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师网之印度农业地理
当前位置: > 地理书库 > 印度农业地理 > 印度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评价--土地条件

印度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评价--土地条件

时间:2018-08-04 07:21 来源:未知 作者:地理教师 责任编辑:地理教师
-------
  三、印度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评价--土地条件
  印度的土地资源比较丰富,全国土地总面积达29524 万公顷,约占世界陆地总面积的2%,居世界第七位,按其地表结构,印度的平原面积约占国土总面积的43%,台地、缓丘占27.7%,山地占27.3%,以低矮平缓的地形占明显优势。从土地资源利用类型结构来看,耕地要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46.9%,森林及林地22.1%,永久牧场及草地占3.9%,可垦荒地和灌丛杂草地占6.7%,休闲地7.2%,城镇、工交建设用地及内陆水域占5.8%,难以利用的石质裸露地、沙漠、沼泽、永久积雪和冰川占7.0%。上述数字说明,印度拥有极为可观的农业土地资源,其可耕地(包括休闲地和可垦荒地)比例高达60%。显然,这为印度农业生产发展提供了很多国家所不及的土地条件。
(一)地形轮廓
印度国土的地表结构主要由3 部分组成,即:北部的喜马拉雅山地区、
南部半岛部分的德干高原区以及介于其间的印度河—恒河平原区。
北部的喜马拉雅山脉东西横亘,大部在中印边境线上,西起帕米尔高原,
东到印度阿萨姆邦以北,形成一列巨大的弧形山系,全长2400 公里,宽度在200~400 公里之间,平均海拔高度在5000 米以上,超过7000 米的山峰达50
多座,印度境内的最高峰楠达—德维峰高达7816 米。山的南坡,即面向印度
的一侧山势隆升强烈,山势陡峭、河流深切、峡谷幽深,位于中尼边境上的
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距印度北疆的德赖平原仅100 公里左右,但高差
竟达8000 米以上。整个喜马拉雅山脉自北而南分成平行的4 个带。主要分布
于西段的横断喜马拉雅山带宽40 公里左右,大部在印度境内;大喜马拉雅(或
称中央喜马拉雅)山脉,山峰多为冰雪覆盖,离南面的平原边缘约128~144
公里,其西段一部分在印度境内;小喜马拉雅山带宽64~80 公里,平均海拔
高度3000 米,该带森林茂密,有常绿的栎属树木、兰松、白桦、云杉、银杉
等树种;最南面为锡伐利克山麓丘陵带,平均海拔750~1200 米,南坡陡而
北坡缓,它与喜马拉雅山带之间,分布有一些平坦的谷地,当地称为“登”
(Duns),如台拉登,长约35 公里、宽25 公里,是其中一个发育良好、面
积最大的谷地。
在本区与南部平原连接处,分布着“山麓地”,当地叫“巴巴不”(bhabar)
或“加尔”(ghar),又称“特赖”(Terai),这里沉积了山地河流带来的
粗砂和砾石,地表有较大河流,雨季广大地区常形成沼泽地,是一种排水不
良、森林稠密的平原。
喜马拉雅山带的存在,除了使山南平原的气候有利于农业发展以外,其
本身在农牧业上的价值随着高度的变化而改变。在喜马拉雅山前缘及锡伐利
克山区分布有丰富的森林资源,利于发展林业;海拔3500 米以上则为灌丛草
地,可供夏季放牧;在山间谷地区,如位于西段的克什米尔谷地,是发展农
牧业的良好场所,可以种植水稻和玉米,饲养牦牛和绵羊等,并有许多种温
带水果。
德干高原位于印度半岛上,北接印度河—恒河平原,南延至印度洋沿岸,
面积达160 万平方公里,平均海拔600 米左右。高原西北部有大规模的火山
熔岩溢出,覆盖了40 多万平方公里的地区,熔岩厚度达500 米,最厚处可达
1000 米,形成了世界上有名的熔岩台地。广泛的熔岩分布,为“黑棉土”(黑
土之一种)的发育提供了良好的母质条件。德干高原因久经侵蚀,地史上又
多次发生断裂,形成众多的地垒和地沟,多桌状高原和平顶山,山势低矮平
缓,河谷宽浅曲折,水流缓慢。西缘的西高止山西坡紧逼海岸,故沿海平原
狭窄,仅在马哈拉施特拉邦沿海变宽,形成塔普提河和纳巴达河的冲积平原。
西高止山西坡迎风,降水多,西南部山坡尤其多,是发展热带经济林的良好
场所。东部沿海的东高止山较低,由于河流的切割而成互不连续的丘陵。东
部沿海平原较西岸宽广,特别在一些河口部分,形成了许多三角洲,并且有
大量的沙洲和沼泽地。这一带沿海平原宽可达100 公里,灌溉便利,为印度
重要的农垦区。
高原的西北和东北部地形较为复杂,山地、丘陵、台地、高原、河谷与
盆地相互交错分布。土层一般较薄,有的地段岩石裸露,不利于耕作。高原
内部,除低丘以外的地表还是比较平坦的。
介于北部高山和南部高原之间的是印度河—恒河平原,又叫印度北部大
平原。平原由印度北部几条大河冲积而成,冲积层很厚,沉积物以粘土、壤
土和粉砂为主。平原呈东西向延伸,最长处可达3000 公里,南北宽250~300
公里,面积为75 万平方公里,大部在印度境内,地面开阔平坦。较老的冲积
层往往形成高地,当地叫做“班加尔”(Bangar),意即“洪水淹不到的高地”,因其高于洪水位,所以在农业上尤为重要。河床两旁近处的沉积层形
成了低地,当地叫“卡达尔”(khadar),意即“新冲积层”,新老冲积地
之间由河岸分开。
平原大致以首都新德里附近为界分成东、西两部分,其间分水岭高仅300
米左右。东部属恒河—布拉马普特拉河冲积平原,面积约45 万平方公里,大
部在印度境内,地面平坦,特别是下游三角洲地区低湿多沼泽,河网稠密,
水流缓慢,雨季易洪涝。西部为印度河及其支流冲积而成的印度河平原,大
部在巴基斯坦境内,印度只占其中一小部分,土壤较肥沃,但由于气候干燥,
地面已出现风蚀、风积现象。西南面是半沙漠、沙漠地带,即有名的塔尔沙
漠,其内部具有石漠的特征,此地基本上已不能发展农业。
  本文标题:印度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评价--土地条件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sk/yindu/77984.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sk/yindu/77984.html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
欢迎你对印度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评价--土地条件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本站地址:http://www.dljs.net
评价: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输入验证码,选匿名即可发表)
关于印度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评价--土地条件的最新评论 >>>查看详细评论页