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1示意我国某地循环农业生产模式。读图完成1-2题。
1.该地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A.季风水田农业 B.乳畜业 C.大牧场放牧业 D.混合农业
2.该生产模式的农产品深受消费者青睐是因为
A.价格低廉 B.减耗保鲜 C.绿色优质 D.品种丰富。
图2示意某区域气候要素的逐月变化。读图完成3-4题。
3.造成4-6月蒸发量逐月上升的主要原因是
①气温上升 ②降水量增多 ③风力增大 ④云量减少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4.该区域当年水分累积亏损最为严重的月份是
A.3月 B.6月 C.9月 D.12月
一个国家中某种商品出口的比较优势程度用R值表示,R值越大表示该商品出口的优势越强。表1为2005-2012年中国、东南亚Y国出口商品比较优势前六位的R值。读表完成5-6题。
5.中国,Y国商品出口的共同特点是
A.工业品比较优势强 B.工业品所占比重小
C.农产品比较优势弱 D.农产品出口总量大
6.决定Y国鞋子、服装出口优势的生产要素是
A.科技 B.资金 C.劳动力 D.原材料
图3示意我国不同生育率方案预测的2050年人口结构。读图完成7-8题。
7.c方案与a方案的人口结构比较,差异最大的是
A.人口性别比 B.老年人口比重 C.青壮年人口比重 D.少儿人口比重
8.从我国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判断,三种生育方案
A.a方案较合理 B.b方案较合理 C.c方案较合理 D.均不合理
图4示意某地的等高线分布,从a河谷到b、c河谷的地层均由老到新。读图完成9-10题。
9.图中X地的地质构造地貌最可能为
A.背斜谷 B.背斜山
C.向斜谷 D.向斜山
10.若a、c两河的支流相连,则流量显著增大的地点是
A.① B.②
C. ③ D.④
图6为某摄影爱好者在图5中广袤草原上拍摄的“日出”美景。读图完成11-12题。
11.摄影爱好者拍摄“日出”美景的方向和北京时间分别是
A.东南 7月1日06时
B.东北 7月1日06时
C.东北 1月1日12时
D.东南 1月1日12时
12.拍摄“日出”美景的地点是图5中的
A.甲 B.乙 C.丙 D.丁
37.(37分)图17示意关中地区和楚河地区。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发源于关中地区的戏剧“秦腔”,历史源远流长。古丝绸之路上的楚河中游地区有一块“秦腔飞地”(乙城附近),当地有数万人是关中地区居民的后裔,至今仍保留着原有的民间文化和风俗习惯。
材料二 吉尔吉斯斯坦多山地,林木等资源丰富;农业以畜牧业和小麦、棉花等种植业为主,在楚河中游地区,中吉两国合资建设的造纸厂规模与产量居中亚地区前茅。
(1)说出渭河平原南北两侧(沿108°E)的地形特征差异。(8分)
南侧:以山地为主,地势较高(南高北低),起伏较大。
北侧:以高原为主,地势较低(北高南低),起伏较小。
(2)简述甲、乙城市共同的区位优势(12分)
地处河谷平原,地势平坦宽阔;气候较温和,河流较多,水源充足;周边地区农业基础好,农产品丰富;交通便利,是当地的经济、文化、政治中心。
(3)分析楚河中游地区出现“秦腔飞地”的原因。(8分)
地处古代丝绸之路;自然地理环境较好;关中地区人口迁移到此聚居,带来秦腔文化,并世代相传到今。
(4)楚河中游地区某中学的同学对造纸厂的规模是否扩大展开讨论,形成了两种不同的看法。选择你支持的一种看法,并为其提供论据。(9分)
A:可扩大造纸厂规模。 B:不宜扩大造纸厂规模。
支持A:农业发展为造纸工业提供更多的资源;两国经贸合作的加强,资金来源更充足;先进设备的引进,林木等资源利用率提高;社会经济的发展,市场扩大。(其他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支持B:造纸厂规模与产量大,市场有限;扩大造纸厂规模可能加剧水资源紧张;可能产生水体、环境污染;砍伐林木可以导致生态破坏。(其他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40.(15分)在A、B、C三题中任选一题作答。答题时请在答题卡对应的位置上填涂选答的题号。
A.【选修2—海洋地理】
波浪能是指海洋表面所具有的动能和势能。图18示意我国沿海局部海域波浪能密度的分布。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该海域波浪能密度大小的南北差异,并分析其原因。(9分)
差异:北部密度较小,南部密度较大。
原因:北部海域大陆架宽浅,海底摩擦作用大,波浪能密度较小;南部海域水深,海底摩擦作用小,波浪能密度较大。
(2)简述我国波浪能利用的前景。(6分)
我国海岸线长,波浪能资源较丰富,海岸线曲折,适宜波浪能发展的地点较多;波浪能是可再生清洁能源。波浪能密度小,开发利用难度大,发电成本高。
B.【选修5—自然灾害与防治】
风暴潮是指由于强烈大风扰动,引起近海水面异常升高,海水侵溢上陆的现象。图19示意我国东南沿海某省超警戒风暴潮平均发生次数的逐月变化。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该省超警戒风暴潮发生的主要季节,并分析其原因。(9分)
季节:主要集中在夏、秋季节。原因:该省沿海夏、秋季节多台风活动,易形成超警戒风暴潮;河流入海流量大,对风暴潮起顶托作用(或与天文大潮相逢),增加超警戒风暴潮发生的次数。
(2)简述该省防御风暴潮灾害应采取的主要措施。(6分)
加强风暴潮灾害的监测和预报:加固堤防;保护生物(红树森、珊瑚礁)海岸,营造沿海防护林;加强宣传教育,提高群众防御风暴潮灾害的意识。(其他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C.【选修6—环境保护】
图20示意我国东北某区域不同时期人口数量和耕地、湿地面积的变化。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该区域湿地面积变化的特点,并分析其原因。(9分)
特点:湿地面积减少。
原因:由于人口增长,耕地需求增加,经济发展,城镇化水平提高,建设用地需求量增大,促使人类大幅度开垦湿地。DCABA CDBAB DC
(2)简述该区域保护湿地应采取的主要措施。(6分)
退耕还湿地;建立自然保护区;工程建设应重视湿地保护;提高群众保护湿地的意识,(其他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本文标题:2015年福建卷高考地理试题答案及详解(重绘图)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jx/jiexi/65772.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jx/jiexi/657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