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师网之家教小故事
当前位置: > 小故事 > 家教小故事 > 成功家教的故事

成功家教的故事

时间:2013-04-22 13:12 来源:未知 作者:地理教师 责任编辑:地理教师
-------

  不久前,记者有幸走进这个地道的书香门第,户主陈今越是渤海大学原党委书记,他十分和蔼热情地接待了我。半天多时间里,我越来越深切地感受着这个家庭“其势蒸蒸,其乐融融”的温暖与关爱,正如陈书记为自家门自撰自书的春联:“地载天襄兴旺第,长慈幼孝幸福家;仁义永春。”现将所见、所闻、所感原汁原味记录于此,一如老书记身上简单的外衣裤,真实、自然、朴素,以期让更多的家长感动,让社会更多些用心而负责的家长,让成功的家教在更多的家庭开花、结果。
 
  亲情篇

  我相信,无论谁只要踏进陈家门,都会立刻融入浓浓的亲情氛围之中:厅内东墙正中,悬挂着女儿为父亲祝寿在红色丝绒上用108枚硬币拼成的大大的“福”字。在西墙正中,悬挂着“四季花条屏”,两边是身着学位服的闺女、女婿;儿子、儿媳分别簇拥着父母的大照片。访谈便从亲情开始。

  记者(以下简称记):看得出,您十分注重亲情,是吗?

  陈书记(以下简称陈):是。血缘亲情是家庭的纽带和特征,家是亲情的载体。缺少亲情的家庭至少不是完满的家庭,何况,亲情是家教的前提和有利条件,而且呵护亲情本身就是家教。良好的亲情氛围,让家庭充满温馨气息,彼此意见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尊重,有利培养子女善良、开朗、积极、乐观的性格。

  记:您能谈谈是怎样呵护亲情的吗?

  陈:可以,其实也简单。首先是用称呼彰显亲情。家庭成员间的关系称呼是有“专利权”的,别人不可使用,这种关系称呼的频繁使用,极利于加深彼此间的亲情。因此我们对子女的称呼是“闺女”、“儿子”,从未有谁叫过“佳琳”、“佳琪”。我们老一辈也是如此,从年轻时就互相称呼“老头儿”、“老伴儿”,觉得这样朴实而长久。

  记:不少人不这样称呼,有害处吗?

  陈:害处说不上,但益处也不明显。称呼是交往中的第一触点,携带大量的感情信息。设想,家中人互相直呼姓名,在这一瞬间与社会上的别人有什么区别?

  记:您还用别的方法吗?

  陈:那就是用疼爱加温亲情。从小到大,三十多年来我们时时把子女挂在心上,虽说“儿孙自有儿孙福”,但总是“父母难舍父母心”。直到今天,子女生日还都是煮鸡蛋,叫他们回家聚餐。每天都必听天气预报,然后打电话嘱咐他们增减衣服,使子女有强烈的幸福感和归属感。

  记:父母生日,他们有什么表示?

  陈:我家谁过生日,互相都有表示。子女对我们总会献一些东西。这个电视、VCD就是孩子们这些年陆续为我们添置的,再比如那四个小猫、猫瓶,都是孩子送给她妈的,那只金色的小狗,是我送给老伴儿的生日礼物,因为她属狗。但孩子们更多的礼物是水果、榛子、粘苞米等,因为知道我们很少吃大鱼大肉,怕胖。倒是有一种形式现在看较少见了,就是父母生日和春节,子女还向我们跪拜、磕头。形式虽显守旧,但绝不违法。

  记:看来您很在意“孝”。

  陈:“百善孝为先”这话不无道理。只要父母长辈还是“人民”的一分子,晚辈加以孝敬不过是为人民服务的“初级阶段”,假如这一“初级阶段”竟可以“跨而越之”,那么人们就有理由怀疑所谓的“全心全意”到底是为的什么了。当然,孝有多种形式,核心是心意。

  记:孩子们各自成家了,亲情如何维系?

  陈:我们还会用团聚融合亲情,只要有时间,特别是节假日,闺女、儿子两家都会回来,大家吃顿饭,打打扑克,谁有什么事大家讨论讨论,共享天伦之乐。

  记:孩子们有远走那一天怎么办?

  陈:起码这不是现实,论他们的条件,可以说都具备出国的条件,但谁都没远走高飞。儿子南开博士毕业时,就有一个很好的出国机会,而且是以公务员身份,待遇优厚,但他信守“父母在不远游”的格言,怕我们遭受空巢的烦恼,毅然回到父母身边。

  记:真是难得呀!您认为亲情可以遗传吗?

  陈:是否存在生理角度的先天性遗传我不懂,但我们认为可以从后天人为的角度传承。比如,我父母遗留给我的惟一一件遗产是一个有漏洞的小搪瓷盆,我视为珍宝,设法堵上一直用到去年,随时对子女进行亲情教育,他们谁也不敢对这个小盆稍表不敬。实在不能用了,把它供放到博物架上方正中,让自己和子女都睹物思人,深切感到“有妈的感觉真好。”

  记:我曾在您的文集《浅浅的脚印》中看到一篇文章《攒给子女的纪念》,其中写道:“回想自己读书之时,由于家境贫寒,无书少本,以致大学毕业之后毫无所存,一点儿供作纪念的东西也没有,深深引以为憾事。鉴于此,便有意将小儿女学习时的一些笔墨积攒起来,装订在一起。待他们长到我这个年龄,或许翻看一下,受到教益。装订后记之,于1984年7月22日”。可见您为儿女的殷殷之情。

  陈:2003年又重新装订,更名为《日观峰小集》,分“姐篇”、“弟篇”两册。

  记:可以看看吗?

  陈:当然可以,没什么可保密的。

  这时,陈书记领着记者先从博物架上方取下那个小搪瓷盆,我当时看到那个已漏了小洞的小盆,白边红底花,虽多次修补仍能透见光亮,陈书记拿在手中,眼中噙着闪闪的泪光。当他说到最初的记忆,是自己患麻疹仰卧在炕上,母亲俯身看着他,眼泪不断滴在他脸上时,便再也抑制不住,泪水一下涌了出来。记者也感到心灵在颤动。而后,又在一个写字台的下箱,取出厚厚的两本《日观峰小集》。记者立刻被它们迷住了,便只好边看边问,继续访谈。

  陈:为了使子女牢记父母的“可怜之心”,加深姐弟之间的同命心理和手足之情,我专门为他们各制作一幅饰品:将我为锦州大厦旋厅撰写的长联,分上下两联分写在两张纸上,同时写上嘱语,各配以他们儿时与父母的合影,加盖父母印章,并将两纸首尾连接起来,在接缝处写一个各占一半的“福”字。他们一直悬挂在居室的醒目处。闺女上周还说,有人想照样制作,只是没人会写。

  记:听说您在给女儿、儿子买东西时,也总是有女婿、儿媳的份儿?

  陈:不错。“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关爱自己的孩子也应该关爱人家的孩子,何况本来就是一家人,子女孝敬自己的生身父母,也要孝敬爱人的生身父母,而且应当尽力做得比他们亲生的子女更主动和积极。这可算是家庭和美的一点诀窍。

顶一下
(1)
50%
踩一下
(1)
50%
-------
家教小故事:成功家教的故事(1)
欢迎你对成功家教的故事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本站地址:http://www.dljs.net
评价: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输入验证码,选匿名即可发表)
关于成功家教的故事的最新评论 >>>查看详细评论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