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优质课数学教学设计--吨的认识
泰州市大浦中心小学张晓莉
教学内容:苏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下册)第47~49页。
教学目标:
1.借助生活中的具体物体,感知和了解吨的含义,通过想象和推理初步建立某些物体1吨重的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并能进行吨与千克的简单换算。
2.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与人合作交流,能解决实际问题。
3.在实践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教学重点:帮助学生建立“1吨”的观念,能进行吨与千克的简单换算。
教学难点:通过想象和推理,初步建立某些物体1吨重的观念。
教学准备:
学生:拎一拎25千克的物品。称一称自己的体重。
老师:多媒体课件、磁性黑板。25kg、100kg、1kg、1g的物品各一个。
课前活动:了解学生体重。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重温1克和1千克的重量。
师取出1千克和1克的物品,请学生托一托、掂一掂,谈谈自己的感受。
小结:通常我们计量比较轻的物品有多重,用“克”作单位,而计量一般物品有多重,通常用“千克”作单位。
(板书:克比较轻的物品)
千克一般物品
提问:1千克等于多少克?(板书:1千克=1000克)
二、学习新知,亲身体验。
1.师生举例,引入概念。
师:教师出示大象图。引出课题。(板书课题)齐读。
请生猜一猜生活中比较适合用吨作单位的物品。(课件展示)
小结:我们计量比较重的或大宗物品有多重,通常用吨作单位。
(板书吨比较重的或大宗物品)
2.深化体验,形成概念。
活动一:体验25千克有多重?
⑴检查学生是否拎过25千克的大米?并谈谈感受。
⑵请生现场拎25千克的大米,说出拎大米的感受。
(板书:25千克)
活动二:体验100千克有多重?
⑴师谈话引出4袋25千克的大米就是100千克。(板书:100千克)
⑵请生估计需要几位同学来拎。请生拎一拎。说出自己的感觉。
⑶请生估计需要几位大人来拎?请大人拎一拎并谈一谈自己的感觉。
活动三:想象1吨(1000千克)有多重?
⑴师生一起数1吨是多少袋100千克的大米的重量。(课件展示)
(板书:1000千克)
⑵小结:1000千克就是1吨,1吨=1000千克。
(板书1吨=1000千克)齐读。
⑶想像1吨的物品的有多重?交流讨论。
活动四:多感官感受1吨有多重?
⑴计算出1吨大约是班上多少位同学的体重。
⑵听1吨的物品落下的声音。请生说一说听到了什么,感觉怎样?
⑶介绍有关吨的传说。(课件展示)
⑷揭示吨可以用符号t表示(板书:t)齐读。
三、拓展练习,巩固新知。
1.练习1。
⑴请生说一说多少棵这样的大白菜重1吨?(课件出示想想做做1)说一说是怎么想的?
⑵(展示100棵大白菜堆起来的场面)请生想象1吨的大白菜堆起来的样子。
2.练习2。
⑴(课件出示想想做做2中牛那幅图)请生看图:说说从这幅图中你知道了什么呢?是怎么知道的?
⑵(课件出示后三幅图),请生先独立思考再互相交流。
⑶请生汇报自己的想法。
⑷提问:仔细看这几幅图,你发现了什么?
小结:这些物品合起来都是重1000千克,也就是1吨。齐读1吨=1000千克。
⑸请生思考:40袋水泥重多少?说说是怎样想的?
3.练习3。
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或单位,让学生独立完成。
4.练习4。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请学生抢答)。
一只河马大约重3()
一只羊大约重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