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萨克族概况
哈萨克族人口为1250458人(2000年),主要分布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木垒哈萨克自治县、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及乌鲁木齐市、昌吉回族自治州等地的天山草原及与新疆毗邻的甘肃省阿克塞哈萨克自治县。住在原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哈萨克族自治州的哈萨克族,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关怀下,于1984年6月大部分返回新疆。甘肃、青海的哈萨克人,是从1934年开始由于不堪忍受新疆军阀的压迫和屠杀而转辗逃亡而来的。
哈萨克语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由于长期与汉、维吾尔、蒙古等族人民频繁的交往,彼此在语言上有着一定的影响。哈萨克族人民不仅在自己的语言中吸收了他们的词汇,而且有不少人兼通这些民族的语言。根据近年来哈萨克地区考古发掘的材料来看,哈萨克族先人(如七河流域的古代塞人、乌孙人)早在公元前即已使用某种形式的文字。后来,哈萨克族又曾先后使用过三种文字,即古代突厥文、后期粟特文和阿拉伯字母文字。哈萨克族从1965年开始,一度使用拉丁字母新文字。该文字系统由33个字母组成。1980年以后哈萨克族又逐渐恢复使用阿拉伯字母的文字 。
哈萨克人的传统游牧区位于亚洲腹地,年降水量大都在200至300毫米左右,年平均气温较低。河流两岸、山麓地带、湖泊山泉周围成为哈萨克草原畜牧业和种植业活动的广阔场所。
哈萨克族聚居区的物产资源丰富,天山北麓的伊犁河谷土肥水美,气候适中,有“寒外江南”之称,是新疆的粮仓和水果之乡,其名贵药材和山林资源都很丰富。地下资源有蕴藏丰富的金、铜、铁、铝、锌等,还有锂、铍、钽、铌、铷、钨、铯等稀有有色金属。
历史沿革
关于“哈萨克”族称的由来,众说纷纭,较有代表性的有5种观点:
第一种观点认为“哈萨克”这一名称出现于15世纪。当时,锡尔河下游的部分牧民在克烈汗和加尼别克汗的率领下迁到巴尔喀什湖以南的楚河流域。由于他们是为反抗和摆脱阿布尔海尔汗的统治压迫而东走,因此得名“哈萨克”,意为“避难者”或“脱离者”。
第二种观点认为“乌孙”即“哈萨克”的对音。
第三种观点认为“哈萨克”即《唐书》所载之可萨、曷萨的对音。早在5—6世纪,蒙古高原的一些高车部落越过阿尔泰山和额尔齐斯河西迁,游牧于咸海和里海以北的草原,后来成为拂林(东罗马帝国)以东、阿得水一带的恩屈、曷 、诃 、也末(咽)等铁勒部落。曷又译为曷萨、葛萨、可萨。隋唐时期,铁勒诸部形成以可萨部为核心的部落联盟,征服并融合当地的一些土著民族,建立了政权,因为其语言与不久前形成的突厥人相同,所以被称为“可萨突厥国”。唐朝杜环的《经行记》说:“(苫国)北接可萨突厥。”《新唐书•西域传》说:“(波斯)北邻突厥可萨部。”“(火寻)西北抵突厥曷萨。”6世纪时,其国达到鼎盛阶段,疆域东起咸海之北,西至黑海东北,都城在伏尔加河下游的阿斯特拉罕附近,与东罗马关系亲密,与波斯国相对抗。其后发展为钦察国,13世纪为成吉思汗及其子孙征服。据公元982年用波斯语写成的《世界境域志》一书载,阿兰国中已有“KAZAK”的民族称谓。
第四种观点认为,按11世纪的著名语言学家穆罕默德•喀什噶里在《突厥语词典》中说:突厥人形容刀剑等武器的锋利称“哈萨克”(KAZAK)。我国南北朝时期,从蒙古高原到东罗马帝国之间,有铁勒族的曷嶻、曷萨等部落,隋唐时期在中亚的西部形成了可萨突厥国,西突厥泥撅处罗可汗投归隋朝,跟从隋炀帝东征高丽有功,被封为“曷萨那可汗”,意为“勇健可汗”。因此,“哈萨克”一名早在我国南北朝后期即已出现,意为勇健、锋利。一说“哈萨克”一词的前部分“kaz”为词根,派生的词均有“自由”“自主”之意。后一部分“ak”,则是多数附加词尾的古体形式。因而哈萨克一词的全部含义是“广袤草原上自由迁徙的勇敢、自由的人们”;
本文标题:哈萨克族详细资料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jx/beike/44248.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jx/beike/442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