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中有些联系学生生活体验的“活动”设计得很好,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使学生真切感受到学习地理有用,地理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例如:八年级关于我国降水和气温分布特点以及对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影响。教材编写注重教与学的过程,尤其关注学生参与学习的过程,这点是值得肯定的。
- 活动教学存在的问题
传统地理教材与新教材的结构比较
传统地理教材 | 地理新教材 |
教材的大部分内容由结论式的陈述构成 | 由“叙述课文”和“活动课文”构成 |
1.新教材的“叙述课文”大大减少,“活动课文”大量增加,两者的编排欠合理,使知识缺乏系统性和逻辑性,知识与能力目标未落到实处。传统地理教材的大部分内容由结论式的陈述构成,优点是能使课堂教学内容简明扼要,节约学习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得到更连贯、更系统的知识。新教材将结论式的内容分散放在了“叙述课文”和“活动课文”中,如,《七年级上册 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 第三节地图》有关“比例尺”的内容:比例尺的概念和公式以叙述课文出现在P13;比例尺的三种表现形式分散出现在P13图1.22和p14的叙述课文中;比例尺的大小与表示范围、表示内容的关系则出现在P23的活动课文中。从同一内容要获得结论所出现的页码来看,跳跃幅度很大,学生抄漏一点笔记,所学知识会不连贯,缺乏系统性和逻辑性,不利于知识的掌握,尤其学生自己复习难度更大。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因此,我认为教材在“叙述课文”和“活动课文”编排上比较凌乱,对“叙述课文”有些矫枉过正,不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
2.一些重要的理论性强的知识是否通过“活动”能达到理解呢? 不错,通过“活动”形式确实让学生参与教学活动,能增强教学内容的探究性和实践性。但是一些重要的理论性强的知识是否通过“活动”能达到理解呢?例如,经、纬度(线)的内容只是以“活动”的形式去陈述出来,不利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用经纬网定位的练习难度过大,估计的经度、纬度不是整数,让学生不敢确定自己的答案。我们在讲课时还是要结合旧教材(沿海版)的内容去讲述:如为了让学生认识不同的形状的经纬网,我们结合沿海版P6.7页的活动去讲述。这样学生更容易明白。但学生对知识的巩固效果不理想。学生只有掌握和理解了课文的知识点,才有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资本。但教材的活动大多数是难以在课文内容中找到答案的。俗语云“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学生在经过思考和找资料的情况下,同样是依赖老师的详细讲解,才能完成课后练习,这样做的结果是学生感觉到自己的能力不足,动摇学好地理的信心,会产生“望题生畏”之感。
教材中大部分的“活动”都是以图片、表格、材料等形式展示,增强学生读图分析、资料整理、归纳分析等能力,对于初中学生来讲,要求教高。特别是初一学生,刚开始接触地理学科,高要求、高难度的学习,往往会使学生的学习热情下降,进而产生厌学情绪。例如七年级地理上册,有关经线和纬线一节,教材编排是将经纬线的不同点转换成问题形式来开展教学活动,让学生通过观察图片或地球仪来对比出两种线的区别。由于该部分内容比较抽象,学生通过看图讨论,解答问题来学习,效果应该比老师直接传授好。学生在活动中基本能解决教材提出的问题。但是,往往活动过后,许多学生却连经线是横的还是竖的都无法弄清楚。究其原因是课本将该内容基本上是用图表示,缺少文字表述,而学生在常规的学习过程中,习惯以课本的文字材料作为知识的载体,根本不懂得通过图片来形成知识,更不懂得将图片所蕴涵的知识点转换成文字表述出来,所以在课后复习中学生往往忽略了该部分知识。授课过程中,课堂活动就要求教师总结、板书、笔记等落实课程标准的知识与能力要求,对于这种做法,不同教师所总结归纳的表述存在一定的偏差,况且归纳的语言表述效果亦不似教材的精练,这是其一;其二,课堂的时间毕竟有限,大量的板书使得授课效率很低;其三,部分学生仍未学会记笔记。 “活动”是为了增强学生的探究性和实践性,但作为新知识的承载,应该配以文字的说明,才能更有效地发挥其作用。
本文标题:地理活动教学的反思(3)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jx/fangfa/52828.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jx/fangfa/528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