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师网之旅游资源学
当前位置: > 地理书库 > 旅游资源学 > 地质作用和地貌成因

地质作用和地貌成因

时间:2010-01-29 01:49 来源:未知 作者:云中雪 责任编辑:地理教师
-------

第二节 地质作用和地貌成因

一、地质作用

地球自形成以来,从未停止其变化和发展。今天所看到的地球,不过是它的全部运动和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阶段。尤其是地壳,既受到地球自身发展的作用而引起变化,又受到地球以外的力量作用而引起变化。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常讲稳如泰山、坚如磐石,其实,所谓“稳”和“坚”都是相对的,不稳和不坚才是绝对的。可以这样说,地球上没有一个地方、没有一块岩石,能够保持原来样子而一成不变。这种由于自然动力所引起地壳物质组成、地壳构造和地表形态变化、发展的作用叫做地质作用。地质作用是由地质营力引起的。力是能的表现,按照能的来源不同,地质作用可以分为外动力地质作用和内动力地质作用。

(一)外动力地质作用

外动力地质作用的能源主要是太阳的热能。它使地壳表面各种物质成分不断破碎、分解、迁移、沉积,使地壳表面削高填低趋于夷平。外动力地质作用主要包括风化、剥蚀、搬运、沉积和硬结成岩等作用。

在温度变化、气体(氧、二氧化碳)、水溶液、生物等因素作用下,岩石及矿物的物理状态或化学成分在原地发生变化的过程,称为风化作用。风化作用十分普遍,地表的岩石无时无刻不在经受着这种作用。即使像花岗岩、大理岩等算是坚硬的岩石,在风化作用下仍然不免遭到破坏。据研究,花岗岩在地表经过300~1500年后,风化深度就可达5cm。大理岩也只需经过340~1200年左右,就可完成这一过程。不同种类的岩石,风化速率各不相同。岩性常是造成风化程度差异的主要原因。矿物成分复杂的岩石,因各矿物的抗风化力强弱不一,所以比矿物成分单一的岩石易风化;通常深色的矿物吸热多且快,因此含深色矿物多的岩石也相对易风化;矿物颗粒细小且呈等粒状结构的岩石,比粗粒状的和斑状的岩石抗风化的能力要强。除岩性外,岩石所处环境温度条件和水分状况是影响风化强度的基本控制因子。据记载,我国汉朝的虞翊,在甘肃南部疏竣河道时,曾将堵塞江中的礁石用柴烧得滚烫,后再“以水灌之,石皆罅裂。”说明古人对岩石因冷热变化而破裂是早有认识的。

地面流水、地下水、海水、湖水、冰川、风等处于运动状态的外营力对地壳表层岩石、土壤等的破坏作用,称为剥蚀作用。岩石经风化和剥蚀后,其产物大部分被流水、海浪、冰川、风等搬运,迁移到其他地方的作用,则称搬运作用。剥蚀作用与搬运作用是紧密相连的过程,而且是由同种营力进行的,它们之间没有一个显然的分界。有剥蚀就有搬运,有搬运就能使剥蚀更趋活跃。地面流水的剥蚀作用又称侵蚀作用。在自然界的各种剥蚀动力中,河流的侵蚀作用是一种最广泛、最强烈的作用。当河水流动时,以本身的动能对河床底及河岸两侧的岩石进行着冲击;由河水携带的岩石碎屑,对河床和两岸岩石进行撞击、摩擦,两者都对岩石进行着机械破坏,导致河槽加深,河床变宽。另外,河水是含有多种化学成分的溶液,它可以溶解河床底部及两岸岩石,造成对岩石的化学破坏。河流侵蚀作用的大小直接取决于河流所具有的动能,动能愈大,侵蚀作用就愈强,而河流的动能又受河流流量和流速的影响。河流又是地表最重要的搬运动力。河流搬运力的大小主要由流速控制。流速大,水流的动能也大,搬运力就大。山区河流在洪水期间的流量和流速猛增,具很大的搬运力,所以在山间河谷溪流中,常可见到直径大于1m的巨砾。海水的运动(海浪、潮汐、洋流等)能对海岸产生很大的冲击力。据测定,一般状况下,海岸每平方米所受到压力达 1~3t,遇风暴巨浪时,最大压力可达每平方米 20~30t。海岸岩石受强大压力的不断冲击,最终将破碎崩解。海水冲蚀作用的产物以及由河流搬运而进入海洋的各种物质,都随海水的运动而被搬运,其中波浪是海水搬运的主要动力。

此外,湖水、风力、地下水、冰川的剥蚀与搬运对地表形态的演化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被搬运的物质到达适当场所后,因条件变化(如流速、风速降低,冰川融化等)而发生沉淀、堆积的过程,称为沉积作用。一般地说,大的石块,流水不易搬运,往往堆积在河流上游或就地堆积,小的砂粒就远离“家乡”,沉积到河流下游。因此在一条没有支流或没有较大支流汇入的河流中,从上游到下游,会出现沉积物按大小、轻重不同呈带状分布的现象。在同一地点,沉积物从下到上也会出现不同大小和轻重颗粒的分选现象。同样的道理,一般在海洋近岸带沉积较粗粒碎屑,一些较细颗粒呈悬浮状态被搬运到离海岸较远的地区。在近岸带沉积的砾和砂,经海浪的长期作用及颗粒间的互相摩擦和碰撞,亦具有良好的磨圆度。风力搬运的沉积物,也具明显的分选性,在顺风方向上的分布具有粗细明显的分带现象。至于可溶物质及肢体物质的搬运,在一定条件下(浓度达到过饱和、不同电荷的中和等)会沉淀析出,形成盐类沉积物或铁、锰、硅等胶体物质的沉积。地下水中的可溶性盐类,当达到过饱和状态时,会析离出来形成地下水化学沉积物。
  本文标题:地质作用和地貌成因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sk/ziyuan/6496.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sk/ziyuan/6496.html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
欢迎你对地质作用和地貌成因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本站地址:http://www.dljs.net
评价: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输入验证码,选匿名即可发表)
关于地质作用和地貌成因的最新评论 >>>查看详细评论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