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师网之地理试题解析
当前位置: > 地理教学 > 地理试题解析 > 2014年高考地理试题专题解析17--环境保护(3)

2014年高考地理试题专题解析17--环境保护(3)

时间:2014-07-04 18:52 来源:未知 作者:地理教师 责任编辑:地理教师
-------

(2014山东卷)45.(10分)[地理—环境保护]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植被浅沟常布置在城市道路两侧、不透水地面的周边和大面积绿地内等处,可与城市雨水管网或集水池相连,其表面一般种草进行覆盖。图12为植被浅沟示意图。
指出植被浅沟在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中的作用。
【答案】:收集雨水(提高雨水的利用率;增加可利用水资源量);补充地下水(增加下渗);净化雨水;减轻城市内涝;调节小气候(美化环境)
【解析】:该题从资源利用、环境保护两个大方面进行回答。从图中的水平方向的箭头可以答出收集雨水,从向下的箭头可以答出增加下渗,补充地下水,减轻城市内涝。滤网可以起到净化雨水的作用。从文字中“其表面一般种草进行覆盖”可推断出美化环境(调节小气候)。该题主要考查的是从图文资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


(2014海南卷)26.(10分)环境保护

图14示意的我国农业区是新疆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之一。1990年至1010年,该农业区耕地面积不断扩大。
分析该农业取耕地面积扩大带来的环境问题,并提出应对措施。

【答案】环境问题:(该地区域地处内陆)气候干旱,耕地面积增加会加大灌溉水用量,(河流流量大减)加剧水资源短缺;(2分)入湖水量减少,湿地萎缩;(2分)(灌溉用水量加大,导致)地下水位上升,引起土地次生盐碱化。(2分)

应对措施:限制开荒面积;节约水资源(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发展节水型农业。(答对其中1项得2分),答对其中2项得4分,其他合理答案可酌情评分,但本部分得分不超过4分)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并发挥想象,环境问题主要有:加剧水资源短缺(耕地面积扩大,会加大用水量)、湖泊萎缩,调蓄能力减弱(入湖水量减少)、土壤次生盐碱化加重(大水漫灌,只灌不排)等。应对措施:合理用水,节约用水,发展节水农业、改进灌溉方式、跨流域调水等方面来叙述即可。
(2014江苏卷地理)D.[环境保护]我国首次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表明:我国部分地区土壤污染较重,镉、铅3种重金属污染物含量呈现从西北到东南、从东北到西南方向逐渐升高的态势。图23为甲城市不同功能区土壤中4种重金属元素含量及用此4种元素计算出的综合污染指数。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l)我国土壤中镉、汞、铅3种重金属污染物分布特点的成因是 ▲ 。(2分)
(2)甲城市土壤重金属综合污染情况空间分布特点是 ▲ 。(2分)
(3)甲城市矿冶区明显高于其它功能区的两种重金属元素是 ▲ ,其原因是 ▲。(2分)
(4)土壤污染对我国农业生产造成的主要影响是 ▲ 。为防止我国土壤污染加剧并修复已污染的土壤,需采取的措施是 ▲ 。(4分)

D.【环境保护】(10分) (1)东南地区经济活动强度大于西北地区,产生的土壤污染物多;西南地区有色冶金工业分布较多

(2)矿冶区和居民区污染最严重;开发区和风景区污染较轻

(3)铅、镉 矿冶区工业污染严重

(4)降低土地生产力(破坏十壤资源);影响农产品质量和数量建全并严格执行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对污染源的治理;开展污染土壤修复技术研究,加快修复已污染的十壤;加强宣传教育,提升环保意识。

【解析】(1)我国东南地区经济活动强大大,西北地区经济活动强大小,所以东南地区城市的镉、汞、铅等重金属土壤污染比西北地区多,所以土壤污染物含量呈现从西北到东南增加的态势,东北与西南相比,西南地区有色冶炼工业分布较多。

(2)读图中综合污染指数折线可以得出矿业区污染最严重,其次是居民区和商业区,开发区污染最轻,城市绿地和风景区污染较轻。
(3)读图可以看出甲城市矿业区明显高于其它功能区的两种重金属元素是铅和镉,主要是因为矿业区在金属冶炼过程中产生污染物多,工业污染严重所造成的。
  本文标题:2014年高考地理试题专题解析17--环境保护(3)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jx/jiexi/58922.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jx/jiexi/58922.html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
欢迎你对2014年高考地理试题专题解析17--环境保护(3)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本站地址:http://www.dljs.net
评价: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输入验证码,选匿名即可发表)
关于2014年高考地理试题专题解析17--环境保护(3)的最新评论 >>>查看详细评论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