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1978年开始的改革开放不同,来自外部世界的带有强制性的约束和要求,将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的改革进程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与影响。而且,改革也不仅仅局限在经济领域,中国的法律和政府机构将比从前面临更大的变革压力。
共和国前30年的历史昭示,自我封闭意味着贫穷落后;20多年的改革经历则证明惟有融入世界才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通途,由此看来,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实际上是中国过去50多年历史进程的必然结果。同时中国的改革已经进入攻坚阶段,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在缺乏强大的外部压力、竞争和挑战的情况下,许多领域的改革很难取得大的进展。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最为积极的结果也许将在20年以后出现。根据世界银行的估计,如果中国的承诺和开放按计划推进,到2020年,中国占世界贸易的份额将会提高三倍,达到10%,中国会大量进口各类产品,但出口也会急剧扩张,那时,中国将成为仅次于美国(占世界总出口的12%)的第二大出口国,以占世界10%的出口总量,领先日本5个百分点。如果世界银行预计的年均7%的复合增长率能够成为现实,中国占世界经济总量的份额将会由1992年的1%提高到2020年的4%。如果按照购买力平价计算,中国将成为仅次于美国(19%)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占全球经济总量的8%。一位世界贸易组织的官员断言:“一个不断走向强大而繁荣的中国,将对亚洲和世界产生极大的影响。”
世界正在迫使中国巨变,然而,有着五千年文明史、占世界人口1/5的中国的巨变也必将会影响或改变整个世界。
【焦点七 倡导并实践新安全观】
冷战结束,分割东西方的人为藩篱逐渐消失,世界各国获得了摈弃冷战思维、走出传统安全观困境的难得机会。同时,随着新技术的发展和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各国所面临的安全问题更为复杂,除了传统的军事安全,经济安全、金融安全、信息安全以及有组织的跨国犯罪、国际恐怖主义等非传统安全问题开始困扰国际社会。因此,寻找实现国家安全的新方法,建构全球安全和地区安全的新体系就成为各国必须面对的新课题。
中国领导人敏感地意识到冷战结束和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对国家安全提出的挑战,也清醒地看到传统安全观对全球安全与稳定的威胁,因此,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中国领导人就在不同的国际场合强调,各国应该摈弃冷战思维、培育新的安全观、寻找维护安全的新方法。中国所倡导的新安全观,其核心点是,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建立和发展国与国之间的关系,为全球和地区安全建立稳定的政治基础;各国应在经济领域加强互利合作,相互开放,消除贸易交往中的不平等现象和歧视政策,逐步缩小国家间的发展差距,谋求共同繁荣,为全球和地区安全建立坚实的经济基础;各国应通过对话与合作增进相互了解与信任,承诺以和平方式解决国家间的分歧与争端,为确保世界和平与安全提供现实可行的途径。
在1999年日内瓦裁军谈判会议上,江泽民主席更是在总结中国外交实践的基础上,把新的安全观高度概括为“互信、互利、平等、协作”,向国际社会展现了中国维持世界和平与全球安全的坚定信念。中国不仅是新型安全观的倡导者,而且还是新型安全观的实践者。苏联解体之后,中国在北部和西部的军事威胁基本消失,然而,如何解决历史遗留的领土边界问题,如何遏制越来越猖獗的民族分裂主义、宗教极端主义和国际恐怖主义,如何铲除跨国界的走私、贩毒等有组织的犯罪等问题,摆在了中、俄以及中亚新兴国家领导人的面前。
在中、俄两国领导人的共同倡导和推动下,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从1996年开始,首先就边境地区加强军事领域信任、相互裁减军事力量等问题展开协商,并形成了堪称冷战后处理国家间关系典范的上海五国合作机制,随后,五国领导人定期会晤,将合作的内容逐渐拓展到地区安全、区域经济合作等领域,特别是围绕着打击民族分裂主义、国际恐怖主义和宗教极端主义等三种势力所展开的磋商与合作,更显示出五国领导人的远见卓识。目前,“上海五国”已成为由六国组成的“上海合作组织”,随着更为紧密的合作机制的建立和完善,这个以互信求安全、以互利求合作的新兴区域组织必将在国际社会发挥更大的作用。
【焦点八 是亚洲的引擎而不是陷阱】
中国成功抵御亚洲金融风暴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引起某些人的不安。他们别有用心地挑拨亚洲各国,快速增长的中国经济将无可避免地侵蚀和抢走亚洲国家急需的资金、市场,中国低廉且用之不竭的人力资源将掏空亚洲国家用以赚取外汇和解决就业的所有产业。来自西方的某些评论则充满矛盾:一些人预计,中国在亚洲逐步建立的竞争优势不仅会使日本的经济相形见绌,而且也将最终排挤、甚至取代美国在东亚的经济影响;另一些人则预言,由于无法适应加入世贸之后的剧烈变化和激烈竞争,中国经济将会全面崩溃。
很显然,上述的这些看法如果不是在政治上别有用心,那么,他们显而易见是把国际贸易、市场竞争看成了某种一方受益、另一方必然受损的“零和游戏”。从理论上讲,由于亚洲的许多国家同中国一样既缺少资金也缺少技术,产品结构的相似性又使得大家不约而同地把北美、日本和欧洲当做主要的出口市场,因此,中国加入世贸客观上将使竞争进一步加剧。由于亚洲许多国家从总体上讲没有中国的比较优势(比如,工资水平、劳动力素质、市场潜力等),因此,一定时期内,资金、技术、市场份额以及相关产业向中国的转移是可以预期的。
然而,这一思路的基本缺陷在于,它首先否定竞争所带来的正面效应,否认积极参与竞争可能使地区范围内的产业革命以更大的规模早日到来。其次,这种思路忽略了中国贸易的增长不仅仅是出口的扩大,而且更可能是进口的首先扩大。高盛公司在中国香港的一位经济学家认为,中国加入世贸后,进口的增长速度会从每年7%提高到12%。世界银行则估计,在未来20年,中国进口的增长将会占发展中国家进口增长总额的40%。第三,至于国际投资的流向,所罗门美邦的经济学家黄一平对1985年至1999年34个国家数据的研究结论是,中国在外国直接投资增长和东北亚以及东南亚国家的外国直接投资增长成正比例关系。换句话说,中国经济的快速成长,很可能调动更多的国际资本进入那些与中国经济联系密切的国家和地区。最后,这种想法多少有一点匪夷所思,在各国联系日趋紧密的今天,很难想象一个国家或者巨大经济体欣欣向荣,而与其相邻的地区却是一片废墟。
本文标题:发展了我国就改变了世界(3)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jx/beike/41625.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jx/beike/416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