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近郊的一处名胜。昔年曾是“柳绕江村,桃花十里,浮图高峙,古刹巍峨”,而“龙华晚钟”列为沪城八景之一。近百年来,几经战争,景物多变。解放前,龙华曾成为反动统治者屠杀共产党人和爱国志士的场所,桃柳几至绝迹,古迹濒于湮没。上海解放后,龙华修复古塔,扩建园林,如今,已成为风景区。
龙华塔七层楼阁高达40。40米,玲珑八面,四面有门,外面是曲折栏杆。各层的壶(音昆)门(壶门是建筑上的名称)方向相互转换,虽然是小小的变化,却使塔的造型显得美观。七层出檐,逐层收缩,但从上而下并不形成直线,略带弧度,如抛物线状(古建筑上叫做“卷杀”),使宝塔具有流畅的线条美。
登塔眺望,远处浦江如带,帆樯林立;北面的龙华寺,殿宇齐整壮观,龙华化园内也是林木葱郁,亭台掩映。
龙华寺是一组完整的寺庙建筑群,在一根中轴线上,排列着五重殿堂:弥勒殿、天王殿、大雄宝殿、三圣殿和方丈(有楼)。东西有三层飞檐的钟鼓楼,还有罗汉堂、客堂。东北原是寺里的库房,现为茶室。前面有花苑,四季花开,其中最吸引游人的是百年牡丹,是从杭州鲁知深墓旁的东连寺内移来,清咸年丰年间所植。此外,还有一座韬明禅寺塔,清康熙年间所立。另有一块长方形的界石,上刻“空相寺西南角石”,具有文物价值。从这块界石,可以看到龙华的历史。相传龙华塔创建于三国吴赤乌十年(公元247年),唐代毁于兵燹,公元977年吴越王钱叔重建,曾改名空相寺。至于龙华寺,传说与龙华塔同期兴建而得名,历经几毁几建,现今的庙宇建在清光绪年间,基本保持了宋代佛家阐宗伽兰七堂制。
1981年春,经过整修的龙华寺重新开放,弥勒殿、天王殿、大雄宝殿和佛像都按原样重塑。龙华寺与其他佛寺不同之处,就是那位笑容可掬的胖弥勒独居一殿。天王殿里,除了四大天王和韦陀外,正中的佛龛里,另有一尊弥勒菩萨。佛经中说这位菩萨在兜率天修道,要经过56亿7千万年成佛,降到华林园的龙华树下。至于那位胖佛,是五代时出现的一个和尚,终日背一布袋,自称弥勒降世,后来寺庙里就将他当弥勒佛供奉。龙华寺之名,就从龙华树而来,所以人供上两尊弥勒。现在寺内的三圣殿、方丈室、罗汉堂等都辟为殿览室、茶室等,以丰富游览的内容。
龙华公园的一部分,本是龙华寺的桃园,春日红霞一片,1928年辟为公园,有几座亭台。解放后扩充,有桃林,梅林,也有小河缭绕,垂柳飘荡。门内黄石峰岭兀立,气势磅薄。
本文标题:龙华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zgly/shanghai/316.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zgly/shanghai/3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