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分析讨论地理案例
(1)在简单介绍港口建设的历史及我国海洋运输概况后,引入我国第一大港—上海港的建设,首先呈现中国政区图及上海港补充材料,指导学生阅读课文,从水域条件和陆域条件两方面了解影响上海港建设的主要区位因素。 然后围绕小组合作、现场抢答等形式展开问题讨论。
(2) 指导学生阅读“图7.15上海港位置”,得出上海港地处长江口与黄浦江交汇处,主要港区沿黄浦江两岸分布,东临东海,因此它首先是一个河口港,又可兼作海港。
(3) 结合案例材料有关数据讨论长江三角洲地貌对港口建设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三角洲地势平坦开阔,为港口设备、建筑,以及上海市进行合理的平面布置提供了有利条件;但三角洲坡度极缓,水流分汊多,泥沙容易淤塞航道),以及长江和黄浦江为港口建设提供的有利条件(为港口提供淡水,并保证船舶入港航道应有的宽度和抛锚所需的空间)。
(4)呈现“上海港的经济腹地”示意图,联系《4.3 海洋资源(二)》一节中有关港口建设、经济腹地及配套设施等内容,分析上海港的经济腹地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通过比较长江流域水陆交通运输条件,说明经济腹地是港口兴衰的重要基础;联系《5.6 工业的区位选择》一节中宝钢原料运入、产品运出与上海港交通运输条件的关系,讨论上海港依托上海市这个全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和外贸基地,对港口建设和发展所起的重要作用。
(5)指导学生阅读“图 7.15 上海港位置”,讨论与上海近在咫尺的浦东地区经济长期以来没有得到发展的主要自然原因是由于黄浦江的阻隔,交通不便所致。
(6)最后让学生对比上海港和鹿特丹港、讨论鹿特丹港有莱茵河流量季节变化小,海港更广阔、更发达等区位优势。
3、总结点评地理案例
案例讨论完毕,教师可以对案例分析讨论情况进行总结和点评:①建设港口时要考虑其航行、停泊、筑港等自然条件,还要考虑腹地、城市等社会经济条件。②自然因素决定港口布局、经济腹地影响港口兴衰,城市则促进港口的发展。
点评地理案例,是对前阶段案例教学的概括和提升。可以对地理案例讨论作出评价,指出其中的关键性问题;也可以指出学生在分析、讨论地理案例中的成绩和不足;还可以启发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归纳、总结、促进学生积极而深入地思考。
本文标题:研究高考命题形式 重视地理案例教学(2)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jx/beike/1444.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jx/beike/14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