省实验中学分校2016-2017学年高二6月月考地理试题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光照图的综合判读,意在考查地球公转的方向、轨道、周期和速度;昼夜更替和地方时产生的原因;地方时与区时的区别及计算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和利用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读图分析可知,顺时针是从南极上空的俯视图,南极圈及其以南地区出现极昼现象,时间为12月22日,P点位于N点的东南方向,P点位于黑夜的中央,地方时为0(24)时。
(2)太阳光线与弧MPN垂直,且太阳光线从右侧摄入的平行光线。
(3)读图分析可知,MPN为昼夜的分界线,即为晨昏线。依据晨昏线的判读方法:顺着地球自转的方向,由昼变为夜为昏线;由夜变为昼为晨线.弧MPN为晨昏线;其中弧MP为晨线,弧PN为昏线。MPN相对于地表的运动方向自东向西,呈逆时针运动。
(4)已知0°经线,根据经度的变化规律,顺着地球自转方向,0°经线以东为东经,以西为西经,相邻经线的经度差为45°,其中45°E为太阳直射点所在经线,其地方时是12时,故可以推算北京时间(120°E)为:12+(120°-45°)&pide;15°/小时=17时,结合第一题分析可知,该日为12月22日,因此北京时间为12月22日17时。
(5)昼半球正午日期为12月22日12:00,一艘轮船在E点附近向东航行,10分钟后,越过EF一线,这时轮船所在地的区时应为12月21日21时10分。
(6)炮弹从E点射向F点方向,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南半球向左偏转,落于EF线的东侧。
点睛:光照图的判读技巧
1、判断南北半球
侧视图的经线通常表现为弧线,连接南北两极,通常为上北下南;俯视图中经线表现为以极点为中心呈放射状分布,纬线则显示为同心圆,通常根据地球自转方向可以判断,逆时针为北半球,顺时针为南半球;还可以根据经度变化来判断,沿东经经度变大,西经经度变小的方向为自转方向。
2、判断晨昏线
晨昏线为昼、夜半球的分界线,其有两个显著特征:一是晨昏线始终与太阳光线垂直,二是始终平分赤道。晨昏线判断的关键是沿自转方向看,由夜到昼的为晨线,由昼到夜的则为昏线。晨线与昏线组成一个大圆平分地球。二分日晨昏线与经线圈重合,其余时间则与经线斜交。
3、判断太阳直射点的坐标
由于太阳光为平行光,地球是个球体,所以在某一时刻太阳仅直射地球上某一点,此点就是太阳直射点,位于昼半球正中心。太阳直射点上正午太阳高度为90°,所在经线地方时为12时,在直射点上物体的影长为零。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纬线位置可以根据晨昏线的位置来判定,晨昏线若与极圈相切,且北极圈内全部为极昼,南极圈内全部为极夜,则太阳直射北回归线;若北极圈内全部为极夜,南极圈内全部为极昼,则直射南回归线;若昏错线与经线重合则直射赤道。
4、判断昼夜长短及日出、日落时间
晨昏线将地球上纬线分为昼弧与夜弧两部分,昼弧与夜弧的长短决定了昼长与夜长,弧度15°为1小时。在同一纬线上昼夜长短是相同的,日出、日落时间也相同。晨线与某地纬线的交点为日出时刻,昏线与纬线的交点为日落时刻。春、秋二分日全球昼夜等长,各个地方均为6时日出、18时日落;赤道终年昼夜平分,6时日出、18时日落;其他时间除赤道外各纬度昼夜长短均不一样,日出、日落时间不同。当太阳直射北半球时,北半球各地昼长夜短,且越往北昼越长,北极地区出现极昼,极昼范围为北纬(90°—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以北地区;南半球各地昼短夜长,越往南夜越长,南极地区出现极夜,极夜范围为南纬(90°—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以南地区。太阳直射南半球时,则相反。太阳直射点纬度与出现极昼、极夜的纬度范围互余。昼夜长短通常通过计算经度差来判断,某一地点昼弧所跨经度数乘以4分钟就得到昼长,需要注意的是侧视图中通常可以看见一半昼弧,要把另外一半也考虑在内。一般图中都是等分经度的,30°、45°、15°等为一格,计算比较方便。得到昼长时间以后可以采用正午12-昼长/2=日出时间,12+昼长/2=日落时间。
5、判断正午太阳高度
正午太阳高度与太阳高度的区别:太阳高度是指阳光与地平面的夹角,在一天中太阳高度是随着太阳的升起落下不断变化的;而正午太阳高度则是指一天中太阳高度最大,地方时为12时的太阳高度。在太阳直射点上正午太阳高度为90°,其他地区正午太阳高度可以根据H=90°-所求地纬度与直射点相距纬度来计算;同一纬度正午太阳高度角相同;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为由直射点所在纬度向南北递减,离直射点纬度越近正午太阳高度角越大。
6、判断季节、日期
根据晨昏线及太阳直射点的位置来判断季节,二分日晨昏线过极点与经线重合,其他时间与经线斜交;二至日晨昏线与极圈相切,其他时间则斜交。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则北半球为夏半年,在南半球则北半球为冬半年。地球上通常有两个日期分布,其界线分别为:180°日界线和地方时为24时或0时这条经线;当地球上只有一个日期时,则180°经线就是0时或24时经线;当地球两个日期平分,则180°经线的地方时12时。
37.(1)四面临海,常年有海风吹拂,利于污染物扩散;人口总量少,排放的污染物总量少;经济以第三产业为主,重污染产业少;有众多环保法规,环境保护力度大等。
(2)影视产业发展时间长,陈叶协作条件较好;服务业发达;空气质量好,拍摄出的画面清晰;晴天多,日照时间长,可拍摄时间长;环境优美,人文景观众多,便于取景;气候温和,四季常青,一年四季皆可拍摄。
【来源】[中学联盟]辽宁省实验中学分校2016-2017学年高二6月月考地理试题
【解析】(1)主要从污染物的来源、污染物的扩散和环境保护方面进行分析,马耳他四面临海,常年有海风吹拂,利于污染物扩散;人口总量少,排放的污染物总量少;经济以第三产业为主,重污染产业少;有众多环保法规,环境保护力度大等。
(2)从影视业发展的历史、拍摄的环境分析,马耳他影视产业发展时间长,协作条件较好;服务业发达;空气质量好,拍摄出的画面清晰;晴天多,日照时间长,可拍摄时间长;环境优美,人文景观众多,便于取景;气候温和,四季常青,一年四季皆可拍摄。


  本文标题:辽宁省实验中学分校2016-2017学年高二6月月考地理试题(3)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jx/jiexi/71473.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jx/jiexi/71473.html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
欢迎你对辽宁省实验中学分校2016-2017学年高二6月月考地理试题(3)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本站地址:http://www.dljs.net
评价: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输入验证码,选匿名即可发表)
关于辽宁省实验中学分校2016-2017学年高二6月月考地理试题(3)的最新评论 >>>查看详细评论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