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5小题,共50分)
读某地岩层分布图,回答1--2题。
1.岩层由早到晚顺序正确的是
A.丁-甲-丙-乙 B.甲-乙-丙-丁
C.丙-甲-乙-丁 D.甲-丁-丙-乙
2.丙地岩石为
A.花岗岩 B.玄武岩
C.大理岩 D.页岩
读某地岩层分布图,回答1--2题。
1.岩层由早到晚顺序正确的是
A.丁-甲-丙-乙 B.甲-乙-丙-丁
C.丙-甲-乙-丁 D.甲-丁-丙-乙
2.丙地岩石为
A.花岗岩 B.玄武岩
C.大理岩 D.页岩
冬季,农民用人造烟幕防止农作物受冻。读“太阳辐射和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关系示意图”,回答3--4题。
3.关于图中a、c、d所代表的内容,叙述正确的是( )
A.c代表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
B.a、c、d代表的辐射波长的大小关系是c<</span>d<</span>a
C.d代表的辐射主要被大气中的臭氧吸收
D.c代表的辐射与天气状况无关
4.图中箭头能表示人造烟幕防止农作物受冻原理的是( )
A.a B.B C.c D.d
下图中实线为锋线,正在向a地方向移动,虚线范围内为雨区。读图回答5~6题。
5.下列关于该天气系统过境时天气状况的描述,正确的是
A.天气晴朗 B.可能带来寒潮天气
C.出现连续性降水 D.一定会带来降水
6.若该锋线两侧a、b、c三点的气压对比是a=b>c,则下列气压对比正确的是
A.e<d B.b>e C.e=d D.e>d
A.天气晴朗 B.可能带来寒潮天气
C.出现连续性降水 D.一定会带来降水
6.若该锋线两侧a、b、c三点的气压对比是a=b>c,则下列气压对比正确的是
A.e<d B.b>e C.e=d D.e>d
7. 图是某海域洋流分布示意图,洋流甲是( )
A.北半球寒流 B.北半球暖流
C.南半球寒流 D.南半球暖流
8. 下图为某海区大洋环流示意图,该环流是
A.北半球寒流 B.北半球暖流
C.南半球寒流 D.南半球暖流
8. 下图为某海区大洋环流示意图,该环流是
A.北印度洋海区夏季季风洋流
B.北半球中低纬度海区大洋环流
C.南半球中高纬海区大洋环流
D.南半球中低纬度海区大洋环流
9.下图为我国某河流的年径流量变化示意图,该河流位于( )
A.亚热带季风区 B.我国西北地区 C.温带季风区 D.高寒地带
水库具有多种功能,如防洪、发电、灌溉、养殖等,并且能改善局部地区的气候。下图中,图1是某水库洪水时径流调节示意图,图2是某水库蓄水前后对库内周围地区降水量的影响示意图。读图回答10~11题。
1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水库建成后,可能使河流下游地区鱼类绝迹
B.可能会增强河流下游泥沙沉积,利于冲积平原和河口三角洲的形成[
C.图1中水库最高水位出现的时间是t1
D.图1中水库最高水位出现的时间是t2
11.读图2,导致水库中心区蓄水后年降水量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 )
A.水库中心区蓄水后冬季气温升高,大气上升运动旺盛
B.常年在高气压的控制下
C.蓄水后夏季增温慢,大气的上升运动不旺盛
D.蓄水后水汽蒸发量变大
12.图为某地等高线和某月 0℃等温线图,据图可以判断( )
A该地为南半球 B该地为北半球
C该地南坡为迎风坡 D该地北坡为迎风坡
读下面左右两图,完成13--15题。
13.左图中甲、乙、丙三地与右图中降水季节变化,对应正确的是
A.甲—①.乙—②.丙—③ B.甲—③.乙—②.丙—①
C.甲—②.乙—①.丙—③ D.甲—③.乙—①.丙—②
14.影响左图中甲、丙两地降水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正午太阳高度 B.西风控制时间 C.洋流影响程度 D.平原面积大小
15.左图中乙、丙两地的植被类型分别是
A.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温带落叶阔叶林 B.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和温带落叶阔叶林
C.温带草原带和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D.热带雨林和热带荒漠
自然界中,相邻河系在内外因素的影响下, 会有一个河系发展成为主河系。由于分水岭被破坏或迁移造成的河流袭夺,称为主动河流袭夺。下面乙图是甲图中方框处的分水岭变化图,该处分水岭从Ⅰ经Ⅱ演化到Ⅲ, 分水岭最终被切穿, 发生河流袭夺现象。读图回答16~17题。
16.甲图中最终河流流量减少的河段是( )
A.a B.b C.c D.d
17.乙图中导致分水岭迁移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
A.风化作用 B.风力侵蚀 C.流水沉积 D.流水侵蚀
读世界某地全年日出时刻示意图 回答18~19题。
18.该地的经度是( )
A.80°E B.85°E C.90°E D.95°E
19.P日期过后一周( )
A.北京日落时刻推迟 B.全球极夜范围扩大
C.该地正午太阳高度增高 D.该地正午日影由朝南转为朝北
古代聚落选址、农业生产活动离不开水源,下图为考古发现的我国某河谷不同时期聚落和农业生产状况遗址分布图,据此完成20~21题。
20.造成图示河谷地区遗址变迁的主要原因是( )
A.环境污染 B.洪水泛滥 C.河流泥沙淹埋 D.地壳抬升,河流下切
21.气候影响农业生产状况,下列时期中该地区气候最湿润的是( )
A.距今1000~2000年 B.距今6000~ 7000年
C.距今4000~5000年 D.距 今3000~4000年
读天津市地面下沉、地下水埋深及塘沽海平面变化关系图,完成22~23题。
B.北半球中低纬度海区大洋环流
C.南半球中高纬海区大洋环流
D.南半球中低纬度海区大洋环流
9.下图为我国某河流的年径流量变化示意图,该河流位于( )
A.亚热带季风区 B.我国西北地区 C.温带季风区 D.高寒地带
水库具有多种功能,如防洪、发电、灌溉、养殖等,并且能改善局部地区的气候。下图中,图1是某水库洪水时径流调节示意图,图2是某水库蓄水前后对库内周围地区降水量的影响示意图。读图回答10~11题。
1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水库建成后,可能使河流下游地区鱼类绝迹
B.可能会增强河流下游泥沙沉积,利于冲积平原和河口三角洲的形成[
C.图1中水库最高水位出现的时间是t1
D.图1中水库最高水位出现的时间是t2
11.读图2,导致水库中心区蓄水后年降水量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 )
A.水库中心区蓄水后冬季气温升高,大气上升运动旺盛
B.常年在高气压的控制下
C.蓄水后夏季增温慢,大气的上升运动不旺盛
D.蓄水后水汽蒸发量变大
12.图为某地等高线和某月 0℃等温线图,据图可以判断( )
A该地为南半球 B该地为北半球
C该地南坡为迎风坡 D该地北坡为迎风坡
读下面左右两图,完成13--15题。
13.左图中甲、乙、丙三地与右图中降水季节变化,对应正确的是
A.甲—①.乙—②.丙—③ B.甲—③.乙—②.丙—①
C.甲—②.乙—①.丙—③ D.甲—③.乙—①.丙—②
14.影响左图中甲、丙两地降水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正午太阳高度 B.西风控制时间 C.洋流影响程度 D.平原面积大小
15.左图中乙、丙两地的植被类型分别是
A.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温带落叶阔叶林 B.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和温带落叶阔叶林
C.温带草原带和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D.热带雨林和热带荒漠
自然界中,相邻河系在内外因素的影响下, 会有一个河系发展成为主河系。由于分水岭被破坏或迁移造成的河流袭夺,称为主动河流袭夺。下面乙图是甲图中方框处的分水岭变化图,该处分水岭从Ⅰ经Ⅱ演化到Ⅲ, 分水岭最终被切穿, 发生河流袭夺现象。读图回答16~17题。
16.甲图中最终河流流量减少的河段是( )
A.a B.b C.c D.d
17.乙图中导致分水岭迁移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
A.风化作用 B.风力侵蚀 C.流水沉积 D.流水侵蚀
读世界某地全年日出时刻示意图 回答18~19题。
18.该地的经度是( )
A.80°E B.85°E C.90°E D.95°E
19.P日期过后一周( )
A.北京日落时刻推迟 B.全球极夜范围扩大
C.该地正午太阳高度增高 D.该地正午日影由朝南转为朝北
古代聚落选址、农业生产活动离不开水源,下图为考古发现的我国某河谷不同时期聚落和农业生产状况遗址分布图,据此完成20~21题。
20.造成图示河谷地区遗址变迁的主要原因是( )
A.环境污染 B.洪水泛滥 C.河流泥沙淹埋 D.地壳抬升,河流下切
21.气候影响农业生产状况,下列时期中该地区气候最湿润的是( )
A.距今1000~2000年 B.距今6000~ 7000年
C.距今4000~5000年 D.距 今3000~4000年
读天津市地面下沉、地下水埋深及塘沽海平面变化关系图,完成22~23题。
22.该市地下水水位( )
A.不断上升 B.不断下降 C.先降后升 D.先升后降
23.据图判断,塘沽地区最可能存在的问题是( )
A.海水入侵 B.房屋倒塌 C.桥梁破坏 D.地下水受污染
地源热泵技术是利用空气温度与土壤或地下水的温度差异,通过地埋管换热器实现热量从高温热源向低温热源转移的技术。冬季可以利用该技术将土壤或地下水中吸收的太阳能和地热能开发利用出来。下图为地源热泵工作原理示意图。据此回答24~25题
24.对图示地源热泵技术的原理的理解,正确的是( )
①将夏季土壤或地下水吸收的太阳能储存起来,供冬季采暖
②夏季能把室内部分热量释放到土壤或地下水中,降低室内温度
③冬季能吸收土壤或地下水中的部分热量,提高室内温度
④冬季把供暖设备藏在地下以减少热量损失,提高供暖效率
⑤是一种即可供热又可制冷的高效节能环保型空调系统
A.①②③ B.②③⑤ C.①③④ D.②④⑤
25.目前,地源热泵技术没有得到大规模推广的主要原因是( )
①地热能分布不均,在地壳较稳定的地区不适用
②城镇地区建筑物密集,缺乏足够的地下空间
③受天气影响大,供热与制冷的日变化都很大
④需要铺设大量地埋管换热器,初期投资大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0分)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13分)
材料一:“韩国泡菜”是朝鲜半岛一种以蔬菜为主要原料,各种水果、海鲜及肉料、添加鱼露为配料的发酵食品,泡菜代表着韩国烹调文化。泡菜,就是这么一个毫不起眼的传统佐餐食品,却被韩国人通过产业化、标准化生产,产业链延伸成了一个畅销110多个国家的大产业,每年收入超过70亿美元。2013年12月5日,韩国“腌制越冬泡菜文化”被正式列入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5.目前,地源热泵技术没有得到大规模推广的主要原因是( )
①地热能分布不均,在地壳较稳定的地区不适用
②城镇地区建筑物密集,缺乏足够的地下空间
③受天气影响大,供热与制冷的日变化都很大
④需要铺设大量地埋管换热器,初期投资大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0分)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13分)
材料一:“韩国泡菜”是朝鲜半岛一种以蔬菜为主要原料,各种水果、海鲜及肉料、添加鱼露为配料的发酵食品,泡菜代表着韩国烹调文化。泡菜,就是这么一个毫不起眼的传统佐餐食品,却被韩国人通过产业化、标准化生产,产业链延伸成了一个畅销110多个国家的大产业,每年收入超过70亿美元。2013年12月5日,韩国“腌制越冬泡菜文化”被正式列入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材料二:我国大白菜主产地分布在东北、山东、河北等地,年总产量约1亿吨,我国大白菜自给有余,可出口到韩国、日本等地。
材料三:韩国地图
(1)分析韩国泡菜文化反映的地理环境特点(4分))。
(2)2009年韩国自产冬白菜收成锐减,2010年春季大白菜价格大幅上涨,从而引发“泡菜危机”。分析为了避免“泡菜危机”,韩国选择在中国建泡菜加工厂的原因。(6分)
(3)与韩国泡菜相比,我国四川低盐的泡菜更有营养、更健康,但其出口产值仅相当于韩国泡菜的千分之一。请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四川泡菜产业发展应采取的措施。(3)
27.(15分)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我国新疆某局部区域图(左图) 材料二:左图中甲→乙河段流量变化图(右图)
(1)描述甲→乙河段的流量变化,并分析原因。(8分)
(2)评价该地区发展棉纺织工业的条件。(3分)
(3)有人认为该地区应扩大棉花种植面积,你是否同意,请阐述你的理由。(4分)
28.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8分)
材料一:雨育农业是指完全不依靠河流及地下水水源灌溉,或仅有田间坑塘补充供水条件,以种植一年生作物为主,或兼种多年生作物或兼养家禽、家畜的种植制度。简单来说,就是完全依靠当地自然降水进行耕作的农业。
材料二:伊拉克雨育农业分布示意图和雨育农业区气候资料图。
(1)比较①②两地冬季光照强度的差异并简要分析其原因。(3分)
(2)结合材料,评价伊拉克雨育农业区农业发展的不利气候条件。(2分)
(3)据图分析伊拉克典型农业的分布特点。(3分)
29. 读巴基斯坦地形图和气候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4分)
材料三:韩国地图
(1)分析韩国泡菜文化反映的地理环境特点(4分))。
(2)2009年韩国自产冬白菜收成锐减,2010年春季大白菜价格大幅上涨,从而引发“泡菜危机”。分析为了避免“泡菜危机”,韩国选择在中国建泡菜加工厂的原因。(6分)
(3)与韩国泡菜相比,我国四川低盐的泡菜更有营养、更健康,但其出口产值仅相当于韩国泡菜的千分之一。请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四川泡菜产业发展应采取的措施。(3)
27.(15分)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我国新疆某局部区域图(左图) 材料二:左图中甲→乙河段流量变化图(右图)
(1)描述甲→乙河段的流量变化,并分析原因。(8分)
(2)评价该地区发展棉纺织工业的条件。(3分)
(3)有人认为该地区应扩大棉花种植面积,你是否同意,请阐述你的理由。(4分)
28.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8分)
材料一:雨育农业是指完全不依靠河流及地下水水源灌溉,或仅有田间坑塘补充供水条件,以种植一年生作物为主,或兼种多年生作物或兼养家禽、家畜的种植制度。简单来说,就是完全依靠当地自然降水进行耕作的农业。
材料二:伊拉克雨育农业分布示意图和雨育农业区气候资料图。
(1)比较①②两地冬季光照强度的差异并简要分析其原因。(3分)
(2)结合材料,评价伊拉克雨育农业区农业发展的不利气候条件。(2分)
(3)据图分析伊拉克典型农业的分布特点。(3分)
29. 读巴基斯坦地形图和气候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4分)
(1)描述巴基斯坦的地形地势特点。(4分)
(2)比较卡拉奇与伊斯兰堡的降水特点,并分析原因。(6分)
(3)巴基斯坦有东方的“水果篮”之美称。水果种类多,从热带的香蕉、芒果到温带的桃子、柿子等均有生产。分析巴基斯坦水果种类多、品质好的自然原因。(4分)
12月地理答案和解析
【答案】
1.A 2.C 3.B 4.A 5.B 6.D 7.B 8.D 9.C 10.D 11.C 12.A 13.A 14.B 15.B 16.A 17.D 18.B 19.C 20.D 21.B 22.C 23.A 24.B 25.D
26. (1)韩国所处纬度较高,冬季寒冷、漫长,不能种植蔬菜、水果,韩国人用盐来腌制蔬菜以备过冬;韩国三面环海,水产品充足,丰富了泡菜的原料。
(2)韩国距离中国近,产品运输成本低;利用中国的原材料(中国大白菜产量大);利用中国廉价劳动力;土地价格较低
(3)开拓国际市场,加强市场营销,加大宣传力度;实行规模化(扩大生产规模)、标准化生产;更新设备、提高技术水平,改良产品质量,营造品牌效应;延长泡菜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对产品进行深加工。
27. (1)先增加(1分),原因是冰雪融水补给(1分);然后减少(1分),蒸发、(1分)下渗、(1分)灌溉(1分)等用水增多;最后突然增加,(1分)有支流汇入。(1分)(8分)
(2)有利:①原料丰富且品质优质;②劳动力价格低廉;③土地租金低。
不利:①交通不便;②远离东部市场。
(3)同意:①该地区气候条件优越,有利于棉花的生长,且棉花质地优良;②可增加就业机会③可增加农民的收入;④该地有高山冰雪融水,可满足棉花灌溉。
不同意:①扩大棉花种殖面积,需大量的引用河水灌溉,导致河流下游断流;②会土地盐碱化;③会导致土地荒漠化;④干旱会加剧;⑤生态环境受到破坏,生物的多样性减少。
28. (1)差异:②地强于①地。原因:②地纬度低,冬季日照时间长于①地;②地终年少雨,①地冬季多阴雨天气,②地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比①地弱,光照强。
(2)冬季低温,热量不足;夏季炎热干燥,降水少且蒸发量大。
(3)畜牧业主要分布在北部的高原山地区;雨育农业主要分布在高原山地与平原之间的过渡地带(或河流中上游);灌溉农业主要分布在河流中下游的平原地区。
29. (1)西部高原山地、东部平原;地势西北高东南低。(4分)
(2)降水量卡拉奇比伊斯兰堡少。卡拉奇:冬季受东北风影响,降水少;夏季西南风受地转偏向力影响(东偏),风向与海岸线交角小,带来的降水不多(地形起伏小且与风向一致不易形成降水)。伊斯兰堡:地处高原、山麓,多地形雨;夏季气温高,易产生对流雨或气旋雨(伊斯兰堡:西南季风的迎风坡,多地形雨,夏季气温高,多对流雨)。(6分)
(3)种类多:纬度较低且南北跨度较大;地形起伏大,垂直差异显著(或受地理位置和地形的影响,自然环境差异大)。
品质好:光热资源丰富(晴天多,光照强,光合作用强,生成的营养物质多),昼夜温差大利于糖分积累,水果含糖量高;土壤肥沃矿物质丰富。(4分)
(2)比较卡拉奇与伊斯兰堡的降水特点,并分析原因。(6分)
(3)巴基斯坦有东方的“水果篮”之美称。水果种类多,从热带的香蕉、芒果到温带的桃子、柿子等均有生产。分析巴基斯坦水果种类多、品质好的自然原因。(4分)
12月地理答案和解析
【答案】
1.A 2.C 3.B 4.A 5.B 6.D 7.B 8.D 9.C 10.D 11.C 12.A 13.A 14.B 15.B 16.A 17.D 18.B 19.C 20.D 21.B 22.C 23.A 24.B 25.D
26. (1)韩国所处纬度较高,冬季寒冷、漫长,不能种植蔬菜、水果,韩国人用盐来腌制蔬菜以备过冬;韩国三面环海,水产品充足,丰富了泡菜的原料。
(2)韩国距离中国近,产品运输成本低;利用中国的原材料(中国大白菜产量大);利用中国廉价劳动力;土地价格较低
(3)开拓国际市场,加强市场营销,加大宣传力度;实行规模化(扩大生产规模)、标准化生产;更新设备、提高技术水平,改良产品质量,营造品牌效应;延长泡菜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对产品进行深加工。
27. (1)先增加(1分),原因是冰雪融水补给(1分);然后减少(1分),蒸发、(1分)下渗、(1分)灌溉(1分)等用水增多;最后突然增加,(1分)有支流汇入。(1分)(8分)
(2)有利:①原料丰富且品质优质;②劳动力价格低廉;③土地租金低。
不利:①交通不便;②远离东部市场。
(3)同意:①该地区气候条件优越,有利于棉花的生长,且棉花质地优良;②可增加就业机会③可增加农民的收入;④该地有高山冰雪融水,可满足棉花灌溉。
不同意:①扩大棉花种殖面积,需大量的引用河水灌溉,导致河流下游断流;②会土地盐碱化;③会导致土地荒漠化;④干旱会加剧;⑤生态环境受到破坏,生物的多样性减少。
28. (1)差异:②地强于①地。原因:②地纬度低,冬季日照时间长于①地;②地终年少雨,①地冬季多阴雨天气,②地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比①地弱,光照强。
(2)冬季低温,热量不足;夏季炎热干燥,降水少且蒸发量大。
(3)畜牧业主要分布在北部的高原山地区;雨育农业主要分布在高原山地与平原之间的过渡地带(或河流中上游);灌溉农业主要分布在河流中下游的平原地区。
29. (1)西部高原山地、东部平原;地势西北高东南低。(4分)
(2)降水量卡拉奇比伊斯兰堡少。卡拉奇:冬季受东北风影响,降水少;夏季西南风受地转偏向力影响(东偏),风向与海岸线交角小,带来的降水不多(地形起伏小且与风向一致不易形成降水)。伊斯兰堡:地处高原、山麓,多地形雨;夏季气温高,易产生对流雨或气旋雨(伊斯兰堡:西南季风的迎风坡,多地形雨,夏季气温高,多对流雨)。(6分)
(3)种类多:纬度较低且南北跨度较大;地形起伏大,垂直差异显著(或受地理位置和地形的影响,自然环境差异大)。
品质好:光热资源丰富(晴天多,光照强,光合作用强,生成的营养物质多),昼夜温差大利于糖分积累,水果含糖量高;土壤肥沃矿物质丰富。(4分)
本文标题:江西省南昌三中2017届高三上学期12月第四次月考地理试题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jx/jiexi/71023.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jx/jiexi/710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