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师网之中国自然地理
当前位置: > 地理书库 > 中国自然地理 > 东北地区区域特征(2)

东北地区区域特征(2)

时间:2011-01-29 15:06 来源:未知 作者:地理教师 责任编辑:地理教师
-------
(三)肥沃的土壤

本区的土壤类型复杂,分布较广的地带性土壤有寒温带的寒棕壤,温带的暗棕壤、黑土和黑钙土。隐域性土壤有白浆土、草甸土、沼泽土等,常和地带性土壤呈复域分布。土壤有机质腐殖质含量丰富,具有深厚的暗色表土层,尤其是黑土、黑钙土、草甸土等,有机质或腐殖质层特厚,含量又高,极为肥沃。是世界三大肥沃黑土区之一。土壤深厚黑色表层的存在,反映了冷湿性自然景观的本质特征。在短促的温暖季节中,气温较高,降水较多,土壤的水热条件有利于植物生长,粗有机质能较快分解,增加腐殖质含量,但由于寒冷季节较长,土壤温度很低,又抑制了土壤生物化学作用的进行和有机质的分解,这就为腐殖质形成和积累提供了有利条件。

本区土壤分布,同植物分布有一致性,具有明显的纬度与经度分布规律。

大兴安岭中北部针叶林下是寒棕壤分布区。它是寒温带湿润区的地带性土壤。在它的发育形成过程中,由于夏季温和湿润,风化作用和淋溶作用都较旺盛,冬季严寒漫长,生物活动微弱,甚至停止。地下有深厚的冻土层,夏季随下降水流淋溶的灰分元素,因受到冻层的阻留不可能转移更远,而当土壤封冻时,又随上升水流返回上层,致使灰化作用难以发展。土壤表层并不象灰化土那样缺乏矿物质。所以,它有别于西伯利亚的灰化土。

长白山地、小兴安岭针阔叶混交林下,是温带暗棕壤分布区。这里和针叶林区比较,气温较高,湿度较大,在土壤形成过程中,有轻度淋溶和粘土化特征,有明显的弱酸性腐殖质的积聚,土壤表层腐殖质含量较棕壤为高。暗棕壤分布区,还星散分布着白浆土。在山间盆地及河谷阶地等地形部位,凡地形坡度在5度以下,成土母质比较粘重的地方常有发育。三江平原也有广泛分布。

松嫩平原的东部和北部山前台地平原森林草原下是黑土分布区。北起嫩江、北安,南至四平,沿滨北、滨长铁路线的两侧,形成一条完整的黑土带。此外,在三江平原西部、黑龙江中游的黑河、嘉荫间的河谷阶地也有分布。黑土富含腐殖质,表层含量高者可达15%,厚度可达1米以上。现多已开为农田,是东北地区著名产粮区。但是,黑土区水土流失比较严重,土壤肥力减退较快,需采取横坡垅作,修筑水平梯田等措施。

松嫩平原中西部草甸草原植被下,是黑钙土的主要分布区。平原中部以草甸黑钙土为主,西部主要是黑钙土。松嫩平原,温暖季节多雨,草甸植被广泛分布,凡地势平坦的平地或阶地,在黑钙土形成过程中都伴随着显著的草甸化过程,使表层既有丰富的腐殖质的累积,又形成了多量的锈斑和铁质结核,形成草甸黑钙土。在地势低平处,地下水位较高,上层淋溶出去的碳酸盐类,还易随毛细管作用返回上层,因此,土壤表层发生碳酸盐的累积现象,形成碳酸盐黑钙土。在地形低洼,处于封闭状态下,可溶性盐分在土层中日益增加,则形成盐渍化草甸黑钙土;如果盐分积累过多,就成为盐渍土(多为苏打盐土)。

本区草甸土和沼泽土分布广泛。草甸土多见于河流的泛滥地或低阶地上。沼泽土与草甸土常成复域分布。三江平原区,包括兴凯湖以北的广大低温平原,是沼泽土集中分布区。大兴安岭、小兴安岭及长白山地,松花江、黑龙江的泛滥平原,以及嫩江下游沿河两岸也有带状或片状分布。本区沼泽土生产潜力很大,应积极采取改良利用措施。

(四)广泛分布的冻土

冻土是东北地区冷湿环境的综合反映,同时它也影响其自然环境的形成和发展。

季节性冻土普遍存在,冻结层冻结和融解时间,随各地气温而异。地表开始冻结日期,兴安山地在10月下旬,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在11月上旬,长白山地和本区南部平原在11月中、下旬。融冻日期,从3月中、下旬自南向北逐渐融解。土壤冻结期为4—6个月,甚至长达7个月。冻土层厚度,除东南一隅不足1米外,其它各地均在1米以上。东部山地厚1—1.5米,松嫩平原厚1.5—2.0米,大小兴安岭厚达2米以上。总之,从南向北,冻结厚度逐渐加大,冻结时间逐渐加长。

多年冻土,主要分布在大小兴安岭地区,属于亚欧大陆高纬度多年冻土区的南缘地带。其分布自西北向东南,面积逐渐缩小,厚度相应变薄。根据多年冻土的性状,可分为三带:①大片连续多年冻土带,分布在大兴安岭北部以满归为中心的地区,年均温在-5℃以下。冻土面积占该区70—80%。冻土层厚50—100米,平缓的山脊上形成石海,斜坡上形成石流坡、岩屑坡、倒石堆、石河等冰缘现象。在坡脚形成冰丘、冰椎及泥炭丘。雪蚀凹地、高夷平阶地等雪蚀现象比较普遍。②具有岛状融区的多年冻土带,分布在连续多年冻土带的东南,年均温-3—-5℃,冻土面积约占50—60%。融区扩大到中小河流的河床及向阳山坡。它是连续多年冻土带与岛状多年冻土带间的过渡带。③岛状多年冻土带,冻土的分布呈不连续的岛状,年均温0—-3℃之间,多年冻土面积约占10—30%,多分布在沼泽化阶地、湖泊边缘,以及植被茂密的阴坡。冻土厚10—50米,甚至只有几米。长白山地2200米以上的地方,也有零星多年冻土分布。

多年冻土的形成,既受现代自然地理因素影响,又是古气候的产物。据第四纪古气候的研究,认为有晚更新世冰缘期形成的多年冻土,在晚更新世后由于气候的变化具有渐变性,冻土未能全部融化。因此,大小兴安岭还残留有尚未融完的多年冻土。据研究,晚更新世的猛犸象-披毛犀动物群化石曾达到北纬43°附近,说明自晚更新世以来,冻土南界已向北移动纬度4°以上。同时,也发现一些地方(大杨树、龙镇、嘉荫及小兴安岭等地)多年冻土的上限出现在全新世地层中。近些年来,由于人类活动(铲除草皮、砍伐森林、修筑建筑物等)频繁,导致冻土的上限下降,退化明显。

冻土的存在,反过来又对东北地区景观的形成和发展有重大影响。冻土的存在,增加了气候寒冷程度,冻层影响地表水下渗,使土壤表层处于经常过湿状态,引起森林沼泽化。树木的根系不能自由地向纵深处生长,易被大风吹倒或形成“醉林”。幼苗根系不易下扎使森林更新困难。多年冻土区是冰缘地貌产生的主要场所。如石海、石河、倒石堆、岩屑锥、泥流阶地、泥流扇、冰楔群、热喀斯特、冰丘等在大、小兴安岭常有所见。冻土抑制河流的下蚀作用,河流迂回曲折,侧蚀作用加强,河谷加宽,并形成不对称河谷。冻层的部分融解,春季融雪水迅速汇入河床,形成明显春汛。冻层的存在,影响土壤水分状况,再加上降水较多,土壤中有“上层滞水”,因而东北土壤具有不同程度的水成性特征。草甸土与沼泽土广泛分布。此外,由于冻层的存在,阻止了水分下渗,减弱了土壤淋溶过程,促使矿质元素在土壤内部的循环而免于过多的淋失。这种特殊水成状况,加上茂密的草本植被,也为东北平原创造了完全不同于黑土草原的自然环境,而形成草甸草原景观。总之,冻土的存在,使东北区的自然条件更加复杂,并且有独自的景观特征。

冻土,使得早春土壤常有“冷浆”现象,引起耕层土壤过湿,温度降低,影响春播或种子发芽。此外,对森林更新、交通运输、水利工程、城镇建设等都有很大影响。

(五)面积广大的沼泽

沼泽的广泛分布,类型的复杂多样,是本区冷湿地理环境的一个重要特征。沼泽的形成是各种自然条件综合作用的结果。地表过湿或积水是沼泽形成的关键。

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特征之一是,70—80%的降水集中在6—7月。土壤表层处于过湿状态,甚至地表积水。同时,由于气温不高,有机质不易分解而易于累积。

冻土的存在,是沼泽形成发展的重要因素。寒冷季节表层土壤冻结,水分以固体状态保存下来。而暖季融解过程中,除冻层上部融解水湿润土层外,下部未融部分,则构成了临时不透水层,阻止地表水下渗,形成上层滞水,而使土壤矿质部分发生潜育化。每当雨季时,土壤易被水分饱和。特别是多年冻土区,土壤下部具有坚实的冻结不透水层,土壤更易为水分所饱和。因此,距地表1—2米的深处,土壤水和地下水都很丰富。东北地区的沼泽化便带有明显的经常性,在高阶地、分水岭和山坡上也有沼泽分布。

本区沼泽的分布,主要取决于影响沼泽形成的水热条件,而水热条件既受纬度地带性因素制约,又受地质地貌等非地带性因素影响。其分布特点是:

1.沼泽面积由北向南递减。黑龙江省的沼泽面积最大,占全区沼泽总面积的80%,而偏南的吉林省则不足20%。

2.山区多泥炭沼泽,平原多潜育沼泽。山地降水多,气温低,水源补给稳定,土壤过湿,长期处于嫌气状态,植物残体不易分解,有利于泥炭积累,泥炭层有由北向南增厚趋势。而平原区的沼泽,则是在地势低平、地表径流排泄不畅,水分聚集而形成的。平原降水较少,气温较高,水源不稳定,在少雨年份沼泽干涸,出现好气环境,植物残体分解加强,泥炭不易积累。只是在局部洼地有地下水补给、水源稳定地段,才有泥炭的形成和累积。

大小兴安岭沼泽分布广,类型多。根据沼泽发育状况和沼泽植物的差异,可分为木本泥炭沼泽、草本泥炭沼泽、藓类泥炭沼泽和潜育沼泽等类型。泥炭层不厚,大兴安岭一般为20—50厘米,小兴安岭为40—80厘米,最厚2米。
  本文标题:东北地区区域特征(2)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sk/zhongzi/24099.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sk/zhongzi/24099.html

顶一下
(5)
20%
踩一下
(20)
80%
-------
欢迎你对东北地区区域特征(2)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本站地址:http://www.dljs.net
评价: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输入验证码,选匿名即可发表)
关于东北地区区域特征(2)的最新评论 >>>查看详细评论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