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地理广东卷(新课程),34)图7是不同气候条件下风化壳深度变化示意图,读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a、b、c三条曲线,____________曲线表示蒸发量。
(2)A、D、E、G四个地带中能形成完整土壤剖面的有___________(填写字母)地带;即使增加降水也很难形成完整土壤剖面的是_________(填写字母)地带。
(3)一个发育成熟的土壤剖面一般具有_________层、腐殖质层、_________层、淀积层和母质层。
(4)B范围内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_,对应的地带性植被、土壤类型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
(5)D范围内的植被类型是_________,开发该区域的关键性制约因素是_________。
(6)C、D两个地带不能发育森林植被的共同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F地带能形成深厚风化壳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a (2)E、G A (3)枯枝落叶 淋滤 (4)亚寒带针叶林气候亚寒带针叶林 灰化土 (5)温带荒漠 缺水 (6)降水量小于蒸发量高温、多雨、湿润(降水量大于蒸发量)、植物茂盛。
【解析】本题由一幅不同地区的风化壳纵剖面图及其对应的气候要素(气温、降水、蒸发量)图入手,考查学生的识图析图和综合应用基础知识的能力,具有一定难度。做好该题的关键是读懂图。该图所揭示的实际是陆地环境的整体性——各组成要素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风化壳(土壤)形成受气候条件制约,炎热多雨的条件下,淋溶、生物作用明显,风化壳深度大,反之寒冷,或干旱的条件下风化壳深度小。
第(1)题,图中F处风化壳最深,且表层为砖红壤风化壳,判断该处为高温多雨的热带雨林气候区,降水量应大于蒸发量,D为干旱地区,结合图中纵坐标可判断a为蒸发量,b为气温曲线,c为降水量。
第(2)题,A处为寒冷的极地气候区,D为干旱的荒漠环境,只有E、G处,降水较多,气温较高,风化壳较深,有一定植被,能形成完整的土壤剖面;A处因为气温极低,即使降水增多,也很难形成完整的土壤剖面。
第(3)题,考查课本基础知识。
第(4)题,由图中B地气温和降水数据,即可判断出该地为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对应植被为亚寒带针叶林带,在其环境下发育的土壤为灰化土。
第(5)题,同理由D处的气温、降水量、蒸发量数据和对应极薄的风化壳,判断该处为温带荒漠,那么制约性因素当然就是“缺水”了。
第(6)题,由图可知,C、D两处降水量小于蒸发量,为干旱地区,所以不能发育成植被,而F处为高温多雨的环境,淋溶作用强,物理化学风化作用强,所以风化壳最厚。
本文标题:1994--2011年全国高考地理试题分类汇编专题06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17)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jx/jiexi/59084.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jx/jiexi/590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