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009年高考安徽卷) 表1中①、②、③、④项符合安徽省土地利用现状的是
表1土地利用类型结构(%)
耕地 | 林地 | 草地 | 建设用地 | 其他用地 | |
① | 57.80 | 37.32 | 0.67 | 3.59 | 0.53 |
② | 40.96 | 25.68 | 0.16 | 11.60 | 21. 60 |
③ | 30.71 | 31.15 | 0.37 | 31.86 | 5.91 |
④ | 20.16 | 50.95 | 0.56 | 7.61 | 20.72 |
B.②
C.③
D.④
【答案】B
【解析】根据题干和表格中提供的信息进行综合判断,安徽不可能④的森林覆盖率,耕地比例也应该较高;建设用地也不可能达到31.86%这样的水平。总体上属于耕地比例高,林地偏少、水面较开阔、草地比重低的省份。由于水面占8.1%,因而“其他用地”不可能低于这个比例。
本题属于推断题,基本信息来源于各类土地的面积比重,结合各种土地利用的状况进行判断。难度在于①和②两项的区别。耕地在平原上集中分布,但丘陵地区和山区也有部分耕地;林地不仅山区和丘陵有,平原亦有分布。区分点是在水面的利用上,需要考虑“其它用地”的比例。
对于考生来说,解题的过程是追求答案,但本题的价值更有深远的意义。某地的土地利用,既有自然条件的基础,又和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关,也与环境政策等相一致。地理学科的特点在本题组得到彰显,令人钦佩。
(2007年高考北京卷文综)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可应用鲁尔区煤矿整治研究。读图4,完成9-11题。
A.关键装置只传感器
B.数据模型用点、线、面表达
C.主要功能是空间定位
D.数据库由若干图层组成
【答案】D
【解析】本组题以“鲁尔区煤矿整治研究”为背景,以两幅鲁尔区煤炭整治的相关示意图(不同主题的图层)为素材,主要考查考生获取、整合图中信息,利用所学3S技术的主要特点、工业区位等基础主干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首先抓住题干中的关键词“ GIS 技术” ,获取有用信息: GIS 技术”是“地理信息系统” “ 的简称,是专门处理地理空间数据的计算机系统。地理信息系统通过建立空间模型和数据来进行数据处理。空间模型是用点、线、面表达。由此排除B选项。传感器是遥感技术(RS)的关键装置,由此排除A选项。空间定位是全球定位系统(GPS)的主要功能,由此排除C选项。 GIS技术的数据库由若干图层组成的。正确选项D。
8.图中城市
A.①们于规划区B.②位于非矿区C.③位于现矿区D.④位于原矿区
【答案】:C
【解析】:对比上下图,从图中所提供的信息可知:城市①位于非矿区,②位于原矿区,③、④位于现矿区,故C选项正确。
9.图示地区采矿业向西、向北迁移,主要是趋向
A.原料地B.消费地C.水资源D.交通线
【答案】:A
【解析】:由图可知,图示地区的东部、南部是以非矿区、原矿区为主,随着时间的推移,开采量的增大,可供开采的煤炭资源日益减少,面临枯竭问题,而西部、北部多为现矿区、规划区,可供开采的煤炭资源多,故采矿业向西部、北部迁移主要是为了接近原料地。
本文标题:1994--2011年全国高考地理试题分类汇编专题16 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2)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jx/jiexi/59096.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jx/jiexi/590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