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师网之地理试题解析
当前位置: > 地理教学 > 地理试题解析 > 江苏省前黄高级中学高二2016-2017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解析

江苏省前黄高级中学高二2016-2017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解析

时间:2017-07-08 08:15 来源:未知 作者:地理教师 责任编辑:地理教师
-------
下表为“泰州市某民居正南朝向窗户正午时阳光照射在室内地面上的面积统计表”。读图表材料,回答下面小题。
 
1.以下四幅光照图(阴影表示黑夜)与表中时间相吻合的是 
 
A.     B.     C.     D.
2.若某日该民居室内正午光照面积达一年中最大值,则
A. 地球的公转速度最慢    B. 澳大利亚正值小麦播种季节
C. 泰州地区白昼达一年内最小值    D. 广州驶往伦敦的船舶经北印度洋海域时逆风逆水
 
3.与冥王星相比,地球的特殊性在于存在生命现象,其根本原因在于地球 
①处于一种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中 ②与太阳距离适中 ③具有适宜生命生存的温度,以及水 ④体积和质量适中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4.北京时间2011年11月3日1时36分6 秒,“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与“神舟八号”飞船成功实现首次交会对接。下图是“‘神舟八号’与‘ 天宫一号’首次对接空间位置示意图”。首次成功对接时,地球表面的晨线是  
 
A. ①线    B. ②线    C. ③线    D. ④线
下表为冬至日北京、广州、漠河三地的正午太阳高度和昼长时间统计表。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5.冬至日漠河日出时的北京时间为
A. 8:15    B. 8:05    C. 7:51    D. 7:24
6.为了满足冬季低楼层的采光要求,三地相同高度楼房的南北方向的楼间距
A. 漠河小于北京,北京小于广州    B. 北京大于漠河,北京大于广州
C. 漠河大于北京,北京大于广州    D. 漠河、北京、广州三地相同
 
下图为“地球局部地区近地面气压带和风带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7.图中关于M、N气压带的叙述,正确的是
A. M气压带所反映的时间是7月份    B. N气压带所反映的时间是7月份
C. M气压带控制下多阴雨天气    D. N气压带控制下天气炎热干燥
8.图中各气压带、风带对气候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受P风带移动影响,南亚地区夏季多雨    B. 受Q风带影响,欧洲西部全年高温多雨
C. 地中海气候受M气压带和Q风带交替控制    D. 热带沙漠气候区受N气压带和P风带交替控制
 
读“世界部分地区等压线分布图(单位:hPa)”,回答下面小题。
 
9.根据材料可知
A. 此季节气压带风带位置偏北    B. 甲地气压值可能为1014
C. 此时北太平洋上为阿留申高压    D. 南亚地区盛行东北风
10.此季节,南京的天气特征多为
A. 高温多雨    B. 温暖湿润    C. 寒冷干燥    D. 低温少雨
 
锋线指锋面与地面的交线,下图反映某地区某年4月11-13日的锋线移动情况。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1.该锋面属于
A. 北半球冷锋    B. 南半球暖锋    C. 北半球暖锋    D. 南半球冷锋
12.11日-13日期间,甲地气温最低值出现在
A. 11日的深夜    B. 12日的深夜    C. 11日的日出前后    D. 13日的日出前后
 
下图是我国某地一天内的气温日变化、地表的长波辐射能量和入射到地面的太阳能量日变化图,该日前后,江苏各地的白昼逐渐变短。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3.从图中三条曲线变化可知
A. 太阳辐射是大气热量的直接来源
B. 气温日变化与地表的长波辐射能量变化直接相关
C. 一天内太阳高度最大时气温最高
D. 一天内太阳高度最大时地表的长波辐射能量最大
14.该季节最可能出现的天气现象是
A. 东北地区寒潮侵袭    B. 华北地区秋高气爽
C. 长江下游伏旱严重    D. 华南地区春雨绵绵
 
下图为“我国某地区某日近地面等温面(气温值相等点构成的面)和等压面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5.甲、乙两处气温和气压状况为
A. 甲处气温、气压均高于乙处
B. 甲处气温高于乙处,气压低于乙处
C. 甲处气温、气压均低于乙处
D. 甲处气温低于乙处,气压高于乙处
16.该天气系统及其控制下的天气状况最可能的是
A. 反气旋 晴朗    B. 气旋  阴雨    C. 冷锋  暴雨    D. 准静止锋 寒冷
 
下左图是“非洲马达加斯加岛示意图”。 而右侧是“海洋表层海水温度与洋流关系示意图”,图中a、b、c 为等温线,a>b>c,箭头表示洋流流向。 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①        ②         ③        ④
17.左图甲处的洋流与右图中①、②、③、④所示的洋流相符合的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18.甲处洋流的影响是
A. 加快途经海轮航速    B. 形成著名的渔场
C. 使沿岸大气增温增湿    D. 缩小海洋污染范围
 
读下图,回答下面小题。
 
19.若该洋流是一支寒流,则其可能位于
A. 北半球中低纬度的大陆西岸
B. 北半球中高纬度的大洋东岸
C. 南半球中低纬度的大陆西岸
D. 南半球中低纬度的大洋东岸
20.若该洋流流向纬度较高的地区,则该洋流     (  )
A. 对沿岸气候有降温减湿的作用    B. 流经地区有世界著名渔场分布
C. 位于澳大利亚大陆西部沿海地区    D. 对沿岸有增温增湿作用
 
下方为“城市某小区雨水开发应用排放模式图(下方左图)”与“传统雨水排放模式图’比较示意图(下面右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21.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对区域水循环造成的影响是
A. 蒸发量增加    B. 地下径流量增加    C. 地表径流量增加    D. 降水量增加
22.图示小区雨水开发应用模式与传统排放模式相比,具有的优点包括    
① 减少土壤侵蚀 ② 补充地下水 ③ 延长径流集聚时间 ④ 解决城市洪灾 ⑤ 解决城市缺水问题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④⑤
23.城市化对自然界水的循环的影响主要表现为 
①人口增多导致地下径流增加 ②城市地面硬化增加城市内涝 ③地表植被减少导致下渗量减少 ④城市规模扩大导致降水增加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下图是由柱状节理及其发育的墨绿色玄武岩石柱构成的岛屿,远远望去,犹如镶嵌在蓝天碧海之中的一块墨玉。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24.有关该岛岩石形成的原因是
A. 海水常年的侵蚀作用    B. 河流携带的泥沙固结变质
C. 岩浆侵入地壳缓慢冷却    D. 岩浆喷出海底快速冷却
25.形成这种岩石的物质来自于
A. 地壳    B. 地幔    C. 地核    D. 岩石圈
 
26.黄土高原厚厚的黄土主要得益于下列哪个外力作用
A. 风力侵蚀    B. 流水侵蚀    C. 流水堆积    D. 风力堆积
下面左图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甲、乙、丙、丁、戊表示岩浆和三大类岩石), 下右图为“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27.右图中砂砾岩属于左图中的
A. 甲    B. 丙    C. 丁    D. 戊
28.由右图可知
A. 当地地表形态主要是内力作用的结果
B. ①②两处岩石可能变质为板岩和大理岩
C. 当地发生过明显的岩浆活动,因此不可能寻找到化石
D. 地质事件发生过程是:下沉沉积—挤压褶皱—发生断裂—岩浆入侵—抬升侵蚀—下沉沉积
 
读“我国某区域农业系统水、气、生物相互作用图”,完成下面小题。
 
29.图中①、②、③所代表的环节是
A. 降水增加、大陆性增强、降水减少
B. 地面蒸发增强、气温变幅减小、降水增加
C. 气温变幅减小、蒸发增强、降水增加
D. 地下水位上升、气温变幅变大、土壤表层盐分积累
30.该示意图体现了
A. 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    B.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C. 自然环境的相对稳定性    D. 人类对自然的改造力量是无穷的
 
若某区域土地利用类型变化趋势与该区域沿甲乙剖面的土地利用类型变化趋势一致。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31.该区域60年间土地利用类型的主要变化有
A. 湖泊面积增加    B. 居住用地增加    C. 农业用地减少    D. 工业用地减少
32.湖泊的变化对周边地区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有
A. 调节气候的功能增强    B. 生物多样性减少
C. 湖泊对洪涝的调蓄能力提高    D. 净化涵养水源能力增强
 
下图为“珠三角与粤东西北常住人口年均增长率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33.2000-2013年期间
A. 珠三角人口死亡率高于粤东西北    B. 粤东西北常住人口总数高于珠三角
C. 广东常住人口增速呈减缓趋势    D. 珠三角人口主要迁往粤东西北
34.珠三角常住人口增速变化,其原因最不可能是珠三角当地
A. 产业转型、升级    B. 生育政策调整
C. 部分企业迁出    D. 环境质量下降
 
读下方“我国某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人口迁移率(净迁入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随时间变化曲线图”,回答下面小题。
 
35.该地区人口增长率最高的时期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36.③时期以后人口迁移率下降的原因最有可能是
A. 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    B. 生态环境恶化
C. 技术人才外流    D. 本地人口大量外迁
 
“春运”是中国在农历春节前后发生的一种大规模的高交通运输压力的现象。下图为“我国部分省区2012年从广东回原籍度春节的民工人数(单位万)分布图”。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37.流入广东民工超过700万的省(区)有
A. 桂、湘    B. 蜀、黔    C. 豫、鄂    D. 闽、琼
38.春节期间,形成民工大规模流动的因素主要有
A. 环境质量    B. 气候变化    C. 社会文化    D. 交通建设
 
读“某大城市居民出行时间分布比例变化图”,完成下面小题。
 
39.人员出行与图中曲线最相符的城市功能区是
A. 商业区    B. 工业区    C. 住宅区    D. 旅游区
40.与2000年相比,2012年甲时段出行比例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A. 城市人口增加    B. 道路系统落后    C. 出行方式改变    D. 出行距离增加
 
美国东北部大城市带(亦称波士华城市带)是世界上形成最早、发育最为成熟的大城市带。下图为“1970~2008年波士华城市带五个大城市中心城区人口增长率变化和城市带人口增长率曲线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41.关于波士华城市带城市化进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 Ⅰ阶段各大城市中心城区人口减少,出现逆城市化
B. Ⅲ阶段与Ⅱ阶段相比,波士顿市的中心城区人口增多
C. Ⅳ阶段后,各中心城区人口负增长状况得到有效抑制
D. Ⅳ到Ⅴ阶段,巴尔的摩市的人口逐渐向中心城区集聚
42.影响Ⅳ~Ⅴ阶段波士华城市带各大城市中心城区人口变化的主导因素是
A. 交通状况    B. 产业结构    C. 人口政策    D. 自然环境
 
下图为“车载GPS导航监控原理示意图”。据材料,回答下面小题。
 
43.图中M表示
A. 制作GPS接收机    B. 生成电子地图
C. 分析交通状况    D. 计算三维坐标
44.车载GPS通过公共电信网络传给交通监控中心的信息是
A. 车载GPS所在道路的积水状况    B. 车载GPS所在地的地理坐标
C. 车载GPS所在车辆的违章信息    D. 车载GPS规划的导航路线
 
下图为“长江与黄河干流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45.甲、乙两河段共同开发利用的方向是
A. 合理开发水能资源    B. 利用水源大规模种植水稻
C. 大规模开发石油资源    D. 扩大内河航运能力
46.长江、黄河两流域下游地区共同面临的最主要环境问题是
A. 沙尘暴    B. 石漠化
C. 次生盐碱化    D. 水体污染
 
下图为“美国福特汽车公司在中国大陆部分投资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47.图示地理现象属于
A. 工业集聚    B. 产业转移    C. 资源调配    D. 劳动力转移
48.美国福特汽车公司不断在中国投资建厂,最主要的原因是中国
A. 资金充足    B. 技术先进    C. 交通便利    D. 市场广阔
 
下图为“我国西北某区域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49.⑤地形成草原景观的主要原因是
A. 热量充足    B. 水源充足    C. 降水丰富    D. 光照充足
50.仅考虑降水量,该地治理沙漠化措施可行的是
A. ①②③④全部种树    B. ①②种草、③种树
C. ①种树、②③种草    D. ①④种树、②③种草
 
二、判断题
51.夏半年比冬半年长3天左右。
52.东亚季风产生的原因和风带气压带的季节移动有着直接关系。
53.受人类影响最广泛的水循环环节是径流。
54.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形景观主要是受流水侵蚀影响。
55.保护河流上游地区的植被从而减轻河流下游地区的自然灾害是运用了整体性原理。
56. 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粮仓地位已经让位于华北平原和东北平原,这主要是由于长江中下游地区自然环境已经不适宜粮食大量生产了。
57.次生盐渍化产生的最主要原因在于气候干旱。
58.热带雨林主要分布在赤道南北两侧,但在大陆的背风地带可以伸展到南北纬15°~25°。
59.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中,排名第二的是石油;而在世界能源消费结构中石油则位列第一。
60.山西省除了治理环境问题之外,还不断调整产业结构,以期从根本上解决生态环境问题。
61.河流的自然背景决定了河流的利用方式和流域的开发方向。
62.气候是区域农业生产中最难以改造的自然条件。
63.三江平原是我国粮食商品率最高的商品粮生产基地。
64.珠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主要的工业基地之一。
65.改革开放后,苏南地区的工业化和城市化与乡镇企业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
66.我国缺水最严重的地区是西北;珠三角地区虽降水较多,但也产生了“水质性”缺水问题。
67.和煤炭相比,天然气具有开采技术要求低,使用方便,清洁高效等特点。
68.具有充足、高素养且价格较低廉的劳动力资源的国家和地区往往成为产业转移的目的地。
69.我国陆上天然气主要集中分布在新疆、青海、川渝和陕甘宁的鄂尔多斯。
70.地震产生的主要原因是板块运动,这种灾害往往会造成显著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三、综合题
71.下图为“世界部分地区气候类型分布图”。读图回答问题。
 
(1) ②地气候是在甲气压带和___________交替控制形成。
(2) 图中反映的是北半球_______ (季节)的气压带、风带位置,其中甲气压带的名称是___________。 
(3) 图中①气候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⑤地在图示季节盛行风向为___________,④地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_。 
72.读“中国风电场分布图及上海风电站规划建设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中国风电场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地区。
(2)和上海相比,乙地区风能资源丰富然而风电场却没有,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3) 简述上海开发风能资源的意义(从经济、社会、环境三个角度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3.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巴西人口分布图”及“2014年巴西世界杯足球赛承办城市位置分布图”。
 
 
材料二 “巴西利亚及萨尔瓦多气候图”。
 
(1)简述巴西人口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____地区。
(2)根据材料,说明巴西利亚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萨尔瓦多气候的成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萨尔瓦多东部沿海地区的洋流是________________,该洋流所在的大洋环流方向为_______(顺,逆)时针。
(4)巴西所在大洲的西侧沿海有一个世界著名的渔场,其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渔场。
74.是“某城市土地利用简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  ①②分别是零售商业区和批发商业区,其主要考虑的区位因素分别是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 
(2) 该城市拟建一大型仓储物流中心,A、B、C、D四处最合适的是__________。
(3) 该城市火电厂选择建在F处而不是E地,其主要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缺点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红水河,为西江上游的别称,流域内山岭连绵,地形崎岖,水力资源十分丰富,它的梯级开发是国家的重点开发项目。
材料二 珠江流域图。
 
(1) 红水河流域喀斯特地貌分布广泛,其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_______________,该地貌是岩石圈、水圈、大气圈、生物圈相互作用的结果,这反映地理环境具有整体性特征。
(2) 由材料可知,红水河流域综合开发的重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B区域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_____。
(4) 近年来B地区积极承接A地区的产业转移,对B地区产生的积极影响有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及【解析】
1.C
2.C
 
【解析】
1.该地正午阳光位于正南方向,照射在室内地面上的面积先变小后变大,说明其正午太阳高度先变大后变小,应为夏至日前后。A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夜现象为冬至日光照图;B为北半球的冬半年;C据地球自转方向逆时针可判断为北极点俯视图;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为极昼现象为夏至日光照图;D晨昏线与某条经线重合为二分日光照图。故选C。
2.当该民居室内正午光照面积达一年最大值时,说明正午太阳高度为一年最小,北半球各地冬至日时正午太阳高度为一年最小,冬至日时接近近日点1月初,地球公转速度较快,A错;澳大利亚人民是3—5月当地秋季播种小麦,B错误;冬至日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全球各地均东南日出、西南日落,C正确;北印度洋洋面为季风洋流,方向为冬逆夏顺,冬季海水自东向西流,且冬季南亚为东北季风,所以广州驶往伦敦的船经北印度洋海域时应为顺风顺水,D错误。故选C。
【点睛】屋内光照面积与正午太阳高度大小有关,正午太阳高度越小,照射到屋内的面积越大,更加屋内照射面积的变化可以判断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方向,进而判断昼夜长短的变化,解答第一小题即可。正午光照面积最大值,为正午太阳高度最小值,也就是北半球的冬至日,知道了题目时间为冬至日,逐个选项排出除第二小题即可。
3.D
 
【解析】冥王星距离太阳太远,温度较低,不存在适宜生命生存的温度条件,而安全的宇宙环境是所有八大行星都具备的,不是地球独有,地球体积质量适中,使得地球周围有厚厚的大气层,故选D。
4.A
【来源】2015届甘肃西北师大附中高三8月月考地理试卷(带解析)
【解析】试题分析:当北京时间为1时36分6秒时,西11区区时为6时36分6秒。赤道与晨线的交点地方时为6点,经度接近165°W,故图中①线应为当时地球上的晨线位置
考点: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5.B
6.C
 
【解析】
5.由统计表可知,漠河冬至日昼长为7小时30分,日出时间为12-昼长/2,计算可得,漠河冬至日日出地方时为8点15分,而北京时间为东经120°地方时,被漠河晚10分钟,为8点5分,故选B。
6.北半球,纬度越高,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越小,楼间距越大,漠河大于北京大于广州,故选C。
【点睛】正午太阳高度的应用
(1)确定地方时 
当某地太阳高度达一天中最大值时,就是一天的正午时刻,此时当地的地方时是12时。 
(2)判断所在地区的纬度 
当太阳直射点位置一定时,如果我们能够知道当地的正午太阳高度,就可以根据“某地与太阳直射点相差多少纬度,正午太阳高度就相差多少度”的规律,求出当地的地理纬度。 
(3)确定房屋的朝向 
为了获得最充足的太阳光照,各地房屋的朝向与正午太阳所在的位置有关。 
北回归线以北的地区,正午太阳位于南方,房屋朝南;南回归线以南的地区,正午太阳位于北方,房屋朝北。 
(4)判断日影长短及方向 
太阳直射点上,物体的影子缩短为0;正午太阳高度越大,日影越短;反之,日影越长。正午是一天中日影最短的时刻。 
日影永远朝向背离太阳的方向,北回归线以北的地区,正午的日影全年朝向正北(北极点除外),冬至日日影最长,夏至日最短;南回归线以南的地区,正午的日影全年朝向正南(南极点除外),夏至日日影最长,冬至日最短;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正午日影夏至日朝向正南,冬至日朝向正北;直射时日影最短(等于0) 
(5)计算楼间距、楼高 
为了更好地保持各楼层都有良好的采光,楼与楼之间应当保持适当距离。 
纬度较低的地区,楼距较小,纬度较高的地区楼距较大。
7.B
8.C
【来源】2014-2015学年江苏省沭阳县银河学校高二1月月考地理试卷(带解析)
【解析】试题分析:
7.从图是信息可以看出,M气压带所反映的是太阳直射点在赤道附近,气压带风带基本不移动,所以此时太阳直射点在赤道附近,故“A.M气压带所反映的时间是7月份”错误;N气压带所反映的赤道低气压带位于赤道以北,说明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附近,故“B.N气压带所反映的时间是7月份”与图是信息相符;M气压带是副热带高压带,是下沉气流,是干燥少雨区域。故“C.M气压带控制下多阴雨天气”错误;N气压带是赤道低气压带,气流终年上升,降水丰富,形成热带雨林气候。故“D.N气压带控制下天气炎热干燥”错误;
8.P风带是东北信风带,它控制的区域多为干旱少雨的气候,南亚地区夏季多雨是由于西南季风的影响,故“A.受P风带移动影响,南亚地区夏季多雨”错误;Q风带是北半球的西风带,受其影响,欧洲西部全年降水丰富,形成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的温带海洋性气候,故“B.受Q风带影响,欧洲西部全年高温多雨”错误;受M气压带和Q风带交替控制形成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的地中海气候,故C项正确;热带沙漠气候区主要是受副热带高气压长期控制形成的,与无关N气压带。故D项错误。故选:B;C。
考点:气压带、风带的分布规律,以及与其相关的气候特征。
点评:本题属于中等难度题目,需要学生有良好的知识记忆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9.D
10.D
 
【解析】
9.读图可知,此时亚洲大陆形成亚洲高压,为北半球冬季。气压带风带南移,A错。甲地位于南美洲大陆上,为夏季,气压较低,则根据等压线递变规律,且外围等压线为1014,甲处低于1014,B错。此时北太平洋上为阿留申低压,C错。南亚地区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盛行东北季风,D对。故选D。
10.读图,结合上题分析,此时为北半球冬季,南京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故选D。
【点睛】由于地球的公转运动,太阳直射点随季节的变化而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同时引起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春秋分时,太阳直射赤道,赤道低气压带位于赤道两侧南北纬5°之间。从春分到夏至,太阳直射点自赤道逐渐北移至北回归线。夏至时,气压带和风带比春分时北移5°左右。这时的赤道低气压带北移至赤道与北纬10°之间;由于太阳直射北回归线的时间很短,低气压带来不及形成,所以赤道低气压带不可能移到北回归线附近。但这时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可以一直吹到赤道,甚至有一部分可越过赤道,吹送到北半球,并偏转成西南风。
11.A
12.D
【来源】2014-2015学年重庆市第一中学高二4月月考地理试卷(带解析)
【解析】试题分析:
11.由图可知11日~13日,甲地经历一次锋面过境的过程,11日在过境前,13日是过境后,所以该天气系统自西北向东南移动,而且降水主要位于锋面之后,结合锋面系统特点推断应该为冷锋,故排除选项B、C;北半球西北方向纬度相对较高,气温较低,一般为冷气团,东南方向纬度相对较低,气温较高,一般为暖气团,南半球则相反,冷锋是冷气团推动暖气团运动,故选项A正确。
12.一天中气温最低值一般出现在日出前后,故排除选项A、B;11日时甲地处于暖气团控制下, 13日时甲地处于冷气团控制下,所以11日气温最低值相对较高;13日日出前后气温最低值达到最低,故选项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常见天气系统。
13.B
14.B
 
【解析】
13.大气因吸收地面长波辐射而增温,所以气温日变化与地表的长波辐射能量变化直接相关;地面是大气热量的直接来源;图中显示一天内太阳高度最大是12时,而气温最高是约14时,地表的长波辐射能量最大是约13时。故选B。
14.读入射到地面的太阳能量的变化曲线,该日昼长为12时,太阳直射赤道,应为春秋分,又因该日前后,开封的白昼在逐渐变短,所以此日应为秋分,那么华北地区秋高气爽;而我国东部寒潮侵袭是秋末、冬季和春初;江淮地区的梅雨是6月;长江中下游伏旱是7月。故选B。
15.C
16.A
 
【解析】
15.据图中等温面分析可知,甲位于等温面上,乙位于等温面下面,说明气温甲低于乙,据图中等压面分析可知,乙处等压面向上拱起,说明乙处为高压区,乙处气温、气压均高于甲处,故选C。
16.据图中等温面分析可知,甲位于等温面上,乙位于等温面下面,说明气温甲低于乙,据图中等压面分析可知,乙处等压面向上拱起,说明乙处为高压区,乙处气温、气压均高于甲处,为热高压即伏旱天气的副热带高气压,在副热带高气压控制下,其天气特点是炎热干燥,故选A。
17.D
18.C
【来源】2016届(新课标)高中地理5年高考真题备考第三章练习卷(带解析)
【解析】试题分析:
17.首先,马达加斯加岛位于南半球,因此从气温分布规律上来说,北高南低;又材料中所给a>b>c,所以由北向南为a、b、c,排除①和③;又因为马达加斯加岛位于中低纬大洋西岸,所以该处为暖流,故选择④。
18.该处为暖流,故可以使沿岸大气增温增湿,选择C项。A选项,顺风顺水才能加快,逆风逆水反而会减慢;B选项,寒暖流交汇处或者上升补偿流处易形成渔场,该处不符,故排除;D项,洋流应该是扩大海洋污染的范围。
19.A
20.D
【来源】【百强校】2015-2016学年山东莱阳第一中学高一12月月考地理试卷(带解析)
【解析】试题分析:
19.根据洋流的分布规律,北半球中低纬度的大陆西岸为自北向南寒流,A正确;北半球的中高纬度的大洋东岸为暖流,B不合题意;南半球中低纬度的大陆西岸为自南向北的寒流,故C不符合题意;南半球无中高纬度大洋环流,D错。
20.若该洋流流向高纬度地区,则该洋流是南半球的暖流,又因南半球只存在中低纬度大洋环流,据此可判断该洋流是在南半球的中低纬度大陆的东岸,大洋的西岸。暖流有增温增湿的作用,寒流有降温减湿的作用,故D对,A错;南半球的暖流流经地区无大型渔场的分布,B错;澳大利亚的西部分布着西澳大利亚寒流,C错。
【考点定位】洋流的分布规律,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名师点睛】此题考查的是洋流的分布规律:北半球中低纬海区洋流呈顺时针方向,南半球中低纬海区洋流呈逆时针方向;环流东部为寒流,西部为暖流.北半球中高纬海区洋流呈逆时针方向;环流东部为暖流,西部为寒流.根据图中的已知的方向判断洋流是向南流动的.自低纬海区流向高纬海区的是暖流;从高纬海区流向低纬海区的是寒流.
若该洋流是一支暖流,说明是从低纬度海区流向高纬度海区.因此判断此洋流是在南半球的中低纬度大陆的东岸,大洋的西岸。
21.C
22.B
23.D
 
【解析】
21.随着城市不断发展,城市道路逐渐硬化,使用不透水砖,导致下渗量逐渐减少,地下径流减少,地表径流增加。对蒸发量和降水量影响不大。故选C。
22.读图可知,雨水开发应用排放模式,使用了渗水路面,下渗量增加,补充地下水资源;增加了绿化带,可以延伸径流汇聚的时间;但是不能解决城市洪灾;图中对雨水进行收集,可以缓解城市缺水问题,但不能解决城市缺水问题。故选B。
23.人口增多,地下水开采增多,导致地下径流减少,①错。城市地面硬化增加城市内涝,下渗减少,地表径流增多,②对。地表植被减少导致下渗量减少,③对。城市规模扩大,热岛效应增强,上升气流增强,导致降水增加,④对。故选D。
【点睛】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
1)改变地表径流——最主要的影响方式
人类的引河湖水灌溉、修建水库、跨流域调水、填河改路、围湖造田等一系列针对河流、湖泊的活动极大地改变了地表径流的自然分布状态。
2)影响地下径流
人类对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局部地区的地下工程建设都不可回避的对地下径流产生影响,如雨季对地下水的人工回灌,抽取地下水灌溉,城市地下铁路的修建破坏地质结构,改变地下水的渗流方向等。
3)影响局地大气降水,如人工降雨。
4)影响蒸发,如植树造林,修建水库可以增加局部地区的水汽供应量。
24.D
25.B
【来源】2015届江苏省宿迁市三校高三下学期3月质量检测地理试卷(带解析)
【解析】试题分析:
24.玄武岩属于喷出岩,是岩浆喷出地表快速冷却凝固而形成的。
25.岩浆存在于软流层中,软流层在地幔中,所以,本题选B。
考点:本题组考查地壳物质循环。
26.D
 
【解析】黄土高原的黄土是由西北季风从中亚及蒙古境内的沙漠携带,受到太行山阻挡,风速降低,堆积形成的,属于风力堆积作用,故选D。
27.D
28.B
 
【解析】
27.砂砾岩属于沉积岩。读左图判断,风化物形成沉积岩,戊为沉积岩。沉积岩只能转化为变质岩为丁,甲乙为岩浆岩,丙为岩浆。故选D。
28.任何地表形态都是内外力长期共同作用的结果,A错。①②两处岩石为页岩和石灰岩,可能变质为板岩和大理岩,B对。化石存在于沉积岩层中,C错。该地地质事件为下沉沉积—挤压褶皱—岩浆入侵—发生断裂—抬升侵蚀—下沉沉积,D错。故选B。
29.B
30.B
【来源】2015届福建三明一中高三上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带解析)
【解析】试题分析:
29.根据图示源于土壤湿度增大,可使空气湿度增大,则导致地面蒸发的水量增多;同时源于蒸腾作用加强,可使土壤湿度增大,则导致降水增加;土壤热容量越大,气温变化幅度越小。
30.该图显示各种地理事物之间有紧密的联系,即体现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考点: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31.AB
32.BD
【来源】2014-2015学年江苏省大丰市南阳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带解析)
【解析】试题分析:
31.图示1950年较2010年,湖面缩小,湖岸后退;聚落面积增加;工业用地增加;耕地增加。选AB正确。
32.湖泊萎缩,调节气候能力下降;生物多样性减少;调蓄径流能力下降;降解污染能力减弱。选BD正确。
考点:主要考查土地利用变化及湿地作用。
33.C
34.B
【来源】2015届江苏省南通市高三第一次调研测试地理试卷(带解析)
【解析】试题分析:
33.影响人口增长的因素有人口自然增和人口机械增长。读图,图中人口增长率下降,不能表示人口死亡率高,A错。只表示增长率的变化,不表示总人口的数量,B错。说明广东常住人口增速呈减缓趋势,C对。图示内容不能表示人口迁移方向,D错。
34.珠三角常住人口增速变化,可能是产业转型、升级,需要的劳动力数量减少,A可能。生育政策是全国性的,不是一个地区可以改变的,B不可能,选B。部分企业迁出,可能是劳动密集型企业,需要的劳动力减少,C可能。环境质量下降,导致人口迁出,也有可能,D可能。
考点:影响人口增长的因素,人口增速变化的原因。
35.A
36.A
【来源】2016届高三地理二轮复习作业6人口专题练习卷(带解析)
【解析】试题分析:
35.人口增长率是人口自然增长率与人口迁移率之和,①时期人口自然增长率与人口迁移率均为正值,且人口自然增长率值较高,二者之和最大,说明此时期该地区人口增长率最高,A对。其它时期和值较小,B、C、D错。
36.该地在③时期之前人口迁移率总体是增加的,说明有大量劳动力迁入该地。③时期之后迁入人口减少,说明其对劳动力需求减少,故人口迁移率下降最可能是劳动力指向型企业外迁造成的,A对。生态环境不是主要因素,B错。与人才外流、人口外迁无关,C、D错
【考点定位】人口增长率的因素,人口迁移率下降的原因。
【名师点睛】注意题目中是人口增长率,是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人口机械增长率 的和。根据图中曲线所示数值,估计出最大值出现时期。由图可以判断,人口迁移率下降,但仍是正值,说明人口以迁入为主,不会出现人才自流、人口外迁。
37.AC
38.BC
【来源】2015届江苏省南通市高三第二次调研测试地理试卷(带解析)
【解析】试题分析:
37.从图中数据观察,流入广东民工超过500万的省有广西(桂)、湖南(相)、湖北(鄂)、河南(豫),所以选A、C两项。
38.现阶段人口流动主要是人们追求高质量的生活,满足更高的物质生活,主要受经济因素影响;春节期间大量民工返乡是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认为春节是一家团圆的日子,与A、D两项无关,应选B、C两项。
考点:读图分析能力;人口流动的主要因素
39.C
40.D
【来源】2013-2014学年江西上高二中高一下期末地理试卷(带解析)
【解析】试题分析:
39.某大城市居民出行时间分布比例变化图上信息显示,居民在早上7、8点和下午18、19点时,出行比例最高,与上班和下班的时间符合,因此人员出行与图中曲线最相符的城市功能区是住宅区,答案选B。
40.与2000年相比,2012年甲时段(中午)出行比例下降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出行距离增加,中午出行的比例减少。答案选D。
考点:该题考查城市功能分区布局分析。
41.A
42.B
【来源】2011-2012学年新疆兵团二中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带解析)
【解析】
41.从图中可以看出,Ⅰ阶段各大城市中心城区人口都出现负增长,表明人口减少,出现逆城市化现象。A正确;Ⅲ阶段与Ⅱ阶段相比,波士顿市中心城区人口呈减少趋势,B错误;Ⅳ阶段后,费城市中心城区人口增长率由正转负,说明其中心城区人口数量减少,C错误;从Ⅳ到Ⅴ阶段,巴尔的摩市中心城区人口增长率大致由-0.8%变为-0.3%,只能说明巴尔的摩市中心城区人口迁出的数量变小,而不是人口逐渐向中心城区集聚。
42.波士华城市带作为世界最为成熟的大城市带,交通已比较完善,A错误;波士华城市带前期由于污染严重,人口向外迁移,之后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环境质量得到改善,人口逐渐回流,B正确;美国人口政策在1970~2008年没有发生大的变化,C错误;波士华城市带各大城市中心城区人口变化主要是人文因素,而不会是自然环境,D错误。
43.B
44.B
 
【解析】
43.纸质地图信息数字化后录入地名坐标信息即生成电子地图,将该电子地图输入车载GPS,则可进行路线规划和导航。故选B。
44.车载GPS通过公共电信网络传给交通监控中心,反映其所在位置,即当地地理坐标。故选B。
45.C
46.D
【来源】2016届黑龙江省双鸭山市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带解析)
【解析】试题分析:
45.据图可知甲、乙两河段分别位于黄河和长江上游地区,河流落差大,水力资源丰富,因此开发利用的方向是水能资源。
46.长江、黄河两流域中下游地区人口稠密,工农业较发达,共同面临的最主要环境问题是水体污染。沙尘暴和土壤次生盐碱化主要出现在我国北方地区,石漠化主要出现在南方地区。故D正确。
考点:考查流域综合开发以及我国的生态问题
47.B
48.D
 
【解析】
47.读图可知,美国福特汽车公司将汽车生产的部分或者整车生产企业从本土或者其他国家放到中国进行生产,属于产业转移现象,故选B。
48.随着我国经济发展,中国的汽车消费市场广阔,吸引美国福特汽车公司在中国投资建厂,而中国在资金和技术及交通等方面与美国比不具优势,故选D。
【点睛】产业转移实质是通过降低生产成本、扩大消费市场,追求更高的利润。影响产业的转移的因素主要有:1)劳动力因素,包括劳动力数量、质量和价格等;2)市场因素,包括开辟市场、避开各方面限制、市场变化等;3)内部交易成本因素,包括工业联系、职工培训等;4)原生产地因素,包括国际形势的变化、国家政策的调整、用地紧张、地价昂贵和环境污染等。
49.B
50.C
【来源】2014-2015学年安徽省合肥168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带解析)
【解析】试题分析:
49.图示主要是荒漠地区,水源短缺,⑤地形成草原景观的主要原因是水源充足,B对。 热量、光照充足,不是形成草原景观的主要条件,A、D错。图示降水量线表示,区域降水少,C错。
50.仅考虑降水量,该地治理沙漠化措施可行的是①种树、②③种草,C对。①降水量在400mm以上,水源较充足,适宜森林生长。森林耗水量大,②③④降水量少,种树会加重水源短缺的情况,A、B错。④属于干旱区,种草也难以成活,D错。
【考点定位】区域自然景观的成因,不同区域治理沙漠化的措施。
【名师点睛】对于干旱地区,影响景观形成的主要因素是水源,区域发展的限制因素也是水源。治理荒漠化问题,要根据区域的实际情况,采取生意人措施。严重缺水地区不适宜造林,因为森林的耗水量大,会加重区域缺水的情况。
51.错误
 
【解析】由于地球公转速度不同,北半球夏半年比冬半年长7天左右,题目说法错误。
52.错误
 
【解析】东亚季风是由于东亚位于最大大陆亚欧大陆东部,最大大洋太平洋西岸,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显著,与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无关,题目说法错误。
53.正确
 
【解析】水循环包括蒸发、水汽输送、降水、下渗及径流环节,人类活动通过修建水库,跨流域调水等对地表径流施加影响,而对其他环节影响较小,题目说法正确。
54.正确
 
【解析】黄土高原土质疏松,地表植被稀疏,降水季节变化大,且夏季多暴雨,在流水侵蚀作用下,形成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题目说法正确。
55.正确
 
【解析】由于地理环境整体性,河流上游地区植被破坏会影响下游甚至整个流域地理环境的破坏,导致下游地区的自然灾害加剧,题目说法正确。
56.错误
 
【解析】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粮仓地位已经让位于华北平原和东北平原,主要是由于经济发展,土地被工业化及城镇基础设施等占用或者农业结构的调整,导致用于粮食生产的耕地面积减少,而一个地区的自然环境在短时间内是不会有很大变化的,题目说法错误。
57.错误
 
【解析】次生盐碱化的主要原因在于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由于地势低洼,气候干旱,蒸发强烈,大水漫灌,地下水水位上升,发生次生盐渍化,题目说法错误。
58.错误
 
【解析】热带雨林主要分布在赤道南北两侧,但在大陆的迎风地带可以伸展到南北纬15°~25°,题目说法错误。
59.正确
 
【解析】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中,排名第一的为煤炭,第二的是石油;而在世界能源消费结构中石油则位列第一,题目说法正确。
 
60.正确
 
 
 
【解析】山西省煤炭资源丰富,在开发煤炭资源的同时,应当治理环境问题,调整产业结构,延长产业链,增加第三产业和新兴工业比重,降低生态环境问题,题目说法正确。
 
61.√
 
【来源】2014-2015学年江苏省扬州市部分学校高二上学期期末统测地理试卷(带解析)
 
【解析】试题分析:流域的自然背景决定河流的利用方式和流域的开发方向。
 
考点:流域综合开发
 
62.正确
 
 
 
【解析】一个地区的气候在短时间内是相对稳定的,也是农业生产中难以改造的自然条件,题目说法正确。
 
63.正确
 
 
 
【解析】三江平原地区人口稀少,土壤肥沃,水源充足,粮食产量高,是我国商品率最高的商品粮基地,题目说法正确。
 
64.正确
 
 
 
【解析】我国有京津唐、沪宁杭和珠三角及辽中南四大工业基地,珠三角地区是我国主要工业基地之一,题目说法正确。
 
65.正确
 
 
 
【解析】我国苏南地区的工业化和城市化得益于乡镇企业的发展,题目说法正确。
 
66.错误
 
 
 
【解析】我国缺水最严重的是华北,珠三角地区虽降水较多,但也产生了“水质性”缺水问题。题目说法错误。
 
67.错误
 
 
 
【解析】和煤炭相比,天然气具有开采技术要求高,使用方便,清洁高效等特点, 题目说法错误。
 
68.正确
 
 
 
【解析】为了降低生产成本,产业往往倾向于生产成本低、利润高地区转移,具有充足、高素养且价格较低廉的劳动力资源的国家和地区往往成为产业转移的目的地。题目说法正确。
 
69.正确
 
 
 
【解析】我国陆上天然气主要集中分布在新疆、青海、川渝和陕甘宁的鄂尔多斯。题目说法正确。
 
70.正确
 
 
 
【解析】大多数地震属于构造地震,主要原因是板块运动,在短时间内,释放大量能量,这种灾害往往会造成显著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题目说法正确。
 
71.(1) 西风带  (2)冬季 副热带高气压带 (3) 全年温和湿润  (4) 西北  热带雨林气候
 
 
 
【解析】(1)读图可知,②地位于地中海沿岸地区,为地中海气候,是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形成的。
 
(2)读图可知,图示季节,赤道低气压带位于赤道以南地区,明显南移,为北半球冬季。甲位于北回归线附近,为副热带高气压带。
 
(3)读图可知,①气候位于欧洲西部,主要受西风带控制,全年温和多雨的温带海洋性气候。
 
(4)⑤地位于亚洲东部,冬季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盛行西北季风。④地位于马达加斯加岛东部,受东南信风及沿岸暖流影响,形成热带雨林气候。
类型
分布规律
基本特征
主要成因
  热带雨林气候
  赤道两侧低气压控制地区
  终年高温多雨,没有明显的季节变化
  终年受赤道低压控制,多对流雨
  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雨林气候南北两侧的信风带内
  终年高温,有明显的干、湿季(降水在1000毫米左右)
  信风带和赤道的气压带交替控制
  热带季风气候
  东北信风带内大陆的南部和东南部
  终年高温,有明显的雨、旱季(降水在2000毫米左右)
  海陆热力差异和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热带沙漠
  南北回归线附近的大陆西岸及大陆内部
  终年炎热干燥
  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信风带控制
  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
  南北纬30°—40°大陆东岸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海陆热力差异
  地中海气候
  南北纬30°—40°大陆西岸
  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
  温带海洋性气候
  南北纬40°—60°大陆西岸
  冬季温和,夏季凉爽,全年降水均匀
  终年受西风带控制
  温带大陆性气候
  温带大陆内部
  冬冷夏热,年较差大,降水稀少且集中于夏季
  远离海洋,湿润气流难以到达
  温带季风气候
  亚洲东北部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海陆热力差异
  极地气候
  南北两极地区
  终年严寒,降水稀少
  纬度高,接受太阳光热少
 72.(1)北部地区(新疆内蒙古)  东部沿海。 (2) 人口稀少,经济落后,需求量少;  开发难度大; (3)  缓解能源紧张状况;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改善环境质量等。(从经济、社会、环境三个角度)
 
 
 
【解析】(1)读图,根据图例,中国风电场主要分布于北部地区,如新疆、内蒙古,及东部沿海地区。
 
(2)读图可知,乙地区位于青藏高原,风能资源丰富而风电场少,主要原因是人口稀少,经济落后,需求量少。高寒的环境,开发难度大,且区域的地热、太阳能等替代能源丰富。
 
(3)上海经济发达,能源需求量大。开发风能资源,有利于缓解能源紧张状况,优化能源消费结构。能够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等。有利于改善环境质量。
 
73.(1)  东南沿海地区。  (2)热带草原气候,   常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
 
(3)巴西暖流, 逆         (4)秘鲁渔场
 
 
 
【解析】(1)读图结合图例判断,巴西人口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
 
(2)读图可知,巴西利亚降水季节变化大,干湿季明显,全年气温较高,为热带草原气候。萨尔瓦多全年高温多雨,为热带雨林气候,位于赤道附近,全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盛行上升气流,多对流雨,形成热带雨林气候。
 
(3)读图结合世界洋流分布模式可知,萨尔瓦多沿海地区为巴西暖流流经。属于南半球中低纬大洋环流的组成部分,呈逆时针方向流动。
 
(4)南美洲大陆西岸有世界著名的秘鲁渔场,为秘鲁寒流影响下形成的。
 
74.(1) 市场 交通      (2)  A    
 
(3) 有铁路经过,交通便利;     位于最小风频的上风地带,对城区的污染少   距离东部的煤矿稍远
 
 
 
【解析】(1)零售商业区主要考虑的是要靠近消费市场,要选择人流大的市中心位置;批发商业区占地面积大,货物流通要快,而且运输量也大,因此要选择租金低,交通便利的地区。
 
(2)大型仓储物流中心的特点是占地面积大,货物流通要快,而且运输量也大,和批发商业区的选址要求一样,所以结合题目信息可知A处最好,原因是:铁路经过、交通枢纽;地价便宜;靠近批发市场。
 
(3)从图中可以看出E处附近有煤矿,火电厂如果布局在E处的原因就是靠近煤矿区,节省运费;而 F处交通便利,而且根据风频图可以看出F处基本位于最小风频的上风向,所以火电厂在F处优势为交通便利及环境污染小而缺点为距离煤炭产区远。
 
【点睛】城市功能分区及城市工业布局是考试常考的内容,要注意总结。污染严重的工业的区位布局原则是:  (1)空气污染严重的工程应布局在居民区盛行风向的下风地带,或与季风相垂直的郊外。  单风向:盛行风的下风向或垂直于盛行风的郊外 双风向:垂直于季风的郊外 多风向:最小风频的下风向  (2)水源污染严重的工厂,其污水排放口应远离水源地及河流上游。(3)有污染的固体废弃物应远离居民区和农田  对环境有特殊要求的工业:如食品工业、高技术电子工业、感光器材、自来水厂等。
 
75.(1) 流水侵蚀(流水作用)       (2) 水能;旅游;养殖;防洪;供水等 
 
(3) 亚热带季风气候
 
(4) 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缩短产业升级的时间;加快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增加就业机会;促进经济发展等。
 
 
 
【解析】(1)红水河流域喀斯特地貌广布,尤其在广西、贵州分布广泛。该地貌是由含有酸性气体的水流经石灰岩地区(岩溶地区)形成的。
 
(2)由图可知,红水河流域拥有丰富的锰矿、锡矿,可以发展有色金属冶炼业;区域有广泛分布的喀斯特地貌,少数民族风情独特,可以开发旅游业;区域山地众多,地形复杂,森林广布,可以发展木材加工;区域河流众多,可以发展水产养殖业。
 
(3)读图可知,B位于我国南方地区,为亚热带季风气候。
 
(4)B地区积极承接A地区的产业转移,对B地区产生的积极影响主要从促进经济发展、社会、城市化等方面分析。由于B地区经济落后,劳动力廉价,土地价格低,承接A地区(珠三角地区)的产业转移,可以降低第一产业比重,提高第二产业比重,调整产业结构,同时,工业化会带动城市化的进程,使城市化进程加速。扩大就业机会,促进经济发展等。
 

  本文标题:江苏省前黄高级中学高二2016-2017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解析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jx/jiexi/70937.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jx/jiexi/70937.html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
    欢迎你对江苏省前黄高级中学高二2016-2017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解析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本站地址:http://www.dljs.net
    评价: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输入验证码,选匿名即可发表)
    关于江苏省前黄高级中学高二2016-2017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的最新评论 >>>查看详细评论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