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师网之地理试题解析
当前位置: > 地理教学 > 地理试题解析 > 安徽省巢湖市柘皋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6月)月考地理试题(4)

安徽省巢湖市柘皋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6月)月考地理试题(4)

时间:2017-07-04 06:51 来源:未知 作者:地理教师 责任编辑:地理教师
-------

(2)左图中的变化过程,与右图的  曲线是对应的。按经济水平属于    国家,处于城市化发展的    ​阶段,城市化发展速度    。
(3)左图E~F反映了 现象,形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有     ,   
33.读“我国北方某城镇周围农业布局图”,回答下列问题。
 
在A、B、C、D四处发展棉花、水果、蔬菜和乳牛生产,则:
(1)A处宜发展______生产,因为这里地形_________,耕地面积_______________。
(2)B处宜发展______生产,其自然条件是靠近______,社会经济条件是接近_______。
(3)C处宜发展______生产,既靠近_____,交通便捷,又靠近_____,能为市民提供新鲜农产品。
(4)D处宜发展______生产,因为______地形不便耕作。
34.读“意大利工业区的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A、B、C三地,代表新工业区的是____,该地20世纪50年代以前是以____经济为主。
(2)意大利新工业区的生产规模是以______型企业为主,其独特的发展模式是_______。
(3)意大利新工业区资本的集中程度________,工业大多分布在_______,甚至农村,成为分散型工业化地区。
(4)该工业区对我国乡镇企业的发展有何借鉴意义?
参考答案
1.B
【来源】安徽省巢湖市柘皋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6月)月考地理试题
【解析】按照人类社会历史发展中先后出现的人口增长模式类型依次为“高、高、低”;“高、低、高”“低、低、低,”出生率逐渐降低,依次排列顺序应该为④③②①,故答案选B项。
点睛:人口增长模式的判断:
不同国家和地区在不同时期的人口增长模式不尽相同,都表现出各自不同的特征,具体可用从人口的“三率”数值特征判断:
1、“高高低”模式:出生率、死亡率均在4%左右,自然增长率在1%以下。
2、过渡模式:出生率一般在3%左右,死亡率在1%左右,自然增长率在2%左右。
3、“三低”模式:出生率、死亡率一般都在1%左右,自然增长率通常在1%以下。
B
【来源】安徽省巢湖市柘皋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6月)月考地理试题
【解析】“单独二孩”政策的实施,并没有出现预期的新增人口,主要原因是人们的生育观念的转变,生育意愿降低,①正确;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是死亡率下降的原因,不是新增人口少的原因,②错误;抚养成本上升,家族负担过重,③正确;女性受教育程度提高,生育观念转变,④正确,因此①③④,故答案选B项。
3.A
【来源】2015-2016学年贵州省贵安新区第三高中高一下期中地理试卷(带解析)
【解析】目前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是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导致人口迁移的方向是从农村向城市,从内地向沿海(迁入人口较多的是上海、广东、北京)和工矿城市。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4.C
【来源】【百强校】2015-2016学年海南省海南中学高一下期末地理试卷(带解析)
【解析】试题分析:二点后世界人口主要从发展中国家迁往发达国家,甲表示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乙表示发达国家和地区,C正确;大洋洲、欧洲、北美洲是发达地区,亚洲、拉丁美洲、非洲是发展国家。
【考点定位】二战后人口迁移方向
5.C
【来源】安徽省巢湖市柘皋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6月)月考地理试题
【解析】建国初期东北地区,有大量的开垦土地,导致大量外来人口迁入。自改革开放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迅速,人均收入超过东北,吸引东北人口回迁。 因此导致东北地区人口返乡回迁的主要原因是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故选C。
  本文标题:安徽省巢湖市柘皋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6月)月考地理试题(4)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jx/jiexi/70892.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jx/jiexi/70892.html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
欢迎你对安徽省巢湖市柘皋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6月)月考地理试题(4)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本站地址:http://www.dljs.net
评价: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输入验证码,选匿名即可发表)
关于安徽省巢湖市柘皋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6月)月考地理试题(4)的最新评论 >>>查看详细评论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