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综合题(共48分)
14.读我国某地区等日照时数线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24分)
(1)图中A城市与B城市日照时数相差约为________(小时),连接A、B两城市的铁路线为__________。(4分)
(2)“四季无寒暑,一雨便成秋”是对A城市气候的形象写照,分析这种气候形成的原因。(8分)
(3)该地区地下水丰富,但地表水缺乏,原因是什么?(4分)
(4)B城市所在省的西部地区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环境污染也日趋严重,试分析原因。(8分)
[解析] (1)从图中提供的信息(如滇池)可知A为昆明,B为贵阳,它们之间的铁路线为贵昆线。(2)从地势、纬度和锋面活动上分析。(3)喀斯特地貌多地下漏斗,地表水下渗严重。(4)B所在省为贵州省,省内煤炭、有色金属矿丰富,工业的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大气、水和固体废弃物污染。
[答案] (1)1 000 贵昆铁路
(2)冬季由于受西南暖空气影响,气温较高,夏季由于地势较高,气温较低,全年温差小;一旦昆明准静止锋南移,则受冷气团影响,气温明显下降。
(3)该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多,但以喀斯特地貌为主,多溶洞,地表水渗漏严重,而且多暗河。
(4)煤炭和有色金属的不合理开发导致植被破坏,加重了地表的石漠化;有色金属冶炼等造成酸雨、粉尘污染、水污染和固体废弃物污染等。
15.(2013·高考福建卷)下列是某中学为“重走古丝绸之路”夏令营活动所搜集的材料。据此回答问题。(24分)
材料一 下图示意考察区域的地理环境。
材料二 M、N城均为历史文化名城。《资治通鉴》称M城及其附近在唐代“闾阎相望,桑麻翳野。”2010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N城设立经济特区(范围包括N城及其西部口岸)。
(1)描述M城气候特征。(4分)
(2)指出M城成为古代著名集镇的有利自然条件。(4分)
(3)简析从“丝绸之路”到“亚欧陆桥”交通运输方式转变的原因。(8分)
(4)分析N城设立经济特区有利的社会经济原因。(8分)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能对图示区域进行准确的定位,并能从图中获取有效信息。(1)右上图提供了M城的气候资料,可以从气温、降水两个方面对M城的气候特征进行常规性的描述;另外从区域上看,M城位于西北内陆地区,其突出的气候特征是大陆性强。(2)根据右上图的信息,结合影响城市区位的因素,从地理位置、水源、地形、有利于农业生产的条件等方面进行描述。(3)造成交通运输方式发生变化的因素包括自然因素、社会经济因素和科技因素,科技因素是克服不利自然因素的保障,社会经济因素是交通运输方式发生变化的决定性因素。在明确此答题思路的基础上,结合新疆的自然、经济和当代社会的发展,再结合两种交通运输方式的优缺点,作出具体的分析。(4)N城是喀什,位于我国的西部边陲,是重要的边境口岸。图中还显示出喀什附近矿产资源、旅游资源丰富,这些也都是在此设立经济特区的有利条件。在回答的时候,一是注意建立“社会经济条件”的知识结构,二是注意从图中获取信息,看哪些信息属于社会经济条件的范畴。
[答案] (1)冬冷夏热,气温年较差大;年降水量少,气候干旱;大陆性强。
(2)东西接壤的地理位置;位于冲积扇,地势平坦;水源充足;有草原绿洲,土壤肥沃。
(3)经济发展,运输需求量增大;科技的进步;地域广,运距长;铁路运输运量大、连续性好、速度快、安全性高。
(4)毗邻中亚、南亚、西亚地区的地理位置,具有边境口岸的优势,有利于区域经济合作与交流;有特色畜牧业和特色林果业,丰富的能源资源,有利于产业发展;国家给予政策、资金等支持;文化古迹众多,是对外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
本文标题:我国地理分区质量检测题及地理试题详细解析(五)(2)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jx/jiexi/70153.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jx/jiexi/701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