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河南豫西五校质检)下图为我国区际产业转移动力机制示意图。读图回答1~3题。
1.据图可知,中西部地区吸引东部地区产业转入的拉力不包括( )
A.较低经营成本 B.淘汰落后产业
C.扩大企业经营规模 D.政府的优惠政策
解析:淘汰落后产业是东部地区推动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原因之一,不属于中西部地区吸引东部地区产业转入的拉力。
答案:B
2.目前,我国东部地区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主要产业类型有( )
①技术导向型 ②原料导向型
③劳动力导向型 ④市场导向型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解析:我国东部地区为了调整产业结构,实现产业升级,会将劳动力导向型产业和原料导向型产业逐渐迁往中西部地区。
答案:D
3.产业转入给中西部地区带来的影响包括( )
①提供更多就业岗位,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②推动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
③有利于扭转环境恶化的局面
④促进产业结构调整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结合图示信息和所学知识可知,由东部地区迁往中西部地区的产业主要是能耗较高、污染较严重、附加值较低的原料导向型产业和劳动力导向型产业,如果控制不当,会导致中西部地区环境恶化。
答案:B
(2013·江苏苏北四市第二次调研)近年来,广东顺德的美的、格兰仕、海信科龙等家电、机械企业纷纷在安徽布局,并以此为基地向全国扩张。右图为顺德主要家电、机械企业向安徽转移状况分布图。据此回答4~5题。
4.广东顺德许多家电、机械企业纷纷落户安徽的主要原因有( )
①廉价劳动力资源丰富
②科技研发实力居世界领先地位
③靠近东部沿海地区,交通便利,市场广阔
④产业配套条件好,基础设施较完善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解析:安徽人口稠密,廉价劳动力资源丰富,广东顺德的家电、机械企业迁往安徽可降低生产成本;安徽靠近东部沿海地区,市场广阔,便利的铁路;公路和水路运输有利于产品内销和出口;同时,安徽产业配套条件好,基础设施较完善,有利于广东顺德的家电、机械企业落户。
答案:B
5.大量产业向安徽转移,可能会对安徽产生的影响包括( )
①有利于安徽城市化进程的推进
②有利于安徽生态环境的改善
③有利于改善安徽劳动力的就业状况
④有利于安徽产业结构的升级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大量产业向安徽转移,有利于增加安徽的劳动力就业,有利于安徽城市化的推进和产业结构的升级,但可能会带来生态环境问题。
答案:C
(2013·金华十校期末)读“中国工业转移路线示意图”,完成6~7题。
6.下列有关我国工业转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改革开放初期,国外产业向大陆转移
B.20世纪90年代,沿海企业向内地转移
C.工业转移的部门主要是劳动密集型产业
D.促成工业转移的最主要因素是市场需求
解析:我国工业转移的部门主要是劳动密集型产业。
答案:C
7.工业转移对转出地的影响主要有( )
A.使自然资源不足 B.使环境污染加重
C.使失业人口减少 D.使交通压力减轻
解析:工业转移对转出地的影响有减轻交通压力,改善环境质量以及减少就业机会等。
答案:D
下图为“a国某制造业跨国公司的全球扩张模式图(a~i为不同国家)”。读图完成8~9题。
8.该跨国公司总体生产能力最大的阶段为( )
A.阶段Ⅰ B.阶段Ⅱ
C.阶段Ⅲ D.阶段Ⅳ
解析:随着企业的发展,在Ⅳ阶段生产能力最大。
答案:D
9.该公司从阶段Ⅲ到Ⅳ的扩张过程中( )
A.技术含量降低,生产成本升高
B.海外市场扩大,产品利润提升
C.生产厂家增多,营销规模扩大
D.a国生产成本提高,规模缩小
解析:从阶段Ⅳ图可以看出,a国已成为该产品的进口国,说明此阶段该国自身的生产成本提高,生产规模缩小。
答案:D
读“珠三角地区产业转移圈层示意图”,完成10~11题。
10.珠江三角洲地区部分产业转移出去的主要原因不包括( )
A.当地人口稠密,交通拥挤
B.资本过剩,污染严重
C.自然资源不足,使生产成本上升,经济效益逐渐下降
D.产业结构单一,创新能力不足
解析:珠江三角洲产业转移的原因主要包括生产成本升高、环境污染严重等。
答案:D
11.图中承接产业转移地区的突出优势是( )
A.科技发达
B.交通便利
C.劳动力价格和地租相对低廉,资源丰富
D.第三产业发达
解析:珠三角周边地区资源较为丰富,同时地租低、劳动力丰富等优势比较明显。
答案:C
耐克、阿迪达斯相继将在中国的自有生产工厂“外迁”至越南或缅甸,星巴克、佳顿、福特汽车将全部或部分产能“回巢”美国本土,进入2012年以来,类似的“逃离”中国的消息不绝于耳。这预示着中国外贸加工型企业的好日子已渐渐远去,同时也表明2008年金融危机后开始显现的全球第四次产业转移真的来临了。据此回答12~13题。
12.下列关于二战后三次全球范围内较大规模产业转移影响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使发达国家经济后退
B.促进区域的分工与合作
C.会改善转入地的环境
D.发展中国家的就业压力将会加重
解析: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全球范围内较大规模的产业转移促进了发达国家的产业结构调整,不仅没有使其经济后退反而促进其增长,产业转移促进了区域的分工与合作,但会加重转入地的环境问题,发展中国家接纳来自发达国家的产业转移,其本身的就业压力将会减轻。
答案:B
13.关于目前进行的全球第四次产业转移的主要原因,说法不正确的是
( )
①我国劳动力价格上涨
②高耗能、高污染产业转移至我国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
③我国资源日益紧张造成利润压缩
④我国基础设施逐渐完善,市场更加广阔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解析:目前进行的全球第四次产业转移的主要原因是在中国迅速飙升的劳动力成本和原材料、土地等资源成本的挤压下,企业利润空间严重压缩,此次产业转移是一种被迫的寻求生存性的转移。
答案:D
区域产业竞争力系数表示该区域某产业的输出额占一定区域市场的比重,产业竞争力系数越大,产业竞争力也就越强。产业竞争力系数可以衡量产业转移的动态趋势。读“甲、乙两地区某产业竞争力系数变化图”及上海与浙江制造业在全国的竞争力系数比较表,回答14~15题。
上海与浙江制造业在全国的竞争力系数比较表
制造业 部门 |
1990年 | 2003年 | ||
上海市 | 浙江省 | 上海市 | 浙江省 | |
烟草 | 3.57 | -1.03 | 5.95 | 5.38 |
家具 | 3.11 | 7.84 | 5.72 | 11.9 |
皮革 | 6.31 | 6.17 | 2.59 | 24.28 |
文体用品 | 25.51 | 3.54 | 9.72 | 15.67 |
普通机械 | 9.36 | 1.76 | 10.99 | 14.86 |
电子通讯 | 11.54 | 0.72 | 10.89 | 4.1 |
A.甲地区在T1时开始输出产品
B.在T3时,甲地区开始向乙地区转移该产业
C.甲地区在T1时和乙地区在T3时该产业的输出额是相同的
D.T3到T4期间,该产业可能向其他地区转移
解析:T3到T4期间,乙地区的产业竞争力系数越来越小,因此最有可能向其他地区转移该产业。
答案:D
15.根据表格,关于1990~2003年期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上海的家具企业规模一直小于浙江
B.皮革和文体用品可能存在从上海向浙江转移的趋势
C.浙江省一直输出表中制造业的产品
D.上海的产业均有向浙江转移的趋势
解析:皮革和文体用品属于劳动力导向型产业,一般由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转移到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的地区,故答案为B。
答案:B
二、综合题
16.(2013·山西诊断)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04年以后,我国一些行业有外资流出现象,且主要集中在制造业,并以2012年最为密集。从外资流出方向来看,跨国巨头多选择将工厂迁回本土或东南亚一些国家,中国世界工厂的地位遭遇挑战。
材料二 下表为制造业中离开中国的公司、行业、离开原因及流向表。
公司 | 行业 | 离开原因 | 流向 |
佳顿公司 | 消费品 | 人力成本上升 |
将全部或部 分产能撤回 美国本土 |
星巴克 | 餐饮 | 人力成本上升 | |
Wham—O | 玩具 | 利润下降 | |
福特汽车 | 汽车制造 | 制造成本上升 | |
爱世克斯 | 运动鞋 | 出口成本高 |
将全部或部 分产能迁移 至东南亚等 发展中国家 |
阿迪达斯 | 体育用品 | 生产成本上升 | |
松下集团 | 家电 | 亏损 |
退出中国市 场或缩小规模 |
达能乳业 | 乳业 | 遭本土企业排挤 |
(2)为什么东南亚一些国家会成为制造业迁离中国后的首要去处?
(3)简述当前中国世界工厂的地位在遭到挑战的情况下,中国吸引国外制造业投资方面还存在的优势。
解析:第(1)问,由材料可知,中国原材料价格上涨和工资水平的提高,造成企业生产成本上升,利润减少。第(2)问,从政策、市场、劳动力、资源、交通运输条件等方面分析即可。第(3)问,应从生产经验、生产技术水平、市场、政策等方面分析。
答案:(1)日益上涨的原材料价格和工资水平,提高了企业的生产成本,使利润减少。
(2)东南亚国家给予外国投资更优惠的政策;人口密集,市场需求量大;劳动力价格比中国要低得多;农业资源、矿产资源、土地资源丰富且价格低廉;海陆交通便利等。(4点即可)
(3)生产经验丰富,生产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巨大的消费市场给外国投资者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中国仍有许多给予外国投资的优惠政策。(两点即可)
17.(2013·山东济南调研)“上海制造”是我国的传统品牌,当前上海正谋求产业梯度大范围转移。“两头(研发、营销环节)在沪,中间(生产环节)在外”的经营模式,将成为上海企业未来生存的常态。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图1为“上海市部分企业转移示意图”
材料二 图2为“长三角地区不同时期产业转移重心演进示意图”
材料三 图3为“产业转移发生机理示意图”
(1)长江三角洲地区向外转移产业的主要类型有哪些?
(2)归纳长江三角洲地区产业转移重心演进的阶段性特征。
(3)分析上海“两头在沪,中间在外”的经营模式的形成原因及对上海的影响。
解析:获取图示信息、联系所学知识解读信息是该题的关键。(1)图1中上海移出的企业中回力轮胎属于化工产业,为污染型企业,海螺服饰、老凤祥铅笔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即代表了上海向外转移的产业类型。(2)长江三角洲地区产业转移重心演进的阶段性特征应从图2中总结。20世纪90年代是上海产业升级的转型时期,之前的传统手工业和轻纺,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之后的信息、汽车、新能源、新材料等属于技术密集型产业,分为明显的两个阶段。(3)两头是指研发、营销环节,中间是指生产环节,“两头在沪,中间在外”的经营模式是产业合理分工的结果,分析该模式的成因应从“沪”、“外”两地各自区位优势上思考。对上海的影响即为产业移出地产业升级过程中的影响,要从有利不利两角度,包括产业结构、环境、就业、资源、产业分工等方面分析。
答案:(1)劳动密集型产业、环境污染较为严重的企业。
(2)20世纪70年代~90年代初,长三角以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随着技术力量的提高,20世纪90年代后期至21世纪,长三角以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为主。(答产业升级优化或其他者均可)
(3)形成原因:研发与销售环节是制造业的高端环节;上海经济发达,技术力量雄厚,有良好的商务环境、雄厚的工业基础、便利的交通条件以及密集的优秀人力资源等独特优势;随上海产业不断升级,生产环节在上海已由相对区位优势转为劣势;周边地区经济落后,工业化水平低,劳动力工资低;土地价格低,并有政策支持,有发展生产环节的相对区位优势。
有利影响:利于减少空气污染,美化城市环境,提升城市国际竞争力,为上海产业升级创造条件。
不利影响:因生产环节迁出,增加上海就业压力。
本文标题:2015与名师对话地理课时作业37--产业转移答案及解析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jx/jiexi/65574.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jx/jiexi/655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