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师网之战争地理
当前位置: > 地理书库 > 战争地理 > 系统分析(3)

系统分析(3)

时间:2010-01-29 03:10 来源:地理教师网 作者:云中雪 责任编辑:地理教师
-------

从单纯军事角度看,这种导弹能摧毁加固发射井,故可成为一种能用以实施首次打击的武器。这种导弹只有用来彻底摧毁苏联地面上的洲际弹道导弹才有意义,但美国官方将其说成是具有“第二次打击对方洲际弹道导弹发射井的能力”,因为,施以先发制人的首次打击是与美国宣称的政策相悖的。然而,1977年,第二阶段限制战略武器谈判期间(当时MX导弹是作为一个讨价还价的筹码),卡特的安全顾问布热津斯基说MX导弹是对苏联火箭的首要威胁。可是,1979年,MX导弹成为国内防务论争的一个焦点,它又被说成是一种第二次打击武器,布热津斯基将其说成是具有作出“同样反应能力”的武器,值得注意的是,1982年4月,麦克乔治·邦迪、乔治·凯南、罗伯特·麦克纳马拉和杰勒德·史密斯四位美国政界元老不得不敦促美国当局宣布将不首先使用核武器。对于苏联的常规侵略,美国将继续用首先使用“战场直接支援”核武器作威胁。
无论用什么措辞,导弹击穿加固的混凝土防护板并摧毁发射井中导弹的能力,只有当首先使用时,才能见效。若对俄国的首次打击实施报复时使用,将只是摧毁空发射井。一旦发动了首次打击,有一些对方预定作为打击目标的洲际弹道导弹可能会幸存下来,这些导弹势必要用来报复对方,这一疯狂的以牙还牙的角斗势必发展成倾其所有,见目标就打。对于任何的核武器袭击报复,实际上有15分钟的警报时间,也就是说15分钟内对方可作出核报复。具备报复时击毁发射井的能力,对潜在的侵略者构不成威胁。苏联无意实施首次打击,除非其确信能摧毁美国所有的导弹。如果他们打击美国所有的导弹,那么,是否是发射井就
26/112 [美]帕特里克·奥利沙文
战争地理学.doc
无关紧要了。假如美国一些武器幸存下来,使其对准空发射井,那正中苏联人的下怀,然而,美国“三位一体”战略核力量中的另外两支力量(装备有导弹的潜艇和轰炸机)能确保摧毁所有的苏联大城市,从而将使苏联的首次打击自取灭亡。据此,如果苏联看到尽管整个威慑力量占优势,美国却还在部署价值1,000亿美元的摧毁导弹发射井的武器系统,除了认为美国是在准备对苏联的陆基洲际弹道导弹实施先发制人的打击外,还能想什么?陆基洲际弹道导弹占苏联核力量的四分之三,而只占美国核武器的四分之一。在这种情况下,苏联人极可能被诱使要其导弹部队保持高度战备,随时准备发动一场先发制人的打击。他们将必然倾向于寻求一种能减少其易受打击的可能性的手段,推行机动式的多点配置方案,部署更多的摧毁发射井的武器,从而导致军备竞赛进一步加剧,导致人们已经意识到的不平衡的危险。
为满足施莱辛格提出的、往往被人错误理解的打击军事力量能力的需要,MX导弹系统必须按照在遭到苏联SS-18和SS-19多弹头导弹的攻击之后,还会有一部分打击力幸存下来的要求进行部署。MX导弹部署的设计标准起先是根据导弹的杀伤力和当时第二阶段限制战略武器会谈正在谈判的苏联弹头的最大数量而定的。据估算,在遭到假设的苏联首次打击之后,要摧毁尚留在苏联导弹发射架上的导弹,需要1,000个弹头。这就使得MX导弹系统要保持在200枚导弹,携带2,000个弹头的规模上,因为只有半数弹头能幸免于苏联用第二阶段限制战略武器会谈所允许拥有的导弹实施的攻击(无独有偶的是,在首次打击中,2,000个弹头能使苏联1,000枚洲际弹道导弹一败涂地),为使MX导弹系统在遭到对方的首次打击之后有一半幸存下来,必须给这一半大的陆基导弹提供防护手段。从地理的角度对各种防护掩蔽所进行研讨,让200枚导弹在4,600个发射掩蔽所间往复转移。美国空军最初确定,MX导弹系统的最好的部署位置应选在西部平原上。但这种意见遭到堪萨斯州和内布拉斯加州的农业势力的反对。到1979年,卡特政府已将导弹的部署位置选在内华达州和犹他州的东部。对这一系统的后勤支援由于需要占用6,000平方英里的土地、大量的水和水泥,要动的土方量极大,需动用大量的土建工人,并对该地区的社会和环境均衡造成破坏,因而引起了强烈反对。内华达州参议员拉克萨尔特是里根的至交。把该系统的一部分部署在得克萨斯州西部和新墨西哥州的方案,遭到布什副总统和参议院武装部队委员会主席、得克萨斯州参议员约翰·托尔斯的反对。因此,当1981年10月里根宣布MX导弹将配置在北达科他州、南达科他州、蒙大拿州、怀俄明州、内布拉斯加州和科罗拉多州的经改造和“超级加固”的民兵导弹发射井里,这就不足为怪了。这一提案被国会否决,就是笔者在撰写本书时,参议院武装部队委员会正拒绝给MX导弹拨款,坚持非要作出永久部署决定方予以拨款。目前正在考虑的一些其它方
  本文标题:系统分析(3)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sk/zhanzheng/9999.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sk/zhanzheng/9999.html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
欢迎你对系统分析(3)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本站地址:http://www.dljs.net
评价: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输入验证码,选匿名即可发表)
关于系统分析(3)的最新评论 >>>查看详细评论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