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师网之中国自然地理
当前位置: > 地理书库 > 中国自然地理 > 国土开发与整治

国土开发与整治

时间:2011-01-29 14:11 来源:未知 作者:地理教师 责任编辑:地理教师
-------

第四篇 自然环境、资源的保护与国土整治

第二十四章  国土开发与整治

为了更好地协调社会经济发展与资源、人口、环境之间的关系,促进社会、经济和生态的良性循环,我国于80年代初做出了开展国土开发整治工作的决定。十多年来,国土开发整治工作已在全国全面展开,促进了社会、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主要工作有:

进行水、森林、草地、荒地、海岸带、湖泊等资源的调查和综合评价;开展了土地沙漠化、黄土高原、南方山地、西南地区等区域的综合考察;为资源的综合开发和环境整治奠定了科学基础。

编制了《全国国土总体规划》以及一些跨省区的国土综合开发整治规划:编制了长江、黄河、珠江、海河、淮河、松辽河、黑龙江等流域的综合开发整治规划,以及黄土高原水土保持、域镇布局、海洋综合开发等专项整治规划,为国土开发整治提供了基本蓝图。

开展了黄河水资源分配,南水北调工程,北方沙漠化发展趋势、北方城市缺水等项研究。

开发和整治国土,是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基本方式,它是一项长期持续并不断深化的过程,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增强,以及科学技术的进步,国土开发整治的规模将不断扩大。根据我国自然生态环境问题发展的趋势,近期将进行若干重大改造自然工程。

一、大江大河的治理开发

前已述及,历史上我国江河洪水灾害频繁,危害严重。近40年来,做了大量治理工作,提高了防洪能力,减少了灾害的发生,减轻了灾害的程度。据统计,长江、黄河、淮河、海河、珠江、松花江、辽河七大江河共兴建大中型水库7万多座,总库容3O00多亿立方米,其中大中型水库约2000座,总库容2760多亿立方米,水利枢纽灌溉土地3800多万公顷,水电装机1200多万千瓦。

但是,我国江河的综合开发与治理程度并不平衡(表24-1)。从防洪能力看,均未消除洪水灾害的威胁,特别是七大江河的中下游平原地区,人口、耕地、粮食产量均占全国的80%左右,工农业总产值占全国90%以上,一旦出事,将给国民经济和千百万人民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因此,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里,必须坚持不懈地进行江河治理。

大江大河治理开发的布局应服从国家经济战略布局。2000年前后,生产力布局将是沿长江、沿黄河(结合陇海、兰新线)为东西轴线和沿海和沿京广线为南北纵向轴线,形成“井”字形经济带的战略布局,结合大西北,大西南、华南珠江开发和东北哈大线等二级轴线的经济带,将构成我国经济开发总格局。

以治理和综合开发长江、黄河为骨干,建设南水北调东线、中线工程,引黄入淀工程,形成井字形结构。配合沿海开发,搞好城市、海港、开发区和沿海、半岛地区的防洪、供水等水利工程。重点是开发和建设长江三峡、黄河小浪底和缓解华北缺水的南水北调工程以及引黄入晋万家寨水利枢纽工程等。

(一)长江

长江流域的水旱灾害分布很广,尤以中下游平原地区洪涝害害最为严重,1860年、1870年两次特大洪水,荆江南岸冲开松滋、藕池两道口门,江汉平原及洞庭湖地区数万平方千米受淹,1931年大洪水,淹地5090万亩,汉口被淹,死亡145500人。1935年大洪水淹地2246万亩,死亡142000人。1954年上中下游均发生较大洪水,虽然经过大力抢救,采取分洪措施,漫溢溃决到河道外的水量达1000亿立方米以上,淹地4755万亩,死亡33000人,京广铁路一百天不能正常运行。

1954年以后,虽然建了不少工程,长江防洪能力有所提高,但长江干流至今尚无控制性水库,主要依靠堤防和分滞洪措施防御洪水。荆江大堤顶目前已高出地面12—16米,防洪能力仅5—10年一遇,加上荆江分洪工程,防洪标准也只能达到40年一遇。武汉市区低于长江洪水位5米以上,一旦荆江大堤北岸决口,江汉平原及武汉市将遭受一场浩劫。

经过几十年的治理实践,要解决长江中下游的防洪问题,必须采取综合治理措施,诸如(1)在干支流广大地区进一步搞好水土保持,加强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体系的建设,防止水土流失;(2)对主要支流开展治理,修建水库;(3)加强中下游堤防建设,尽最大努力加高荆江大堤,使荆江段的防洪保证水位比1954年最高洪水位提高0.3—0.5米,以增加河道行洪能力;(4)加强分蓄洪区建设;(5)加强河道整治和洞庭湖、鄱阳湖的治理,发挥天然湖泊的调蓄洪水作用。(6)加强防洪管理和非工程防洪措施,包括防汛,河道清障,严禁盲目围垦,通讯和预警,群众自救等措施的建设,形成一套完整的综合防洪体系;(7)在干流上兴建三峡工程。

三峡工程地理位置优越,可控制荆江河段洪水来量的95%以上,控制武汉以上洪水来量的2/3左右,特别是能够有效地控制上游各支流水库以下至坝址约30万平方千米暴雨区所产生的洪水。三峡工程可将荆江河段的防洪标准由10年一遇提高到100年一遇,减轻洞庭湖的淤积和防洪负担,减少中游分蓄洪损失,减轻洪水对武汉的威胁,对下游地区也有一定的防洪作用。

经过多年研究和论证,三峡工程坝址选在宜昌三斗坪,工程的拦河大坝全长1983米,坝顶高程185米,水库正常蓄水位175米,水库总库容393亿立方米,其中防洪库容221.5亿立方米,水电站装机26台,总装机容量1768千瓦,多年平均发电量840亿千瓦·时。

兴建三峡工程对缓解华中、华东及川东地区能源供应的紧张状况,减轻煤炭供应和运输压力有重要意义。三峡电站距各大负荷中心的输电距离均在1000千米左右,它的建成将促进全国几大电网联网,提高电网运行质量和效益,目前在长江支流上建设二滩、五强溪、隔河岩、东江、铜街子、宝珠市等一批大型水电站,根据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长江干支流上其他规划中的主要骨干水电站,将在本世纪末和下世纪初得到开发。

三峡工程将可提高川江航道通过能力,促进和长江航运事业发展。目前重庆至宜昌间660千米航道,落差120米,滩多水急,航道通过能力小,运输成本高,限制了航运发展。三峡工程建成后,将改善通航条件,下水单向通过能力由目前的1000万吨提高到5000万吨,航运成本可降低35—37%,万吨级船队有半年时间可直达重庆。

此外,还可增加长江中下游枯水期流量,有利于沿江流域城镇的供水,有利于南水北调,缓解北方地区缺水矛盾,并有灌溉、水产、旅游、发展库区经济等效益。三峡工程的兴建,对促进华中、华东、西南地区乃至全国的经济建设社会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文标题:国土开发与整治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sk/zhongzi/24073.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sk/zhongzi/24073.html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
欢迎你对国土开发与整治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本站地址:http://www.dljs.net
评价: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输入验证码,选匿名即可发表)
关于国土开发与整治的最新评论 >>>查看详细评论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