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师网之地理备课资料
当前位置: > 地理教学 > 地理备课资料 > 我国24节气同“四大发明”

我国24节气同“四大发明”

时间:2012-09-27 09:42 来源:未知 作者:地理教师 责任编辑:地理教师
-------

为什么独我国有24节气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而食,只能从农耕而来。我国最早的农书西汉《氾胜之书•耕作篇》一开头就说,“凡耕之本,在于趣时”。几乎我国所有古代农书也都讲到农耕第一要务就是抓紧农时。农的繁体字为农,其中“辰”就是“时”的意思(东汉许慎《说文解字》)。
可是,种地讲的农时,根据的是阳历(太阳历)。而我国古代人民生活却用的是阴历(月亮历)。可月亮的朔望圆缺和庄稼的春种秋收毫无关系。所以,已故中国科学院副院长竺可桢先生文章中说,“秦汉以前古人们不得不看天上星星(行星在28宿中的位置)定季节安排农事”。而24节气根据的恰恰正是太阳在黄道上视运动位置而定的阳历。所以竺可桢先生又说“秦汉以后有了节气月令,例如‘清明下种,谷雨插秧’,老百姓就毋需再仰观天文了。” 
我国农耕特别需要讲农时的原因,在于我国独特的东亚大陆性季风气候。大陆性气候决定了夏季较热;而东亚季风则决定了冬季严寒和春秋季节冷空气和霜冻频繁。从而形成了我国夏季虽热量丰富而全年无霜期却反偏短的特殊农业气候条件。以春播为例,如果播早了,幼苗会受到春霜冻害;播晚了,作物到秋天还没有成熟就受到秋霜冻害,所以农谚才有“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即如播种不合农时,甚至会连收成都成了问题的说法。元代《王桢农书》中曾发展到用24节气和72候来预先安排农事的方法,简称为“农事授时图”。 
世界上其他三个文明古国冬季都很温暖,气候对农业的限制很小;惟一和我国气候有点类似的日本和朝鲜半岛(但因为隔海,冬季也比我国为暖),据竺可桢考证,24节气也是从我国传过去的。只有我国的北邻西伯利亚虽比我国气温变化还剧烈,但那里历史上人烟稀少,基本上没有农业。所以,24节气之诞生我国也就不奇怪了。
24节气于我国功同“四大发明”
古代中国人正是依靠了24节气和72候(每个节气分3候,候指候应,用物候反映农时),基本解决了吃饭和穿衣问题,中华民族才得以繁衍生息,兴旺发达。从这个意义上说,24节气对我国的功绩,毫不亚于指南针,火药,纸张和印刷术等“四大发明”。称之为“第五大发明”也不为过。只是24节气的地域适用性极强,不能像“四大发明”那样推广到全世界去应用罢了。当然,我们也可以想象到,如果没有24节气,人们吃不饱饭,“四大发明”就会推迟,并进一步推迟世界文明发展的进程。
所以24节气正是一种特殊的方法,用来对付中国特殊的农业气候条件,保证获得一定农业收成的方法。这正像中医(养生)学也是针对中国特殊气候条件致病因子,解决中国人治病养生的方法一样,它们都是历史上中国古人在生存斗争中逼出来的伟大创造。它们的产生,发展和成功都不是偶然的。
24节气既在消失又在发展
应该承认,24节气之于中华民族,毕竟主要是历史功绩,在这一点上和“四大发明”是一样的。但24节气仍并未完全过时消失,尽管现代农民已主要依靠现代农业技术和农业气象预报来种地。这又是和“四大发明”的不同之处。我们且不说24节气仍对当代人们的生活和农业生产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因为24节气能大体反映一年中冷暖,雨旱,物候,民俗和农事等的季节变化,24节气的名称仍然家喻户晓。
主要是,24节气以及和它在历史上衍生出来的,和人们生活密切联系的杂节气(如九九,三伏,梅,时等),和许多民俗节日(如春节,清明,端午,中秋,重阳等),它们共同组成的中华民族岁时节令文化,在几千年历史长河中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并且正在走向世界。当然,目前外国人庆祝中华节令主要还是作为商机利用,但总还是我国国运昌盛,文化繁荣的结果和反映。


  本文标题:我国24节气同“四大发明”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jx/beike/42118.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jx/beike/42118.html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
    地理备课资料:我国24节气(1)四大发明(1)
    欢迎你对我国24节气同“四大发明”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本站地址:http://www.dljs.net
    评价: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输入验证码,选匿名即可发表)
    关于我国24节气同“四大发明”的最新评论 >>>查看详细评论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