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师网之中国自然地理
当前位置: > 地理书库 > 中国自然地理 > 我国水分资源

我国水分资源

时间:2011-01-29 15:33 来源:未知 作者:地理教师 责任编辑:地理教师
-------

第二节  水分资源

一、降水总量及变率

我国陆面平均年降水总量约61889亿立方米,成为我国水资源的主要来源。降水总量的67.7%降在长江、珠江、闽浙沿海、西南诸河等流域,成为这些丰水河水资源的基础。

平均降水量的大小,固然能表示水分资源的丰欠程度。而降水量的年(或季、月)际变化,对水分资源开发利用的有效性大小却关系密切。所以,在气候的水分资源中提及降水变率很有必要。

我国年降水变率在10-50%之间,年降水量丰富的区域年变率小,而年降水量少的区域年变率大。长江以南及青藏高原东南部年变率多在15%以下,其中,滇南10%,为全国最小,而台湾、海南等多热带气旋活动区域却超出20%。长江以北的黄淮平原年变率25—30%,到东北山地又降至15%左右。藏北高原年变率大于25%,西北干旱盆地30—50%。

从季节看,多雨的季节降水变率小,而少雨的季节变率大。7月降水变率多在30—80%之间,以西南部最小(30%以下),西北部区域高达80%左右。1月降水变率多在50—100%之间,以江南丘陵、东北山地、北疆西部等地较小(50%以下),西北内陆盆地及青藏高原达100%。

二、干燥度及其分布

干湿状况是气候上的水分资源的一种标量,一般采用干燥度。干燥度指有植被地段的最大可能蒸发量与降水量之比值。比值小于1,表示降水有余,气候湿润;比值大于1,表示降水量不敷蒸发与蒸腾所需的水量,气候干旱。

①秦岭-淮河以南、川西山地以东的广大地区,还包括东北山地和青藏高原东南部,干燥度小于1,是我国湿润区,区内自然植被多为森林,农田以水田为主;②东北平原、华北平原、渭河平原等地,干燥度1.00—1.49,属半湿润区,区内自然植被为森林草原或灌木草原,农田以旱田为主,水田只出现在有灌溉条件的地区;③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青藏高原、天山山地等,干燥度1.5—4.0,属半干旱区,区内自然植被以草原为主,农田以旱地为主;④我国西北部的塔里木、准噶尔、柴达木、阿拉善等地,干燥度大于4,区内自然植被为荒漠草原和荒漠,以畜牧业为主。

三、相对湿度

空气的湿润或干燥程度可用相对湿度表示。空气中没有水汽时,相对湿度为零;空气中水汽饱和,水分停止蒸发,相对湿度为100%。人类生活、劳动和许多工农业生产过程(特别是现代工业)、科学试验都需要一定范围的气温和相对湿度。冬季湿度比夏季低而使人易患感冒,而“湿冷”又比“干冷”更使人感到不舒适。夏季湿度过高使汗液蒸发受抑制而感到闷热不舒适。湿度过高使许多金属生锈,长时间高湿可使建筑物中霉菌生长。所以,相对湿度是反映气候中水分资源的又一种标量,为人类合理开发水分资源提供背景资料。

我国年平均相对湿度多在40—80%之间。自山东半岛东部起,往西南经秦岭、川西山地至青藏高原东南的喜马拉雅山南坡一线之东南,并包括东北山地,年平均相对湿度大于70%,其中的东南沿海、滇南和江南丘陵部分地区、川黔部分地区的相对湿度大于80%,海南岛琼中及云南河口高达86%。西北部的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阿拉善高原和藏北高原等地年平均相对湿度在50%以下。其中柴达木盆地相对湿度仅30%,是我国空气最干燥的地方。

冬季气温降低,北方的相对湿度比年平均状态有所增高。1月北方相对湿度大于70.%的区域明显扩大,东北山地和内蒙古高原东北部的相对湿度大于70%区域联成一片,北疆西部及北部出现相对湿度大于70%的区域。东南部相对湿度大于70%的区域缩小到淮河以南,相对湿度大于80%的区域也缩小到滇南等地,滇南的景洪、勐腊相对湿度高达86%。阿拉善、塔里木、青藏高原等地1月相对湿度在50%以下,其中青藏高原多在30%以下,浪卡子20%,江孜21%。

夏季为我国的雨季,相对湿度普遍提高,特别是东部地区相对湿度普遍增大。7月平均相对湿度分布,从内蒙古高原东部、经兰州至拉萨一线之东南大半壁,相对湿度大于70%,其中的东北山地、东部沿海(渤海沿岸除外)、云贵高原和川南、青藏高原喜马拉雅山南坡等地的相对湿度大于80%,云南的腾冲、江城90%,安徽黄山91%等,均为我国夏季空气湿度最大的地区。西北内陆盆地、藏北高原等地的7月相对湿度小于40%,其中吐鲁番、哈密七角井,30%,为最低。


  本文标题:我国水分资源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sk/zhongzi/24116.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sk/zhongzi/24116.html
    顶一下
    (1)
    50%
    踩一下
    (1)
    50%
    -------
    欢迎你对我国水分资源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本站地址:http://www.dljs.net
    评价: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输入验证码,选匿名即可发表)
    关于我国水分资源的最新评论 >>>查看详细评论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