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师网之地理备课资料
当前位置: > 地理教学 > 地理备课资料 > 拉祜族详细资料(7)

拉祜族详细资料(7)

时间:2013-01-30 10:28 来源:未知 作者:地理教师 责任编辑:地理教师
-------

    发展现状

    新中国成立前,拉祜族的政治地位低下,没有当家作主的权利,社会经济发展缓慢,人民过着贫困不安的生活。新中国成立后,拉祜族人民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各方面都取得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20世纪50年代初期,拉祜族地区获得解放,在清剿残匪、镇压反革命分子的同时,党和人民政府帮助拉祜族人民解决生活中的各种困难,争取团结民族上层人士,加强了民族团结,社会安定,涌现出一批积极投身社会变革的拉祜族积极分子和民族上层进步人士。拉祜族进步人士到北京、上海、昆明等地参观学习,有的代表还参加国庆观礼和出席有关会议。人民的生产和生活逐渐得到提高,拉祜族地区的社会面貌发生了显著变化。

    党和政府在拉祜族地区积极推行民族区域自治,大力培养拉祜族干部,拉祜族政治地位得到彻底改变。1953年4月7日成立了澜沧拉祜族自治县,1954年6月15日成立了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拉祜族人民有史以来第一次实现了当家作主。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不仅恢复了“文革”中被撤销的民族自治县的名称,而且在拉祜族与其他民族聚居的县新成立了民族自治县。经国务院批准,1985年和1990年又先后成立了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和镇源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在拉祜族人口较少或居住较分散的地方还成立了拉祜族乡。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派出大量汉族和其他民族干部到拉祜族地区,与拉祜族人民团结奋斗,结下了深厚友谊,为拉祜族地区的革命和建设,为培养拉祜族干部,做出了显著的贡献。在党和政府的培养下,拉祜族干部不断发展壮大。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干部结构有了明显变化,一批年富力强、德才兼备的拉祜族干部被提拔到地、州、厅级党政领导岗位,拉祜族妇女干部和专业技术干部逐步增多,为拉祜族地区的经济文化建设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拉祜族地区的农村经济全面发展,人民生活日益提高。新中国成立前,拉祜族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极不平衡,由于生产技术落后,加之阶级压迫和民族压迫等社会因素,广大拉祜族人民挣扎在贫困线上。以拉祜族人口较少的金平苗族瑶族傣族自治县为例,新中国成立之前,该县拉祜族的一支苦聪人深居老林,铁制工具缺乏,只能使用木工具,人随地迁,过着艰难的生活。1952年,在景谷、镇沅、普洱、元江、墨江等县拉祜族散居地区,采取与周围汉族地区相同的方式进行了土地改革。1955年和1956年,澜沧县东北部,耿马、双江和临沧等地区,采取和平协商的方式进行土地改革,彻底铲除了封建地主(领主)土地所有制,使拉祜族地区面貌焕然一新,人民生活大大改善。如澜沧拉祜族自治县1956年粮食产量比土改前的1954年增产1600万公斤。从1956年夏天始至1963年的8年中,党和政府先后派工作人员动员并帮助拉祜族改变落后面貌,使3736人安居,从此结束了居无定所的生活,拉祜族地区的社会出现了新的面貌。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多种经营极大地促进了拉祜族地区农业的发展。各级政府利用拉祜族地区的自然优势,组织技术力量,帮助拉祜族种植草果。至1987年,金平拉祜族地区栽种草果的面积就达2000多亩,个别农户仅草果出售一项收入就达上千元。1983年之前还多次搬家的西双版纳州勐腊县尚勇乡拉祜族,到20世纪90年代初,这个乡70%的拉祜族群众住上了瓦房。景洪市回火寨过去是一个贫困拉祜族山寨,在政府的帮助下,1991年全寨粮食总产量达26万多公斤,人均8259公斤,结束了过去吃粮靠返销的历史,而且第一次向国家交售余粮6万多公斤。全寨还种植橡胶、菠萝、茶叶等经济作物达600亩,年收入20多万元,电视机、拖拉机不断进入农户家中。再以拉祜族人口最集中的澜沧拉祜族自治县为例,新中国成立以前,农业生产十分落后,粮食产量很低,生活极为困苦。新中国成立后,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率领拉祜族人民大兴农田水利建设、开展多种经营、推广农业科技、发展农业机械、建设小水电站等,使拉祜族地区的农业形成稳步发展的趋势。改革开放初期,澜沧县就出现了一批万斤粮户。改革开放以来,农业基础设施得到加强,农村经济全面发展。其中建设各类水利设施118件,增灌农田面积达2.98万亩,完成高产稳产农田地15.2万亩。农村经济结构得到了较大调整,初步形成了甘蔗、茶叶、林业、畜牧业、烟草、水果为主的支柱产业。农民的经济收入逐年增加,不少乡镇拉祜族家家有存款,户户有余粮,逐渐由穷变富。

    工业和乡镇企业发展迅速。新中国成立前,拉祜族地区的工业生产极其薄弱,手工业还未从农业中分化出来,仍处于副业和季节性的劳作状态,只能生产简单的生产工具和纺织棉、麻布、制作服装等,生活用品和副食品主要依靠调入。在澜沧县,直到1952年,才在国家扶持下办起了第一个农具厂,将一个私营手工业织布厂改造为公私合营企业,成为澜沧县有史以来的地方新企业。自治县成立后,1957年已建立了纺织厂、砖瓦厂、陶器厂、农具厂等5个地方国营企业,工业总产值为45万元。到1958年初步建立了冶金、煤炭、机械、农具、织染、造纸、五金修配、建材、仪器、油脂等地方国营企业。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该县对原有企业进行体制改革和技术改造的同时,积极发展乡镇企业,重点开发能源、食品等加工业,并先后建立起了第一、第二、第三白糖厂和多依林二级电站等骨干企业,使全县年工业总产值增到1000万元以上,形成了自己的工业体系,包括电力、机械、采煤、白糖、红糖、水泥、茶叶、松香、建筑、建材、缝纫、印刷、食品等47个单位,生产主要产品29种。20世纪90年代,又增加了食品加工、酿酒、服装、农机具修造等行业,形成多种所有制形式。工业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和产品产量的稳步提高,为支援农业生产,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建设拉祜族山乡做出了重要贡献。“十五”期间,全县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7.5%,地方财政收入年均增长8%,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52.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5.5%,粮食总产量年均增长1.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4.6%,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9.1%,全县经济社会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新阶段。

    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一是发展交通。拉祜族地区由于山高坡陡,道路崎岖,加之地处偏远边疆地带,新中国成立之前,还没有公路,运输靠人力和畜力,交通闭塞,路途维艰,信息封闭,严重影响人民的生产生活,阻碍了拉祜族地区的社会发展。新中国成立后,拉祜族地区交通闭塞的状况得到改变和快速发展。1955年建成贯穿澜沧县南北的双佛公路,澜沧县历史上第一次有了公路。1956年和1957年,以勐朗坝为起点修通了到孟连、西盟的两条干线公路。1986年修通思(茅)澜(沧)公路,这条公路的建成大大缩短了澜沧江西岸与内地的距离,人们把它称之为“通天路”。现在,云南各地拉祜族聚居区的县、乡镇的公路大有改善,大大促进了拉祜族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也为巩固边防创造了有利条件。二是开发资源。拉祜族地区有包括水能源在内的丰富资源,素有“拉祜山乡,边疆宝地”的美称,但在旧中国却未得到很好的开发和利用,拉祜族山寨没有一个水电站,照明靠松明,生产劳动靠人力和畜力。新中国成立后,许多自然资源不断得到开发利用。以澜沧县为例,“八五”期间新增水电装机容量4136千瓦,全县装机总容量达11393千瓦,年发电量达2903千瓦小时,目前国家正在开发的澜沧江特大水电站—-装机550万千瓦的糯扎渡水电站就在境内,电站建成后将迅速带动拉祜族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三是发展通信事业。过去,拉祜族人民与内地的联系基本上是隔绝的。新中国成立之前,澜沧县只有一个邮局代办所,电报、电话处于空白状态。1949年,澜沧专员公署设立澜沧地区邮政局,1951年改称澜沧县邮电局,接着相继在各区(乡)建立邮电所,开展各项邮电业务。2001年已架通了从澜沧到思茅的光缆,并已进入全国的程控网,县城市话装机容量达5000门,有7个乡镇进入程控网,装机容量达1600多门。如今,越来越多的拉祜族家庭安装了电话,开通互联网,出门使用移动电话,缩短了拉祜族地区与其他地区的距离。
  本文标题:拉祜族详细资料(7)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jx/beike/44273.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jx/beike/44273.html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1)
100%
-------
地理备课资料:拉祜族详细资料(1)
欢迎你对拉祜族详细资料(7)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本站地址:http://www.dljs.net
评价: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输入验证码,选匿名即可发表)
关于拉祜族详细资料(7)的最新评论 >>>查看详细评论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