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师网之地理试题解析
当前位置: > 地理教学 > 地理试题解析 >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课时跟踪训练及地理解析6(2)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课时跟踪训练及地理解析6(2)

时间:2016-10-24 21:52 来源:未知 作者:地理教师 责任编辑:地理教师
-------

二、综合题
14.根据材料和图表,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希望中学地理实验小组对某城市四个住宅小区的环境进行观察测算,得到了白天(晴天)6∶00~18∶00的温升数据并绘制了下面两图(基准温度取某日平均温度)。
材料一 几种下垫面对太阳辐射的吸收率。
下垫面 吸收率
道路(沥青) 0.8~0.95
混凝土 0.65~0.9
0.6~0.8
0.65~0.8
土壤(黑土) 0.6~0.95
沙漠 0.55~0.85
0.74~0.84
0.9~0.97
 
材料二 下图中小区1为下垫面吸收率较高的小区,平均吸收率为0.74;小区2为下垫面吸收率较低的小区,平均吸收率为0.64。
材料三 下图中小区3为风速较大的小区,平均风速为3米/秒;小区4为风速较小的小区,平均风速为2.5米/秒。
(1)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分析下垫面的吸收率对小区温升值的影响及原因。
(2)根据材料三分析风速与热岛强度的关系与原因。
(3)分析该实验小组研究成果对小区建筑规划和设计有何启发。
[解析] 第(1)题,对流层大气热量主要来源于地面辐射,地面对太阳辐射吸收率高低直接影响到大气温升情况。第(2)题,风速越大,散热效果越明显,相应地城郊之间温差变小,热岛强度亦变小。第(3)题,降低热岛效应,就要减小下垫面的吸收率,增加热容量和散热率。
[答案] (1)下垫面吸收率低的小区的温升值要小于吸收率高的小区。近地面大气增温的热源主要是地面辐射,不同下垫面吸收率不同,吸收率低的下垫面吸收的太阳辐射热量较少,因此通过地面辐射和对流释放到空气中的热量较少,引起的温升幅度小。
(2)风速与热岛强度(温升幅度)呈负相关。风速越大,温升幅度越小;风速越大,空气流动性越强,由风带走的热量也越多。可见,风速大有助于减弱建筑群的“热岛效应”;风速小则相反。
(3)①尽量使用对太阳辐射吸收率较小的建筑材料,避免采用对太阳辐射吸收率较大的沥青、混凝土等来铺装全部地面;②增加绿地和水面,以增加下垫面热容量(减少地面辐射量);③通过合理布置小区建筑物(建筑物密度布局要适当)加强小区的自然通风,有利于城区的热量散失到郊区,从而有效降低小区的“热岛效应”。
15.(2015·湖北黄冈一模)读世界局部地区某时刻水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单位:百帕),回答下列问题。
(1)此时,我国首都北京受____________(高压脊或低压槽)控制。
(2)此时,Q、R两地风力较小的是____________地,试说明判断理由。
(3)指出此时①②两地的风向。
(4)③④两地中,该日气温日较差较大的是____________地,为什么?
[解析] 本题考查等压线图的判读。第(1)题,从图中可知,北京受高压中心向外突出部分的影响,为高压脊。第(2)题,风力的大小,根据等压线的疏密程度来判断,考虑水平气压梯度力及摩擦力的影响。等压线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大,风力大;海平面摩擦力小,风力大。第(3)题,近地面风向根据水平气压梯度力、摩擦力、地转偏向力来判断。第(4)题,不同天气系统,天气状况不同,大气热力作用不一样,气温日较差不同,另外,海洋与陆地的比热容也不同,气温日较差也有差异。
[答案] (1)高压脊
    (2)R 理由:R地的等压线稀疏,水平气压梯度力小;R地位于陆地上,摩擦力大,Q地等压线密集且位于海洋,摩擦力小。
    (3)①地为西北风,②地为东北风。
    (4)④ ④地受高压控制,天气晴朗,白天大气的削弱作用弱,夜晚大气的保温作用弱,且④地位于大陆内部,气候的大陆性较强;而③地受低压控制,且位于沿海地区,受海洋的影响较大。

  本文标题: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课时跟踪训练及地理解析6(2)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jx/jiexi/70069.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jx/jiexi/70069.html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
欢迎你对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课时跟踪训练及地理解析6(2)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本站地址:http://www.dljs.net
评价: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输入验证码,选匿名即可发表)
关于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课时跟踪训练及地理解析6(2)的最新评论 >>>查看详细评论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