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族概况
在祖国的西北,在美丽的青海湖东边、雄伟的祈连山南面,滔滔的湟水和大通河两岸的广大地区,居住着一个纯朴勤劳的民族——土族。土族总人口为241198人(2000年)。主要聚居在青海互助土族自治县。青海的民和、大通两县和甘肃的天祝藏族自治县也比较集中,其余的则散居在青海的乐都、门源、都兰、乌兰、贵德、共和、西宁和甘肃的卓尼、永登、肃南等地。
土族聚居地区地处青藏高原东北部,全境分山区、浅山区和川水区三种地形。除青海的民和三川、同仁,甘肃的积石山、卓尼、肃南等地外,其余大都山水相连。土族聚居的北部山区,森林茂密,草山牧场广阔;南部浅山区,河川交错,气候温暖,遍布良田园林。土族最大的聚居区互助土族自治县,总面积3376平方公里。境内山川相间,地势北高南低,祁连山支脉达坂山气势磅礴,从西北到东南横贯全境。山区土壤多系肥沃的暗栗钙土,适宜农作物生长。
土族地区蕴藏的地下矿藏资源种类较多,现已查明的矿藏主要有赤铁、硫铁、铜、煤、石膏、白云石、方解石、石灰石等二十余种。
各地土族有不同的自称和他称。互助、大通、天祝一带的土族自称“蒙古尔”(蒙古人)、“察罕蒙古”(白蒙古),民和县的多自称“土昆”(意即土人,吐浑音转),其他地区的自称“土户家”。附近藏族称土族为“霍尔”(对藏北游牧民族的泛称,藏文史籍曾用以指回鹘或蒙古族;另说即吐谷浑),汉、回等民族称之“土人”、“土民”。新中国成立后,依据本民族意愿,统一称为土族。
土族语言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基本词汇和蒙古语相同或相近,和保安语则更为接近一些。土族语分为互助、民和、同仁三大方言区,其间有一定差别。同时,土族长期同汉、藏人民友好相处,其语言也受到了汉语、藏语的很大影响,在宗教用语上采用藏语借词较多,在生活用语和新的名词术语中,汉语借词较多。土族没有文字,使用汉字、藏文。新中国成立后,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土族人民的意愿,国家在1979年为土族人民创制了以拉丁字母为基础、以汉语拼音字母为字母形式的土语文字。
历史沿革
土族有着悠久的历史。由于没有系统的文字记载,民间传说在各部土族中又相互歧异,族源问题至今尚无定论。归纳学术界的说法,大致有蒙古人说、吐谷浑(霍儿人)说、蒙古人与霍儿人融合说、阴山白鞑靼说、沙陀突厥说、多源混合说等。
土族源于蒙古人说。土族自称“蒙古尔”(蒙古人)或“察罕蒙古尔”(白蒙古),反映了土族族源与蒙古族的密切关系。在互助县土族中,广泛流传着祖先来自蒙古人,以及成吉思汗大将格日利特(格热台)率部留驻索卜滩(今互助县境内,意为蒙古滩),不久病死,其部属留驻下来,以后与当地霍尔人通婚,逐渐繁衍而成土族的传说。这种传说在清代藏文文献《佑宁寺志》中有明确记载:13世纪初,“成吉思汗之部将格日利特率领其部属到此,现今的霍尔人约为这些人的后裔。”“格日利特嗣后,化作大力精灵,居住郭隆(佑宁寺之创建者)之山岩上,他对嘉赛活佛(佑宁寺之创建者)显示了自身着‘索呼’(即蒙古)装束之法相,(嘉赛)因指命(格日利特之幽灵)为那里的土神。”1604年,佑宁寺落成时,格日利特被追封为“尼达”(地方保护神),其铜像被供奉在佑宁寺,所以土族长期以来把他当作本民族的祖先来崇拜。
汉文史籍也有成吉思汗所部蒙古军曾来西宁一带的记载。《元史•太祖本纪》有“太祖二十二年(1227年)三月破洮河、西宁二州”的记载。互助县时属西宁州治,距西宁仅四十五公里,这可与传说相印证。此后,从元世祖到明初,史籍均有蒙古部众留驻或迁移到西宁一带的记载,特别是明正德时,安定卫的元宗室卜烟帖木儿所部受到攻击,“部众散亡,仅余者徙居西宁沙棠川威远城东”。沙棠川、威远堡均属今互助土族自治县,威远堡即今县府机关所在地。这说明互助土族来源中确有一部分是从明代安定卫迁来的蒙古人。
本文标题:土族详细资料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jx/beike/44279.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jx/beike/442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