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1.(2007年高考全国I卷文综,36)(17分)图7为某城市两个工业区的分布示意图,东部工业区包括冶炼厂、钢铁厂、石化厂等,西部工业区包括焦化厂、水泥厂等。该地盛行南风。回答下列问题。
(1)判断东部工业区的选址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9分)
(2)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城区不断扩展,要求西部工业区中的焦化厂、水泥厂搬迁的呼声越来越大。为什么?(8分)
【答案】(1)合理。(3分)国为该工业区(三个工厂)分布在与盛行风向垂直的郊外,废气对城市污染小;(2分)位于流经河流下游;不会对城市用水产生污染;(2分)位于主要交通线(铁路、主要公路、河流)沿线,交通运输方便。(2分)
(2)两厂都属于(大气)污染较重的工厂,(2分)仅次于与盛行风向垂直的老城区郊外,较为合理;(3分)现已完全被新城区包围,污染城区,影响居住环境(人们环境意识增强),需迁出城区。(3分)
【解析】本题以简短的文字叙述和一幅简洁的工业区分布图为载体,突出考查考生获取图文信息,运用城市工业区布局的相关原理,综合分析、解决城市工业区布局中的相关实际问题。试题素材来源于生活,体现“学生活化的地理”、“学有用的地理”的地理学习理念。
第(1)问:首先由设问中的“东部工业区”,寻找做题的线索:工业区的具体位置(城市东南的郊外,城市河流的下游,铁路和公路沿线等)、工业区主要的工业部门(冶炼厂、 钢铁厂、石化厂等)。再结合文字信息“该地盛行南风”和所学的相关基础知识:冶炼厂、 钢铁厂、石化厂等的污染类型及其相应的布局原则;工业区布局的主要经济区位条件等地理基础知识,即可判断东部工业区选址是合理的。在说明理由时应注意从大气污染、水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和交通运输等角度全面地、有层次性地加以描述。
第(2),抓住设问中“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城区不断扩展,要求西部工业区中的焦化厂、水泥厂搬迁的呼声越来越大”中的时间信息(20世纪80年代以来)、城市化信息(城市不断扩展)、工业部门信息(焦化厂、水泥厂为大气污染较严重的工厂)以及地理事实信息(焦化厂、水泥厂的搬迁呼声越来越大)。再结合图中西部工业区的位置信息(位于城区内),比较容易得出其搬迁的原因。在做此题时需要注意:西部工业区在城市扩展以前的布局是合理的,只是由于城市的发展而变得不合理了。
本文标题:1994--2011年全国高考地理试题分类汇编专题11 工业(41)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jx/jiexi/59091.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jx/jiexi/590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