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期间,小明的表哥一家去非洲旅游。下图是表哥回国前通过微信与小明联系接机事宜的截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A. 13日10时
2.此期间,下列地理现象可信的是
A. 此季节开普敦温和多雨
C. 此季节我国沿海台风多发
二十四节气是中华五千年文明的结晶,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下图为“一年中南京市昼夜长短及变化状况示意图”,甲~丁、a~d代表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A. 甲
4.我国传统上所说的春季是立春到立夏之间。在图2中是
A. a~b之间
C. b~c之间
下图走“2013年7月13日武汉市部分地区气温分布示意图”。7月上中旬,武汉一直维持这种高温晴热天气,且几乎无风。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A. 从城区向四周降低;城市地区地面状况与乡村地区的差异
B. 从城区向四周降低;城市地区获得太阳辐射与乡村的差异
C. 从城区向四周升高;工业区主要集中分布城市周边地区
D. 从城区向四周升高;城市中心地区常住人口低于周边地区
6.这段时间武汉高温晴热天气形成的原因以及M地受温差影响可能产生的风向是
A. 受准静止锋影响;M地多偏北风
C. 受反气旋影响;M地多偏南风
7.图中N是武汉市区最大的湖}白,它对武汉城市的影响,正确的说法有
③有利于新鲜空气进入城市
A. ①②
下图为“1月份低纬环流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A. 东南风
9.若甲地位于大陆西岸,其景观最可能表现为下列的
10.低纬环流对全球环境的影响,合理的说法是
A. 在高低纬度与海陆间进行热量和水分的传递与交换
B. 进行物质转移和能量交换,塑造地球表面的各种形态
C. 保护生物多样性,促进淡水更新和碳氧平衡
D. 进行水热传递,是促进岩石圈物质循环的主要动力
左图为“某地地质构造剖面示意图”,右图为“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方框表示岩浆及三大类岩石,箭头表示地质作用。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A. a ①
12.有关左图中地形及地质构造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甲处山岭从成因上看属于火山
C. 丙处岩石受挤压,不易被侵蚀
读“某区域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13.有关图中洋流的判断,正确的是
A. B. C. D.
14.关于图中水循环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 甲环节没有季节变化 B. 乙环节是衡量水资源丰歉的指标
C. 丙环节受人类影响最大 D. 丁环节是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力量
乞力马扎罗山位于非洲赤道附近,山顶有终年不化的积雪。由于气候变暖,有人预言“赤道雪山”奇观将消失。下图为“乞力马扎罗山地自然带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5.根据自然带更替的规律,图中甲自然带最有可能是 ( )
A. 热带季雨林带 B. 热带草原带 C. 落叶阔叶林带 D. 常绿硬叶林带
16.某一地点气温随高度升高而降低,主要原因是 ( )
A. 太阳辐射较弱 B. 到达高空的地面辐射少
C. 高空气压低、空气密度大 D. 大气逆辐射弱
17.一旦山顶冰川积雪消失,给当地带来的影响,正确的是 ( )
A. 山顶吸收更多的太阳辐射 B. 山坡森林上线下降
C. 山顶冰川侵蚀地貌消失 D. 使全球海平面上升
下图为“某省常住人口统计及预测数据图”,其中抚(扶)养比是指总人口中非劳动年龄人口与劳动人口数之比。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8.据图推测该省2020年老年人口总数最接近 ( )
A. 3190万 B. 790万 C. 1040万
14.关于图中水循环的描述,正确的是
A. 甲环节没有季节变化
C. 丙环节受人类影响最大
乞力马扎罗山位于非洲赤道附近,山顶有终年不化的积雪。由于气候变暖,有人预言“赤道雪山”奇观将消失。下图为“乞力马扎罗山地自然带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A. 热带季雨林带
16.某一地点气温随高度升高而降低,主要原因是
A. 太阳辐射较弱
C. 高空气压低、空气密度大
17.一旦山顶冰川积雪消失,给当地带来的影响,正确的是
A. 山顶吸收更多的太阳辐射
C. 山顶冰川侵蚀地貌消失
下图为“某省常住人口统计及预测数据图”,其中抚(扶)养比是指总人口中非劳动年龄人口与劳动人口数之比。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A. 3190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