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师网之地理试题解析
当前位置: > 地理教学 > 地理试题解析 > 江苏省苏州市2016-2017学年高二学业水平第一次模拟地理试题

江苏省苏州市2016-2017学年高二学业水平第一次模拟地理试题

时间:2017-07-25 07:33 来源:未知 作者:地理教师 责任编辑:地理教师
-------
一、选择题
下图为以极点为中心的四幅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四图中能正确地反映地球白转方向的是     (    )
A. 甲、乙    B. 甲、丙    C. 乙、丙    D. 丙、丁
2.四图中a、b、c、d四地白转线速度由大到小的排序,正确的是    (    )
A. a-b-c-d    B. d-c-b-a    C. a-b-d-c    D. c-d-b-a
3.下列关于图中a、b、c、d四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除c地外,其余三地白转的线速度相同
B. 如果以恒星为参照物,这四个地方转一周所需时间为24小时
C. 在a、c两地作水平运动的物体,a地的物体向有偏,c地的物体向左偏
D. 图中四地一年中仅有一天昼夜长短相同
 
4.地球白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是    (    )
A. 昼夜长短的变化    B. 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
C. 世界各地昼夜交替的变化    D. 世界各地季节的变化
5.岩石圈是指    (    )
A. 地面以下、莫霍界面以上很薄的一层岩石外壳
B. 地面以下、古登堡界面以上由岩石组成的固体外壳
C. 莫霍界面以下、古登堡界面以上厚度均匀的一层岩石
D. 地壳和上地幔顶部,由岩石组成的圈层
6.读图,四种天气系统中,能形成我国长江中下游伏旱天气的是    (    )
 
A.     B.     C.     D.
读“四种气候类型降水量柱状图和气温曲线图”,回答下面小题。
 
7.对四种气候类型的判断,正确的是
A. ①为热带草原气候    B. ②为亚热带季风气候    C. ③为热带雨林气候    D. ④为地中海气候
8.气候类型①分布的规律是
A. 南北纬30°~40°之间的大陆西岸
B. 纬度40°~60°之间的大陆东岸
C. 赤道及其南北两侧
D. 纬度30°~40°之间的大陆东岸
 
读“欧洲部分地区”,回答下面小题。
 
9.甲岛全年盛行
A. 东北信风    B. 西风    C. 西北风    D. 极地东风
10.乙岛的气候特征表现为
A. 终年温和湿润    B. 雨热同期
C. 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D. 终年高温多雨
 
下图为“部分气压带、风带位置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1.图①中M气压带所在半球与名称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北半球,副极地低气压带    B. 南半球,极地高气压带
C. 北半球,极地高气压带    D. 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
12.图中气压带、风带的位置,由南向北排序正确的是
A. ②①③④    B. ②①④③    C. ②④③①    D. ②④①③
13.有关图示风带对气候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 风带a控制下,寒冷少雨    B. 风带b控制下,寒冷少雨
C. 风带c控制下,温和多雨    D. 风带d控制下,温和多雨
 
14.图中正确反映南半球中低纬海区洋流流向的是
 
A.     B.     C.     D.
15.图中,正确表示非洲大陆外围洋流分布的是
 
A.     B.     C.     D.
16.图中,最有可能找到石油资源的地质构造是
 
A.     B.     C.     D.
17.下列现象中,与全球气候变暖有关的有    (    )
  ①天山博格达峰雪线下降    ②东海出现南海的鱼种
  ③华北地区树枝提前抽芽    ④灾害性天气出现频繁
A. 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18.自然界中某种因素的变化会引起其他一系列因素的变化,例如青藏高原积雪面积减小,会引起该地域自然环境的连锁变化。这种变化包括    (    )
  ①地表温度年变化增大    ②风化加速导致岩崩现象加剧
  ③羊八井地热温度升高    ④山地针叶林带海拔降低
A. ①④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②
19.现代城市管理中,优先采用的技术是    (    )
A. RS    B. GIS    C. GPS    D. Internet技术
据报道,位于以色列的死海西岸,近年水位以平均每年一米的速度下降。“死海不死”的说法的确已经受到了现实的严峻考验。下图是“死海沿海废弃的水上游乐设施”及“死海位置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20.近年来死海面积不断缩小,原因分析叙述正确的是    (    )
A. 全球变暖加剧,蒸发量加大    B. 下游大量引水,入湖径流量增多
C. 地壳运动,位于板块的消亡边界    D. 围湖造田规模不断扩大
21.死海面积不断缩小,对以色到产生的影响可能是    (    )
A. 影响观光旅游业的发展    B. 对河流的调节能力下降
C. 荒漠化和水土流失加剧    D. 周边地区地下水位抬升
 
降水在生态系统中被分为蓝水和绿水,蓝水是形成径流的部分(包括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绿水是被蒸发(腾)的部分,其中被植物蒸腾的部分称为生产性绿水,被蒸发的部分称为非生产性绿水。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22.下列河流中,绿水比例最大的是    (    )
A. 塔里木河流域    B. 黄河流域    C. 珠江流域    D. 太湖流域
23.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下列措施中,使绿水中生产性绿水比重提高最多的是    (    )
A. 水田改旱田    B. 地膜覆盖    C. 发展畜牧业    D. 引水灌溉
 
下图为“四川普光至上海的输气管线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24.与新疆轮南至上海的“西气东输”管道干线相比,普光至上海的“川气东送”方案具有的优点有  (    )
  ①途经我国水能丰富的三峡地区,供气方便②沿线经济发达,市场需求大③经过的高原山地少,工程量小④供气来源地更多,供气更稳定  ⑤运输线路短
A. ①②③    B. ①③⑤
C. ②③⑤    D. ③④⑤
25.关于“川气东送”方案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有助于东部地区改善能源结构,提高大气环境质量
B. 有助于西南地区的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促进西南经济的发展
C. 配合“西气东输”工程,从根本上解决长江三角洲地区的能源短缺问题
D. 有助于改善东西部地区能源的供求矛盾,促进东西部的共同发展
 
图中甲、乙、丙、丁分别对应2014年广东省四个地区的产业结构情况。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26.珠江三角洲是广东省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与珠江三角洲的产业结构最接近的是    (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27.下列属于珠江三角洲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有    (    )
  ①产业升级面临困境②市场腹地广阔  ③城市建设相对落后④生态环境问题日趋严重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读“我国东部地区图”,回答下面小题。

28.与乙地区相比较,甲地区发展工业的优势是    (    )
A. 技术水平较高    B. 交通运输便利
C. 矿产资源丰富    D. 消费市场广大
29.甲地区城市化模式属于下列哪一种    (    )
A. 

B. 

C. 

D. 

 
30.我国粮食商品率最高的商品粮生产基地是   (    )
A. 三江平原    B. 江汉平原    C. 太湖平原    D. 珠江三角洲
二、判断题
31. “地月系一太阳系一河外星系一总星系”反映天体系统由低级别到高级别的顺序。   (    )
32.气旋指的是气流由四周向中心辐合的气压系统。   (    )
33.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初夏持续一个月左右的梅雨是由准静止锋造成的。   (    )
34.我国的塔里木河主要参与的是海陆间循环,未登陆的台风主要参与的是海上内循环。   (    )
35.水圈是一个连续而又规则的圈层。   (    )
36.向斜是良好的储水构造,背斜是良好的储油、储气构造。   (    )
37.区域之间存在差异性,区域内部不存在差异性。   (    )
38. “一年开草场,二年打点粮,三年五年变沙梁”是西北地区过度放牧的真实写照。
39.东北地区黑土面临的问题主要是水土流失和肥力下降。   (    )
40.产业转移只促进了迁入地区的产业升级,对迁出地区的产业升级没有帮助。   (    )
三、综合题
41.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若此图是热力环流侧视图,则A、B两处比较,________处温度较低,______处气压较低。
(2)若此图是东亚的冬季季风环流侧视图,根据热力环流原理,A、B两地中位于亚欧大陆的是______。东亚的西北风应是图中的______(用数学代号表示),该季风坏流形成的最主要原因是______。
(3)若此图是城市热岛环流侧视图,则A、B中的______处是城区,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_。
42.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反映的内力作用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
(2)洋流A的性质为 ________,对沿岸气候起到________________作用。
(3)在图示水循环的各环节中,目前受人类活动影响最大的是________(填数字)。简述水循环的主要地理意义。
43.根据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东北三省既是我国重要的资源基地,又是我国的老工业基地,长期以来为全国的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近些年来,东北三省由于一些重要资源趋于枯竭,与之相关的资源型产业出现萎缩,资源开发与经济社会生态可持续发展的矛盾较为突出。
材料二  三江平原在历史上曾被称为“北大荒”。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国家对三江平原进行大规模的开垦,使三江平原成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北大荒”变成了“北大仓”。但是近年国家已决定停止开发三江平原的荒地,并建立自然保护区。
材料三  下图为“东北老工业基地部分矿产资源分布图”。

(1)东北三省发展成为我国的工业基地,是以丰富的_________、______ 、______等矿产资源和森林资源为重要基础的。
(2)国家停止开发三江平原,主要为了保护其作为______的生态功能。
(3)填写下表,请你从资源利用、产业调整和环竟保护三方面提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可采取的主要对策。

44.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北部湾经济圈包括中国广西、广东、海南沿北部湾地区和越南北方沿海地区,是继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三大沿海经济圈之后的又一沿海区域经济区。
材料二  下图为“北部湾地区图”。

(1)近年来,广西部分地区的一些耕地经历了“水稻田甘蔗地鱼塘花卉棚”的农业景观变迁。引起这些变化的主导因素是__________。
  A.气候条件    B.交通条件    C.市场需求    D.政府政策
(2)北部湾地区发展工业的区位优势,除优越的位置外,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3)目前,广西承接由珠江三角洲转移过来的产业,这对当地发展的积极影响有__________。
(4)图中海南岛的铁路为三亚发展_____业提供了便利的交通。
参考答案
 
1.B
2.C
3.C
【解析】主要考查地球自转,要求能够判断地球的自转方向、自转速度和水平运动的物体发生偏转。
1.地球自转的方向自西向东,从图中经度可以判断出地球是否自西向东转,甲、丙自转方向自西向东,正确;乙 、丁自东向西自转,错误,选择B。
2.地球自转线速度自赤道到向两极逐渐递减,纬度越高,线速度越小,四图中a、b、c、d四地白转线速度由大到小的排序,正确的是a-b-d-c,选择C。
3.除c地外,其余三地自转的线速度不相同,A错; 如果以恒星为参照物,这四个地方转一周所需时间为23小时56分4秒,B错;水平运动的物体发生偏转,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 在a、c两地作水平运动的物体,a地的物体向有偏,c地的物体向左偏,C对; 图中四地一年中有两天昼夜长短相同,D错。
4.C
【来源】【百强校】2012年海南东方市八校高二下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带解析)
【解析】试题分析:昼夜交替现象是地球自转的结果。A、B、D都是地球公转的结果。
考点: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5.D
【来源】2012-2013学年辽宁省沈阳二中高一12月月考地理试题(带解析)
【解析】试题分析:地面以下、莫霍界面以上很薄的一层岩石外壳属于地壳,不是岩石圈的全部,A错。古登堡面以上包括地壳和地幔,比岩石圈的范围大,BC错。岩石圈是指地壳和上地慢顶部,由岩石组成的圈层,D对。故选D。
【考点定位】地球内部圈层
6.B
【解析】形成我国长江中下游伏旱天气的是北半球的反气旋,北半球反气旋呈顺时针方向向四周辐散,选择B。
 
7.D
8.C
【解析】主要考查世界主要气候类型、气候的主要特点、气候类型的分布。要求学生能够读懂气温变化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
7.①全年高温多雨为热带雨林气候,A错; ②最冷月低于0℃,为温带季风气候,B错; ③全年高温,夏季降水多,冬季降水少,为热带草原气候,C错; ④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为地中海气候,D对。
8.①全年高温多雨为热带雨林气候,常年受到赤道低气压带的控制,主要分布在赤道及其南北两侧,选择C。
 
9.B
10.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和特点。学生要熟悉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并能够根据地理位置判断出气候类型,简述气候的特点和成因。

9.甲岛位于40度到60度的大陆西岸,终年受西风带控制,甲岛全年盛行西风,选择B。
10.乙岛位于地中海,属于地中海气候,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炎热干燥,冬季受西风带控制温和多雨,选择C。
 
11.C
12.C
13.D
【来源】2014-2015学年安徽省明光三中高一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带解析)
【解析】试题分析:
11.读图,根据M气压带所在纬度判断,是副热带高气压带,B、D错。根据M北侧风带的风向,判断位于南半球,A错,C对。
12.读图分析,a是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带,b是南半球的盛行西风带,c是北半球的东北信风带,d是北半球的盛行西风带。从北向南排序为④③①②,C对。
13.结合前面分析,在风带a控制下,高温少雨,A错。风带b控制下,温暖湿润,B错。风带c控制下,高温干燥,C错。风带d控制下,温和多雨,D对。
考点:气压带、风带分布规律及特征。
14.A
【解析】南半球中低纬海区洋流流向是围绕着副热带海区呈逆时针方向旋转,选择A。
15.D
【解析】非洲大陆西岸都是寒流,洋流的方向从高纬度向低纬度流;东岸都是暖流,洋流的方向从低纬度向高纬度流,选择D。
16.A
【解析】石油一般储存在背斜构造,向斜构造和断层容易泄露,不利于石油的储存,背斜构造岩呈向上弯曲,选择A。
17.A
【来源】【百强校】2015-2016学年广东深圳高级中学高一上期末考试地理试卷(带解析)
【解析】试题分析:全球变暖,雪线升高,①错。由于全球变暖,东海水温升高,出现较低纬度南海的鱼种,②对。全球变暖,气温较同期升高,华北地区树枝提前抽芽,③对。灾害性天气出现频繁,④对。故选A。
考点: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
18.D
【来源】【百强校】2017届山东东营胜利第一中学高三上模拟考试一文科地理试卷(带解析)
【解析】试题分析:青藏高原积雪面积减小,使得裸露的陆地面积增大,比热容变大,气温的年变化随着增大,也就加速了风化。随着温度的升高,山地针叶林带海拔高度将升高。
【考点定位】西藏区域地理,地理环境整体性
19.B
【解析】地理信息系统是专门处理地理空间数据的计算机系统,地理信息系统是城市管理的重要手段,主要应用于城市信息管理与服务、交通道路管理、环境管理等。选择B。
 
20.AB
21.AD
【来源】2015届江苏省南京市、盐城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地理试卷(带解析)
【解析】试题分析:
20.全球变暖,蒸发量加大会影响死海面积,A正确。上游引水量大,入湖水量减少也会引起死海面积减少,B正确。地壳运动与死海面积减少无关,C错。死海是咸水湖,气候干旱,不可能在此地围湖造田,D错。
21.图中显示死海沿海废弃的水上游乐设施,说明影响观光旅游业的发展,A正确。死海只有河流流入而没有河流流出,对河流没有调节能力,B错。死海所处地区气候干旱,降水少,不会出现水土流失,C错。会引起周边地区地下水位下降,D正确。
考点:该题考查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22.A
23.C
【来源】2016届福建省惠安一中暑假第二次返校地理试卷(带解析)
【解析】试题分析:
22.因塔里木河流域降水少,形成的径流少,但天气晴朗,蒸发(蒸腾)量大,绿水所占比重最大;而长江流域、雅鲁藏布江流域和黑龙江流域的降水较多,径流量大,所以绿水所占比例小。
23.水田改旱田,减少了非生产性绿水,但没有增加生产性绿水;植树造林增加了生产性绿水,但没有减少非生产性绿水;修建梯田,增加了生产性绿水,但也增加非生产性绿水;而覆膜种植农作物,既减少了非生产性绿水,进而农作物生长茂盛,又增加了生产性绿水。
考点:流域的综合开发
 
24.C
25.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资源的跨区域调配,结合两个工程进行对比分析就可以判断出各自的优缺点。学生要熟悉资源跨区域调配对于调入区和调出区的影响。
24. 途经我国水能丰富的三峡地区,与供气方便没有关系,①错;沿线经济发达,市场需求大,②对;经过的高原山地少,工程量小,③对;供气来源地少,④错;运输线路短,⑤对。选择C。
25.有助于东部地区改善能源结构,提高大气环境质量,A对; 有助于西南地区的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促进西南经济的发展,B对;配合“西气东输”工程,只能缓解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长江三角洲地区的能源短缺问题,C错;有助于改善东西部地区能源的供求矛盾,促进东西部的共同发展,D对。
 
26.A
27.B
【解析】主要考查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产业结构和城市化过程当中产生的问题。要求熟悉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发展情况,发展过程当中出现的问题及其解决的措施。
26.珠江三角洲第一产业比重小,第二产业占主导地位,第三产业比重较大,与珠江三角洲的产业结构最接近的是甲,选择A。
27.珠江三角洲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有产业升级面临困境,市场腹地狭小,城市建设相对落后,生态环境问题日趋严重。选择B。
 
28.C
29.D
【解析】主要考查我国主要工业基地,要求学生熟悉我国主要的工业基地的发展条件,个工业基地的特点,城市化发展的原因。
28.甲属于我国东北地区矿产资源丰富,乙属于我国长江三角洲地区矿产资源贫乏,但是技术水平高,交通便利,消费市场广大,选择C。
29.甲位于我国东北地区,森林矿产资源丰富,新中国成立以后第一个建设的工业基地,利用当地的资源发展国有企业,工业化的不断发展带动城市化,选择D。
30.A
【解析】我国东北地区地广人稀,土壤肥沃,特别是三江平原是我国主要的国营农场,成为我国粮食商品率最高的商品粮生产基地,选择A。
31.错误
【解析】“地月系一太阳系一河外星系一总星系”不能反映天体系统由低级别到高级别的顺序。太阳系不属于任何外星系。
32.错误
【来源】江苏省徐州市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必修)试题
【解析】反气旋指的是气流由中心向四周辐散的气压系统。
33.正确
【解析】结合雨带的推移,可以判断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初夏持续一个月左右的梅雨是由准静止锋造成的。
34.错误
【解析】我国的塔里木河是内流河,主要参与的是陆上内循环,未登陆的台风主要参与的是海上内循环。
35.A
【来源】【百强校】2016-2017学年江苏启东中学高二上月考二地理试卷(带解析)
【解析】试题分析:水圈在地球的外围,是连续的,但是厚度是不规则的圈层。
【考点定位】水圈
36.正确
【解析】根据密度的不同,向斜是良好的储水构造,背斜是良好的储油、储气构造。
37.错误
【来源】江苏省徐州市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必修)试题
【解析】区域之间存在差异性,区域内部也存在差异性,完全相同是没有的。
38.错误
【解析】“一年开草场,二年打点粮,三年五年变沙梁”是西北地区过度开垦的真实写照。
39.正确
【解析】由于过度开垦并且不及时施肥,东北地区黑土面临的问题主要是水土流失和肥力下降。
40.错误
【解析】产业转移促进了迁入地区的产业升级,也有利于迁出地区的产业升级改造。
41.(1)A     B
(2)A   ③   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
(3)B   城区气温高于郊区,气流上升
【解析】(1) 热力环流中靠近地面气温高的地方气压低,气流以上升为主,近地面气温低的地方气压高,气流以下沉为主;所以A处温度较低,B处气压较低。
(2) 冬季陆地降温快气温低,A位于亚欧大陆,东亚的西北风应是图中的③,该季风坏流形成的最主要原因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
(3) 如果是城市热岛环流侧视图,城市气温高于郊区,气流上升。则B处是城区。
42.(1)岩浆活动  地壳运动(板块运动)
(2)暖流  增温增湿
(3)④ 使地球上的水不断更新,维持全球水的动态平衡;促进地表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塑造地表形态
【解析】(1) 图中的火山说明有岩浆活动,图中还可以看出地壳运动(板块运动)。
(2) 从低纬度向高纬度流的洋流是暖流,有增温增湿作用。
(3) 目前受人类影响最大的是地表径流④,要熟悉水循环的地理意义,使地球上的水不断更新,维持全球水的动态平衡;促进地表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塑造地表形态。
43.  (1)煤   铁  石油
(2)湿地
(3)

【解析】(1) 结合图中所表示的内容,联系我们所学的地理知识,可以判断东北三省发展成为我国的工业基地,是以丰富的煤、铁、石油等矿产资源和森林资源为重要基础的。
(2) 三江平原地区湿地破坏较为严重,国家停止开发三江平原,主要为了保护其作为湿地的生态功能。
(3)对于资源利用首先要节约资源,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保护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可再生资源,开发新能源。产业结构调整,首先对传统产业进行改造,然后发展新兴产业和第三产业。
44.(1)C
(2)水陆交通便利(海运、铁路等)  有丰富的矿产资源
(3)促进了当地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了与其他地区的产业分T与合作;增加了就业机会;促进了当地丁业化与城市化的发展
(4)旅游
【解析】(1) 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迅速,对蔬菜、花卉、副食品需求量越来越大,导致这一地区的农业产业结构的变化,选择C。
(2) 联系影响工业的主要区位因素,结合当地的具体地理特点,可以分析出影响北部湾地区发展工业的水陆交通便利(海运、铁路等)、丰富的矿产资源等。
(3) 对于产业转入地区首先是增加了当地的工业发展,促进了当地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了与其他地区的产业分式与合作;增加了就业机会;促进了当地产业化与城市化的发展。
(4) 交通运输,为当地各种产业都带来了便利条件,但是最有利的是旅游。

  本文标题:江苏省苏州市2016-2017学年高二学业水平第一次模拟地理试题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jx/jiexi/71096.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jx/jiexi/71096.html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
    欢迎你对江苏省苏州市2016-2017学年高二学业水平第一次模拟地理试题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本站地址:http://www.dljs.net
    评价: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输入验证码,选匿名即可发表)
    关于江苏省苏州市2016-2017学年高二学业水平第一次模拟地理试题的最新评论 >>>查看详细评论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