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师网之国内地理新闻
当前位置: > 地理新闻 > 国内地理新闻 > 关于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的建议(3)

关于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的建议(3)

时间:2013-11-09 11:04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地理教师 责任编辑:地理教师
-------

  落实公交主导的城市交通政策,综合治理交通拥堵顽症。以绿色交通为先导,构建安全高效、环保节能、以人为本的城市综合交通系统,发挥交通基础设施对城镇化发展的支撑与引导作用。一是确立以公共交通、步行和自行车为主导的城市绿色交通发展模式,大城市应大力推进以轨道交通为骨干的综合公共交通系统建设;二是以城市空间结构与功能布局调整为手段,改善“职住分离”的现状,从源头上削减不合理的出行需求;三是实施需求引导型供给策略,通过税收等经济杠杆,切实改变大城市出行过度依赖小汽车的局面。

  保护特色城镇与古村落,弘扬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促进中华文化的繁荣复兴,是新型城镇发展的历史责任。人居环境建设,是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核心问题和基本出发点。一是创造城市文化的多样性,塑造各具特色的城市景象,避免“千城一面”;二是建立传承优秀中华传统文化的价值体系,倡导天人合一、自然和谐的城市美,杜绝脱离历史、盲目抄袭的“洋、奇、怪”建筑;三是加强对自然与文化遗产、风景名胜区和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力度,不得随意拆除和破坏,启动“美丽城镇和村落保护工程”。

  加快智能城镇建设步伐,提高政府的公共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运用现代化手段创新城镇管理方式,是新时期社会和谐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促进政府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重要手段。一是构建统一的信息资源中心,实现城镇实时信息流的动态获取和分析集成,推动城市信息资源共享;二是建立和完善电子政务平台,提升行政效率;三是加快城市决策支持系统建设,推动城镇运行监测、预警、诊断、决策的智能化发展,全面提升政府科学决策水平和应对群体性突发事件www.dljs.net的能力;四是改善政府财政支出结构,强化对基本公共服务的支持。

  课题一:

  中国城镇化道路的回顾与质量评析研究

  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全球城镇化历程与基本规律,中国城镇化发展阶段与主要特点,中国城镇化发展的成就、问题与质量评价,以及中国未来城镇化趋势判断等四个方面。

  研究认为,建国60多年来,我国的城镇化发展经历了四个截然不同的历史阶段,其特点突出体现在大国城镇化、“候鸟式”城镇化、特殊制度条件下政府主导、“三农”问题高度敏感和多方矛盾复杂交织等五个方面。近30年来,新中国的城镇化发展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有力推动了国家的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解决了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但也存在发展模式粗放、区域发展不平衡、城乡二元结构突出等突出问题,可以用“两高、两低”(高的发展速度,高的经济成效,低的初级成本,低的发展质量)进行评价。

  根据未来城镇化发展的情景分析,判断长期以来我国较为粗放的城镇化模式将难以为继,必须走一条新型城镇化的发展道路——从数量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变,从自发、盲目的农民进城运动向有计划、有组织的人口迁移行为转变,从东部地区主导的外向型发展向以中西部地区为重点及更加关注内需市场、内源动力和内陆发展转变,从城乡分割向城乡联动和一体化发展转变,从“半城镇化”向“完全城镇化”转变。

  课题二:

  城镇化发展空间规划与合理布局研究

  课题组通过对大量全国层面的分县数据,以及覆盖全国不同区域的规划案例的重点分析,对我国城镇化发展历程、未来空间发展态势进行了系统性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城镇化空间合理布局的思路、总体布局与重要推进措施。

  研究认为,未来我国城镇化发展将呈现五个趋势:农村剩余劳动力由“无限供给”转向“有限剩余”,未来5-10年城镇化速度将趋于放缓;农村进城务工人员近域流动态势增强,人口红利地区逐步由沿海转向内陆;内陆地区城镇化进入加速发展期,区域间城镇化差距趋于缩减;国家交通体系日趋完善,核心城镇群引领下的经济与人口集聚的区域化格局正在强化;人口向大城市、县城和小城镇“两端集聚”态势明显,县级单元人口与产业集聚能力增强,成为城镇化的重要层级。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1)
100%
-------
国内地理新闻:新型城镇化(2)
欢迎你对关于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的建议(3)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本站地址:http://www.dljs.net
评价: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输入验证码,选匿名即可发表)
关于关于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的建议(3)的最新评论 >>>查看详细评论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