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师网之工作总结
当前位置: > 范文大全 > 工作总结 > 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探究式课堂教学的研究

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探究式课堂教学的研究

时间:2011-04-16 07:20 来源:未知 作者:地理教师 责任编辑:地理教师
-------

一、课题选题背景、研究目标与意义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高中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利的学习工具”“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形势表明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已经成为教育教学改革的热点。
21世纪随着以个人电脑、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为主要内容的现代信息技术革命的发展,为教学方式与教学模式的变革提供了新的物质基础,计算机将成为学生探索知识的有力工具。在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师可以通过对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更多了解,制定个性化的培养方案,适当利用多媒体教学,发挥它的自主性、交互性和个性化的主要特点,加强师生的教与学双向互动,指导学生学习,激发学生交流和探讨,从而帮助学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来解决学生自身学习过程中出现的知识性、技术性等方面的问题,促使学生学习能力的全面发展。
可见,多媒体教学的特性实际上为实现学生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探究性发展,提供了非常理想的条件。为了适应信息时代对教学的更高要求,推动高中数学学科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希望通过进一步研究,从不同视角、不同深度挖掘学生学习潜能,使学生在高中各科学习中更好地在教师正确的引导下发挥学习探究精神。为此我们特审报课题《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探究式教学的研究 》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价值
本课题的理论价值就在于以现代教育教学相关理论为指导,构建信息技术环境下学科教学设计的理论与方法,优化高中各科课堂教学结构。本课题的实践价值就在于通过课题研究,使学生逐步积累利用媒体资源进行学习的方法和经验,使学生树立信息意识,增强在信息技术环境中判断、选择、处理信息的能力,从而更好地发挥其学习的探究性和创造性;通过构建基于信息技术环境的高中各科自主探究课堂教学模式,激发学生交流和探讨的热情,从而帮助学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来解决学生自身学习过程中出现的知识性、技术性等方面的问题,促使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培养学生良好素养。
二、课题研究途径、方法、步骤
(一)本课题研究的途径:
本课题的研究对象是微山一中2009级高中一年级的学生。由裴中军同志总协调,管明涛同志进行理论建构,国德兴、刘林勇、郭西清等同志分实验班与对比班进行具体实施,张淑营同志进行信息技术指导。
(二)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主要用于课题准备阶段和结题阶段。通过关注国内外信息技术发展动态、收集积累相关的文献资料来全面、正确地了解、掌握所研究的问题,以提高教师自身的理论水平。在课题目标的构建与课题内容的确立,界定相关概念,制定总课题及子课题计划、实施方案及书写结题报告时适宜采用这种方法。
2、实验研究法:主要用于实验阶段。在实验的不同阶段对实验对象的探究性学习发挥进行测评,将实验班级学生成绩、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和创新能力与非实验班进行横向、纵向对比。
3、行动研究法:主要用于实验操作阶段。在行动中研究,深入了解、积极探讨信息技术对学生探究性学习的影响,不断反思修正课题实施方案。
4、研究目标检测体系
为了提高研究的信度和效度,课题组建立了科学、规范、可行、可测的目标检测体系,确定了检测的内容和标准。采用测验法,监测实验对象掌握知识的程度和探究能力;采用观察法,了解实验对象的学习情绪、注意力及使用信息技术的能力等问题;采用问卷调查法,了解研究对象的心理、情感、态度、意志情况。通过各种渠道收集研究资料和研究数据,并把实验班与非实验班作好对比,为最终验证课题提供了实验数据和事实依据,增进了研究的信度和效度。
(三)研究的基本步骤和具体措施。
1、准备阶段(2010、1——2010、2)
阶段任务:为课题研究奠定基础
(1)收集、准备相关文献资料,加强教师自身教科研、电化、理论和网络多媒体技术的学习。
(2)了解学生的状况,确定实验班,明确课题研究的目标和方向,课题目标的构建与课题内容的确立,界定相关概念,制定子课题计划及实施方案,填写课题申请书。
(3)聘请上级教科研专家讲课指导或走访上级教科研专家请教,论证课题方案
(4)制定课题研究的计划、措施、准备相关物质条件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
欢迎你对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探究式课堂教学的研究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本站地址:http://www.dljs.net
评价: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输入验证码,选匿名即可发表)
关于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探究式课堂教学的研究的最新评论 >>>查看详细评论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